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述职报告 > 第四讲--立足本职岗位-培养艰苦奋斗精神
1第四讲立足本职岗位,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教案目的要求:深刻理解艰苦奋斗精神是我军的政治本色,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拒腐防变的根本保证。认清享乐主义的实质和贪图享受的危害,自觉发扬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懂得艰苦创业是革命军人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立志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正规化革命军队建功立业。主要内容:一、艰苦奋斗是人民军队的政治本色二、自觉抵制享乐主义的侵蚀三、立足本职岗位,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教学重点:以艰苦奋斗精神与实现人生价值的关系为线索,着重阐明革命军人在军旅生涯中,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什么要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引导士兵自觉抵制享乐主义的影响。深刻揭示当前弘扬艰苦奋斗精神贵在奋斗,奋斗的核心在于创新。培养士兵立足警营,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的精神风貌,为我国的消防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教学时间:1课时(1小时)第四讲立足本职岗位,发扬艰苦奋斗精神今天我们讲发扬艰苦奋斗精神。这一讲包括三节内容▲第一节艰苦奋斗是人民军队的政治本色▲第二节自觉抵制享乐主义侵蚀▲第三节立足本职岗位,培养艰苦奋斗精神我们讲艰苦奋斗的精神,什么是艰苦奋斗精神呢?●艰苦奋斗是一种不畏艰难困苦,不懈拚搏进取的精神风貌。革命军人为什么要具有艰苦奋斗的精神?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我们讲第一节第一节艰苦奋斗是人民军队的政治本色什么是本色?本色就是本来面貌。艰苦奋斗是由我军的性质决定的,也是由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特点决定的,是我军在党的领导下所形成的政治本色。一、艰苦奋斗是人民军队的光荣传统艰苦奋斗是我军的政治本色,我军的这种本色不是无源之水,而是根植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丰厚土壤。1、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升华中华民族是具有艰苦奋斗优良传统的民族,艰苦奋斗精神推动着中国历史的发展,艰苦奋斗精神铸造了古老的文明。人类从钻木取火的时代开始,就展开了同大自然斗争的艰苦历程。首先,物质文明的发展是艰苦奋斗的结果。我国历史从●精卫填海﹑夸父追日、女娲补天﹑愚公移山的传说,到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美谈;●从万里长城、都江堰的修造、大运河开凿,到●指南针﹑造纸术﹑火药及活字印刷“四大发明”的伟大创造,无不体现着中华民族艰苦奋斗的精神风貌和艰辛足迹。仅就万里长城而言,它西起甘肃嘉峪关,中间经过宁夏、陕西、山西、内蒙古、直到辽宁河北交界处的山海关。全长一万二千七百多里,是名副其实的万里长城。长城是中华民族艰苦奋斗和刚毅性格的象征,现在我们看到的长城已是几经修复,这里我们不说万里长城的建造有多么艰难,仅是修复长城的工程量也是相当可观的,如果把修长城的砖石土方修成一道高五米,宽一米的大墙,可绕地球转一圈半;如果修一道宽五米,厚三十五厘米的马路,可绕2地球三、四周。文化古迹是一座座不朽的丰碑,它证明:伟大的成功源于不屈不挠的艰苦奋斗。其次,精神文明的成果同样是艰苦奋斗的产物。我国历史上文王的《周易》﹑仲尼的《春秋》﹑屈原的《离骚》﹑左丘的《国语》﹑孙子的《兵法》﹑吕不韦的《吕览》﹑韩非的《说难孤愤》,无一不是艰苦思考,刻苦创作的结果。●曹雪芹的《红楼梦》用了10年的时间,司马迁的《史记》用了15年时间,司马光的《资治通鉴》用了19年时间,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用了27年时间,徐霞客的《徐霞客游记》用了30年时间,他们几乎耗尽了毕生的心血,才给我们留下了鸿篇巨著。以上事实说明了我们祖先的勤劳、勇敢、不怕困难的拚搏精神,中华民族绵绵五千年历史,历久不衰,回顾中华民族的发展史,艰苦奋斗精神始终是激励广大劳动人民战天斗地,推动历史前进的巨大力量。它是中华民族的美德,也是作为中国人可以引以为自豪的精神。我党我军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继承和发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并赋之于新的时代内容,使之升华为我党我军的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2、艰苦奋斗是我军性质和宗旨的重要体现●艰苦奋斗是无产阶级的优秀品格。我们说艰苦奋斗是无产阶级的优秀品质,这一点是由无产阶级所处的生产方式决定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无产阶级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是近代大工业的产物。工人阶级除了自己的劳动力以外一无所有,他们在斗争中失去的只有手铐脚镣,他们的斗争目的是解放全人类,因此最大公无私。工人阶级处在社会的最底层,受压迫最深,受剥削最重,这种社会地位决定了中国工人阶级在为理想的奋斗中,●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优秀品质。从五四运动中国工人阶级第一次登上历史舞台,到夺取中国革命的彻底胜利的整个历史过程,充分证明了无产阶级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无产阶级的先锋队,集中代表和体现了这一品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也必然具有这一品格。我军是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工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又是我军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要求我军必须视人民利益为最高利益,为人民不怕艰难困苦,不怕流血牺牲。在抗日战争最艰苦的阶段,中央警卫团战士张思德,因煤窑崩塌而牺牲。毛泽东亲自参加了这位普通战士的追悼会并致悼词,这就是《为人民服务》光辉文献。●毛泽东说:“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为了人民的利益艰苦奋斗、牺牲奉献是党对无产阶级军队的要求。由此可以得出结论,艰苦奋斗是我军性质和宗旨决定的与生俱来的政治本色。3、艰苦奋斗是我军生存、发展、壮大的重要力量我军同其他军队不同的特点之一,在于它从一开始,就生存在农村和战争环境下,这个特点使艰苦奋斗与我军的成长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我军的发展历程,形成了我军特有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上甘岭精神。(1)井冈山精神。1928年朱德率领南昌起义在湘南进行游击战争的部队,上了井冈山与毛泽东会师,创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在井冈山斗争时期,面对数倍于我之敌的“进剿”、“会剿”,红军战士士气高涨,天天打胜仗。当时,革命处于低潮,井冈山根据地在白色区域的包围之中,物质奇缺,每天每人只有五分钱的菜金;寒冬腊月,战士们还穿着两层单衣打仗。可战士们坚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所以,尽管在白色恐怖包围之中,环境艰苦、战斗频繁,而红军战士却越苦越要干,越苦越快乐,艰难奋战而不溃散。●有一首井冈山时期的歌曲唱到:“红米饭,南瓜汤,秋茄子,分外香,战士吃得精打光。”这是井冈山时期红军艰苦生活的真实记录。(2)●长征精神3长征是中国革命史上一幅壮丽的画卷,一部英雄的史诗,著名作家魏巍称它是“地球上的红飘带”;美国作家埃德加.斯诺称它是“军事史上伟大的业绩之一”。但是,●长征对于中国共产党和红军来说,又是一个艰苦的时期、一次最严峻的考验。据统计,中央红军在●长征途中,几乎每天就有一次遭遇战。367天里,有15天用在打大决战上,18天用在夜行军上,长征路上,红军只休整了44天,平均走365里路才休整一次,平均日行军74里,一年中长驱2.5万里。纵横11个省,翻越了18座山脉,其中有五座是终年积雪的雪山,渡过24条河流,占领过大小62个城镇,突破了国民党几十万大军和10个地方军阀的围追堵截,通过了6个不同的少数民族地区,真是历经千难万险。●《长征组歌》中这样唱道:“风雨浸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长征的胜利靠的是一种精神,这就是在红军面前,无论什么样的敌人、还是风雪、泥沼、饥寒、疲劳、死亡都不能阻挡革命的洪流、“革命理想高于天”的长征精神。(3)延安精神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延安成了中国革命的大本营。在这块贫瘠的黄土高坡上孕育了举世闻名的延安精神。讲到延安精神,艰苦奋斗是延安精神的精髓。当时,日伪的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加上自然灾害,陕甘宁边区遇到了严重的困难,物质生活恶劣到没有衣穿,没有油吃,没有纸,没有菜的程度。恶劣的物质条件没有吓倒抗日军民,●在毛泽东“自已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下,边区军民一手拿枪,一手拿镐,在打仗的同时,垦荒种地、纺线织布,开展了轰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在大生产运动中,●毛泽东、朱德垦荒种菜,周恩来和任弼时被评为边区纺织能手,中国共产党的领袖们和根据地军民一起渡过了重重难关,最终赢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当年爱国将领续范亭到延安见到●朱德时,不胜惊讶。他万万没想到,身经百战,威震敌胆的八路军总司令,竟穿着粗布衣衫,象个普通的庄稼汉。续范亭被感动得挥毫赋诗曰:“敌后撑持不世功,金刚百炼一英雄,时人未识将军面,朴素浑如田舍翁。”美国作家埃德加.斯诺在●《西行漫记》这样写道:“这里的红星照耀着中国,甚至还照耀着世界,它所释放出的能量将是无法抗拒的。”●(4)上甘岭精神建国初期,百废待兴。国内战争还未结束,美帝国主义就把一场战争强加在中国人民头上。党中央毛主席决定●出兵朝鲜、抗美援朝时已是冬季。参战部队分散于祖国各地,特别是南方的部队,官兵还穿着单衣。但接到命令后,各部队15天就开赴朝鲜前线。在朝鲜战场上,我军官兵凭着“一把炒面一把雪”的艰苦奋斗精神,用劣势装备打败了武装到牙齿的美国侵略者。在举世闻名的上甘岭战役中,敌人向我军某部坚守的3.7平方公里的阵地,倾泻了190万发炮弹,山头被削低了两米多。坚守坑道的指战员们,没有饭吃,没有水喝,但没有一人叫苦,没有一人动摇,坚持战斗43昼夜,打退敌人900多次进攻,歼敌2.5万余人,直到最后夺取胜利。总之,“艰苦创业百战多”。我军之所以能从偏僻落后的山沟里,从千难万险的长征中,从荒凉贫瘠的陕北高原上发展起来,打出一个新中国,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有艰苦奋斗的精神。如果说我军的历史是一部英雄史诗,那么,它就是用艰苦奋斗写成的,艰苦奋斗是我军与世俱来的政治本色,也是我军的传家宝。4、艰苦奋斗是我军克敌制胜的重要保证讲艰苦奋斗是我军克敌制胜的重要保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艰苦奋斗是我军形成战斗力的重要条件。艰苦奋斗作为一种精神,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我军在物质条件、武器装备方面的相对劣势。●在艰苦的革命战争中,没有粮食自己种,没有衣服自己做,没有现代的交通工具就用两条腿走。我军硬是靠着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战胜了强大的敌人。在电影《南征北战》中,讲的就是我军真实的战例。我华中野战4军在●苏中七战七捷后,大踏步前进,大踏步后退,大踏步迂回穿插,用两条腿和敌人的汽车轮子赛跑,●在山东地区全歼了李仙洲集团的7个师,7万余人,俘虏包括李仙洲在内的国民党少将以上高级军官21名,使敌人40天不敢言战。另外,●淮海战役的第二阶段,打黄维兵团的战例也说明了这一点。黄维兵团是蒋介石的嫡系精锐部队,号称“攻如猛虎,守如泰山,静如处子,动如脱兔”。毛泽东说过一句很形象的话:志愿军打败了美国佬,靠的是一股气,美军不行,钢多气少。第二、艰苦奋斗是我军具有强大凝聚力的重要条件我军之所以能艰苦奋战而不溃散,●一个重要原因是全军上下同甘共苦,战友之间同舟共济。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主力红军长征后,●为了牵制敌人的主力,保存革命的火种,由陈毅,项英等同志率领部分革命力量坚持南方游击战争。当大部队撤走后,敌人蜂拥而来,苏区一片火海。而陈毅,项英带领着部队一次次绝处逢生,终于突围转移到赣南油山,陆续突围的红军分散到8省14个地区,在深山密林中坚持游击战争。然而,正是在这种艰苦的环境中,艰苦奋斗精神凝聚起高昂的革命斗志,●陈毅写下了被称为无产阶级正气歌的《梅岭三章》:“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也正是因为有了这种艰苦拼搏与反动派斗争到底的奋斗精神,才有了1937年南方八省游击健儿组成新四军,走出丛林,在抗日的烽火中驰骋大江南北的壮举。艰苦奋斗精神不仅凝聚着革命队伍内部的力量,也同样凝聚着一切进步的政治力量,它像一面镜子,映射出革命的威力。二、艰苦奋斗是新的伟大创业实践所呼唤的时代精神。●我们讲的艰苦奋斗,作为一种锐意进取,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具有永恒的价值。决不会因时代的变迁而过时。1、艰苦奋斗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起步的。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天不怕,地不怕,鬼不怕,神不怕,不等,不靠,凭借艰苦奋斗精神,迅速医治好战争创伤,开始了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终于在一张白纸上画出了最新最美的图画。●铁
本文标题:第四讲--立足本职岗位-培养艰苦奋斗精神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94351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