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监理 > 国家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国家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检验中心2014年度社会责任报告2015年1月一、前言国家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于1985年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负责筹建,自成立以来,以诚信为基本原则,坚持创新发展,并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中心根据新形势的要求,在推进单位的持续发展中,不断深化管理改革、不断加强核心价值观建设,坚持“科学诚信、准确公正、服务社会、以人为本”的社会责任方针。在业务上,加强与国内外的技术交流合作,不断地提高自身队伍建设,始终保持在建筑工程行业一流检验/检查机构地位;在履行社会责任上,积极参加产品抽查、能力验证、标准编制、行业座谈等多方面的社会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全社会对中心所履行社会责任的认识。中心在编制本报告的过程中,参照《国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社会责任报告制度实施指导意见》等。本报告主要介绍2014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期间中心的社会责任体系和履行社会责任情况。本报告经中心领导审核通过,保证本报告内容的真实有效,愿接受社会监督。国家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主任二、社会责任体系1、中心基本情况国家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是根据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和国家标准局(84)城建字第726号文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负责筹建的,为非独立法人单位。1989年首次通过国家技术监督局的计量认证和审查认可;1999年首次通过实验室认可;2004年获检查机构认可;2006年,依据《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办法》,取得了北京市建委颁发的见证取样资质证书和专项检测资质证书;2007年,首次通过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的检查机构资质认定,并获北京市司法局司法鉴定许可证;2012年获得北京市房屋安全鉴定资质;2013年获得桥梁隧道专项检测资质,是经政府授权的从事建筑工程及产品、材料检测的第三方检验机构。中心的质量方针为“科学、公正、准确、诚信”。中心目前的业务范围主要有:建筑工程产品及材料、化学建材、建筑施工机具、建筑门窗、幕墙、建筑地基、建筑结构、建筑采光照明、建筑防火、建筑及区域环境振动、建筑保温构件、保温材料及建筑节能、建筑声学、建筑装修防水工程、室内环境及材料中的有害物质、空调净化、建筑智能化及电气、建筑给排水及采暖、桥隧等。中心设管理部门和12个检测检查部(33个专业室)、监测校准室和能力验证部。现有员工400余人,其中:高级技术人员占40%以上,中级技术人员占25%以上。中心办公及实验室面积2万余平方米,现有各类仪器设备3300余台(套),其中部分仪器设备处于国际同类实验室先进水平。2、社会责任管理体系为确保中心各个层面充分履行社会责任,在中心内部建立社会责任管理工作小组,由中心主任任负责人,负责规划及推进履行社会责任;办公室、质量部、经营部、及各检测部室负责具体落实和实施相关社会责任工作。办公室负责具体落实负责人的各项决议,组织开展社会责任工作。质量部负责内部的质量控制,以确保中心按照质量体系的要求运行;质量部同时负责建立报告真伪查询平台,并向社会公示。经营部负责司法鉴定工作及仲裁检验的管理、不合格台账的上报、行业及地方监督抽查的管理、及客户意见的征求汇总。各检测部室负责确保检测活动符合法律法规、标准和技术规范的要求,保证数据和结果准确、客观、真实。3、利益相关方中心把服务社会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同时亦力求在检测领域创造更大的价值,更好地回馈广泛的利益相关方,他们包括政府、员工、客户、供应商、公众及同行业组织。政府——中心通过定期汇报、网站跟踪、参加培训、参与调研及课题研究、接受监督检验和仲裁检验任务等途径保持与各级政府和主管部门的良好沟通和友好合作,确保中心的活动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和规范要求。协调社会责任工作小组办公室质量部经营部检测部室员工——作为企业最核心的利益相关方之一,中心建立包括职业健康安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培训、薪酬绩效和晋升等在内的一系列管理机制关注员工的成长。客户——中心设专员对客户意见进行征求和汇总,形成客户满意度调查报告。针对客户意见,进行持续改进,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供应商——中心通过资质审查、招投标、社会调查等,加强与供应商的交流合作;实施阳光采购和绿色采购,实现公正公平、长期合作。公众——中心建立报告真伪查询平台,方便查询,增强公众对检验报告信心。为推动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推广绿色发展理念,中心积极申请“绿色建筑和建筑节能检测技术北京市工程实验室”。同行业组织——中心积极参加认监委、认可委、北京市建委、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组织的活动。通过参与标准编制,课题调研等和同行业组织进行良好互动。中心主动向各界发布相关信息,做到公正、公平、公开。三、履行社会责任情况根据中心所制定的社会责任方针,本报告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履行社会责任情况进行说明:社会责任诚信责任经济与服务责任社会责任环保责任依法运营规范运营科学诚信员工权益服务社会报告责任1、诚信责任中心自成立以来,以诚信为基本原则,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依法运营中心严格遵守法律、行政法规的各项要求,保证检测工作的独立和公正。同时,中心一直致力于提高员工的法律意识,共设有2名法律顾问,确保中心的所有活动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中心自成立以来,无重大违法、违规的负面事情和信息发生。(2)规范运营规范是检测机构开展产品检测的技术依据和前提,检测机构在运用和遵守标准过程中形成工作模式的标准化,以实现管理规范和技术规范。在管理上,2014年,根据认可准则及其应用说明的变动,并结合中心实际情况,完成了对质量体系文件的换版工作,确保质量体系文件的现行有效。为督促各部门认真执行质量体系规定,降低报告出错率,控制质量风险降低质量问题,中心还出台了《对违规检测行为处罚的规定》。在技术上,中心严格按照有效标准规范进行检测工作;目前,受控的技术标准规范共2100余本。为了保障标准的现行有效,各检测部室均对新标准和变更标准进行了学习;同时,中心举办了培训月活动,2014年共组织标准学习500余人次。(3)科学诚信诚信作为中心成立以来的基本原则,一直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商业道德和行业自律要求,公平、公正、科学、客观开展检测检验活动。为保障出具报告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中心2014年开始启用检测管理软件,通过信息化管理,实现了对所有检测部门的集中管理和远程终端控制,有效提升了检测管理水平与工作效率。2、经济与服务责任2014年,中心经营业绩保持平稳增长,实现预收款2.2亿元,同比增长11%;新签合同额2.3亿元,同比增长20%。中心先后通过了CNAS实验室与检查机构扩项评审以及复评审,新扩检测地点3个,增加了环保检测、节能检测、太阳能集热器检测等新项目。客户的认可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基础,以顾客为关注焦点,从规范服务行为,提高服务效率入手,提高客户满意度。目前,中心检测范围涉及19大类,客户可充分利用这一资源,享受一站式服务,减少业务受理及流转时间。2014年中心共出具检测/检查报告24312份,通过服务满意度调查,2014年度调查满意度满意率为100%。3、社会责任(1)员工权益人才是中心的资本,中心的发展离不开员工的努力。中心的各项保障措施最大程度地保障了员工的职业健康安全和合法权益。为确保员工职业健康,中心认真监督各部门落实《中心安全工作管理规定》、《实验室安全应急预案》等安全管理文件要求,坚持按月对中心所属实验室和办公室进行安全检查,按季度向院上报安全管理情况,并及时解决各种安全问题。此外,中心组织了消防知识培训,开展了消防安全应急紧急疏散演练和灭火器使用培训及演练。通过常态化检查和实践演练活动不断加强员工安全生产意识,确保中心全年无安全事故发生。中心严格遵守劳动合同法,与所有员工签订劳动合同,并使用规范的《劳动合同书》范本,员工依法享有法定节假日、双休日、年休假、婚假、丧假、探亲假、产假等带薪假期。按照员工资质和岗位需求与员工签订薪酬与合同条款,男、女员工在工资待遇、培训、晋升等方面享有公平待遇。为不断提高员工能力,中心鼓励员工参加专业技能培训及进行继续教育。(2)服务社会2014年,中心受北京市住建委委托,承担了并完成了北京市实验室验证检测工作8类227项、产品抽查13项,司法仲裁检验任务29批次,组织开展全国性能力验证项目9项,能力验证技术交流会3次,开展测量审核16大类220项,为保证建筑工程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2014年承担的工程项目有:国家游泳中心APEC晚宴现场综合检测;北京市地铁14号线结构检测;北京市既有建筑供热节能改造项目通断法热计量测试;济南道路等照明检测和节能评估;泸州“12.26”摩尔商场爆燃事故、当当网华北物流中心钢结构仓库坍塌、通州京杭广场卸料平台倒塌等工程事故鉴定;云南曲靖沪昆铁路立交桥和北京铸造村、广宁村及模式口房屋等项目的结构监测;受商务部委托,中心还完成了佛得角综合学校中期验收、也门也中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项目结构检测,以及埃塞俄比亚糖厂项目施工质量检查,为我国政府援外项目的质量检测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持。2014年承担的材料及产品检测有:雁西湖国际会都展览馆、银峰SOHO、北京金雁饭店等项目工程材料的现场检测;北京绿地中心、新浪总部科研楼墙门、中芯国际OS2访客大厅等幕墙检测;导弹基地排风能量回收机组验收测试;以及钢管脚手架扣件、整体附着升降脚手架等产品的委托检验工作。中心还完成了无线检测设备实用性阶段的研发任务,并成功运用于天津滨海高铁站监测项目。为扩大社会影响力,《工程质量》编辑部积极开拓,约稿和采访量明显增加,按期完成了12期正刊和2期增刊的出版任务;配合工程质量监督30周年活动,与中建协质量监督与检测分会联合征集论文在杂志正刊和增刊出版,杂志行业影响力得到不断提升,使公众对检测行业有更多了解。为更好的服务于检测行业,中心还举办了塑料管材管件、建筑结构、建筑节能等领域的检测技术培训班。(3)报告责任中心根据认监委、认可委、北京市建委等的要求定时上报行业动态。中心设不合格台账,根据要求将不合格项目上报给各区县主管部门。2014年共上报不合格项目24项。4、环保责任中心专门设立《环境保护程序》,对检测/检查中产生的废物,包括工作使用的原材料和样品及产生的废气、废液、粉尘、噪声、固体废物等进行合理的无污染处理。中心提出“环境保护、人人有责”的口号,号召员工提高节能减排意识。此外,中心响应政府绿色发展的政策,积极申请“绿色建筑和建筑节能检测技术北京市工程实验室”,现已顺利通过了北京市发改委评审,被认定为2014年市级工程实验室,目前正在进行环境评价工作。该实验室的成功获批将利用检测技术促进建筑行业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的意识。四、未来履行社会责任的发展计划2015年,中心将充分考虑实际情况,结合2014年机构调整的实践经验,进一步科学规划部门设置,完善机构调整。中心将以积极引导、重点培育为主,逐步培养出优秀的经营管理人才,组建新部门,有条不紊的扩大中心检测部门数量和人员规模,实现中心规模化发展,为社会创造更多价值。为保持中心的行业竞争力,确保经营业绩的持续增长,中心将着重提升自身的检测能力,扩展检测领域。通过加强人员培训、加大设备投入、改善实验室条件、充分利用国家政策等渠道,继续做大做强结构等传统优势领域,加强材料等资质范围内较弱的领域,支持和开展与建筑产业化及绿色建筑相关的检测业务,积极申请扩项资质范围外的热门领域,努力实现检测业务的多元化发展。同时,中心还将抓住当前热点、难点问题带来的机遇,开拓新领域、挑战高精尖业务,不断提升自身检测能力。2015年,中心将重点加强人员培养和考核工作,为员工提供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升迁渠道,确保中心人才的可持续发展。一方面,不断加强自身人才培养机制的建设,有针对性的培养经营型、技术型和管理型人才;进一步完善考核机制,加强对一线部门负责人以及关键岗位人员的考核,不断提高工作要求,激励员工不断进取,促进部门向前发展。另一方面,做好中心高校毕业生引进和研究生培养工作。中心在履行社会责任的薄弱环节为近两年未参加过国家监督抽查,2015年将继续积极申请对社会关注产品的监督抽查,力求反馈于社会,服务
本文标题:国家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92151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