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2021高考文言实词词义推断(玲)
1文言实词词义推断2021高考文言文复习2话说实词•不论是“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还是“理解并翻译文中的重要句子”,最终也要落实到实词的判断上,因而掌握实词至关重要。那么,如何要正确理解和解释文言实词的意义?•首先,必须通过一定量的诵读,增强语感;•其次,要掌握一批常用实词的常用义项和用法;•再次,就是在上述基础上进一步把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即掌握一些推断文言实词意义的方法。3注意积累学会推断对策4有时对文言文中某个实词无法理解时,根据通假音同或音近的原则,从通假角度考虑,从声旁或形旁角度出发,以另一个可能与之相通的字代入试解来推断词义。一、字音(通假)推断法1、“赢粮而景从”(《过秦论》)通“影”,名词作状语,像影子一样2、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取”通“娶”51、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2、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通“彩”,色彩通“早”【推断】“采”组词:神采、文采,将其代入句中。结合上下文,前有“云”“异色”,若下文提及“神采”“文采”,不合理。从读音上寻找通假字“彩”(音同形近),语意通顺。【推断】“蚤”——“跳蚤”,无法理解。推测,在句中通“早”(音同形异),代入,语意顺畅。6课堂演练•1、崔家顾人刺我,请以闻。•2、翼日进宰,宰见其小,怒呵成。•3、昌宗从旁趣说(人名),使速言。•4、旦日不可不蚤来见项王•5、复之以掌•6、卒然临之而不惊•7、傲不可长,欲不可从,志不可满,乐不可极(“顾”通“雇”,雇佣)(“翼”通“翌”,第二天)(“趣”通“促”,催促)(“蚤”通“早”,早点)(“复”通“覆”,覆盖)(“卒”通“猝”,突然)(“从”通“纵”,放纵)7二、字形推断法汉字中的形声字占80%,形声字的形旁有表意的功能。会意字则本身就表意。爨迨诸父异爨,东西多置小门灶台,烧火煮饭8•形声字:晴形旁:表示事物的类别声旁:起标声的作用主“义”+标“声”=形声字注:形声字的义符只能表示某种意思的范围,而不能表明形声字的具体含义。9部分偏旁与字义的关系:钅(古代主要指金属)、木、氵、火、土——与五行有关刂(刀)、弓、矛、戈、斤(斧)、殳(shū)——与兵器有关马、牛、羊、豕、犭、鸟、虫——与动物有关辶(走)、彳(行)、忄(心)、讠(言)——与人的行为有关“禾”与五谷有关;“贝”与金钱有关;“皿”与器具有关;“自”关鼻,“目”关眼……101.方其系燕父子以组。()【推断】“纟”与丝织品有关。借助句子内部语境,这里应该是“绳索”。当他们用绳索把燕父子捆绑起来。2.有飞骑犯法,善才绳之。()【推断】“绳”是用来捆绑东西的,这里引申为约束、制裁3.贫民虽平价不能籴。()【推断】“籴”由“入”和“米”组成。整合推知,“籴”为“买入粮食”。即使是平价,贫民也没有能力买粮。绳索约束、制裁买入粮食会意字:籴(dí)——买入粮食粜(tiào)——卖出粮食111、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2、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3、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4、卒(通“猝”)然边境有急,数千百万之众,国胡以馈之?斜眼看田地美味佳肴发军饷125、宰臣上炙而发绕之。6、暮归,忘其牛,父怒挞之。7、抚军亦厚赉成名。8、富翁某,商贾多贷其赀。(烤肉)(打)(赏赐)(财物)13教材中学过的典型的实词意义要及时积累、灵活运用,迁移到课外。(一)课文迁移法三、联想迁移法141.(徐)绩曰:“是固有罪,然皆饥羸病乏,不足胜杖,姑涅(染黑)臂以戒,亦可已。”使者怒,欲并劾绩,绩力争不变,使者不能夺。胜:能承受夺:改变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鸿门宴》行年四岁,舅夺母志。《陈情表》试一试16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001年11题)A.城之不拔者二耳拔:被攻取。B.齐人未附附:归附。C.使老弱女子乘城乘:巡视。D.齐人追亡逐北北:指败逃者。其后秦伐赵,拔石城。《廉颇蔺相如列传》拔:攻取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六国论》附:归附。乘彼垝垣,以望复关。《诗·卫风·氓》乘:登上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过秦论》答案:C17(二)成语推断法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赵奢之伦制其兵夫晋,何厌之有使弈秋诲二人弈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殚精竭虑,尽不伦不类,一类贪得无厌,满足诲人不倦,教导,指导长治久安,安定,太平小试牛刀(出类拔萃,超出)5.吾亦望汝副其此心1.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不速之客,招致,招引)2.登高而呼,声非加疾也(疾风劲草,强)3.势拔五岳掩赤城4.腥臊并御,芳不得薄兮(日薄西山,迫近)(名副其实,符合)20四、词性(语法)分析法句子的组合是有规律的,词在句中所处的语法位置,为我们推断提供了依据。正常语序:(定语)+主语+[状语]+谓语+(定语)+宾语主语、宾语------名词、代词谓语-------动词、形容词定语-----形容词状语-----副词、介宾短语1.分析成分→推断词性→推测词义2.看搭配211、臣诚知不如徐公美。2、告之于帝,帝感其诚。“诚”在句中的位置?充当什么成分?【推断】“诚”在主语“臣”之后,在谓语动词“知”的前面,可知,它充当状语成分。副词,的确、实在【推断】“诚”在代词“其”的后面,“诚”是谓语动词“感”的宾语。名词,诚心、诚意223、“自放驴,取樵炊爨”樵:打柴(2000年)[提示]炊爨:烧火做饭【推断】“樵”前面有动词“取”,可见“樵”是它的宾语,名词。词义应该是“木柴”。“打柴”显然不当。4、规小得而大失者也。规:谋求(09年重庆卷)【推断】“规”后带有宾语“小得”,“规”应该是动词。结合上下文,地方官员接受贿赂的事情一旦败露,官职俸禄都被剥夺,这实在是谋求小利而失去大的。所以,解释为“谋求”是对的。下面的解释对吗?小试牛刀1、君安与项伯有故2、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3、而以六国破亡之故事4、故遣将守关者5、朝来暮去颜色故名旧交情连因此形旧副特意形衰老24五、句式(结构)推断法利用文言句法特点推断。即利用上下文中对偶、对比、排比、并列、互文等相近似的语言结构,来推断处于对应位置上的词语的意义。位置对应的词语一般词性相同,词义相近或相反相对。25•1、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被•2、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不会满足•3、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灭亡•4、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小步,半步观察下列句子,看看它们有什么特点?265.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谏太宗十思疏》6.南取汉中,西举巴蜀。()《过秦论》“简”与“择”相对应,理解为“选择、选拔”。“举”与“取”相应,意思相近,理解为“攻取”。选择、选拔攻取277.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推断】结合具体语境,可知国“强”国“弱”是“辅周”“辅隙”的结果。“强”与“弱”相对,“周”与“隙”相对。不周密、粗疏、疏漏【推断】“兴国”与“亡身”相对,“忧劳”与“逸豫”相对,与“忧劳”义相反的“逸豫”就是“安逸享乐”之意了。安逸享乐8.辅周则国必强,辅隙则国必弱。()289.忠不必用,贤不必以。“以”同“用”,“任用”。10.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奔”与“箭”相对,为名词,意为“奔马”。11.“党同伐异”。“伐”,讨伐。反义推断“党”为“偏袒”。12.举类迩而见义远“迩”与“远”相反,意思是“近”。13.追亡逐北亡—北,溃败的军队291、找并列结构(看哪部分与哪部分并列)2、找并列成分(哪个词跟哪个词并列)3、比较推断词义。小结:30六、借助语境法文言实词意义,推断词义的基本原则就是要把词放到句中去理解,根据上下已知条件加以仔细研释。“词不离句,句不离篇”是古已有之的阅读准则,对于一眼不能识别的文言实词,我们就必须结合具体语境,瞻前顾后,推断出其意义。内部语境外部语境指的是句子本身的语言环境针对整段文字、整篇文章而言的大语境,即上下文的语言环境内部语境①每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而舞③所举应法,得其罪辜②(屈原)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应节”即为“随着节拍、和着节拍”,“应”释为“和着”。“对”为“回答”之意,故“应”为“应答”。告发、举报的符合法律(他揭发检举官员,都依法行事,被检举的人也是罪有应得)外部语境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这里的“人事”是什么?只有探究一下下文“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的事实和经验教训,即可理解为“人的作为”。小试牛刀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左,乃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及之。【推断】结合上下文“项王迷失道”“田父”“左”“项王陷大泽中”“汉追及之”,可知“绐”应是“欺骗”义,此处与“丝织品”无关。“绐”作何解释?341、隆庆时,绍兴岑郡候有姬方娠。一人偶冲道,缚至府,问曰:“汝何业?”曰:“卖卜。”岑曰:“我夫人有娠,弄璋乎?弄瓦乎?”其人不识所谓,漫应之曰:“璋也弄,瓦也弄。”怒而责之。未己,果双生一男一女,卜者名大著。试一试弄璋:弄瓦:生男生女35弄璋、弄瓦“璋”是好的玉石,顶端作斜锐角形,是古代贵族在举行朝聘、祭祀、丧葬时所用的礼器。给儿子“璋”玩,一方面是希望他有玉一般的品德,一方面又希望他成为贵族,可以“光宗耀祖”。后来就把生下男孩子称为“弄璋之喜”。“瓦”是纺车上的零件。给女儿“瓦”玩,是希望她将来能胜任女红(gōng)之意。所以,“弄璋”指的是生了儿子,“弄瓦”指的是生了女儿。362、齐武成帝子琅邪王,太子母弟也。生而聪慧,帝及后并笃爱之,衣服饮食,与东宫相准。帝每面称之曰:“此黠儿也,当有所成。”A.武成帝常常当面称述他说:“这是一个狡猾的孩子,必将有所成就。”B.武成帝常常当面称赞他说:“这是一个聪明的孩子,必将有所成就。”4、(李)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B“将兵”:将领和士兵(2002全国题)将:统领、带领。将兵:统领军队,带领军队。373、东安一士人善画,作鼠一轴,献之邑令。令初不知爱,漫悬于壁。旦而过之,轴必坠地,屡悬屡坠。令怪之,黎明物色,轴在地,而猫蹲其旁。逮举轴,则踉跄逐之。以试群猫,莫不然者,于是始知其画为逼真。试一试踉跄跳起来394、《杨布打狗》杨朱之弟曰布,衣素衣而出。天雨,解素衣,衣缁衣而反。其狗不知,迎而吠之。杨布怒,将扑之。杨朱曰:“子无扑矣,子亦犹是也。向者使汝狗白而往黑而来,岂能无怪哉?”试一试缁黑色七、代入推断法•把词义代入原文中去理解,通过比较考查,推断出正确的词义。适用于选择题的判断,也可用作翻译句子时对词义的推断。例1[2013·全国新课标卷Ⅰ]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马文升,字负图,貌瑰奇多力。登景泰二年进士,授御史。历按山西、湖广,风裁甚著。成化初,召为南京大理卿。满四之乱,录功进左副都御史,振巩昌、临洮饥民,抚安流移,绩甚著。是时败寇黑水口,又败之汤羊岭,勒石纪之而还。(根据需要节选自《明史·马文升传》)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登景泰二年进士登:升职。B.录功进左副都御史录:记载。C.振巩昌、临洮饥民振:救济。D.勒石纪之而还勒:铭刻。•【答案】A•[解析]登:考中。因为与“登”搭配的是“进士”,进士不是官职,谈不上升职。用语境推断法和代入推断法即可得以检验。•B项,“录”容易被理解为“录用”,但细心的考生应该能根据其后的“功”,按照语境推断法,确认“录”当释为“记载”,也可以依据成语推断法判定,如“有闻必录”中“录”是“记录”的意思。•C项,“振”是通假字,通“赈”,根据字音推断法,判定是“救济”之意。•D项,“勒”,可根据成语“燕然勒石”来解释,也可根据语境,抓住后面的名词“石”来搭配,可判定为“铭刻”之意。43二、字形分析法(形声、会意)一、字音推断法(同音、近音)五、句式推断法(相反、相近)三、联想迁移法(成语、教材)六、借助语境法(上下文)四、语法分析法(成分、词性)七、代入推断法44偏义复词•所谓“偏义复词”,即由两个近义或反义的字合成的词,只用一个字的意义,另一字只作为陪衬。•1.陟罚臧否,不宜异同。陟,奖励;罚,惩罚;臧,褒;否,贬。赏罚褒贬,不应有所不同。•2
本文标题:2021高考文言实词词义推断(玲)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90638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