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中国工艺美术史知识点
1.彩陶文化:1)繁荣于新石器时代中期。多以矿物颜料绘画的泥质红陶2)黄河中上游地区的仰韶文化和马家窑文化最为发达2)它较好掌握了装饰设计方面的特点和规律,至今仍为现代设计师所遵循。2.青铜时代:1)中国的夏、商、西周、春秋时代正值石器时代和铁器时代之间,历经15个世纪,被称为青铜时代。2)青铜是红铜和锡的合金,较红铜的熔点低、硬度高,便于铸造。3)反映了这一时期我国的冶炼尤其是青铜冶炼技术达到了极高水平。3.兽面纹(饕餮):1)饕餮纹盛行于商代至西周早期。又称兽面纹,常作为器物的主要纹饰。2)兽面纹有的有躯干、兽足,有的仅作兽面。兽的面部巨大而夸张,装饰性很强3)一方面表示贪食暴饮的社会风气和图腾观念的演化,另一方面其凶狂的样子也显示了当权者的威严。4.蟠螭纹:1)盛行于春秋战国时期。2)图案表观传说中的一种没有角的龙——螭,张口、卷尾、蟠屈,一般都作主纹应用。3)作为玉器上雕刻蟠螭纹的一个先河,为后世建立了原形。5.击鼓说唱俑:1)出土于中国西部四川省的东汉时期,2)左手抱鼓,右手拿着鼓棒,作击鼓说唱表演,神态诙谐,动作夸张。3)它代表了汉帝国的自信、雄伟、强大。6.马踏飞燕:1)甘肃出土的东汉青铜器。2)一匹躯体庞大的马踏在一只正疾驰的燕雀背上,小燕雀吃惊地回过头来观望,表现了骏马凌空飞腾、奔跑疾速的雄姿。3)体现出汉代奋发向上、豪迈进取的精神。7.昭陵六骏:1)昭陵的建设从唐贞观十年到开元二十九年。2)唐代工艺美术家阎立德主持修建了昭陵六骏。六骏为高浮雕、膘肥体壮,形象逼真,精神饱满,表现了马的立、行、奔驰的各种神态。3)体现了唐代雄伟壮丽、气势磅礴的时代风格,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8.竹林七贤和荣启期:1)创作于六朝时期。2)通过对八大贤士的细致入微的刻划,生动地表达出各自的神韵。表现了六朝士大夫放荡不羁、傲然超脱的性格和神态。3)实质是一幅大型的陶砖装饰壁画,反映了六朝时期画像砖的高度艺术成就。9.唐三彩:1)三彩釉陶始于南北朝而盛于唐朝,2)色釉中以铜、铁、钴、锰、锑等为着色剂,经过焙烧,形成多种色彩,但多以黄、褐、绿三色为主的一种低温釉陶器。3)充分的体现当代在经济上繁荣兴盛,文化艺术上群芳争艳。10.元青花:1)元代青花是一种应用钴料在瓷胎绘画,然后再施透明釉,在1300度左右的高温下一次烧成,呈现出白底蓝花的效果。2)它的烧制成功在中国陶瓷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成为单色釉的新突破和多彩釉开发的良好开端。3)元青花瓷开辟了由素瓷向彩瓷过渡的新时代青铜文化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表现不同的历史特征1)初期:夏—商前期特点:器形幼稚古朴,简率凝重,纹饰比较简单,多为素面或单层的饕餮纹2)盛期:商中期—西周前期特点:装饰繁复华丽、纹饰层次分明造型庄严凝重,体现出“礼器”的性质3)开放期:西周中期—春秋中叶特点:造型典雅朴素、纹饰自由洗练、铭文增多4)新式期:春秋中叶—战国末年“礼崩乐坏”特点:造型向世俗化、实用化发展纹饰刻画浅细,纹样繁多镏金、镶嵌、镂刻5)衰变期:战国末叶以后特点:器物复归简陋,器形轻便简朴,花纹及至全废。铁器普遍使用,青铜让位于铁。青铜时代宣告结束。汉代铜灯的工艺成就1)造型优美。从长信宫灯、羊形灯等,表现出汉代工艺家们对铜灯工艺的造型优美的追求和讲究2)构思巧妙。汉代铜灯的设计注重科学合理,方便实用,构思巧妙,如长信宫灯的设计不仅减少灯烟的污染,而且能调节灯光的大小和明暗3)制作精致。汉代的许多铜灯设计作品虽经历数千年仍然坚固结实,新鲜如初,说明了汉代工匠们工艺制作精致。4)思想超前。汉代铜灯在设计上体现出的超前设计思想和理念。成为人类设计史上共有的精神财富。如长信宫灯中对灯烟的处理设计,实质上反映的是绿色设计、生态设计的思想。明式家具的美学特征1意匠美,明式家具巧而得体,精而合宜,适用,耐用,色调深沉,质感坚实,情趣高尚。2材料美。充分显示木材的纹理和本色,而不加遮饰。3结构美,不用钉,不用胶,主要应用榫卯的结构,不同部位应用不同的榫卯。4工巧美,做工讲究,榫卯精确,上百年亦不松动,打磨光滑平整。5装饰美。明式家具的装饰美体现在少而精致,以少胜多上。6.明式家具从选料、工艺、功能到美化等方面达到了实用性和艺术性的高度统一,巧妙运用了工艺美术的设计原理,取得了辉煌的艺术成就,并对国际家具设计和制作产生了重大影响。�
本文标题:中国工艺美术史知识点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90395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