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社会系统研究方法第一节系统论概述一、系统思想简史1、中国文化中的系统思想八卦太极图第一节系统论概述一、系统思想简史1、中国文化中的系统思想阴阳两仪、四象、八卦、六十四卦……构成系统各层级的基本要素;“刚柔相摩,八卦相荡”构成系统的基本结构关系和矛盾运动。第一节系统论概述一、系统思想简史1、中国文化中的系统思想“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尚书-洪范》第一节系统论概述一、系统思想简史1、中国文化中的系统思想五行并不是具体的物质实体,而是一种系统功能的抽象,一种系统结构的象征。第一节系统论概述一、系统思想简史1、中国文化中的系统思想“现代西方医学的缺点在于,它从还原论的看法多,从整体的看法少。现在西方医学也认为这是它们的缺点,所以对中医理论,讲整体,很感兴趣。”但另一面,“《周易》是简单化了,只靠《周易》是幼稚,要闹笑话的!”——钱学森《创建系统学》钱学森第一节系统论概述一、系统思想简史2、西方文化中的系统思想我们要是正确地提出和评价现代系统思想,则不能把它们看做一时时髦的产物,而应把它看做与人类思想史交织发展的一种现象,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自上古时代起,在欧洲哲学中就存在系统的概念。——系统论创始人贝塔朗菲《普通系统论的历史和现状》第一节系统论概述一、系统思想简史2、西方文化中的系统思想古希腊德谟克利特等尽力寻找万物差别背后的统一性,并归于某种可感觉的物体颗粒,此为“由多到一”。但同样的本原之水,为何一会可变为阿米巴虫,一会又可以变为磁铁呢?同样的碳原子,为何一会可以变成很软的石墨,一会又可以变成极硬的金刚石呢?即同样的本原为何形成了千差万别、迥然不同的大千世界呢,此为“由一到多”的问题。毕达哥拉斯学派则认为世界的本原在于数学结构。第一节系统论概述一、系统思想简史2、西方文化中的系统思想三角数(1,3,6,10,…),平方数(1,4,9,16,…),五角数(1,5,12,22,…)……第一节系统论概述一、系统思想简史2、西方文化中的系统思想亚里士多德整体大于部分之和。——亚里士多德第一节系统论概述一、系统思想简史3、系统科学之兴起20世纪40-60年代,兴起的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讲述了系统的存在方式,称为老三论。贝塔朗菲(系统论)维纳(控制论)申农(信息论)第一节系统论概述一、系统思想简史3、系统科学之兴起20世纪60-80年代,兴起的耗散结构论、协同论、突变论等讲述了系统的演化方式,称为新三论。普里戈金(耗散结构论)哈肯(协同论)托姆(突变论)第一节系统论概述一、系统思想简史3、系统科学之兴起20世纪80-90年代,兴起了混沌学、分形等研究复杂现象的非线性科学。芒德勃罗(分形理论)费根鲍姆(混沌学)世界是精确的钟还是变换的云呢?落叶、湍流、香烟、天气、股市、动物种群数、传染病……第一节系统论概述蝴蝶效应即便我们知道了制约宇宙的有关定律,我们仍然不能利用它们去预言遥远的未来。这是因为物理方程会呈现出一种称作混沌的性质。这表明方程可能是不稳定的:在某一时刻对系统作非常微小的改变,系统的未来行为很快会变得完全不同。你稍微改变一下你旋转赌盘的方式,就会改变出来数字。你在实际上不可能预言出来数字,否则的话,物理学家就会在赌场发财。——霍金《宇宙的未来》钉子缺,蹄铁卸;蹄铁卸,战马蹶;战马蹶,骑士绝;骑士绝,战事折;战事折,国家灭。——格莱克:《混沌开创新科学》第一节系统论概述堵车第一节系统论概述二、系统论基本原理所谓系统,是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组成的具有特定结构与功能的有机整体。系统由要素构成,要素是系统的构成单元,单个要素不能构成系统;诸要素之间、系统整体与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形成一个特定的结构;诸要素共同构成一个整体对外表现出特定的功能。第二节系统思想与马克思主义一、马克思主义诞生时自然、社会科学之背景二、马克思主义的系统观第二节系统思想与马克思主义一、马克思主义诞生时自然、社会科学之背景马克思主义诞生时期,康德-拉普拉斯星云学说、赖尔地质渐变论、达尔文进化论说明了世界的运动演化性,能量守恒转化定律、尿素的合成、元素周期表的发现、细胞学说等说明了世界的普遍联系性,这些科学进展揭示了的世界系统性,也是马克思主义创立发展的科学基础。第二节系统思想与马克思主义一、马克思主义诞生时自然、社会科学之背景心身问题的两个基本面:心与身到底是两个实体还是一个?如果是一个,到底是心还是身,一个实体如何还原到另一个不同的实体呢?如果是两个,那两个异质的实体如何能发生真实的相互作用呢?第二节系统思想与马克思主义一、马克思主义诞生时自然、社会科学之背景肌肉运动神经冲动前一个神经状态……人之自由意志?松果腺心还是物呢?量子可以吗喝茶第二节系统思想与马克思主义一、马克思主义诞生时自然、社会科学之背景机械唯物论与亚里士多德有机论对比:由思辨式的定性分析变成数学化的定量实验;由自我运动(self-moving)到惯性(inertness);精神活力由内在于自然本身到外在于上帝;由拟人到拟机械;存在由异质的层级金字塔变成同质化的机械粒子。开启了一个无限的宇宙时空,但也是一个寂静冷漠的宇宙。第二节系统思想与马克思主义二、马克思主义的系统观基本粒子原子分子生物人(精神之花)社会更为复杂丰富更为广泛基础社会系统社会就是“一切关系在其中同时存在而又互相依存的社会机体”,“社会不是坚实的结晶体,而是一个能够变化并且经常处于变化过程中的有机体”。社会系统的特点:系统的基本要素是社会关系;社会关系具有共时性;社会关系之间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社会关系不断变化;不同的社会关系在变化中构成一个整体。第二节系统思想与马克思主义二、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系统观1、生产力系统2、生产关系系统3、上层建筑系统社会系统的基本矛盾运动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经济基础决定作用决定作用反作用反作用新的社会形态生产力系统生产力实体性因素智能性因素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生产资料物人主导要素教育科学管理生产工具是区分社会经济时代的客观依据生产关系系统生产关系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所有制关系人们的相互关系分配关系广义狭义2.上层建筑系统上层建筑政治上层建筑观念上层建筑政治法律制度政治法律设施经济基础血肉系统骨骼系统社会有机体第二节系统思想与马克思主义二、马克思主义的系统观1、马克思主义视社会为一个有机整体。社会就是“一切关系在其中同时存在而又互相依存的社会机体”,“社会不是坚实的结晶体,而是一个能够变化并且经常处于变化过程中的有机体。”——《马克思恩格斯选集》2、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是社会有机体的构成要素。3、肯定社会有机体的发展演化性。“现在社会不是坚实的结晶体,而是一个能够变化并且经常处于变化过程中的机体。”——《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节系统论基本原理一、系统的概念和特征所谓系统,是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组成的具有特定结构与功能的有机整体。系统的特征:1、系统由要素构成,要素是系统的构成单元,单个要素不能构成系统;2、诸要素之间、系统整体与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形成一个特定的结构;3、诸要素共同构成一个整体;4、对外表现出特定的功能。经济系统=4869&da=9&xiao=1典型重工业企业生态工业园区构建第三节系统论基本原理二、系统论的方法论原则1.整体性原则整体性是系统最为基本的特征之一,系统之所以能构成系统,首先就必须具有整体性。所谓整体性,就是指系统是由各要素共同构成的新的统一体,具有各要素独立自身所不具有的功能,而各要素亦在系统中处于普遍的联系之中。整体的功能不同于部分之和第三节系统论基本原理1.整体性原则注意:系统中单独的命题既不能证实,也不能证伪,因为评价的单位是一个理论整体而不是单独零碎的知识,也就是说科学理论常表现为一个整体性的范式。范式:由一些具有普遍性的理论假设和定律以及它们的应用方法构成,而这些理论假设、定律和应用方法都是某个特定的科学共同体的成员所接受的。库恩的科学“范式”:前科学——常规科学(形成范式)——反常——危机——科学革命(新范式战胜旧范式)——新的常规科学……整体主义:“人们关于世界的诸命题在接受感性经验的检验时,不是单独而是作为一个组合起来的整体出现。不论提出什么样的经验检验,都不能单独证明某个叙述语句是假的,因为对语句体系中的其他语句作些调整,总是能够抵消这种反证。在假说与观察结果发生矛盾的情况下,可以对假说、初使条件、观察结果或者用以推出观察结果的原理,进行否定或修正,从而使假说与观察结果相一致。……具有经验意义的单位是整个知识体系,而不是孤立的命题。”——奎因(Quine)的整体论第三节系统论基本原理第三节系统论基本原理2.结构性原则系统诸成分之间的关系就构成了结构。一个复杂现象可以还原到其它层次较简单现象时,可以采用还原主义,但这些现象是少数,大部分自然、社会现象都难以还原,这时就要寻找其结构。结构就是系统中诸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方式,其中包括要素之间一定的比例、一定的秩序、一定的结合方式等。结构分为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第三节系统论基本原理2.结构性原则毕达哥拉斯的数学结构、柏拉图的理念世界、笛卡尔的天赋观念、莱布尼兹的天赋认知能力、康德的先验范畴体系,都对结构主义有深远影响。索绪尔的语言学模式研究、施特劳斯结构主义社会理论研究、阿尔都塞以结构主义看马克思主义、拉康结构主义精神分析、福柯的知识结构主义等等结构主义思潮,是结构主义在当今的发展。结构主义方法论:通过把握事物的结构来把握事物本身。第一,对事物作整体性研究,反对孤立的或局部的研究。第二,把握事物的深层结构,不能停留于表层结构。具体程序(1)分析:把对象或现象分解成为各个原始组成部分;(2)配置:把各个组成部分按一定的假设性理论模式组合起来,“重现”对象或现象的深层结构。(3)检验:将配置的结构用来解释现象,如能解释,说明找到了深层结构。第三,强调对事物的静态的共时态研究,考察那些稳定不变的因素。第三节系统论基本原理3.层次性原则“系统层性原理指的是,由于组成系统的诸要素的种种差异包括结合方式上的差异,从而使系统组织在地位与作用、结构与功能上表现出等级秩序性,形成了具有质的差异的系统等级,层次概念就反映这种有质的差异的不同的系统等级或系统中的等级差异性。”——魏宏森、曾国屏《系统论》层次是指在系统中不同的组成部分依次隶属的等级关系。第三节系统论基本原理第三节系统论基本原理4.开放性原则系统的开放性原理指的是,系统具有不断地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换的性质和功能,系统向环境开放是系统得以向上发展的前提,也是系统得以稳定存在的条件。——魏宏森、曾国屏《系统论》开放使系统维持和更新自身的结构,从而实现从无序向有序演化;如果系统的开放性受到破坏,不能正常地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系统的结构就会混乱无序,系统就会消亡。开放导致有序,封闭导致无序,开放是实现系统有序发展和功能优化的必要条件。开放性原则的启示研究事物与其环境的关系。研究事物与其他事物的互动。参考书目魏宏森,曾国屏.系统论——系统科学哲学[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9.黄小寒.世界视野中的系统哲学[M].北京:商务印收馆,2006.TheEnd
本文标题:社会系统研究方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92324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