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成人氧气吸入疗法护理标准中华护理学会内科专业委员会解读1立项背景2编制过程4意见3主要内容目录1第一部分成人氧气吸入疗法护理标准立项背景氧疗实施范围广泛各级医疗机构•医院•社区•养老机构•家庭适应证宽低氧血症/风险•心脏•呼吸•神经肌肉•术后环境•重症•外伤•姑息•平原•高原成人氧气吸入疗法护理——氧疗现状氧疗工具、设备众多•鼻导管、面罩(普通、储氧、文丘里)•高流量•氧气瓶、中心供氧医、护知识水平参差不齐•真的需要氧疗•是否工具是否正确•方案是否适宜其他可能实施氧疗的人员•医嘱开具后如何正确实施•氧疗实施前、中、后需要做些什么•应该观察什么•预防什么成人氧气吸入疗法护理——氧疗现状成人氧气吸入疗法护理——起草主要成员成人氧气吸入疗法护理标准——专家成员本标准成立了多学科专家工作组:•呼吸科•神经内科•肾内科•风湿免疫科•血液科•介入•心血管科•急诊科•重症医学科•循证医学。。。工作组分为:•专家组•证据评价组•外审组2019.3.20日第五次会议10月17日第一次会议12月26日第三次会议11月30日第二次会议2019.1.27日第四次会议青委指南质量评价培训医疗专家讨论会标准返修会成人氧气吸入疗法护理标准——推进日程确定标准框架指南质量评价形成标准初稿医疗把关文献210余篇2018年8月24日中华护理学会内科护理年会启动”氧疗护理管理指南”至今,组织各级讨论,线上、线下2018年8月24日中华护理学会内科护理年会启动”氧疗护理管理指南”至今,组织各级讨论,线上、线下。成人氧气吸入疗法护理标准——推进日程2018年8月24日中华护理学会内科护理年会启动”氧疗护理管理指南”至今,组织各级讨论,线上、线下。成人氧气吸入疗法护理标准——推进日程1234目标工具如何选择•根据病种?病情?•氧疗的目标如何确定?•为患者提供安全的氧疗•充分发挥治疗作用•避免过度应用•降低并发症的严重程度目的明确•掌握氧疗的目的--纠正低氧血症•呼吸困难--不一定能解除程序规范•评估•观察•调整•评价我们的目标——氧疗的规范与安全应用安全氧疗2编制过程编制过程文献检索氧疗过程的关键问题确定框架—标准要求可操作基本要求、操作程序、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特殊环境氧疗根据临床问题起草关键问题进行文献的评价,综合按框架进行撰写形成初稿各部分内容进行整合讨论、修改再整合--共五轮修改、整合成人氧气吸入疗法护理标准——编制过程函审、修改、标委会反馈、再次修改成人氧气吸入疗法护理标准——技术路线图AGREEII对检索的指南进行评价3主要内容主要内容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定义缩略语基本要求操作程序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特殊环境氧疗主要内容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WS387.3—2012临床常用急救操作技术第3部分:氧疗及人工气道建立SJ/T31450—2016氧气输送管道完好要求和检查评定方法YY/T0187—1994医用中心供氧系统通用技术条件WS/T510—2016病区医院感染管理规范GJB8555—2016高原部队人员用氧标准WS/T313—2009《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WS/T367—2012《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操作程序主要内容基本原则A操作前评估B氧疗操作步骤C氧疗湿化D效果评价E健康教育F基本原则——针对治疗的比较具体的规则操作前评估——根据评估结果选择合适氧疗装置6.2.6氧疗装置选择鼻导管鼻塞普通面罩储氧面罩文丘里面罩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此部分非常重要,目前临床上的不规范应用现象普遍存在•很多医生,对于不同装置的适用范围、流量等的要求并不知晓操作步骤——对易忽略的细节也进行了提示操作步骤——对易忽略的细节也进行了提示6.3.2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6.3.2.1安装管路及湿化罐,将瓶装灭菌蒸馏水通过输液管路与湿化罐连接。6.3.2.2应根据患者鼻孔大小,选择合适的鼻塞,以不超过鼻孔孔径的1/2为宜。6.3.2.3接通电源及氧气源,开机预热。6.3.2.4应根据患者动脉血气分析结果与主观感受设置温度、气体流量、氧气浓度参数。氧气浓度设置方法参照相关仪器说明书。6.3.2.5取坐位或半卧位,解释说明吸氧目的及注意事项。6.3.2.6连接鼻塞,调节固定带松紧适宜,机器位置应低于或平行于患者。评估SpO2/PO2、症状、基础病、高碳酸血症风险有无低氧血症严密监测SpO2、生命体征具体疾病见附录A是否危重储氧面罩15L/min目标SpO294%~96%有无高碳酸血症风险鼻导管1~5L/min普通面罩5~10L/min目标SpO294%~96%控制性氧疗#目标SpO288%~92%观察监测是否缓解生命体征趋于平稳SpO2上升接近目标值PaCO245mmHgPH7.35SpO2接近目标值PaCO245mmHgPH7.35SpO2不升或下降PaCO245mmHgPH7.35维持初始方案降低氧流量换氧疗工具/降氧支持鼻导管1~2L/min文丘里FiO224%~28%30~60分钟查血气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无创通气有创通气再评估无有危重是非危重无有否有风险•说明了各种工具选择的原则•对不同患者的氧疗需求、治疗目标进行分类阐述•此流程经过6次修订•每次修订后均会请呼吸科、重症、其他相关科室护士进行反馈,修改氧疗湿化——基于证据支持进行湿化由于标准针对全国各基层医务人员,要求简洁,不解释原因在指南中有详细的原理等的描述氧疗效果的评价,既是评价,也是开始,强调的是动态观察、调整的循环氧疗效果评价氧疗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原则7.1氧中毒7.2高碳酸血症特殊环境氧疗——家庭氧疗8.1家庭氧疗8.1.1符合下列指征者宜进行家庭氧疗:a)慢性低氧血症、需要长期氧疗的患者b)静息状态PaO2<55mmHg或SaO2≤88%;以及静息状态55mmHg<PaO2≤60mmHg或SaO2≤90%,同时合并右心衰竭或红细胞增多症c)对病情稳定8周以上的出院患者,连续2次氧疗再评估仍表现低氧血症者8.1.2家庭氧疗的实施应由医生和护士进行评估,制定出个体化氧疗方案,包括装置、流量、时间、监测方法及监测时机、复诊时间8.1.3鼻导管可作为家庭氧疗的首选给氧装置。部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经评估宜进行控制性氧疗时,可根据患者病情对给氧装置进行个性化选择......特殊环境氧疗——高原氧疗8.1家庭氧疗......8.2高原氧疗8.2.1应对发生急性高原反应者给予低流量吸氧(2L/min),缓解症状。8.2.2有条件时应立即将急性高原病患者转送到低海拔高度的医疗机构实施相应的救治。如出现高原性肺水肿,应严格卧床休息和对症处理,同时给予4L/min的氧气,目标SpO2应维持在90%以上;条件允许时,可考虑高压氧治疗。8.2.3对慢性高原病者,宜使用鼻导管或面罩低流量吸氧改善缺氧症状。在有条件时,应转送到低海拔地区接受治疗。8.2.4高原地区不同海拔常驻人员需要氧疗时,应遵循不同的氧疗方案,宜参照GJB8555-2016高原部队人员用氧标准。纠正高原氧疗的误区,指导护理人员如何吸氧4征求意见处理情况按照条目整理所有反馈意见书写反馈意见汇总表采纳218条意见;未采纳意见45条修改,讨论分析专家意见征求外审专家意见外审专家•共送审至38名专家•36名专家回复•共263条意见根据回复意见进行修改•根据回馈意见,如有质疑,重新查阅文献,确认内容成人氧气吸入疗法护理标准——外审成人氧气吸入疗法护理标准——外审专家•3位•2位•国家感控中心主任、内蒙古•12位医疗•全国三甲•呼吸、风免监护、急诊医疗专家感控专家护理专家标委会•临床护理专家13位,三级、二级、社区•院校8位专家意见汇总--按条目汇总•针对每个条目,汇总所有专家意见,讨论采纳/部分采纳/不采纳•采纳的均已在文中给予了体现•不采纳的意见给予解释--专家指出的需补充的内容在其他部分已涉及对于有些需要传递的知识,可能略深,但为专科发展,还是应该包括其中专家指出的范畴与标准不一致等等标委会反馈、修改主委、负责人为专业人从事专业的事搭建的平台虽然路途艰辛,但收获颇丰•团队凝聚力大大提升•团队成员能力的飞跃中华护理学会特申请的团体标准这一平台标准编制团队成员利用休息的时间整合,撰写,讨论感谢感谢您的指导!
本文标题:氧疗标准解读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92819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