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BIM技术应用总结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InformationModel)是以三位数字技术为基础集成了建筑工程项目各种相关信息的工程数据模型。BIM是一种技术、一种方法、一种过程,BIM把建筑业业务流程和表达建筑物本身的信息更好地集成起来,从而提高整个行业的效率。随着以AutodeskRevit为代表的三维建筑信息模型(BIM)软件在国外发达国家的普及应用,国内先进的建筑设计团队也纷纷成立BIM技术小组,应用Revit进行三维建筑设计。应用BIM技术手段,通过计算机三位模型形成强大的数据库,贯穿于整个建筑生命周期之中,在项目进展的过程之中,通过数据库的更新、变化、调整,是整个项目实现参数化、信息化。从而加快决策进度、减少沟通时间、提高决策质量。进而提高整体的项目质量、降低成本、减少返工,增加利润。在建设过程中各阶段的具体表现:方案设计阶段:根据业主的要求建立完整的BIM模型。将建筑模型应用到设计及建筑方案的讨论之中。实现三维的可视化效果,使其更加直观、更为立体。这样有助于满足业主的要求。提高沟通效率。设计阶段:在建筑、结构、给排水、暖通、电气方面。BIM可以进行协同设计,实现了在统一数据平台上各种专业的协调设计和数据集中。单专业可以了解到其他专业实时的设计图纸及三维模型。设计师之间的沟通成本。简单,快速。同时结合revit、navisworks等软件,是跨阶段的管理和设计完全参与到信息模型中来。实施阶段:建立准确的三维模型,投入到工程建设的过程中来。进行施工模拟、管线综合、碰撞检查、工程量统计、施工图纸深化。从而使用建筑模型的参数化控制,减少材料和能源的浪费,实现绿色建筑,实现工程质量,降低建设成本。运营阶段:运营阶段是够成功是决定了该建筑的成败。运用BIM技术,实现运营期的高效管理。具体应用:1、全专业精细化建模为项目建立不同精度等级的模型,以配合工程设计、工程招投标、施工过程、运营维护等不同需求。除了完成基础的全专业模型之外,根据施工需求,进行建立特殊专业、施工机械、大型设备等模型,同时在建模过程中考虑施工信息的添加,实现参数化建模。在实施过、程中,根据项目的不同需求,制定相应的建模计划,对选用软件、建模精度、建模规则、参数信息的赋予、模型检查等进行相应的规定,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模型建立实施流程。根据各专业CAD图纸,由各专业BIM工程师利用中心文件,工作集的方式进行分专业建模。选用具有一定施工现场经验的工程师,在建模的过程中,及时发现图纸问题,快速的和设计师进行沟通,进行图纸变更。减少施工阶段的返工现象。此方法相对于传统的工程建设项目,更为直观,并且能够更快的发现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图纸建模流程:整体模型CAD图纸分层建模(土建和安装)创建族更新模型检查图纸设计变更整合模型更新模型碰撞检查整体竣工模型配合现场施工提取相关数据2、机电深化设计将各专业模型进行统一整合,利用碰撞检测等方法快速统计出图纸设计存在的问题以书面报告的形式进行记录,并汇报建设、设计、施工及监理单位。以座谈会的形式各方协商,制定详细的管道综合原则,之后进行管线调整,确认之后出具各专业深化之后的认为施工图纸。模型深化:划定需要深化的区域、专业,将基础模型深化为可以反映复杂节点或工序的有针对性的模型,出具问题报告,提前将施工困难与问题暴露出来。会议商讨:对问题进行多方商讨,所涉及的专业分包单位、监理单位、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在总包单位召集下定期与会,在实时三维动态展现的BIM技术帮助下交换意见与信息,协商寻找最佳的解决方法。方案确定:寻找对使用功能影响最小、对现场困难解决最快、对人工物料损耗最低、各方利益损失最小的方案。各方模型签认:最终解决方案须由各方签字认可,以保证所涉及单位在今后的施工中严格按照BIM解决方案实施,不因己方便于施工或偷工减料而侵害其他单位利益或达不到问题的预期解决效果。二维出图:最终方案会被出具成为可留档的最终深化图纸,并成为质量验收与竣工资料的唯一参照资料,成为指导现场施工的可靠手段。管线综合三位深化布置3、深化成果:碰撞检测分析各专业整合,利用revit、navisworks协同检测。BIM中管线、设备、建筑、结构等可以最直观的体现在三维模型当中。优化工程设计,减少在建筑施工阶段可能存在的错误和返工,而且优化净空,优化管线排布方案。降低识图误差,发现问题快速解决,以免问题被带入到施工现场,导致返工现象,造成额外的造价.碰撞点截图:4、净高检查设备、管线与建筑结构的统一链接整理,利用碰撞检查、条件提取等多种方法进行检测。并出具净高检测报告,以此来查找出图纸当中是否有不满足净高要求的问题。并能够及时进行调整。5、设备机房深化在施工图纸当中,设备选型与工程招标的设备外型不一致,有可能会导致设备接口的尺寸接口形式均会发生变化。所以在施工的深化过程中,机房大样地模型及图纸均需要重新进行核对。通过BIM中族库文件的建设,设计出符合产品样板的模型,生成设备连接的平面图、剖面图、三维模型。并且对机房各专业图纸进行统一整合,考虑合理的管线排布,满足设备的检修空间、设计要求。设备机房内要做到管线成行成列,层次分明,间距合理,尽量采用共架更加的人性化。6、工程量统计基于BIM技术,实时、准确地提供所需的各种工程量信息,快速生成相关数据统计表。施工中的预算超支现象十分普遍,缺乏可靠的基础数据是造成超支的重要原因。BIM模型本身就是一个富含建筑构件工程信息的数据库,借助这些信息,快速做出成本核算,并完成施工前后的工程预决算。利用BIM,还便于分区域分层次统计材料用量,提供材料计划,加强采购管理,避免材料浪费。以精确的工程量统计,做好成本造价控制。7、模块化施工根据BIM模型生成材料清单,提交工厂流水线生产,提高工效,同时避免现场加工的安全隐患,减少材料浪费,加快安装进度。8、技术管理设备就位模拟,利用BIM模型进行设备吊装方案的预演,提高施工的安全和效率。9、生成预留孔洞图利用软件对机电管线自动预留孔洞功能,可生成预留孔洞平面图。10、施工计划、施工方案的模拟将BIM技术与进度计划集成,排出总计划、月计划等,通过模拟施工进程,使进度计划更具可行性,实现了快速施工。将BIM模型和施工方案集成,在虚拟环境中对项目的重点和难点进行可建性模拟,譬如对环境、场地、工序、安装、安全模拟等,对施工组织设计进行论证,进而优化施工方案。11、竣工模型的交付与运维管理系统可将竣工模拟导入安装的运维管理系统,为竣工后的物业管理提供信息模型,方便维修。项目结束后,交付的竣工模型,除了包括结构模型和机电设备模型外,还集成了以构件为核心的竣工信息关联,例如竣工图、附件、培训资料、使用手册、模拟操作等。此外,通过属性接口,快速导入与构件关联的特定工程信息和自定义的扩展信息。此模型可以导入运维管理系统进行对该项目的运维管理。BIM不是一个死的模型,它是一个过程,一种方法。BIM在运营阶段所具有的先决条件为:(1)BIM模型拥有足够支持运营的信息;(2)运营信息能够方便地管理、修改、查询、调用。在整个过程中BIM是在不断成长的,BIM中所容纳的这些信息资源就相当于建筑的DNA,用BIM模型来跟踪整个物业维护,所有的方面都会被BIM所记录。总结BIM技术的应用,使工程进度更快,成本更省,计划更精确,施工安排更合理,各工种配合得更好,图纸出错风险更低,长远方面不但利于设计与施工,也惠及工程的运作、维护和设施管理,实现可持续费用节省。BIM技术将业主、设计单位、总包单位、分包商集合在一起,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基于BIM模型与数字化信息化的结合,实现施工流程与建造方法的标准化、工业化、自动化,体现了先进的精细化施工管理。
本文标题:BIM技术应用总结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89996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