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幼儿园全面发展教育•一、幼儿全面发展教育的含义•幼儿全面发展教育是指幼儿园采取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方式、方法和手段,以促进幼儿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和谐地发展为目的的教育活动。•观念辨析:•幼儿园全面发展是幼儿在体、智、德、美诸方面的齐头并进、平均发展。(错)•总结要点:•1、幼儿园全面发展是在幼儿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允许幼儿个体实现自己有特色的发展。•2、幼儿全面发展教育应注重体、智、德、美诸方面的教育要相互渗透地进行,注重幼儿各方面发展的和谐与协调,各个方面不可各自孤立地发展。•【案例分析】•1、案例陈述•语言领域大班的谈话活动——“伞”,其教学过程为:•1、运用多媒体出示各种颜色、大小的伞,教师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幼儿举手回答•2、运用多媒体出示伞的象形字和“伞”字。•3、教师提问:“伞有什么作用?”幼儿讨论后举手回答。教师总结“伞可以为我们遮风挡雨,保护我们。”•4、教师提问“在我们的生活中谁象伞一样为我们遮风挡雨,保护我们?”好朋友互相说说后举手回答。•5、教师提问“我们怎样报答为我们遮风挡雨,保护我们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呢?”幼儿讨论后举手回答。•6、唱歌“我的好妈妈”结束此活动。•2、讨论分析:运用幼儿园全面发展教育理论分析此活动组织得怎样?为什么?•3、归纳总结:•此活动组织得很好。此活动主要对幼儿实施智育,同时结合谈话内容对幼儿进行德育和美育,促进幼儿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和谐地发展。因此,体、智、德、美诸方面的教育要相互渗透地进行。•二、幼儿全面发展教育的意义•(一)对个体发展的意义•举例说明体、智、德、美诸方面的教育对幼儿个体发展的意义•归纳总结:•★体育能促进幼儿身体的正常生长发育,全面增强体质,并为幼儿其他方面的发展奠定良好的物质基础。•★智育可以满足幼儿的认知需要,促进幼儿智力的发展,并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知识与智力基础。•★德育可以帮助幼儿适应社会生活,促进个性健康发展。•★美育可陶冶幼儿的心灵,促进其审美能力和智力的发展。•(二)对社会发展的意义•提问:“体、智、德、美诸方面的教育对社会发展的意义”•归纳总结•★幼儿体育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的身体素质。•★幼儿智育能为提高社会的文化科学水平奠定基础。•★幼儿德育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不断发展的保证。•★幼儿美育,促使幼儿形成健全的人格,能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打下了基础。•【观念辨析】“体育不好出废品,德育不好出危险品,智育不好出次品”•归纳总结:体、智、德、美各育虽然在人的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着相对不同的作用,但它们作为人的发展的各个方面的素质,是统一于一个人身上的,所以,体、智、德任何一方面的发展都与其他方面的发展相互促进、相互渗透、相互制约,不可分割。体、智、德、美四育应融汇在一起,形成一种整体教育力量,落实在幼儿的全面和谐发展之中。幼儿体育•一、幼儿体育的概念•体育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体育泛指人类社会的各种体育活动,而狭义的体育则专指在教育机构中进行的,保证受教育者的身体正常生长发育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幼儿体育是指幼儿园进行的,遵循幼儿身体生长发育的规律,运用科学的方法,以增强幼儿的体质,保证幼儿健康为目的的一系列教育活动。•提问:幼儿体育的最终目的是什么?衡量一个人体质好坏的主要标志是什么?对照此标准评价自己的体质。•体质即人体的质量,是人体在体格、体能、适应环境和抵抗疾病能力等各方面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特征,是身体发展状况的综合表现。衡量一个人体质好坏的主要标志有三:•①体格,人体的生长发育、体形和身体姿势•②体能:包括生理机能(人体各器官系统工作的能力,如脉搏、血压、肺活量等指标)、身体素质(身体活动的速度、灵活性、柔韧性、平衡能力、耐力等)、身体基本活动能力(走、跑、跳、投掷、攀登、钻爬等基本动作)。•③适应环境和抵抗疾病的能力•提问:在幼儿园教育中哪些活动是体育活动(学生交流或看书后说)•如: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注意吃饭卫生的教育、各种体育游戏、户外活动等•二、幼儿体育的目标•①幼儿体育的目标、内容是什么?•②实施幼儿体育的途径有哪些?•③实施幼儿体育应注意哪些事项?•④哪些观念需要我们记住掌握?•提纲:•幼儿体育的目标是:促进幼儿身体正常发育和机能的协调发展,增强体质,培养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和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幼儿体育的内容幼儿体育的实施•要记住掌握观念:•·幼儿体育的主要目的不在于让幼儿掌握体育的技能技巧,而在于通过体育提高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和发展基本活动能力,促进其身心健康成长。•·提高幼儿身体素质,是幼儿体育的重中之重,幼儿身体素质的提高主要在于体质的增强,幼儿园体育应以增强幼儿体质为核心。•·幼儿适应环境能力和抵抗疾病能力的强弱是衡量一个人体质好坏的主要标志。•·每天应保证幼儿至少2小时的户外体育活动时间。•·培养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的形成,仅仅靠体育锻炼是不能实现的,还必须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培养和训练。•【案例分析】•幼儿园中班进行“50米跑比赛”的体育活动,其活动过程为:•一、活动身体:•1、队列训练•2、准备操练习:运动模仿操•二、讲解比赛规则:全班小朋友站在不同跑道的起点,你们听到老师喊“预备跑”后才可以跑,看哪个小朋友跑的得最快•三、比赛开始,老师鼓励跑得快的小朋友,指责中途停止跑步的孩子•(1)由于幼儿抵抗力差,骨骼、肌肉发育不成熟,动作不协调,不宜进行爆发性肌肉活动,因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设计适合幼儿的体育活动。•(2)设计时要注重激发孩子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不在于让幼儿掌握体育的技能技巧。•【案例分析】•某幼儿园进行全园体操比赛,各年龄班参加,并评出一、二、三等奖,届时请家长观看。各班老师为了获得奖励,给自己脸上贴金,获得家长的赞赏,各班老师每天花大量时间训练幼儿的体操,每天的户外活动都用于训练,训练时,老师对做操认真符合要求的孩子进行表扬,对做操不认真不符合要求的孩子进行呵斥、责备、惩罚。导致有的孩子不愿上幼儿园。•2、小组分析讨论:此幼儿园的做法是否合理,为什么?提出改进措施并进行模拟实践操作。•幼儿体育的主要目的不在于让幼儿掌握体育的技能技巧,而在于通过体育提高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和发展基本活动能力,促进其身心健康成长。•幼儿园体育不能把目光盯在技能技巧上,更不能为比赛、表演为自己争荣誉的目的而伤害孩子的身心。•幼儿智育的概念•智育是指有目的、有计划地使受教育者掌握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促进受教育者智力发展的教育过程。•幼儿智育就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增进幼儿对周围环境的认识,获得粗浅的知识和技能,发展智力,并培养其认识活动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的教育过程。•知识、技能与智力的关系:•区别:知识是人们在改造世界的实践中所获得的认识和经验的总和。技能是人们运用知识和经验执行一定活动的方式。智力是指人认识事物的能力,包括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等要素,其中思维能力是核心。•联系:知识、技能是智力发展的基础,智力发展是获得知识、技能的必备条件。智力发展水平的高低影响着对知识、技能的掌握。智力又是在掌握和运用知识、技能的过程中得到发展的。•【案例分析】•我曾在幼儿园小班组织过这样一次科学领域的教学活动——“观察蝌蚪”。活动是在一种很自然的状况下进行的,当孩子们还在走廊上玩时,我告诉他们活动室里放了几只大塑料盒,你们可以去看一看里面有什么。孩子们觉得很奇怪,纷纷跑进活动室围在几只塑料盆旁。“小蝌蚪,小蝌蚪”孩子们欢呼起来,我边巡视边倾听孩子们的谈话。几分钟后我让孩子们站起来围在我的身边,谈—谈看到的情况。他们争先恐后地将自己观察到的现象说了出来:“小蝌蚪是黑颜色的。”“小蝌蚪有一个椭圆形的大脑袋。”“小蝌蚪的头和身体是连在一起的。”“小蝌蚪的尾巴是细细小小的。”“小蝌蚪在水里玩游戏。”我肯定大家都说得很对,并用儿歌的形式将孩子们说的内容连在一起,小蝌蚪,真奇怪,细小的尾巴黑脑袋,一会儿上,一会儿下,游来游去真可爱。”孩子们听了很高兴,并和我一起念了起来。我接着又问,你们还想不想看一看小蝌蚪在水里干什么呀?小朋友们早就被小蝌蚪那灵活多变的动态所吸引,一听我说这话马上迫不及待地跑向水盆,饶有兴趣地观察起来。有胆子大的孩子还敢用手去捞小蝌蚪呢。我再次抓住教育机会,引导幼儿有目的地观察小蝌蚪在水中游的动态。孩子们发现小蝌蚪在水中游的动作各异,一会儿上,一会儿下,一会儿左,一会儿右,有的斜着游,有的横着游,还有的转圈翻跟头,有趣极了。•这时一个小朋友着急地叫了起来,“老师快来看呀,这只小蝌蚪死了。”我急忙跑过去看,真的有一只蝌蚪一动不动地躺在水里,我没有断然下结论,叫一位幼儿用手去触动一下,一眨眼,这只小蝌蚪游不见了。孩子们紧扣的心松开了,他们拍手叫好,“小蝌蚪没有死”“小蝌蚪没有死!”我乘机问:“你们有谁知道这只小蝌蚪在干什么吗?”“它在睡觉。”“它在装死。”“它在休息。”“它在看别的蝌蚪玩。”孩子们众说纷纭。我笑着表扬大家说得好。这时响起了音乐声,我提议学小蝌蚪在水里游玩,孩子们一致表示同意。我们戴上了小蝌蚪的头饰,念着儿歌学小蝌蚪游水。小朋友们一会儿踮起脚尖站起来,一会儿蹲下去,一会儿斜着身子,一会儿转着圈儿,一会儿站着不动……他们做得那么认真,那么有情趣,我仿佛和孩子们一起走进了大自然,走进了一个小蝌蚪的自由天地。•分析讨论:结合幼儿智育理论分析此智育活动达到了什么目标?进行了什么内容的智育活动?采用了什么途径?在实施幼儿智育时哪方面做得好?•此活动目标是让幼儿掌握蝌蚪的名称及外形特征;通过观察小蝌蚪有趣的动态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和欲望,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发展幼儿仔细观察、分析的能力及运用语言和动作表现自己感受的能力。•此智育活动的内容是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发展幼儿的智力,发展幼儿的语言交往能力,引导幼儿获得周围生活中初步的知识。•采用的途径是教学活动;创设宽松、自由的环境。•做得好的方面有:让幼儿获得掌握蝌蚪的名称及外形特征粗浅的知识的过程中注重发展幼儿观察力、分析问题能力、运用语言和动作表现自己感受的能力。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初步知识是哪些知识?•1、有关社会生活的常识。如:认识自己和别人,知道自己的名字、年龄、性别等,知道自己和别人的关系;了解衣食住行等方面的知识;认识周围环境和成人的劳动;知道国家的名称,认识国旗、国徽及重要节日,知道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等等。•2、有关自然界的常识。如:了解天气和季节的变化;认识常见的动物、植物;了解安全卫生常识;认识交通工具及常用的交通规则;认识水的三态变化、物体的沉浮以及声、光、磁性等物理现象。•3、有关数的初步知识。如:认识和比较物体的大小、多少、长短、高低、宽窄、轻重等;认识几何体、时间、空间;认识10以内的数;学习10以内的加减等等。•幼儿智育的实施•以下智育活动采用的是什么途径?•利用幼儿就餐时摆碗快来发展幼儿的数概念和计算能力。•词语接龙游戏。•用积木搭建房子的活动。•家长带幼儿坐公交车,坐在车上边观看车外的风景边认广告牌上的汉字。•非智力因素是指不直接参与认识过程的心理因素,它包括情感、意志、性格、兴趣等方面,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是智力活动的两个方面。•幼儿知识的结构化建立在幼儿感性经验基础上的,注意促进幼儿巩固已有的知识经验,并将获得的新知识迅速归入自己已有的结构中,使新旧知识建立联系。例如幼儿在看电视、图书和其他生活中自发地获得了很多有关标记的感性经验,马路上的斑马线、包装盒上的各种标记、商场里的指示信号标记等等。但这些有关标记的认知是零碎的。教师应通过有意识地组织各种活动,让幼儿对这些标记进行比较,使幼儿认识到,这些标记都是提醒人们应该怎样做或不能怎样做的,是对人的行为的提示。•【案例分析】•1、案例陈述•一位实习生组织了大班诗歌教学活动,诗歌的内容为“小草爱做梦,梦是绿绿的;小花爱做梦,梦是红红的;露珠爱做梦,梦是圆圆的;小朋友爱做梦,梦是甜甜的。”•活动过程为:•1、老师朗诵诗歌•2、提问:“诗歌中写了小草、小花、露珠和小朋友,是不
本文标题:学前教育学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90961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