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教师资格证考试资料—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版(完整版)94385
3、康德:德国哲学家贡献:《康德论教育》认为“教育是一门很难的艺术”•4、赫尔巴特:德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贡献:《普通教育学》第一部现代教育学著作,“科学教育学奠基人”3、实用主义教育学•代表人物:杜威•主要观点:•(1)教育即生活•(2)教育即经验增长•(3)学校是雏形社会•(4)课程组织以学生经验为中心•(5)师生关系以学生为中心•(6)教学过程体现个别差异性4、马克思主义教育学•代表人物:米丁斯基•主要观点:•(1)教育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2)教育起源于生产劳动•(3)教育目的是促使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4)教育与劳动相结合•(5)教育与政治、经济相互制约又相互独立•(6)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是教育研究的方法论基础•代表人物:鲍尔斯•主要观点:•(1)当代教育在维护社会的不公平和不公正•(2)教育与社会相对应•(3)人们对事实上的教育不公平丧失了“意识”•(4)揭示看似自然事实背后的利益关系•(5)教育现象充分利益纷争5、批判教育学(四)当代教育学的状况•当代教育学的五大特征:•1、教育学研究的问题领域急剧扩大;•2、教育学研究基础和研究模式的多样化;•3、教育学发生了细密的分化,初步形成教育学科体系,出现了各种层次和类型的综合•4、教育学研究与教育实践改革的关系日益密切•5、教育学加强了自身的反思,形成了教育学的元理论夸美纽斯说:教育是培养和谐发展的人。杜威说: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学校即社会。斯宾塞:教育是为完美的成人生活做准备。(一)教育的词源1、“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说明:我国最早将“教”和“育”连用的是孟子。孟子说: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一、教育的概念第二节:教育基础知识(二)教育的定义•1、教育的定义:•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2、教育的定义的理解•(1)描述了教育的实践特性。•(2)把教育看作是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两个耦合的过程。•(3)强调教育的“活力性”,教育在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过程中起“促进”和“加速”的作用。•(4)强调教育行为发生需要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背景。二、教育的构成要素及其关系•1、学校教育: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发生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2、学校教育的基本要素:(1)教育者(2)受教育者(3)教育影响•3、教育者:•包括:(1)教师•(2)教育计划、教材的设计者和编写者;•(3)教育管理人员•(4)参加教育活动的其他人员结论:教师是学校教育者的主体和代表,是直接的教育者•4、受教育者:即教育对象,各级各类学生。•(1)学生的一般特征:实践活动必须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2)特殊性表现在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并不是一尘不变的,而是在随着外界影响不断变化的。••5、教育影响:•教育过程中教育者作用于学生的全部信息,既包括信息的内容,也包括信息传递和反馈的形式,是形式和内容的统一。•(1)内容:教育内容和教育材料•(2)形式:教育手段、教育方法、教育组织形式。6、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三者关系•(1)三者相互独立、相互规定,构成完整的体系。•(2)没有教育者,就没有受教育者,也就没有具有特殊发展价值的教育影响;•(3)没有受教育者,整个教育工作就失去了对象;•(4)没有教育影响,教育工作也就成了无米之炊、无源之水。主要观点:(1)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2)应当从心理学的观点解释教育起源问题。3、心理起源论•代表人物:•孟禄(美国教育家)《教育史》•桑代克(美国心理学家)孟禄•评价:•(1)从心理学观点出发,批判了生物起源论;•(2)没有解释人类本能与动物的类本能的界限,离生物起源说并不远。桑代克5、生活需要起源说•代表人物:•杨贤江、钱亦石•主要观点:•(1)教育的发生就植根于当时当地的人民实际生活的需要。它是帮助人营谋社会生活的一种手段。•(2)教育只能起源于人于环境互相作用的需要。•评价:•该学说的局限性在于未考虑到从需要到现实的限制因素和中介因素教育起源问题的复杂性在于:有关它的研究既要以哲学上的有关理论为基础,同时又要以社会学、人类学的理论研究与实地考察为依托,要做到历史与逻辑的统一、理论与实际的统一。•1、原始社会与原始教育•(1)特征:•①教育水平低。没有产生制度化的教育机构,教育内容贫乏,教育方法主要史口耳相传和实践模仿;•②教育没有阶级性。•③教育与原始宗教或意识有着紧密的联系。(二)教育的发展•2、古代社会与古代教育•(1)奴隶社会及其教育•特征:•①古代学校的出现。最早在埃及,大约在公元前2500年;我国学校产生于公元前1000多年的商代。•②教育阶级性的出现。•③古代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结论:学校的产生标志着教育从生产劳动中的第一次分离。•奴隶社会教育的阶级性表现:•①教育目的:培养奴隶主治国所需人才•②教育对象:奴隶主贵族子弟•③教育内容:军事教育和道德教育•④教育方法:体罚盛行•⑤教师地位:被赋予很大权利,具有很高权威(2)封建社会及其教育•特征:•①教育目的:培养统治阶级所需的官吏和骑士;•②学校教育具有鲜明阶级性、等级性和宗教性;•③教育内容:以道德文章和宗教经典为主;•④教育方法:严格的纪律约束,辅以个人自学和修行•⑤形成了比较系统的教育体系,积累了较丰富的教育经验和教学思想。(2)社会主义社会及其教育•特征:•①教育目的:培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公民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人才;•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③教育科学的研究有了科学方法论的基础。•(二)现代教育的生产性•含义:现代教育越来越与人类的物质生产相结合,越来越与生产领域发生密切的、多样化的关系,生产的发展也越来越对教育系统提出新的要求。•结论:现代教育的生产性的重要标志是职业教育的大力发展。•(四)现代教育的未来性–含义:一方面现代教育的价值去想、目标定位会对未来社会和个体的发展产生非常重大的影响;–另一方面,现代教育的发展必须考虑到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势对教育提出的要求,教育要面向未来。•(五)现代教育的国际性–含义:现代教育应该从态度、知识、情感、技能等方面培养受教育者从小就为一个国际化的时代做准备,要面向世界。•(六)现代教育的终身性–含义:现代教育不局限于学龄阶段,而是贯穿人的一生,现代教育的改革应该着眼于创造一个适合于终身学习的社会,满足不同年龄阶段的受教育者的教育需求。五、国内外著名的教育思想•(一)中国古代教育思想–1、孔子:•有教无类•克己复礼•四书五经•因材施教–2、孟子:•人性本善:非良知良能•人人平等:人皆可以为尧舜•道德自觉:强调内省•3、荀子:–人性本恶–化性起伪–教人向善•4、道家–道法自然–弃圣绝智–弃仁绝义–回归自然–复归本性•5、墨家–兼爱非攻–重视技术–亲知闻知说知–6、《学记》•战国世上第一步教育文献•建国军民,教学为先•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内外结合、臧息相辅•教学相长、师道尊严•反对灌输、主张启发•尊重规律、循序渐进一、小学教育的地位•1、我国小学教育的历史发展–小学教育:初等教育、基础教育、第一阶段教育–对象:6-12岁–内容:•基本技能:语言技能、运算技能、操作技能;•基本知识:国家历史、天下大事、文化艺术、道德规范•基本素质:善良诚实、吃苦耐劳、遵纪守法、社会道德第三节:我国小学教育•2、近现代小学教育–19世纪80年代后,新式小学兴起–近代小学开端:1878年张焕纶上海创办正蒙书院内设小班-----私立;–最早的公立小学:1897年盛宣怀创办南洋公学,该校四院中外院即为小学;–清末小学:1904年《奏定初等小学堂章程》5年–民国小学:1912改小学堂为小学校,初小4年,高小3年,1919年改为小学6年前4年初小,后2年高小•4、新中国成立后的小学教育–(1)普及小学教育:1986年推行9年义务教育–(2)改革学制:“4+2”==“5年一贯制”–(3)教学改革试验:学制退回“4+2”•5、义务教育–概念:国家采用法律形式规定的适龄儿童、少年都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家庭都必须予以保证的带有强制性的国民教育。–理解:义务教育≠普及教育–义务教育是公民教育•义务教育的意义:–(1)义务教育标志着经济发展水平,且能促进经济发展;–(2)义务教育体现文明程度,又促进国家文明程度的提升;–(3)义务教育保障公民基本权利,又培养公民法律意识。•义务教育的法律保证:–(1)《义务教育法》:1986年颁布–(2)《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1992年国务院颁–(3)《宪法》有关精神•义务教育法的具体内涵:•(1)实施对象:6岁入学,义务教育9年;•(2)学制:“6+3”、“5+4”、“九年一贯制”•(3)管理体制:财政分管(乡)、人权共管(县)、业务统管(县)•(4)办学条件:经费+师资6、小学教育在义务教育中的地位–(1)普及性–(2)基础性–(3)强制性7、小学教育的基本特征•(1)全民性•(2)义务性•(3)全面性二、小学教育的目的•1、小学教育的意义与依据•(1)小学教育目的具有导向作用•(2)小学教育目的具有激励作用•(3)小学教育目的具有评价作用•2、制定小学教育目的的依据–(1)政治经济文化背景•特定阶段的社会现实•特定时期的社会政治•不同国家的文化背景–(2)儿童身心发展规律–(3)教育理想三、全面推进素质教育–(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2)素质教育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3)素质教育使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第四节: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1、观念滞后–2、课程目标过于重视知识传授–3、课程知识陈旧,结构单一–4、课程教学以教师为中心–5、思政教育实践性不强–6、评价过分强调选拔功能–7、课程管理过于集中•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标–1、总体目标:•基础教育课改核心价值追求: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总体目标:培养四有新人•2、具体目标:–(1)倡导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2)重建新的课程结构–(3)体现课程内容的现代化–(4)倡导建构的学习–(5)形成正确的评价观念–(6)促进课程的民主化与适应性•三、基础教育课改内容–1、构建新的课程结构–2、由教学大纲到课程标准–3、教学过程改革•(1)研究性学习•(2)信息技术的普通应用–4、与课程改革相适应的教材开发与管理–5、发展性评价为主的课程评价–6、构建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系•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展趋势–1、以学生的全面、主动发展作为课程目标的基本价值取向;–2、课程结构的综合化、均衡化和选择性–3、改变课程内容的繁、难、偏、旧的状况–4、鼓励自主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5、实现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6、注重过程性和全面的评价•一教师的含义及性质•1、教师概念:–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第五节:教师及其专业发展•2、教师的性质:–(1)教师是专业人员;–(2)教师是教育者;–(3)教师是以教书育人为目的的职业•二、教师的角色扮演–1、传道授业者–2、知心者–3、管理者–4、协调者–5、研究者–6、促进者•三、教师劳动的特点–1、复杂性•(1)目的全面性•(2)对象差异性•(3)任务多样性–2、主观能动性•(1)教学方法不断更新•(2)因材施教•(3)教育机智•3、劳动时间的延续性•4、劳动空间的广延性•5、劳动的示范性•6、劳动成果的精神性•7、劳动的间接性•四、教师的权力与义务–1、教师享有的权利•(1)教育教学权•(2)科学研究权•(3)管理学生权•(4)薪资休假权•(5)民主管理权•(6)进修培训权•2、教师承担的义务–(1)遵纪守法,为人师表;–(2)执行计划,完成使命;–(3)思政教育,开展活动;–(4)关爱学生,助其成才;–(5)保护学生,防止伤害;–(6)政治学习,业务提升•五、教师职业专业化–1、教师职业能力素养•(1)学科专业素养•(2)教育专业素
本文标题:教师资格证考试资料—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版(完整版)94385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90655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