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历史学 > 中国古代文学史唐宋文学盛唐诗坛
盛唐诗坛•盛唐:713年(玄宗开元元年)至776年(代宗大历元年)•山水田园诗派•边塞诗派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派•是盛唐时期重要的诗歌流派,诗人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所以也叫王孟诗派。其诗作从题材内容到艺术风格都比较接近,以描写秀丽山水和恬静的田园风光,表达自己淡泊闲适的生活情趣为主,风格清新疏淡,写景状物工细传神,形式上大力写作五言律诗和绝句。这派诗人除王、孟外,还有储光羲、常建、祖咏、裴迪等。孟浩然生平与思想:•赴洛求仕(36岁)——应举落第(40岁)——干谒张相(45岁)——荆州入幕(49岁)•隐居襄阳鹿门——“为学三十年,闭门江汉阴”•心存用世之志而命运不济——“欲渡无舟楫,端居耻圣明”•盛世遭遗的隐士、浪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李白《赠孟浩然》孟浩然诗歌的内容:•绝对以山水田园诗占优势,田园诗260多首;•少数宫体诗;•边塞诗极少。苏轼云:“韵高而才短,如造内法酒手,而无材料。”临洞庭赠张丞相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岁暮归南山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孟诗的艺术特点:•清淡是孟诗的总体风格。淡得看不见诗了,才是真正孟浩然的诗。——闻一多《唐诗杂论》1、浓景淡写(1)清词淡语写浓景。(2)“舍艳取淡”写浓景。(3)先“淡笔轻点”出浓景,再作转向叙述或描写。•夕岚增气色,余照发光辉。(《腊月八日于剡县石城寺礼拜》)•落景余清辉,轻桡弄溪渚。(《耶溪泛舟》)•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秋登万山寄张五》)•岁岁春草生,踏青二三月。(《大堤行寄万七》)•沙禽近方识,浦树遥莫辨。(《登鹿门山》)2、浓情淡出(1)激情缓出激情,即诗人仕进无门的浓烈的激愤之情。(2)深情浅出深情,即诗人对亲友、故乡、田园等浓重的深厚之情。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王维•亦官亦隐、亦儒亦释的艺术通才(1)廿一举进士——官至尚书右丞——陷贼充伪职。(2)以张九龄罢相为界分为前后期:前期热衷政治,奋发有为,充满积极进取的精神;后期呼啸山林,隐逸自适,耽于佛事。•王维诗作的全面性:(1)众体兼备五、七言律、绝句;《楚辞》体(2)题材全面山水诗人,王孟并称边塞诗三十余首政治诗妇女诗•王维边塞诗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王维“辋川诗”辋川诗•王维晚年隐居辋川别业时创作的山水诗。描写自然的静美境界。清幽静谧,充满生机和禅趣。•“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王维山水田园诗的特色:1、“诗中有画”(1)构图美书画之妙当以神会,难可以形器求也。——沈括《梦溪笔谈》山中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2)色彩美•清浅白石滩,绿蒲向堪把。家住水东西,浣纱明月下。(《白石滩》)•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花落家童未归,莺啼山客犹眠。(《田园乐》)•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积雨辋川庄作》)(3)层次美•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送梓州李使君》)•水国舟中市,山桥树杪行。(《晓行巴峡》)(4)线条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使至塞上》)•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辋川闲居》)2、诗中有禅(1)寻求在外界刺激下的内心平衡是王维趋向于佛教审美境界的基础。辛夷坞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终南别业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如。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2)表现了空、寂的审美境界。•夜坐空林寂,松风直似秋。(《过感化寺昙兴上人山院》)•柴门寂寞人不到,空林独与白云期。(《早秋山中作》)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3)空而不虚,静而不止,寂而不死。•从审美特征来看,王维诗对空寂境界的追求伴随着作者对大自然的真切情意,概括了人们普遍的生活体验并转化为审美体验。3、诗中有乐感“喻无声处于天籁”“此时有声胜无声”王孟山水田园诗的异同:(1)孟诗清幽旷古,朴素纯净;王诗意象丰富,色彩鲜明,富于空间结构感。(2)孟诗“有我”;王诗“无我”。(3)孟诗有一个时间、空间流动的过程;王诗富于静态感。(4)语言上,孟浩然朴素;王维工巧、锤炼。高适、岑参为代表的边塞诗派边塞诗繁荣的原因1、唐朝边境战争十分频繁。2、边塞诗歌的表现内容与盛世的时代精神之吻合。3、盛唐边塞诗是对我国古代边塞诗创作传统的继承和发展。•开元、天宝之际出现的诗派,以描写边塞战争、边塞生活与风光为内容,歌颂保卫祖国的爱国思想,表现建功立业的英雄追求,描绘壮丽奇异的边塞风光,形式上多为七言歌行和七言绝句,诗风悲壮,格调雄浑,洋溢着积极浪漫的盛唐精神。以高适、岑参为主要代表,还有王昌龄、王之涣、李颀等。边塞诗派高适•高适,字达夫,渤海郡蓨(今河北景县)人。少时家道贫寒,流浪在中原一带。肃宗时,官至成都尹、剑南西川节度使。•诗歌内容:→人生失意;→民生疾苦;→边塞诗。高适边塞诗•一是充满慷慨从戎、建功立业的爱国激情;•二是经过清醒、理智的思考,深刻揭示边防政策的弊端,以政论的笔调表达自己对于战争的意见,同时流露对士兵的同情和对昏庸将帅的讽刺。燕歌行第一层写出征。第二层写战斗及战败。第三层写战败之后前线后方的悲剧性感受。第四层表现诗人的反思和批判。《燕歌行》的艺术特点:1、表现手法上,叙事、写景;议论、抒情多种方式结合。2、修辞上,充满了对比因素。3、形式上,句式整齐对仗。4、风格上,边塞诗中典型的悲壮之气。岑参边塞诗•与其他边塞诗人相比,出塞最远,边塞诗的创作也最多,有七十多首,是典型的边塞诗人。•岑参写边塞不同于高适,主要写景,写边塞特有的气候,写得非常奇异,不是悲剧性的,我们可以称之为“雄奇”。岑参代表作《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逢入京使》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北风卷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著。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君不见走马川,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高岑边塞诗的异同⑴从内容上看,高适抨击、揭露、批判;而岑参歌颂、赞扬。⑵从风格上说,他们共同的特点是悲壮,但高适悲壮苍凉;岑参雄奇瑰丽。⑶从抒情方式说,高诗多夹叙夹议,直抒胸臆;岑诗则长于描写,多寓情于景。⑷从语言上说,高适尚质朴;岑参尚奇巧。⑸从形式上说,高诗对仗工稳;岑诗句式长短错综。⑹从创作方法上说,高适多用写实手法,岑参近乎浪漫主义。
本文标题:中国古代文学史唐宋文学盛唐诗坛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92727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