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规章制度 > 初三化学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导学案
初三化学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导学案课题:物质的变化和性质〔1〕第1课时备课人:化学组班级_______姓名________家长签名_______日期_______学习目标:1.知道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概念,掌握什么是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2.通过实验掌握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联系与区别,学会比较分析。3.通过对实验的探究,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培养学生的辨证思维力,端正科学学习的态度。学习重点: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应用学习难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应用学习过程:【一】课前先学1.化学是研究_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___________________的科学2..物理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常指_________、_________的变化。3.化学变化又叫_________________;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以下变化属于什么变化?〔物理变化填A;化学变化填B〕(1)白磷自燃〔〕〔2〕酒精挥发〔〕〔3〕钢铁生锈〔〕〔4〕石蜡熔化〔〕〔5〕蜡烛燃烧〔〕〔6〕冰雪融化〔〕〔7〕空气液化〔〕〔8〕湿衣服晾干〔〕〔9〕烧制陶器〔〕〔10〕水结冰〔〕〔11〕磨制石器〔〕〔12〕光合作用〔〕【二】课堂探究实验记录:实验序号变化前物质变化时现象变化后物质是否有新物质生成1234三.巩固练习:1.以下古诗涉及什么变化?(1)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2)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3)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4)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5)烈火焚烧假设等闲()(6)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2.以下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冰棒融化B、木材燃烧C、湿衣服晾干D、灯泡发光〔〕3.以下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钢铁生锈B、高粱酿酒C、蜡烛受热熔化D、木材燃烧〔〕4.以下现象中有一种变化与其它变化不同的是A、干冰升华B、电灯发光C、矿石粉碎D、粮食酿酒〔〕5.以下四个短语,其原意一定包含化学变化的是A、花香四溢B、海市蜃楼C、百炼成钢D、木已成舟〔〕6.5月17日,奥运火炬在温州传递。以下情景中蕴含着化学变化的是A、彩旗飘扬B、气球升空C、火炬燃烧D、声音远扬〔〕7.节日里的以下景象伴随有化学变化的是A、五光十色的烟火礼花B、不断闪烁的霓虹灯C、变化无穷的音乐喷泉D、满屋飘香的茅台酒〔〕8.以下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米饭变馊B、火药爆炸C、湿衣服晾干D、铁锅生锈〔〕9.以下自然灾害发生时,其主要变化为化学变化的是A、台风B、雪灾C、山体滑坡D、森林火灾〔〕10.下面能量转化过程中,主要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蜡烛照明B、水力发电C、太阳能供热D、电热器取暖〔〕11.生活中的以下现象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汽油挥发B、车胎爆裂C、石油燃烧D、矿石粉碎四.衔接中考:〔〕1.〔2019•广州〕以下家庭食品制作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萝卜风干B、凉水冻冰C、葡萄酿酒D、辣椒剁碎〔〕2.〔2019•广州〕厨房里的以下操作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拉面条B、磨豆浆C、切黄瓜D、酿米酒〔〕3.〔2019•天津〕我们每天生活在不断变化的物质世界里.以下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瓷碗破碎B、石蜡熔化C、纸张燃烧D、湿衣晾干〔〕4.〔2019•广州〕以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冰雪融化B、纸张燃烧C、水分蒸发D、矿石粉碎〔〕5.〔2019年广州〕产生以下现象时,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湿衣晾干B.瓷碗破碎C.木材燃烧D.石蜡融化〔〕6.〔2019年广州〕葡萄酒营养丰富,适量饮用具有健身养颜的功效。以下家庭酿制葡萄酒的过程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清洗葡萄B、把葡萄捣碎C、葡萄发酵成酒D、用细纱布过滤后装瓶〔〕7.〔2019年广州〕以下是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现象,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石蜡熔化B、瓷碗破碎C、洗净的铁锅出现锈渍D、潮湿的衣服被晒干了上学期九年级化学科第一单元导学案课题:物质的变化和性质〔2〕第2课时备课人:化学组班级_______姓名________家长签名_______日期_______学习目标:1.掌握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的概念。2.通过实验掌握性质与变化的联系与区别,学会比较分析的方法。3.通过对实验的探究,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培养学生的辨证思维能力,端正科学学习的态度。学习重、难点: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区别。学习过程:【一】课前先学预习内容〔课本7——9页〕尝试完成以下内容1.化学性质是_______________中表现出的性质,也就是说化学性质首先是__________变化;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2.物理性质常指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3.想把以下各组物质区别开,请写出你所用的性质。〔1〕铁粉和铜粉______________;〔2〕水与白糖水_____________;〔3〕白酒和白醋____________;〔4〕水与石灰水_______________;4.以下关于铁的表达中:〔1〕铁具有银白色金属光泽;〔2〕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3〕铁在氧气中能燃烧;〔4〕铁在1535度时由固态变成液态;〔5〕铁生锈;〔6〕铁熔化成液体;〔7〕铁丝在燃烧。其中属于铁的物理变化是_______________,化学变化是_______________,物理性质是_______________,化学性质是_______________。5.以下表达:〔1〕酒精有挥发性;〔2〕牛奶变酸;〔3〕食物易腐败;〔4〕金属生锈;〔5〕水受热变成水蒸气;〔6〕车胎充气过多而爆炸;〔7〕电灯发光发热;〔8〕煤气具有可燃性;〔9〕白糖溶于水;其中属于物理变化是_______________,化学变化是_______________,物理性质是_______________,化学性质是_______________。【二】课堂探究1.区分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2.列举自己熟悉的物质的一些性质,并判断属于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为什么?3.展示一瓶O2和一瓶CO2,引导学生:〔1〕如何闻气体?〔2〕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尽可能多地描述O2和CO2的性质,并判断哪些属于物理性质,哪些属于化学性质。〔3〕设计实验方案区分O2和CO2,选用两种最简便易行的方案进行实验。4.物质的性质与用途有何关系?三.巩固练习:〔〕1.镁的以下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导电性B、导热性C、可燃性D、延展性〔〕2.以下物质的用途与化学性质有关的是A、用生铁制铁锅B、氧气供给呼吸C、用木炭除去鞋柜、冰箱内的异味D、用16%的食盐水来选种〔〕3.以下变化中,有一种变化与其它三种变化有着本质上的不同,它是A、纸张燃烧B、粮食酿酒C、火药爆炸D、湿衣服晾干〔〕4.以下变化过程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西瓜榨成西瓜汁B、铝块压制成铝箔C、石蜡熔化成蜡油D、玉米酿制成酒精〔〕5.以下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了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A、氧气用于急救病人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C、生铁铸造铁锅D、铜用于制造导线〔〕6.以下物质的用途主要由化学性质决定的是A、干冰用作人工降雨剂B、可燃冰用作燃料C、活性炭除去冰箱中的异味D、金刚石切割玻璃〔〕7.以下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灯泡通电发光B、水结成冰C、蜡烛燃烧D、酒精挥发四.衔接中考:〔〕1.(2019.广州)以下物质性质的描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甲烷可以在空气中燃烧B、金属汞常温下是液体C、高锰酸钾是紫黑色固体D、银具有良好的延展性〔〕2.(2019.广州)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被授予以色列科学家丹尼尔·谢赫曼,以表彰他在发现准晶体方面所作出的突出贡献。准晶体可能具有以下性质,其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密度低B、耐磨损C、导电性差D、抗氧化性强〔〕3.〔2019.广州〕以下物质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的是A、氧气有氧化性B、酒精有可燃性C、浓盐酸有挥发性D、浓硫酸有腐蚀性〔〕4.〔2019.广州〕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以下用途主要是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生铁制成铁锅B、金刚石作装饰品C、铜丝作导线D、氢气作高能燃料〔〕5.〔2019.广州〕以下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石墨棒作干电池电极B.天然气用作燃料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D.铜用于制造导线6.物质的性质决定了它的性质。请说出家里一种不粘锅应具有的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习反思:上学期九年级化学科第一单元导学案课题: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1〕第3课时班级_______姓名________家长签名_______日期_______学习目标:1.了解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2.培养学生观察、记录、描述和分析的能力,以及合作交流和评价的能力。学习重、难点: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学习过程:【一】课前先学预习内容:〔课本11页——13页〕尝试完成以下内容1.蜡烛燃烧是变化,蜡烛融化是变化。2.蜡烛燃烧产生。3.用来检验二氧化碳,现象是。4.一元硬币外观有银白色金属光泽与铁的颜色相似,为了确定该硬币是否为铁质,有的同学拿磁铁来吸引,该同学的做法属于科学探究中的〔〕A.观察B.实验C.假设D.推理5.小明取一只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块,放入水中,蜡烛漂在水面上.(1)结论:石蜡硬度_______,密度比水_______;(2)点燃蜡烛,观察火焰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层;把一根火柴平放在火焰上,可看到火柴梗的______处最先碳化.结论:火焰的_____温度最高。(3)检验产物H2O:用______烧杯罩火焰上方,现象是烧杯内有______;CO2:取下烧杯,倒入___________,振荡,现象是〔4〕熄灭后:有〔为石蜡蒸气〕,点燃白烟,现象是。【二】课堂探究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边做实验边完成下表〕探究步骤实验现象分析或结论点燃前观察蜡烛外观__________色________态用小刀在蜡烛上轻轻刻划______________(硬或软)硬度________取小块蜡烛放入盛水的烧杯中________溶于水____(沉或浮)于水面____溶于水密度比水____燃着时观察蜡烛状态的变化石蜡由____态变为______态石蜡的熔点_____观察火焰火焰分_____层,_____层最明亮___暗在火焰中放一根火柴梗_____________________部分温度最高用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烧杯内壁有___________产生石蜡燃烧后有____产生将上面烧杯迅速倒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____________石蜡燃烧后有____产生熄灭吹灭蜡烛有____________产生说明白烟能_______用火柴点燃刚熄灭时的白烟白烟_____并____________蜡烛思考:〔1〕为什么用干而冷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用热烧杯行不行?〔2〕验证其他物质燃烧有水和二氧化碳产生是否可用以上方法?三.巩固练习:1.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在放电的条件下可变成臭氧;臭氧是淡蓝色有臭味的液体(1)氧气的物理性质有______________(2)氧气的化学性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现有:火柴,酒精灯,干燥的烧杯,澄清的石灰水,设计一个实验证明酒精燃烧后有水和二氧化碳生成。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1〕将酒精灯点燃,用________________罩住火焰酒精燃烧后有水生成〔2〕酒精燃烧后有二氧化碳生成3.鉴别氧气和二氧化碳:方法①:用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瓶内,使之燃得更旺的是________,使之立即熄灭的是________;方法②:分别
本文标题:初三化学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导学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90535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