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护理查房阑尾炎的护理泌尿、小儿外科王宏艳护士长:大家好!今天下午我们进行护理查房,查房的病人是19床阑尾炎的患儿,在此之前关于阑尾炎的相关知识已通知大家准备,相信大家近期已经复习了,下面我们开始查房。护士长:下面请责任护士说一下该病人的基本病情。病历介绍19床、张XX、女、5岁4个月,住院号11111,患儿于1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脐周疼痛不适,阵发性,伴发热(具体体温不详),无寒颤,在当地输液对症等处理,效果不佳于。2019.1.21凌晨收入院,查体:T:39.0℃P:138次/分R:2:6次/分BP:104/64mmHg神志清,精神貌。腹部平软,无胃肠型及其蠕动波,上腹部及脐部压痛,反跳痛不明显,未扪及包块,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正常。辅检:血常规:WBC14.41×109/L,N0.8401。腹部超声:未见异常。初步诊断:腹痛待查、急性单纯性阑尾炎?入院后行外科护理常规,一级护理,禁饮食。给头孢美唑控制感染,输液对症治疗。向患者家属交待病情,注意观察病情变化。辅检:腹部超声(2019-01-20本院):腹部、阑尾区未见明显异常。血常规:(2019-01-20)WBC:14.41×109/L,N0.8401。辅助检查:(2019-01-21)术前八项:HBsAb弱阳性(±)异常。(2019-01-21)儿科生化:hsCRP92.57mg/l↑。(2019-01-21)凝血四项:PT16.20s↑、PT-INR1.52↑、APTT39.90s↑、FIB4.89g/l↑。(2019-01-21)血常规:WBC12.5910^9/L↑、NEUT#10.7010^9/L↑、NEUT%84.91%↑。1.22患儿休息时无腹痛,未述其他不适,继续应用头孢美唑治疗感染,今日给予流质饮食,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现病情平稳。护士长:下面请护士王XX说一下急性阑尾炎的病因及病理生理。病因:1。阑尾管腔阻塞:是急性阑尾炎最常见的病因。阑尾管腔细,开口狭小,系膜短,使阑尾卷曲,造成阑尾管腔易于阻塞。导致阻塞的原因包括:①淋巴滤泡明显增生:约占60%,多见于年轻人;②肠石阻塞:约占35%;③异物、食物残渣、炎性狭窄、蛔虫、肿瘤等:较少见。2。细菌入侵阑尾管腔阻塞后,细菌繁殖并分泌内毒素和外毒素,损伤黏膜上皮,形成溃疡,细菌经溃疡面进入阑尾肌层。阑尾壁间质压力升高,影响动脉血流,造成阑尾缺血,甚至梗死和环疽。致病菌多为肠道内的各种革兰氏阴性杆菌和厌氧菌病理生理:急性阑尾炎的组织学改变是局部黏膜充血、水肿、中性粒细胞浸润等急性炎症表现。炎症可向深部发展,或继之因血管内血栓形成,导致组织坏死,肠壁感染、穿孔。病理类型:根据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过程和病理解剖学变化,可分为4种类型。1、急性单纯性阑尾炎2、急性化脓性阑尾炎3、坏疽性及穿孔性阑尾炎4、阑尾周围脓肿护士长:下面请护士张XX说一下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表现。1.症状(1)腹痛:典型表现为转移性右下腹痛,疼痛发作多始于上腹部,逐渐移向脐周,位置不固定,6~8小时后疼痛转移并局限于右下腹。此过程时间长短取决于病变发展的程度和阑尾的位置约70-80%的病人表现出典型的转移性腹痛。部分病人也可在发病初即表现为右下腹痛。(2)胃肠道症状:早期可出现轻度厌食、恶心或呕吐,呕吐多为反射性,程度较轻。晚期并发弥漫性腹膜炎时,可致麻痹性肠梗阻而出现持续性呕吐、腹胀和排气排便减少。部分病人可发生腹泻,如盆位阑尾炎时,炎症刺激直肠和膀胱,引起排便次数增多、里急后重等症状。(3)全身表现:早期有乏力。炎症重时出现全身中毒症状,可表现心率增快,体温升高达38度左右。若发生门静脉炎则可出现寒战、高热及轻度黄疸。护士长:下面请护士薛XX补充说一下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表现。2.体征右下腹压痛:是急性阑尾炎的重要体征,发病早期腹痛尚未转移至右下腹时,右下腹便出现固定压痛。压痛点可随阑尾位置变化而改变,但始终固定在一个位置,通常位于麦氏点,其他常见的压痛部位有Lanz点(左右髂前上棘连线的右、中1/3交点上)、Morris点(右髂前上棘与脐连线和腹直肌外缘交汇点)。压痛程度与病变程度相关。当阑尾炎症波及周围组织时,压痛范围亦相应扩大,但仍以阑尾所在部位的压痛最明显(2)腹膜刺激征:包括腹肌紧张、压痛、反跳痛。这是壁腹膜受到炎症刺激的一种防御性反应,提示阑尾炎症加重,有渗出、化脓、坏疽或穿孔等病理改变。但小儿、老人、孕妇、肥胖、虚弱者或盲肠后位阑尾炎时,腹膜刺激征不明显。(3)右下腹包块:阑尾炎性肿块或阑尾周围脓肿形成时,右下腹可扪及压痛性包块,边界不清,固定。(4)特殊体征1)结肠充气试验:病人仰卧位,检查者一手压迫左下腹降结肠区,另一手按压近端结肠,结肠内气体可传至盲肠和阑尾,引起右下腹疼痛者为阳性。2)腰大肌试验:病人左侧卧位,右大腿向后过伸,引起右下腹疼痛者为阳性,常提示阑尾位于腰大肌前方,为盲肠后位或腹膜后位。3)闭孔内肌试验:病人仰卧位,右髖和右膝均屈曲90°,然后被动向内旋转,引起右下腹疼痛者为阳性,提示阑尾位置靠近闭孔内肌。4)直肠指诊:盆腔位阑尾炎常在直肠右前方有触痛。若阑尾穿孔,炎症波及盆腔时,直肠前壁有广泛触痛。若发生盆腔脓肿,可触及痛性肿块。护士长:下面请护士李XX说一下急性阑尾炎的辅助检查。1。实验室检查:多数急性阑尾炎病人血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值增高。白细胞计数可达(10~20)×10%,发生核左移。部分单纯性阑尾炎或老年病人可无明显升高。2。影像学检查(1)腹部x线:可见盲肠和回肠末端扩张和气液平面,偶尔可见钙化的粪石和异物。(2)超声检查:可发现肿大的阑尾或脓肿,推测病变的严重程度及病理类型。(3)CT检查:可显示阑尾周围软组织及其与邻近组织的关系,有助于阑尾周围脓肿的诊断。3。腹腔镜检查:可以直接观察阑尾有无炎症,也能分辨与阑尾炎有相似症状的其他邻近脏器疾病,对明确诊断可起决定作用。诊断同时也可行阑尾切除术的治疗。护士长:下面请护士王XX说一下急性阑尾炎的治疗原则。一旦确诊,绝大多数急性阑尾炎应早期手术治疗。1。非手术治疗适用于不愿意手术的单纯性阑尾炎、急性阑尾炎诊断尚未确定、病程已超过72小时、炎性肿块和(或)阑尾周围脓肿已形成等有手术禁忌者。治疗措施主要为使用有效的抗生素和补液治疗等。2。手术治疗:根据急性阑尾炎的病理类型,选择不同手术方法。(1)急性单纯性阑尾炎:行阑尾切除术,切口一期缝合,有条件时也可采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2)急性化脓性或坏疽性阑尾炎:行阑尾切除术,若腹腔已有脓液,应仔细清除,用湿纱布蘸净脓液后关闭腹膜,并行切口一期缝合。(3)穿孔性阑尾炎:手术切除阑尾,术中注意保护切口,清除腹腔脓液或冲洗腹腔后,冲洗切口并一期缝合,根据情况放置腹腔引流管。(4)阑尾周围脓肿:脓肿尚未破溃穿孔时按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处理;若已形成阑尾周围脓肿,病情稳定者,应用抗生素治疗或同时联合中药治疗,以促进脓肿吸收消退,也可在超声引导下置管引流或穿刺抽脓;如脓肿无局限趋势,可行超声检查确定切口部位后行切开引流手术,手术与以引流为主,如阑尾显露方便,应切除阑尾,否则待3个月后再做阑尾切除术。护士长:下面请护士XXX说一下急性阑尾炎的护理评估。术前评估1健康史(1)一般情况(2)现病史(3)既往史:2症状与体征3心理一社会状况术后评估评估病人麻醉、手术方式和术中情况,如阑尾有无化脓或穿孔,腹腔有无脓液及清除情况;置引管及其部位,引流是否通畅,评估引流液的颜色、性状及量;评估手术切口情况,出及渗出液的性质;是否发生并发症等护士长:下面请护士XXX说一下急性阑尾炎的护理问题。1急性疼痛:与阑尾炎症刺激壁腹膜或手术创伤有关2体温过高:与阑尾炎症有关。3焦虑:与起病急、担心手术有关4潜在并发症:腹腔脓肿、门静脉炎、出血、切口感染、阑尾残株炎及粘连性肠梗阻等。预期目标1病人疼痛减轻或缓解。2体温接近正常,舒适感增加3病人的情绪平稳,焦虑减轻。4病人未发生并发症或并发症被及时发现并有效处理。护士长:下面请护士XXX说一下急性阑尾炎的护理措施。(-)非术治疗的护理/术前护理1病情观察:严密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腹痛及腹部体征的情况。如体温升高,脉搏、呼吸增快,提示炎症较重,或炎症已有扩散;如腹痛加剧,范围扩大,腹膜刺激征更明显,提示病情加重。在非手术治疗期间,出现右下腹痛加剧、发热,血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值上升,应做好急诊手术的准备。2避免肠内压增高:非手术治疗期间禁食,必要时行胃肠减压,同时给予肠外营养;禁服泻药及灌肠,以免肠蠕动加快,增高肠内压力,导致阑尾穿孔或炎症扩散。3。控制感染:遵医嘱及时应用有效的抗生素;脓肿形成者可配合医师行脓肿穿刺抽液。高热病人给予物理降温。4。缓解疼痛协助病人取舒适体位,如半卧位,可放松腹肌,减轻腹部张力,缓解疼痛。5心理护理:了解病人及家属的心理反应,适时地给其讲解有关知识,减轻病人对手术的恐惧,使其能够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6并发症的护理:(1)腹腔脓肿:是阑尾炎未经有效治疗的结果,可在盆腔、膈下及肠间隙等处形成脓肿,其中以阑尾周围脓肿最常见。典型表现为压痛性肿块,麻痹性肠梗阻所致腹胀,也可出现直肠、膀胱刺激症状和全身中毒症状等。超声和CT检查可协助定位。可采取超声引导下穿刺抽脓、冲洗或置管引流,必要时做好急诊手术的准备。(2)门静脉炎:较少见。急性阑尾炎时,细菌栓子脱落进入阑尾静脉中,沿肠系膜上静至门静脉,可导致门静脉炎。主要表现为寒战、高热、剑突下压痛、肝肿大、轻度黄疸等。如病情加重会发生感染性休克或脓毒症,治疗不及时可发展为细菌性肝脓肿。一经发现,应立即做好急诊手术的准备,并遵医嘱大剂量应用抗生素治疗。7术前准备拟急诊手术者应紧急做好备皮、配血、输液等术前准备护士长:下面请护士XXX补充说一下急性阑尾炎的护理措施。(二)术后护理1病情观察:监测生命体征并准确记录;加强巡视,注意倾听病人的主诉,观察病人腹部体征的变化,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师并配合处理。2体位与活动:全麻术后清醒或硬膜外麻醉平卧6小时后,生命体征平稳者可取半卧位。鼓励病人术后早期在床上翻身、活动肢体,待麻醉反应消失后即下床活动,以促进肠蠕动恢复,减少肠粘连的发生。3饮食:肠蠕动恢复前暂禁食,予以肠外营养。肛门排气后逐步恢复饮食。4腹腔引流管的护理:阑尾切除术后一般不留置引流管,只在局部有脓肿、阑尾包埋不满意和处理困难或有肠瘘形成时釆用,用于引流脓液和肠内容物。一般1周左右拔除。引流管应妥善固定,保持通畅,注意无菌,注意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状及量,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师并配合处理。5并发症的护理(1)出血:多因阑尾系膜的结扎线松脱,引起系膜血管出血。主要表现为腹痛、腹胀、失血性休克等;一旦发生,应立即遵医嘱输血、补液,并做好紧急手术止血的准备。(2)切口感染:阑尾切除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多见于化脓性或穿孔性阑尾炎。表现为术后3日左右体温升高,切口局部胀痛或跳痛、红肿、压痛,形成脓肿时,局部可出现波动感。应遵医嘱予以抗生素,若出现感染,先行试穿抽出伤口脓液,或在波动处拆除缝线敞开引流,排出脓液,定期换药,保持敷料清洁、干燥。(3)粘连性肠梗阻:多与局部炎性渗出、手术损伤、切口异物和术后长期卧床等因素有关。术后应鼓励病人早期下床活动;不完全性肠梗阻者行胃肠减压,完全性肠梗阻者,应协助医师进行术前准备。(4)阑尾残株炎:阑尾切除时若残端保留过长超过1cm,术后残株易复发炎症,症状表现同阑尾炎,X线钡剂检查可明确诊断,症状较重者再行手术切除阑尾残株。(5)肠瘘/粪瘘:较少见。多因残端结扎线脱落,盲肠原有结核、癌肿等病变,术中因盲肠组织水肿脆弱而损伤等所致。临床表现与阑尾周围脓肿类似,术后数日内可见肠内容物经切口或瘘口溢出。阑尾炎所致的粪瘘一般位置较低,对机体影响较小,通过保持引流通畅、创面清洁加强营养支持等非手术治疗后,多可自行闭合,仅少数需手术治疗。护士长:下面请护士XX说一下急性阑尾炎的健康教育。健康教育1预防指导:指导健康人群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如改变高脂肪、高糖、低膳食纤维的饮食,注意饮食卫生。积极治疗或控制消化性
本文标题:急性阑尾炎护理查房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93919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