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教案课题哦,香雪授课班级15秋汽修班授课时间授课时数4课时授课类型新授课授课教师邢宝林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从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角度欣赏人物,理解景物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快速阅读画出关键词句的能力。情感目标.理解小说折射出的时代信息,学习文中主人公香雪的淳朴、自尊、执着与坚毅的品质。教学重点人物鉴赏和环境描写的作用。教学难点品味小说清新淡雅的语言特色。教学方法阅读指导法、讨论法、探究法、提问法教具多媒体板书设计哦,香雪情节结构:1、引子(1-4):火车开进山村;2、开端(5-47):一分钟的欢乐;3、发展(48-67):香雪的渴望4、高潮(68-77):换回铅笔盒5、结局(78-81):香雪黑夜归来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学生活动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语设计:俗语讲:要想富,先修路。路能给人们带来富裕的生活变化,路能拓宽人们的生活视野,那么,一条铁路穿过小山村台而沟,能把人们带到大山外怎样的广阔天地呢?今天,著名作家铁凝将为我们展示这一划时代的变化,请同学们打开课本,我们一起来学习铁凝的抒情小说《哦,香雪》。二、作者简介:(教师投影)铁凝,女,原姓屈,1957年9月出生,当代中国著名作家之一、知名学者,人称文坛“美女作家”,也有称她是“女性主义”作家。铁凝曾为河北省作家协会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2006年当选中国作家协会主席。父亲为油画及水彩画家,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母亲是声乐教授,毕业于天津音乐学院。铁凝为长女,十五六岁读中学时就迷上了写作,在父亲的带领下,拿着自己的习作《会飞的镰刀》去拜见作家徐光耀徐,惊异于小姑娘的才华,说,你不是问什么是小说吗?你写的已经是小说了。1975年7月高中毕业时,铁凝放弃当文艺兵的机会,去了河北博野张岳村当一名知青。其他人当知青是出于无奈,她是主动要求下乡的,因为她听说作家需要深入基层体验生活,在农村苦几年。1979年回保定,在保定地区文联《花山》编辑部任小说编辑。自1975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主要著作有小说《玫瑰门》《笨花》《哦,香雪》《没有钮扣的红衬衫》《永远有多远》等100余篇、部,以及散文、随笔共400余万字,结集出版小说、散文集50余种。作品曾6次获包括“鲁迅文学奖”在内的国家级文学奖;另有小说、散文获中国各大文学期刊奖30余项。其中,1982年发表短篇小说《哦,香雪》获当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一时间“香雪”和“铁凝”两个名字在文学界和社会上广泛传响。由此改编的电影《哦,香雪》获第41届柏林国际电影节大奖,以及中国电影“金鸡奖”“百花奖”。三、读准字音:(教师投影)皱褶zhě嘟囔dūnang吮吸shǔn捂wǔ怂恿sǒngyǒng娇嗔chēn辗轧niǎnyà搡sǎng四、速读课文,梳理情节(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明确:1、引子(1-4):火车开进小山村;2、开端(5-47):这五彩缤纷的一分钟是姑娘们的欢乐时刻;3、发展(48-67):香雪渴望有铅笔盒,渴望山外文明;4、高潮(68-77):香雪换回铅笔盒,表现了她自尊自爱自强的人性之美;5、结局(78-81):香雪夜归,与寻找她的众姐妹相遇。五、教师小结:小说开始写火车和姑娘们,没有专一的叙述对象,情节呈扇面展开;待到写香雪,笔墨集中到一个叙述对象,她想铅笔盒、换铅笔盒、带回铅笔盒等几个情节,逐渐成为单一的轨迹。开端部分,我的概括是“五彩缤纷的一分钟”,“五彩缤纷”这个词突出了这一分钟的重要性,表明姑娘们对这一分钟的期盼,这里有她们的“喜怒哀乐”,表明她们对这一分钟内发生的故事,心情是复杂的,既高兴,又伤心,高兴可以每天接触大山以外的现代文明,伤心是不能走出大山融入现代文明的世界中去。结局部分,我用了一个词“夜归”。我们想一想,如果我们被火车拉到了30里之外,会连夜顺着铁轨走回来吗?大部分人不会,那香雪为什么要选择夜归呢?我们稍后解答。六、课堂练习:如果用一句话概括文意,你会怎么概括?要交代时间、地点、人物、情节等。(师生合作交流)举例:火车开进了台儿沟,带来了五彩缤纷的一分钟,引起了香雪对铅笔盒的渴望,造成了香雪夜归。第二课时一、分析环境(师生合作交流)师:火车在台儿沟停留一分钟,对台儿沟来说,是一件不小的事情。在此前后的台儿沟各是什么样子?(形容词)明确:贫穷、闭塞。这里的人们质朴纯洁,一天只吃两顿饭,生活贫穷落后,被大山挡着,封闭保守,就象世外桃源一样,与世隔绝,不知道外边的世界是个什么样。师:(出示文中的描写)让我们再看这段文字,作者在描写台儿沟的时候是用一种完全批判的眼光来写的吗?明确:很显然,并不是。宁静、质朴。我们首先要注意到它的质朴宁静的一面,然后才是它的保守闭塞。师:火车到来之后,姑娘们的表现,有些什么变化呢?(5、6段)明确:浮躁。起初是观望议论,后来就做生意换一些发卡、纱巾之类的装饰品,再后来想换一个铅笔盒,最后为换一个铅笔盒香雪还登上火车走出了三十里路。火车打开了通往外界的一扇窗,姑娘们与外界有了交流沟通,充满新奇和渴望,但同时也有了一些躁动师:小说里火车是个很重要的道具,火车开进来,什么改变了?明确:它推动了情节,改变了台儿沟环境,给台儿沟带来了文明。与火车一样,铅笔盒也是一个很重要的道具。师:火车开进台儿沟之后,香雪与其他姑娘的变化有什么不同?先不要看书,凭自己阅读时的记忆来答。明确:香雪与其他姑娘们一样,表现了她们对山外世界装扮的关注,对美的十分热烈地向往和追求。香雪更关注的是书包、铅笔盒、大学要不要台儿沟人。其他姑娘更关注的则是发卡、纱巾等。师:同是大山里的姑娘,香雪的追求为什么会与众不同?明确:香雪是村里唯一的初中生,她追求的东西与学习有关,是比别的姑娘更高一个层次的精神需求。师:铅笔盒到底是什么呢?香雪为什么那么想要一个铅笔盒呢?(生各抒己见)生:同学都有,她想要和别人一样。这代表香雪的追求。生:她想要和山外的人一样,能买得起铅笔盒。明确:小说里铅笔盒显然是文化与知识的象征,现代文明的象征。对香雪来说,它就象黑夜中一盏闪亮的灯,照着她在追求知识、追求文明的道路上勇敢前进。香雪对铅笔盒的追求,就是对文明的追求,能够主动追求文明和进步,才是她身上智慧因素的觉醒。从她身上可以显示出强烈的时代意义。师:香雪夜半独自走回台儿沟的情节中,课文都写了香雪的哪些心理活动?为什么要写得这么详细?师总结:每个人在做出选择时,都会经历一番心理斗争。在香雪夜半独自走回台儿沟的情节中,写了香雪丰富的心理活动。害怕——不再害怕——犹豫——坚定,这一变化虽然是在30里的山路上完成的,但香雪却跨越了由自卑、封闭、落后到自信、开放、进步的巨大心理障碍,这一障碍的跨越正是小说要着力表现的内容,表达了她对山里人命运的思考,表现了她对现代文明的向往,要求改变现状的强烈愿望。之所以写得特别详细,是因为小说主要是为了刻画香雪这个人物形象,表现她为了获取一个铅笔盒而表现出来的巨大勇气,而这一情节正好可以充分地说明问题,前面的情节主要起铺垫作用。师:香雪的心理在夜归的路上可说是波澜起伏,这种起伏是如何造成的呢?为什么想到铅笔盒就不怕了呢?明确:请大家注意这一段:香雪会告诉娘,这是宝盒子,谁用上它,就能一切顺心如意,就能上大学、坐上火车到处跑,就能要什么有什么------香雪并没有明确的意识到,她是把铅笔盒作为现代文明的一部分去追逐的。她想要告诉娘的是:有了文化,他们就不会被人瞧不起了。师:接着,我们看一下香雪眼中先后环境的不同,为什么?生:因不知怎么解释而迷茫,想出骗母亲的办法后,景随情变,河水也变得欢腾师总结:古老的群山终于被感动得颤栗了,它发出宽亮低沉的回音,和她们共同欢呼着。以山谷的回音结尾,回音悠远、精美绝伦。“被感动得颤栗”它拟人又双关,一方面指姑娘们的声音在群山间回荡;另一方面暗指古老的大山终于慢慢被这现代文明唤醒,共同欢呼文明时代的到来。含义丰富。文章主题:小说写一群以香雪为代表的山村少女对开进深山的火车表现出来的喜怒哀乐,以此折射出受现代文明冲击的农村蹒跚前进的身影。小说借台儿沟的一角,写出了改革开放后中国从历史的阴影下走出,摆脱封闭、愚昧和落后,走向开放、文明与进步的痛苦与喜悦。二、人物形象分析:(师生合作交流)主人公香雪:纯真善良,自尊自爱,执著追求新生活香雪的性格不是静态地展示,而是动态地呈现的,她得到心爱之物却身处荒凉、孤独之中,在非常条件下性格有所转变,变得更加勇敢坚强,人格得以升华。小说用了相当多笔墨,描写香雪独自一人走夜路的所见所感,可见作者对香雪这段心理活动之重视,也可见香雪这里的性格转变对于展示她的形象的重要性。小说中的其他人物也各具其美,如凤娇对列车员“北京话”似有似无的异性好感,“北京话”在列车上对香雪的关照,“矿冶学院”女生对香雪的慷慨,香雪爸的勤劳,姑娘们之间的友好,组合在一起,形成一种充满人情味的美好氛围,唯独香雪的同学以“城里人”自居,瞧不起香雪,成为这幅人情画中的不和谐色彩,不过这可以说是画面之外的杂色了自然景物描写纯净自然,充满诗情画意,烘托了人物心理,是塑造香雪人物形象的另一切入点。三、课文小结:铁凝的《哦,香雪》是一篇抒情意味浓厚的短篇小说,题目的感叹语调也提示和透露了这一点。它是铁凝的成名作,作者选取了一个类似于全知全能的叙述视角,把叙述者确立在城市人的位置上,但又具有敏感的心灵和宽厚的胸怀,对那个封闭的小山村,对那一群普普通通的山里少女投来同情、关爱的一瞥,在看似稚嫩可笑的心理律动中发掘时代思潮的波澜。反映在小说的叙述结构上,作者并没有以情节线索来安排叙述,而是根据情感抒发的内在逻辑,把一些情节片段加以组接。四、课文拓展,教师投影。小说揭示了现代文明对农村的冲击,表现了山区青年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同时展现了山里姑娘的美丽心灵作者写这篇小说到现在已经二十多年了,读完这篇小说也许很多同学都会在心理想知现在的台儿沟是什么样子了这里我给大家说说二十年后铁凝再到台儿沟时所见到的台儿沟的情景。“火车不由分说地带来了洋溢着工业文明气味的物质信息,还带来了什么呢?20年之后,香雪的小村苟各庄已是河北省著名的旅游风景区野三坡的一部分了,火车和铁路终于让更多的人发现这里原本有着珍奇异兽出没的原始森林,有着可与非洲白蚁媲美的成堆的红蚁,有着气势磅礴的百里大峡谷,有着清澈明丽的拒马河,从前那些无用的石头在今天也变成了可以欣赏的风景。而从前的香雪们也早就不像等待情人一样地等待火车,她们有的考入度假村作了服务员、导游,有的则成了家庭旅馆的女店主。她们的眼光从容自信,她们的衣着干净时新,她们的谈吐不再那么畏缩,她们懂得了价值,她们说:“是啊,现在我们富了,这都是旅游业对我们的冲击啊。”而仅仅在几年前,她们还把旅游说成“流油”——“真是一桩流油的事哩”,那几年她们这样告诉我。在这些富裕起来的村庄里,比赛着快速发财的景象,毕竟钱要来得快,日子才有意思啊。就有了坑骗游客的事情,就有了售伪劣商品的事情,也有个别的女性,因了懒和虚荣,自愿或不自愿的出卖自己的身体……在这时,倘若我们跳出香雪当年仰望火车时的一片深情,我们是火车上的一名乘客或者我们是火车,也许我们会发现火车它其实也是一种暴力。什么是暴力?暴力在很多时候可以有很多种解释,把它限制在我这篇发言里,相对于我前边描述过的农耕文明景象,暴力就是一种强制的不由分说的力量。雄壮的火车面对封闭的山谷,是有着产生暴力的资格的,它与生俱来一种不由分说的力量。虽然它的暴力意味着是间接的,不像它所携带的文明那么确凿和体面。并且它带给我们的积极的惊异永远大于其后产生的消极效果。”我们应如何看待二十年后的台儿沟?我们在追求所谓的文明即物质、知识的时候,不要失落了人性中那份固有的尊严、真和淳朴。铁凝回忆当初的创作体会时说:那里的贫穷和落后,那里生活的艰辛和窘迫,那里百姓憨直而蒙昧的面孔,曾使我心灰意冷。谁知一天晚上,在房东屋里闲坐,我忽然听到一阵无所顾忌不加修饰、充满活力的女孩笑声。循声而去,亲眼所见,一群刻意打扮过的姑娘,身上飘散廉价香脂的气味,正朝村口涌去。是看电影去吧?我截住其中一位,问她今晚演什么。她笑着告诉我,看电影?等到明年山那边过庙会时还差不多,
本文标题:哦-香雪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90427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