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初一(3)班期初考试分析与反思
初一(3)班期初考试分析与反思班主任庞晓恩一、班级整体状况:全班参加考试的人数为55人,有一人缺考。班上总分最高分633.5分,最低分509.5分,其中有一人英语科缺成绩没计算入内。平均为586.5分。从上面数据可以表明全班同学的成绩集中在560-610之间,也就说明中等生居多。班级的高分段比较少,在620分以上的同学仅仅有3名。有一名学生的成绩断层比较严重,只有509.5分,与倒数第二名相差31分。这些学生也正是以后班级工作的重点,将尖子生的成绩依然保持,同时努力将中等生的成绩再提高一个层次,对最后的那名同学进行教育与辅导。二与期末成绩对比状况:从上面数据可以表明全班同学的成绩比较稳定,两次考试学生在全级的排名相当,但150名以后的学生比重太大。对于这些150名后的学生要进行鼓动,帮助转变与进步。三、同层次班级各学科的成绩对比状况:班级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历史生物地理总分3101.53103109.493.691.445.744.1586.844100.43104106.99388.640.942.4575.05从班级各学科与平均分对比可以看出本班的各科成绩都是有提高空间的,其中生物、历史是本班该次相对比较优势科目。但在语、数这些大科上,本班成绩并没体现出优势,数学相对是劣势科目。因此,在今后大科的学习上,应多加以督促,使得学生有所重视。四、班级学生的个案分析:1、学生个体成绩不稳定,期末、期初俩次考试中,前十名能保持的学生只有陆昊炜、莫婉莹两人。进、退步现象太明显,全班进步人数为30人,退步人数为24人,有2人保持。名次变化值太大,说明学生个体成绩不稳定。2、部分学生科目成绩不平衡。以级名14名的赖增宁为例,政治、英语、地理均排名在100名后。五、工作方向:1.在班级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利用优等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班级的学习氛围,从而形成较好的学习风气,使得学生在学习中增强竞争意识;总分540540-560560-580580-590590-600600-610610-620620人数1510815843级名前10名10-20名20-50名50-100名100-150名150名以下期末024151619期初2231614192.扩大班级尖子生范围;提高中等学生学习的成绩,关心她们的学习状况,和她们及时作出对学习方法的分析和时间分配的合理性以及如何提高学习效率等,关注她们的情绪变化;端正后进生的学习态度;3.对偏科同学进行有效的个性化辅导,使得他们提高学习效率,从而提高自己的弱势科目;4.对学习没兴趣的同学搞好师生关系,多了解他们的心理变化和情绪变化,找到他们的突破口在某一个的科目上让他们找到自信,在成绩居后面的同学行列里形成竞争意识。六、具体工作措施:1、目标教育:结合考试的成绩让学生制定出下次考试的学习目标,并具体写出在考试中自己想要取得成绩和名次;2、信心教育:采用适合本班学生的激励方式,从而获取自信心,鼓励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学习主动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进而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并教育同学之间应该互相帮助,共同提高;3、对学生进行长期反复不间断的思想教育,让其转变观念,并且通过个别帮教将其个别学生对学习主动性的认识改变,促其逐步进步,在此过程中需要理解和耐心;4、及时和个性化班主任沟通和交流,发现有厌学情绪的或有自卑心理的学生,鼓励其对待学习成绩要有平常心,加强对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多对后进生做思想工作,稳定后进生的思想情绪;5、吸取工作中的教训,及时总结,与本班的任课老师共同协作,与学生家长多沟通,通过老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提高学生每门功课的学习成绩。
本文标题:初一(3)班期初考试分析与反思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90049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