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农村意外伤害自救常识意外伤害是指突然发生的对人体造成损伤的各种实件或事故,包括各种物理、化学和生物因素,其中以交通事故、溺水、触电、中毒等常见。一些学者曾认为:意外伤害是意想不到的事件,是不可预测的,因而也是无法控制的。随着安全工程和医学的发展,现在已经比较一致的认为,意外伤害虽然是一种突然发生的事件,但是作为一种有发展规律的“疾病”,可以进行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意外伤害自救急救是指在意外伤害突然发生时,利用当时所处环境中可供应用的一切设备及材料,按照一定的原则,立即给予紧急性、临时性处理措施。现场急救可使伤病者维持生命,防止伤势或病情恶化,以促进伤者恢复健康,减少伤残率和死亡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一)意外伤害现场急救的主要特点:(1)情况紧急;(2)急救条件较差;(3)病种涉及多科;(4)对症急救是主要任务。(二)意外伤害现场自救急救的原则(1)快速反应,了解整个情况;(2)救命第一;(3)辨别病人所患的疾病,或者造成受伤的原因,立即给予适当的处理;(4)根据病情,可以移动的要边救边送医院;(5)把整个情况及处理过程报告给接管者,并且在确定已经没有必要再帮助之时,方可离开。(三)意外伤害现场自救急救的一般注意事项(1)要确定伤病员与自身处于安全地域。如在马路当中发生车祸时,须先树立路障警示标志。(2)非必要情况下不要随意搬动伤者,但如身处危险区,则应立即移至安全地域。(3)迅速检视伤病员,将其置于正确姿势。如头部受伤时宜抬高头部,心脏病或呼吸困难时宜采取半坐卧姿势,下肢受伤或面色苍白时应抬高下肢,昏迷时则应采取侧卧位姿势。(4)评估伤患者情况时需注意:呼吸、脉搏、血压、体温、意识、皮肤颜色(苍白、紫绀),皮肤温度、疼痛反应等生命征象。(5)迅速采取行动,对最严重伤患者给予优先急救。一般急救处理之优先顺序为:①无呼吸、心跳(窒息、心脏骤停);②大出血;③休克;④胸部创伤;⑤头部外伤昏迷;⑥严重烧灼伤;⑦骨折。(6)预防休克,注意保暖。(7)给予伤患者精神支持,减轻恐惧、焦虑不安的心情。(8)维持现场秩序,保持伤员周围环境安静。(9)尽快送医院或拨打求救电话。(四)意外伤害现场伤情判断与处理1.迅速判断有无威胁生命的征象(1)休克常为大失血所致,一般有神志淡漠、烦躁不安、皮肤湿冷、心率加快、血压下降、尿量减少等表现。在无严重外出血时,必须考虑胸、腹内脏的损伤,或者有无骨盆骨折、四肢长骨骨折等。(2)呼吸困难头、面、颈部的损伤、多发肋骨骨折、连枷胸(多发肋骨骨折所致)、血气胸均有可能引起呼吸困难。(3)意识障碍常由于颅脑外伤所致。常见以下几种脑外伤。①脑震荡:意识丧失数秒至半小时,继而清醒(进行性健忘)。有头疼、头晕、恶心、反应迟钝等表现。②脑挫裂伤:昏迷时间长,昏迷程度深浅不一。可有一侧肢体瘫痪、不能说话或言语表达不清,出现病理反射和生命体征的改变。③脑疝:昏迷加重,呼吸、心率变慢,血压增高(二慢一高)。休克者伴有意识障碍,首先应考虑颅脑外伤合并有其他部位的出血,单纯的颅脑外伤很少出现休克。2.病史的采集(1)受伤机制包括致伤原因、作用部位、人体姿势等受伤当时的情况,它能有利于发现一些“隐蔽”部位的创伤。例如,高空坠落者必须要了解跟骨、踝部、胸部和脊柱的损伤。(2)伤后出现的症状及演变过程如伤后有短暂昏迷史,应考虑有脑震荡。有昏迷一清醒一昏迷的要考虑脑内血肿的存在。持续昏迷的有脑挫裂伤可能。(3)既往健康状况和使用药物史。3.全身系统检查(1)一般情况意识状况、呼吸、脉搏、血压、体位、皮色、皮温等。①头部:摸头皮(血肿、裂纹)、头颅骨(凹陷、骨擦音);②耳鼻有无出血、脑脊液漏;③眼球活动及瞳孔大小的改变;④口腔内有无异物、出血、血块、脱落的牙齿等;⑤脸面部的骨折;⑥颈部:活动受限、压痛,以及动静脉情况;⑦胸部:胸廓畸形、伤口、呼吸运动、反常呼吸、呼吸音胸廓挤压试验等;⑧腹部:腹式呼吸、腹部伤口、腹部隆起、压痛、反跳痛、腹肌紧张;⑨脊柱骨盆:棘突压痛、棘旁肿胀、脊柱叩痛、骨盆分离挤压试验阳性;⑩四肢:四肢疼痛、肿胀、畸形,活动异常。(2)有下列情况者应疑有多发伤存在:①颅脑外伤出现休克,尤其在外伤后6小时再逐渐出现休克,都应怀疑多发伤的存在。②急性颅脑损伤可有短暂呼吸变慢,如有持续呼吸时间延长,出现呼吸窘迫或呼吸困难时应考虑有胸腔脏器或呼吸器官的损伤。③颅脑损伤后,同时有四肢运动功能障碍,则要考虑脊柱或脊髓损伤可能。④伤后很快出现腹部膨胀,腹部肌肉紧张或伴有呼吸困难,此时应疑有腹内脏器出血可能。⑤肢体出现肿胀、畸形、假关节、骨擦音及功能障碍。(五)意外伤害现场一般处理措施(1)对大量出血的伤病者,应立即止血,以免失血过多而致休克或死亡。(2)为了防止感染,应用洁净的水洗净并用干净的软布或毛巾等盖住伤口。有人用烟叶或者用植物叶揉擦伤口,这些土方法可能会引起细菌感染,所以一般不宜采用。(3)如果是切伤或刺伤,创面规则的,可挤出少量的血液,以排出伤口中的灰尘或细菌,这对治疗有好处,然后再进行包扎。(4)无论是何种伤口都可能出现细菌感染(化脓)现象,特别是较深的刺伤还有得破伤风的危险,所以要到医院进行清创缝合、打预防针等。(5)头、胸、腹等部位受伤时,还应考虑到可能会损伤内脏或发生内出血等,应请医生详细检查。(六)主要的自救急救技术呼吸道通畅、充分的呼吸和足够的血液循环是伤病者可以维持生命的三大基本需要,只要能维持这三项基本需要,就能挽救生命。而当伤患病员呼吸或心跳停止、大出血、昏迷时可使伤病者身陷危险境地,作为急救者应当掌握以下几项技术:1.心肺复苏术适用于心脏骤停。心脏骤停也称循环骤停,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脏突然停搏,为意外的非预期死亡,也称猝死。这是临床最紧急的情况,心肺复苏术就是对此所采用的最初急救措施。引起心脏骤停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各种心脏病、心肌梗死、二尖瓣脱垂等并发心律失常或急性心力衰竭、肺栓塞(猝死的主要原因是心血管疾病,占全部猝死的80%-90%)。(2)突发意外事件、电击伤、溺水、自缢、严重创伤等。(3)电解质紊乱如严重酸中毒、高血钾、低血钾。(4)各种原因引起的休克、窒息、完全的气道梗阻或呼吸暂停。(5)中枢神经系统病变、脑出血、脑瘤造成颅内高压、脑疝。(6)手术及其他临床诊疗技术操作中的意外事件。如胸腔穿刺、小脑延髓穿刺、心导管检查、心血管、脑血管造影、气管插管等。(7)麻醉意外:麻醉过深,影响血管运动中枢;麻醉过敏,手术中强烈刺激。2.心脏骤停的判断(1)意识突然丧失(可伴抽搐)。(2)同时有大动脉搏动的消失(颈动脉触诊)。(3)呼吸随之停止或呈喘息样。(4)瞳孔扩大。(5)皮肤黏膜呈死灰色或发绀。(1)、(2)两条是诊断心跳停止的重要依据。3.现场心肺复苏术的步骤(1)迅速确定病人是否存在意识。呼叫患者,轻拍患者肩膀部,确认患者意识丧失,立即呼救。(2)判断患者呼吸:通过眼看,面感,耳听三步骤来完成。眼看:胸部有无起伏;面部有无气流流出;耳听:有无呼吸音。无反应表示呼吸停止。(图1-3)。(3)判定患者颈动脉拨动:操作者食指和中指指尖触及患者气管正中部(相当于喉结的部位),向同侧下方滑动2-3cm,至胸锁乳突肌前缘凹陷处,判断时间小于10秒,不能确认有颈动脉搏动,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操作过程:1.将患者放平,去枕仰卧,胸下垫胸。2.开放气道:常采用仰头抬颏法(或仰头举颌法)或托颌法(颈部外伤者),使舌离开咽后壁,清除口内呕吐物和气道异物,保持呼吸道通畅。3.打开气道。(图1-3)(4)人呼吸2次(图1-4)。通气:检查呼吸,如无呼吸,维持头后仰位,进行人工呼吸,向肺内吹气2次。没有供氧设备时人工呼吸,成人每次吹气2秒钟以上,通气频率10~12次/分钟。人工呼吸要防止胃涨气及胃内容物返流致误吸或吸人性肺炎。心脏按压与吹气比例,无论单人或双人操作均为30:2。因害怕传染病,对成人患者复苏时不愿或不能进行口对口呼吸,则应进行胸外按压,而不能什么都不做。循环支持:采用胸部按压术。位置:按压胸骨中下1/3交界处。方法:手掌根部长轴与胸骨长轴重合,手指脱离胸壁,双肘伸直利用上身重量有节奏地下压。力式:要平稳、有规律、不间断,不能冲击或猛压,下按与放松时间1:1,可产生有效的脑和心脏冠状动脉灌注压。按压频率:100次/分钟。按压深度:成人4—5厘米;5—13岁3厘米;婴幼儿2厘米。10岁以下小儿用单手胸外心脏按压,婴幼儿用两个手指按压胸骨,另一手托起背与之对抗。(5)条件可予以电击除颤,建立静脉液路,给予药物治疗。(6)送医院,继续复苏。4.止血血液是维持生命的重要物质,成年人血容量约占体重的8%,即4000—5000毫升,如出血量为总血量的20%(800—1000毫升)时,会出现头晕、脉搏增快、血压下降、出冷汗、肤色苍白、少尿等症状,如出血量达总血量的40%(1600—2000毫升)时,就有生命危险。出血伤员的急救,只要稍拖延几分钟就会造成危及生命的后果。因此,外伤出血是最需要急救的危重症之一。外伤出血分为内出血和外出血。内出血主要到医院救治,外出血是现场急救重点。一般将出血分为动脉出血、静脉出血、毛细血管出血。动脉出血时,血色鲜红,有搏动,量多,速度快常呈喷状;静脉出血时,血色暗红,缓慢流出;毛细血管出血时,血色鲜红,慢慢渗出。若当时能鉴别,对选择止血方法有重要价值。常用的止血方法有以下几种:(1)加压包扎法这种方法急救中最常用。用敷料盖住伤口,再用绷带加压包扎,以停止出血为度(图1-6)。常用于小动脉以及静脉或毛细血管的出血。但伤口内有碎骨片时,禁用此法,以免加重损伤。(2)填塞止血法用消毒的纱布、棉垫等敷料填塞在伤口内,再用绷带、三角巾或四头带加压包扎,松紧度以达到止血为宜。本法用于中等动脉,大、中静脉损伤出血或伤口较深、出血严重时。如常用于颈部、臂部等较深伤口。还可直接用于不能采用指压止血法或止血带止血法的出血部位。(3)指压止血法用手指压迫出血的血管上端,即近心端,使血管闭合阻断血流达到止血目的。这是一种不要任何器械,简便、有效的止血方法,如用于头、面、颈部及四肢的动脉出血急救。但因为止血时间短暂,常需要与其他方法结合进行。急性大出血是人体受伤后早期致死的主要原因。中等口径血管损伤出血,可导致或加重休克。当大动脉出血时,如颈动脉、锁骨下动脉、腹主动脉、股动脉等出血,可于2-5分钟死亡。因此,紧急情况下采取指压有效地止血,可有效防止因急性大出血而导致的休克,甚至死亡。5.包扎伤口包扎在急救中应用范围较广,可起到保护创面、固定敷料、防止污染和止血、止痛作用,有利于伤口早期愈合。包扎应做到动作轻巧,不要碰撞伤口,以免增加出血量和疼痛。接触伤口面的敷料必须保持无菌,以免增加伤口感染的机会;包扎要快且牢靠,松紧度要适宜,打结避开伤口和不宜压迫的部位。(1)包扎的目的①保护伤口,免受再次污染。②固定敷料和夹板的位置。③包扎时施加压力,以起到止血作用,为伤口愈合创造良好条件。④扶托受伤的肢体,使其稳定,减少痛苦。(2)包扎的具体要求①迅速暴露伤口,判断伤情,采取紧急措施。②妥善处理伤口,防止再次污染。③所用包扎材料应保持无菌或相对干净,包扎伤口时要全部覆盖,包全。④包扎的松紧度要适当,过紧影响血液循环,过松敷料易松脱或移动。⑤包扎打结或用别针固定的位置,应在肢体的外侧或前面,避免在伤口处或坐卧受压的地方。⑥包扎伤口时,动作要迅速、敏捷、谨慎,不要碰撞和污染伤口,以免引起疼痛、出血或污染。(3)包扎所用的材料和方法包扎的材料有制式材料(如三角巾、四头带、绷带等)和就便材料两种,以下主要介绍三角巾和绷带这两种材料的基本用法。①各部位三角巾包扎法:三角巾制作简单,使用方便,容易掌握且包扎面积大。三角巾不仅是较好的包扎材料,还可作为固定夹板、敷料和代替止血带使用。三角巾急救包使用方法是先把三角巾急救包的封皮撕开,然后打开三角巾,将其内的消毒敷料盖在伤口上,进行包扎;还可将三角巾叠成带状、燕尾状或连成双燕尾状和蝴蝶形等。这些形状多用于肩部、胸部、腹股沟部和臀部等处的包扎。使用三角巾,要注意两底角打结时应比
本文标题:意外伤害自救常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93359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