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二章古代学前教育思想第1节贾谊的太子学前教育思想第2节颜之推的儿童家庭教育思想第3节朱熹的儿童教育思想第4节王守仁的儿童自然教育思想•“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唐朝魏征教育讲古—伟大的教育家孔子《论语》摘抄•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第1节贾谊的太子教育思想•生平与教育活动•西汉初著名政论家、文学家、太子太傅•著作:《新书》贾生——李商隐•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一、幼年太子教育的意义“太子正而天下定”“太子之善,在于早谕教与选左右”“心未滥而先谕教,则化易成也”1.太子教育的成败关系国家兴亡2.早期人格培养非常重要,早喻教容易教化有成。选左右太子正天下定二、“早谕教”—太子早期教育阶段•(一)胎教(贾谊:古代胎教学说的奠基人之一)•1.选择父母是胎教的根本问题。选择品德好的人为配偶。•2.对孕妇进行“正礼”教育,孕妇一切言行举止合乎“礼”。•3.安排适宜环境及人员对孕妇予以影响。•(二)学前教育•1.学前教育从婴儿初生开始•2.慎选左右是对太子早期教育成功的保证。•3.聘请为专任教师,负责教诲幼小太子。•4.教育内容多方面•5.教养结合三、重儒术•目标:按儒家的理想人格塑造太子•内容:儒家学说•1.知识教育:《春秋》《礼》《诗》《乐》•2.道德教育:忠、信、义、礼、孝•思考:贾谊教育思想的意义?第2节颜之推的儿童家庭教育思想•生平•颜之推,南北朝文学家•官历四朝•著作:《颜氏家训》颜氏家训·摘抄•人生小幼,精神专利,长成已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吾七岁时,诵灵光殿赋,至于今日,十年一理,犹不遗忘;二十之外,所诵经书,一月废置,便至荒芜矣。然人有坎壈,失于盛年,犹当晚学,不可自弃。孔子云:“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魏武、袁遗,老而弥笃,此皆少学而至老不倦也。曾子七十乃学,名闻天下;荀卿五十,始来游学,犹为硕儒;公孙弘四十余,方读春秋,以此遂登丞相;朱云亦四十,始学易、论语;皇甫谧二十,始受孝经、论语:皆终成大儒,此并早迷而晚寤也。世人婚冠未学,便称迟暮,因循面墙,亦为愚耳。幼而学者,如日出之光,老而学者,如秉烛夜行,犹贤乎瞑目而无见者也。一、及早施教,推崇胎教•“固须早教,勿失机也”。•“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原因:•1.幼时家庭教育好坏,关系到一个人甚至一个家庭的成败兴衰。•2.家长对年少子女的教育,容易奏效。•3.当时社会动荡,学前家庭教育是士族教育的基础和主要形式•二、严慈结合•有教有爱、反对溺爱•提倡体罚•三、均爱勿偏•父母对所有子女一视同仁,给予慈爱四、博习致用:培养“务实节用”的人才“德艺同厚”:德行、“学艺”1.对子弟道德理想、道德情操的教育;2.广泛学习五经、百家,还要熟习琴棋书画五、熏渍陶染:潜移默化环境陶冶父母以身作则与善人居结交益友思考:颜之推家教思想的意义?四、《颜氏家训》述评1.《颜氏家训》是我国最早最完整的家庭教育著作,最早最完整的家庭教科书。2.流传广泛、影响深远。3.内容全面、系统,阐述了学前教育的意义、内容、原则、方法,至今仍有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第3节朱熹的儿童教育思想生平:南宋理学的集大成者一生热衷教育,达40年著作:《小学》《童蒙须知》《童蒙须知》摘抄•衣服冠履第一大抵为人,先要身体端整。自冠巾衣服鞋袜,皆须收拾爱护,常令洁净整齐。我先人常训子弟云:“男子有三紧,谓头紧、腰紧、脚紧。”头,谓头巾,未冠者总髻;腰,谓以绦或带束腰;脚,谓鞋袜。此三者要紧束,不可宽慢,宽慢则身体放肆不端严,为人所轻贱矣。凡著衣服,必先提整衿领,结两衽纽带,不可令有缺落。饮食照管,勿令污坏;行路看顾,勿令泥渍。凡脱衣服必齐整折叠。箱箧中勿令散乱顿放,则不为尘埃杂秽所污,仍易於寻求,不致散失。著衣既久,则不免垢腻,须要勤勤洗干。•言语步趋第二凡为人子弟,须要常低声下气,言语详缓,不可高声喧哄,浮言戏笑。父兄长上,有所教督,但当低首听受,不可妄自议论。长上检责,或有过误,不可便自分解,始则隐默,久却徐徐细意条陈,云此事恐是如此,向者当是偶而遗忘;或曰当是偶而思省未至。若尔,则无伤忤,事理自明。至於朋友分上,亦当如此。凡闻人所为不善,下至婢仆为过,宜且包藏,不应便而声言,当相告语,使其知改。凡行步趋跄,须是端正,不可疾走跳踯。若父母长上,有所唤召,却当疾走而前,不可舒缓。•读书写字第三凡读书,须整顿几案,令洁净端正。将书册整齐顿放,正身体,对书册详缓,看字子细分明。读之,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古人云:“读书千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熟,则不解说,自晓其义也。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子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能到乎?凡书册须要爱护,不可损污皱折。济阳张禄,书读未竟,虽有急速,必待掩束整齐然后起,此最为可法。凡写文字,须高执墨锭,端正研磨,勿使墨汁污手。高执笔,双钩端楷书字,不得令手揩著毫。凡写字,未问写得工拙如何,且要一笔一书,严正分明,不可潦草。一、重视蒙养教育1.教育按年龄和心理特点分两个阶段:小学:8-15大学:15-2.儿童教育及早进行打“圣贤坯模”二、慎择师友•选乳母•择良师•交益友•盛赞贾谊:早喻教、选左右•编写的2部教材--《小学》《童蒙须知》•小学→“眼前事”(眼前日用之事):•一是“洒扫应对进退之节”;•二是“爱亲敬长隆师亲友之道”;•三是“礼乐射御书数之文”.•《童蒙须知》是学“眼前事”的具体标准和要求。•三、学“眼前事”四、方法:“多说那恭敬处,少说那防禁处”---正面教育•不间断进行行为习惯的训练•榜样教育•适时启发对朱熹教育思想的评价第4节王守仁的儿童教育思想即阳明先生,明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哲学思想:心学,知行合一观点:“自然教育论”著作:《王文成公全书》王阳明•大抵童子之情,乐嬉游而惮拘检,如草木之萌芽,舒畅之则条达,摧挠之则衰萎。•今教童子,惟当以孝悌忠信礼仪廉耻为专务,其栽培涵养之方,则宜诱之以歌诗,以发其志意;导之习礼,以肃其威仪;讽之读书,以开其智觉。凡诱之歌诗者,非但发其志意而已,亦所以泄其跳号呼啸于咏歌,宣其幽抑结滞于音节也;导之习礼者,非但肃其威严而已,亦所以周旋揖让,而动荡其血脉,拜其屈伸,而固束其筋骸也;讽之读书者,非但开其知觉而已,亦所以沉潜反复而存其心,抑扬讽诵以通其志也。•与人论学,亦须随人分限所及。如树有这些萌芽,只把这些水去灌溉,萌芽再长,便又加水,自拱把以至合抱,灌溉之功,皆是随其分限所及。若些小萌芽,有一桶水在,尽要倾上,便浸坏他了。一、批判传统儿童教育,提倡自然教育•传统儿童教育是“鞭挞绳缚,若待拘囚”(鞭打、绳缚、像对待囚犯一样);学生厌学、恨师,看学校如监狱,视师长为寇仇。。•揭露当时教育不顾儿童身心特点、压制儿童个性•---顺导性情,激发兴趣•诱导、启发、讽劝督促、责骂、惩罚教育方法、师生关系二、提出系统的儿童教育改革方案•目的----“教以人伦”•内容---“诗、书、礼、乐”•方法:全面诱导,不执一偏诱之歌诗---抒发志向意愿导之习礼---规范行为举止讽之读书---开启智慧•程序:动静结合,体脑结合(编制课程表)日课表•第一节考德•第二节背书•第三节习礼/课仿•第四节讲书•第五节歌诗(会歌)中国最早的课表有什么特点?三、论儿童教育的原则57-58•循序渐进,量力施教,随人分限所及•因材施教,各成其材,承认个性•知行合一,“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如:每天考德,行为落实四、评价:1.反对传统教育,符合儿童教育规律,“与近代进步的教育学说每多一致。”(郭沫若)2.“自然教育论”比西方早了200多年,实属难能可贵。思考题⒈简述贾谊论“早谕教”的思想。⒉简述颜之推关于学前家庭教育思想。⒊请简要述评《颜氏家训》。⒋论述朱熹的儿童教育思想。⒌简述王守仁的“自然教育论”。
本文标题:古代学前教育思想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90962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