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 针灸之穴位埋线与减肥
穴位埋线与减肥Acu-pointimplantationLooseweight/Reduceweight一、概述穴位埋线疗法:是一种新兴的穴位刺激疗法,是针灸疗法在临床上的延伸和发展,它与针灸疗法的发展是分不开的。临床上对于慢性及顽固性疾病单纯采用针灸刺激等一般疗法,疗效不巩固和持久,为增加其疗效,就产生了留针和埋针的方法,可用来加强感应,延长刺激时间,巩固疗效,从而达到彻底治疗疾病的目的。穴位埋线疗法起源于60年代初,埋入的物品为动物组织、钢圈、磁块等,主要利用异物起到对穴位刺激的持续作用,以弥补一般治疗方法刺激的时间短,疗效不持久,疾病愈后不易巩固的缺点,后延伸为将羊肠线埋入穴位内,通过这种异体蛋白组织对穴位产生的持久、柔和的刺激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来源广泛,消毒容易;操作简便;反应相对快,术后可自行吸收;既保持了动物组织异体蛋白的特性,又具有一定的硬度。与其它埋藏法相比,羊肠线有以下优点:应用范围经过大量的临床实践,穴位埋线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大,除用于慢性疾病和虚证也逐渐被用于临床各科,同时也被大量的应用于美容界,及用以改善人体由于精神、思想、工作的繁重而造成的亚健康状态。二、治疗原理1、穴位封闭效应2、针刺效应3、刺血疗法4、埋线处机体组织损伤的后作用效应5、埋针效应6、组织疗法效应综上所述,穴位埋线疗法在治疗初期为机械刺激,后为生理学和刺激原刺激,同时具有短期速效和长期续效两种作用方式。可使免疫球蛋白偏低者升高,过高者降低,调节至正常值左右。说明穴位埋线疗法不仅能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并有良好的双向调节作用。三、主要特点以线代针、针药双效刺激持久、疗效巩固选穴求精、一穴多效注重敏感反射穴,精选组穴操作简便易学就诊次数少四、主要作用1、协调脏腑,平衡阴阳2、疏通经络,调和气血3、补虚泻实,扶正祛邪五、埋线刺激量的选择穴位埋线疗法需根据病人的病情和体质采用不同的刺激方式和强度。实症、热症、痛症及发作期应加大刺激量,以在大脑皮层形成强烈的兴奋灶,来抑制、消除和替代病理兴奋灶,即用:“快”(推药速度快)“挤”(针眼挤出血)“粗”(延长吸收时间)“动”(埋线后在埋线处每日按揉1-2次)虚症、寒症、体弱和缓解期,则采用相反的弱刺激方法,以起扶正补虚的兴奋作用。“慢”(推药速度慢)“压”(按压针眼不出血)“细”(缩短吸收时间)“静”(埋线后局部不需按揉)这些刺激量产生的作用、一方面取决于操作手法,另一方面取决于有机体的体内机能状态(个体差异),而后者,在一定条件下则起主导作用。对敏感度高的患者,即使是热症,也应采用轻手法;对敏感度低的患者,即使是虚症,也应采用强手法,以加强“催气”作用,使气至而有效。六、注意事项1、严格无菌操作,防止感染,谨防操作时用力过猛,要轻准、防止断针。在躯干部位埋线,要防止刺破脏膜,损伤内脏。2、药物载体最好在皮下组织与肌肉之间,肌肉丰满的地方,可埋入肌层,不宜埋在脂肪组织中,载体不宜外露,如局部化脓流水或露出线头,可抽出载体,放出脓液,外盖敷料,并作抗感染处理。3、根据不同的部位,掌握埋线角度和深度,不要伤及内脏、大血管和神经中枢。4、皮肤局部有感染或溃疡处不宜埋线,发烧、感冒、肺结核活动期、心脑血管疾病、身体极度虚弱者,均不宜埋线,妇女妊娠期、月经期和有出血倾向疾病患者,应谨慎使用。5、埋线后休息3-7天,注意保养,局部不要沾生水,如有感染,按炎症处置。6、通过埋线患者症状控制后,最好再埋1-2次,巩固疗效。有的慢性病要埋3-4次后才开始见效,患者不应停止治疗。七、术后反应1、由于局部载体刺激,在埋线1-5天内,局部可出现组织肿、热、痛等无菌性炎症反应,一般36小时左右达到高峰,少数病例反应较重,亦属正常现象,一般不需处理。2、少数病例亦有乏力反应,埋线4-24小时内,体温上升,一般38℃左右,局部无感染现象,持续2-4天后,体温恢复正常。3、有的尚有周身不适、饮食不佳等现象。以上现象无需处理,只要注意休息,反应自会消失。八、术后异常反应少数人无菌操作不严,造成感染,应予局部热敷及抗感染处置。个别对药物载体过敏,埋线后局部红肿、瘙痒、发热反应,可作抗过敏处置。神经损伤,如感觉神经损伤,会出现神经分布区皮肤功能障碍,如运动神经损伤,会出现所支配肌肉群瘫痪,出现这种现象,应及时抽出载体,并给予适当处理。损伤血管者,埋线后出血多而不止,可加压包扎,如血不止,应抽出线,加压处理。九、埋线的操作方法1.选准穴位,选好进针点,做好标记2.碘酒、酒精常规消毒3.再用酒精棉球消毒一次4.准备好埋线针管、羊肠线。5.右手持埋线针,根据不同的部位采用不同的角度弹入穴位里面,持线埋于穴位中,如局部有结节,可做局部剥离、松解。6.用酒精小棉球、小胶布保护针眼,一天后即可揭去,3天后方可洗澡。ContraindicationsSomediseasesSevereheartdiseasesDiabetesIncompleterenalfunctionHighfeverActiveTBSomepatientsAllergichistorypatientBloodbleedingtrendpatientMenseswomenPregnantwomenAbdomenLowerbackSP6,LI4,etc.肥胖的埋线治疗一、概述肥胖症可见于多种疾病中,这里所指的主要是单纯性肥胖。单纯性肥胖是指由于内分泌或遗传性肥胖以外的原因,导致热量摄入超过消耗而引起脂肪组织的过多。成年人的标准体重的简便计算方法为:男性:标准体重(公斤)=身高(厘米)-105女性:标准体重(公斤)=身高(厘米)-102以往认为体重超过标准体重10%即为肥胖症,现今多认为超过20%以上者才诊断为肥胖症。二、单纯性肥胖可分为两类体质性肥胖:是由于脂肪细胞的数量增加所致,与25岁前营养过度有关。儿童期,特别是1岁以内肥胖者,多为此种类型。获得性肥胖(外源性)肥胖:是由于25以后营养过度,引起脂肪细胞肥大和脂肪细胞数量增加所致。引起肥胖的原因,除了少数由于内分泌失调等造成的肥胖症外,多数情况下是由于营养失调所造成。由于摄入食物的热量大于人体活动的需要量,体内脂肪沉积过多而形成。往往表现为易疲劳、耐力差、呼吸气短、四肢浮肿或多汗怕热。三、中医辩证分型1.痰湿蕴结型症状:形体臃肿肥胖,伴胸脘胀闷、肢体困重、痰多、舌苔白或白腻、脉滑或濡缓。治则:祛痰除湿,理气宽中症状:形体臃肿肥胖,伴肢体困重倦怠,脘腹痞满甚则呕恶、口苦口干不欲饮,身热不扬,汗出,痰多色黄,小便黄,大便溏,舌红苔黄或腻,脉濡数或滑数。治则:清热利湿,祛浊脂2、湿热阻滞型症状:形体壮实,肥胖,伴脘腹嘈杂,易饮多食,精力过剩,面色红润光泽或口臭浮酸,牙龈肿痛,口渴引饮,便秘、尿黄、舌红苔黄、脉弦滑有力。治则:清利脾胃实热3、脾胃实热型症状:形体肥胖臃肿,伴急躁易怒,多饮多食,口苦咽干或肋胀痛不舒妇女可见乳房胀痛或小腹胀痛,以经期前后为甚,舌边红苔黄或厚,脉弦或弦细。治则:疏肝解郁,行气导滞4、肝郁气滞型症状:形体臃肿肥胖,伴面色苍白或萎黄,神疲乏力、气短、懒言、口淡,饭后饱胀感或四肢浮肿,便溏、泻泄、舌淡苔白脉濡缓。治则:健脾益气,淡渗利湿5、脾胃气虚型症状:形体臃肿肥胖,以腰腹下肢为甚,伴形体虚弱,神疲乏力,面色光白,形寒肢冷或更泄,下利清谷,腰酸膝软,小便清长,舌淡胖,苔白,脉沉迟。治则:补益脾肾,温阳祛湿6、脾肾阳虚型腹部:中脘、水分、气海、关元、梁门、滑肉门、天枢、外陵、大巨、水道、大横、腹结、带脉背部:肾俞、脾俞、大肠俞上肢:曲池、支沟下肢:血海、梁丘、三阴交、丰隆、殷门、承扶、风市根据辩证的情况选取不同的穴位,15天为一个疗程,同时要配合节食、运动等减肥措施。常用埋线穴位肥胖患者忌吃糖果、巧克力、咖啡、花生米、瓜子仁、奶油、赤砂糖、白糖、猪肥肉、猪油、羊油、牛油、鸡油、糕饼、甜点、各种甜食、蛋黄、甜果汁、碱鱼与白酒等。忌服用食品
本文标题:针灸之穴位埋线与减肥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94111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