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森林抚育实施方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并重,以增加森林总量、提高森林质量、优化森林结构为主线,以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为宗旨,不断深化改革、创新机制,全面提升森林经营培育水平,为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xx为大家整理的相关的森林抚育实施方案,供大家参考选择。森林抚育实施方案前言中幼林抚育是改善林木生长环境,调整林分密度,优化林分结构,促进林木生长,加速森林资源培育,充分发挥森林的生态、社会、经济等多种效益的有效措施。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财政厅《关于拨付2011年中央财政森林抚育补贴试点资金的函》(桂财农[2011]228号)和《关于下达2011年中央财政森林抚育补贴项目计划的通知》(桂财农[2011]198号)及自治区林业厅《关于做好2011年重点防护林工程、造林补贴试点和森林抚育补贴试点项目作业设计的通知》(桂林营发[2011]227号)文件精神,依据那马林场中幼龄林抚育规划的具体要求,特制定那马林场中幼龄林抚育补贴试点实施方案。一、基本情况1、自然条件概况那马林场地处中越边陲那坡县,毗邻云南省文山州富宁县,地理位置东经105°31′-106°05′,北纬22°55′-23°22′,属云贵高原余脉六韶山南,总场部设在县城南开发一区,下辖平流、大甲、岩保、龙岗四个分场(其中大甲、龙岗林区为六级联营林区,岩保林区为场外租地造林),林区横跨那坡县城厢、德隆、百合、平孟、百省、百都6个乡镇。2、地形地貌属中山地形,平流分场海拔较其它分场高,在850-1320米之间,其它分场海拔在570-1100米之间,相对高在300-600之间。3、气候林场地处低纬度,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属热带北缘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8.7C,年平均降雨量1421.8毫米。岩保、龙岗、大甲分场地处那坡县南部,气温相对比平流分场要高。4、土壤土壤主要由砂页岩构成,以黄红壤为主,呈酸性至微酸性反应,PH值4.5~5.5,土壤较深,疏松、肥沃、湿润、心土粘性较大。5、植被植被类型被属亚热带季常绿阔叶林植被区。由于人为和自然灾害影响,原生植被早已破坏殆尽,次生阔叶林也极少。天然林乔木主要有:木姜子、鸭脚木要、黄杞、栎类、枫香、桦木、漆木等。森林植被大部分是人工林,主要树种有杉木、马尾松,桉类、马蹄荷、八角、油茶、李果、柑橙等;灌木树种主要有:山杨梅、柃木、火炭木、水棉木、羊奶果等;草本主要有:黄茅草、五节芒、蔓生莠竹、粽叶芦、野牡丹、野香茅等;蕨类有:东方乌毛蕨、铁芒箕、乌蕨、黑脚蕨、铁线蕨、肾蕨等。6、组织机构及职工人数情况林场总场部设有场办公室、生产股、计财股、护林防火办等机构。全场现有职工136人,其中在职职工79人,退休、退职职工57人。在职职工中,管理人员11人,护林人员18人,其余52人为一线承包林地搞生产的职工。7、社会经济情况林场经济收入单一,木材销售是林场的经济收入主要来源,十一五期间,林场年均收入约200万元。职工生活靠发展家庭自营经济和领取生活费来维持生计,但由于自营经济缺乏资金支持,规模小,经济效益并不理想,职工生活仍比较困难,林场发展面临诸多挑战。8、森林经营状况林场建场于1955年,原经营面积只有1087.4公顷,从1989年开始,采取农户出土地、林场出资投劳经营管理、采伐后利润收入分成的办法联合营造杉木用材林,扩大了林场经营面积。据2009年二类调查数据显示,林场经营面积2654.8公顷,林业用地面积2585.7公顷,占总面积97.4%;非林业用地面积69.1公顷,占林业面积2.6%。有林地面积2273.1公顷,森林活立木总蓄积量26万立方米,主要树种有杉木、马尾松、西南桦、速生桉和八角。二、试点目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1、试点目的通过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资金支持开展森林抚育补贴试点,分析试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总结试点取得的成功经验,建立健全森林经营相关标准、技术规程和制度,完善政策措施和管理机制,为抚育工作积累经验和创造条件。2、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并重,以增加森林总量、提高森林质量、优化森林结构为主线,以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为宗旨,不断深化改革、创新机制,全面提升森林经营培育水平,为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3、基本原则(1)突出重点、相对集中连片、规模推进原则。抚育任务安排要相对集中连片,具备一定规模,便于抚育设计、施工和检查验收。(2)促进就业原则,抚育任务应优先安排本场职工完成,重点帮助解决富余职工就业和生活困难等问题。(3)自愿和公开原则,充分尊重场职工的意愿,在其自愿的前提下安排抚育任务。抚育任务的施工作业单位要对抚育补贴政策、任务和资金安排及抚育人员等公开公示,主动接受职工监督。三、建设规模和布局1、抚育任务根据2011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厅下达我场的森林抚育补贴试点任务是4000亩。2、林种依据2009年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二类调查)成果,抚育作业选在符合抚育条件的马尾松、西南桦幼龄林中开展,林种均为用材林。3、抚育方式根据我场生产经营的需要和林地林相的实际情况,宜采取割灌除草方式,即采取人割林下灌木,砍掉藤条和杂草后原地保留,既能防止水土流失,又能加快地力恢复,从而促进林木生长。4、抚育对象林分特征此次抚育的马尾松、西南桦幼龄林起源均是人工植苗,西南桦树龄有3至4年,平均树高1.0米,郁闭度0.2至0.3左右,公顷保存株数1350株左右,具有规范的株行距,林分内杂草灌木较多,高度达1.5米左右,藤条缠树,杂草丛生,严重影响林木生长;马尾松龄幼林有4至7年,树高在1至6米之间,郁闭度0.4至0.7左右,公顷保存株数1950左右。因本场前几年资金不足,连续停止抚育几年,林内杂灌丛生,藤条缠树,高度达2米以上,杂灌有的还比松树还高,严重影响林木的正常生长。5、布局地点按照突出重点、相对集中的原则,且交通较便利,确定划分平流、岩保、大甲、龙岗分场四个抚育作业区(地块)。试点总作业面积是4000亩。森林抚育实施方案根据《森林抚育技术规程》(GBT15781-2015)和《河南省森林抚育实施细则》精神,为切实加强对森林抚育工作的组织领导,严格执行技术标准,全面落实监督责任,不断强化管理措施,严格按照作业设计施工,保证作业质量,圆满完成年度任务,特制定本方案。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着力提升森林质量的指示,转变林业发展方式,大力加强以中幼龄抚育为重点的森林抚育经营,提高森林质量和效益,增强森林的多种功能,满足社会的多样化需求,助力脱贫攻坚,促进林农增收,建设美丽济源。二、工作原则(一)抚育队伍专业原则。国有林抚育应由林业职工组成的专业队伍进行施工,集体林抚育应以抚育专业队为主进行施工,提高抚育效率和质量。建立有扶贫攻坚林业合作社的村,优先在本村承担抚育任务。(二)抚育方式合理原则。为提高森林抚育成效,抚育作业要以实地踏查为基础,合理确定抚育方式。同一林分需要采用两种以上抚育方式时,应进行综合抚育,要同时作业,避免分头作业。(三)抚育时间适宜原则。抚育采伐一般在树木落叶后和萌芽前的冬春休眠期进行(根据省林业局要求,抚育采伐必须在6月10日前完成)。三、任务和范围(一)抚育任务。我市2019年中央财政补贴抚育任务2.2万亩,涉及6个镇、2个国有林场,分别为思礼镇、邵原镇、王屋镇、大峪镇、承留镇、五龙口镇、国有济源市南山林场、国有济源市愚公林场,共20个行政村8个林班,105个小班。(二)抚育对象。抚育对象为幼龄林和中龄林。一级国家公益林不纳入森林抚育范围。我市2019年中央财政补贴抚育任务均为公益林,其中人工林9544亩,天然林13940亩,主要树种为栎类和侧柏,林分郁闭度在0.8到0.9之间,设计抚育方式为疏伐22454亩,生长伐1030亩,采伐蓄积为7709.05立方米。四、实施步骤(一)组织培训森林抚育培训分为两级,一是市级培训,培训对象为各镇农业服务中心和国有林场按照工程区确定的四员(技术员、监督员、标号员、操锯手),培训内容主要是森林抚育技术规程及具体操作,培训结束后,通过考核的技术员发放森林抚育技术员资格证,才能参与森林抚育工作,未通过考核的,不允许在森林抚育工作中担任技术员。二是镇级培训,施工前通过考核的技术员要对参加森林抚育的施工人员进行岗前培训,培训内容主要为抚育操作技术及施工安全。另外,各工程区要设立1名安全员、1名档案员。施工中,安全员负责随时提醒和监督施工人员安全施工,避免发生安全事故。档案员负责档案的收集和整理,按照森林抚育档案管理规范要求(详见附件),保留完整档案,并在验收后报账时提交,若无完整档案,不予报账。(二)组织施工集体林由各镇农业服务中心和施工区所在的行政村确定专业施工队,原则上优先使用扶贫攻坚林业合作社;国有林由国有林场通过招标确定专业施工队或林场职工直接参加施工作业。认真落实林业产业扶贫政策。有抚育任务的村,优先由扶贫攻坚林业合作社组织实施,镇里派驻技术人员;没有任务的村由各镇扶贫办负责提供有能力有意愿参加森林抚育工作的贫困户名单及联系方式,农业服务中心必须统筹安排就近参加森林抚育作业施工。但是坚决杜绝为应付政策的落实,不参加抚育施工而发放工资的现象。贫困户工资按照施工人员工资统一发放,工资发放单需经扶贫办核对后盖章报送市林业局,作为报账依据。施工时,技术员、监督员、标号员必须在场,指导抚育作业实施,要严格按照先标号,后施工的原则,对采伐木在基部及胸部用红漆进行双标号,经技术人员核验后方能施工;监督员监督施工过程;安全员负责每次施工前和施工中进行安全提示,对存在安全隐患的操作及时制止;档案员要按照要求,保留相关照片等影像资料。(三)检查验收抚育作业完成后,各镇对抚育任务进行自查,自查结果加盖公章报送市林业局,同时,提交验收申请表及其他相关资料,市林业局组织验收。省林业局核查后,市林业局根据公示核查结果,结合验收情况兑付资金。五、保障措施(一)切实加强领导一是市林业局抽调技术人员分包各镇,负责监督施工作业,督导施工进度,填写《森林抚育操作情况记录表》(见附件),参加所包镇的工程验收。严禁出现透天窗、拔大毛及滥伐、盗伐等破坏森林资源现象。二是各镇要成立森林抚育工作领导小组,主管镇长任组长,农业服务中心主任和扶贫办主任任副组长,参与的技术人员任成员。同时要制定实施方案,并经市林业局审批后,方可进行施工。三是确定好各施工区的四员,施工期间四员必须在场,市林业局将不定期进行监督检查。(二)认真落实责任一是市林业局与各镇签订《2019年中央财政补贴森林抚育目标责任书》。二是严格按照作业设计组织施工,做好四员的安排,四员要发挥好作用,确保抚育工作规范化。三是一定要进行岗前培训,尤其是安全培训,安全员要有强烈的责任心,发现安全隐患及时纠正。同时,各施工队在施工作业中必须统一标识(红马甲),统一购买意外保险。四是每个工程区要设定标识牌,标明施工面积、施工单位、施工时间、抚育措施等。(详见附件)五是要和脱贫攻坚工作紧密结合,优先使用扶贫攻坚林业合作社组织施工,优先安排贫困户参加森林抚育工作,工程结束后,确保农民工工资及时发放到位。(三)完善档案管理各镇要规范森林抚育档案管理,明确专人收集整理档案,实行电子数字化管理,做到档案保存完善。森林抚育实施方案根据《财政部关于拨付2012年森林抚育补贴试点资金的通知》(财农[2012]95号)、《省财政厅、省林业厅关于下达2012年森林抚育补贴试点建设任务计划的通知》(赣财农[2012]134号)精神,2012年我场将实施森林抚育补贴试点建设任务3203亩。为确保试点工作取得成效,特制定本实施方案。一、基本情况(一)自然概况莲花山林场地处鄱阳县的北部,位于东经117°4′21.45″116°58′9.73″,北纬29°42′7.17″29°33′6.12″之间,地势东高西低,平均海拔402米,总面积125平方公里,属黄山余脉,自然条件较好,森林植被较好,是个典型的低山高丘林区。林场现有林地面积16.8万亩,森林覆盖率87.4%,年平均温度16.7°c冬夏温差较大,平均降水量17
本文标题:森林抚育实施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90174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