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组织学习教育 > 精准扶贫的由来与去处
精准扶贫的由来与去处摘要:精准扶贫,是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11月3日,在湘西州花垣县十八洞村调研扶贫工作时,发出的号召。同年12月,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从理论依据、制度设计、政策措施指导下一阶段扶贫开发的纲领性文件,是根据国情作出的破解“贫困”问题的战略决策和实践。“精准扶贫”概念的提出和施行契合时代发展的需要,充分彰显了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扶贫工作的高度重视。2014年8月1日,《国各院关于同意设立“扶贫日”的批复》明确,自2014年起,将每年的10月17日设立为扶贫日。其目的就是要引导社会各界关注贫困问题,关爱贫困人口,关心扶贫工作,号召全社会弘扬中华民族扶贫济困的传统美德和友善互助、守望相助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新完善人人皆愿为,人人皆可为,人人皆能为的社会扶贫参与机制,为扶贫攻坚集聚强大的社会资源,形成政府、市场、社会协同推进的大扶贫格局。关键词:精准扶贫参考文献:1.扶贫的目的扶贫是为帮助贫困地区和贫困户开发经济、发展生产、摆脱贫困的一种社会工作,旨在扶助贫困户或贫困地区发展生产,改变穷困面貌。中国由于历史的和自然的原因,各地区之间和地区内部的经济发展很不平衡,东部和中、西部经济技术水平平有很大差别,特别是贫困地区的生产力发展十分缓慢。2.扶贫的现状“经过多年的减贫工作,现在剩下的都是‘硬骨头’。”国务院扶贫办党组书记、主任刘永富在接受中国经济网独家采访时候表示,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扶贫工作,改革开放以来通过不懈努力,已经使6亿多人脱贫,成为全球首个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贫困人口减半的国家。但是,我国仍有7000多万人没有脱贫。“以前出台一项政策,一批人都能够脱贫致富,现在剩下的都是‘硬骨头’,减贫难度越来越大。”刘永富说,距2020年还有不到6年时间,要确保7000多万人全部如期脱贫,每年要减贫1200万人,每个月要减贫100万人,任务非常重。习近平指出,扶贫开发工作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3.精准扶贫出现的契机2015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新年首个调研地点选择了云南,总书记强调坚决打好扶贫开发攻坚战,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5个月后,总书记来到与云南毗邻的贵州省,强调要科学谋划好“十三五”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确保贫困人口到2020年如期脱贫,并提出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精准扶贫”成为各界热议的关键词。习近平在走访贵州遵义农村时指出,政策好不好,要看乡亲们是笑还是哭。如果乡亲们笑,这就是好政策,要坚持;如果有人哭,说明政策还要完善和调整。好日子是干出来的,贫困并不可怕,只要有信心、有决心,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4.精准扶贫的现身2015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新年首个调研地点选择了云南,总书记强调坚决打好扶贫开发攻坚战,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5个月后,总书记来到与云南毗邻的贵州省,强调要科学谋划好“十三五”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确保贫困人口到2020年如期脱贫,并提出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精准扶贫”成为各界热议的关键词。精准扶贫:是粗放扶贫的对称,是指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一般来说,精准扶贫主要是就贫困居民而言的,谁贫困就扶持谁。5+.精准扶贫的落实自6月18日习近平关于扶贫的讲话发表一个月多来,已有16个省份的省委书记陆续对扶贫工作表态,强调要深刻认识搞好扶贫开发工作的重大意义,落实“4个切实”的具体要求,谋划好“十三五”扶贫攻坚工作。“精准扶贫”成为各省份书记的表态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表述之一,据统计,“精准”一词在16名书记的讲话中共出现107次。刘永富认为,“精准扶贫”的含义在逐步深化、扩展。总书记2012年底到河北阜平老区考察时,关于扶贫工作,他讲不要用“手榴弹炸跳蚤”,到了2013年10月,总书记到湖南湘西考察时,首次提出了“精准扶贫”概念。在贵州又讲了六个精准,“对象要精准、项目安排要精准、资金使用要精准、措施到位要精准、因村派人要精准、脱贫成效要精准”。越往后(扶贫工作)内涵越丰富,操作性越强。理解“精准扶贫”要义,用我们老百姓的话,就是“对症下药,药到病除”。今年1月,习近平在云南考察时指出,扶贫开发是我们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点工作,是最艰巨的任务。现在距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只有五、六年时间了,时不我待,扶贫开发要增强紧迫感,真抓实干,不能光喊口号,决不能让困难地区和困难群众掉队。刘永富认为,扶贫工作要从解决突出问题入手,建立有内生动力、有活力,能够让贫困人口自己劳动致富的长效机制。刘永富表示,中国扶贫取得的成就是举世瞩目的,中国减贫的经验也是国际期盼了解的热点内容。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贫困人口比较多,通过社会主义制度,通过党的领导,通过全社会的动员,在全世界能够做出一个成功的“中国样板”。6.精准扶贫的历史意义一、精准扶贫是全面建成小康消除贫困的歼灭战“精准扶贫”是“粗放扶贫”的对称。全面小康→共同富裕是理想,精准扶贫就是实现这个价值和理想可以落地的操作路径。二、精准扶贫是老少边穷人民发展史上的大转折精准扶贫就是众志成城,以共同的使命、共同的愿景、共同的责任,凝聚全国上下和各级各界的力量,促使落后地区争取早日跟其他发达地区一道共同进步,过上更加幸福美满的生活。以精准扶贫为核心的扶贫攻坚运动,是一场在思想观念和工作方式上解放生产力的革命,带来了贫困群体命运历史性的大转折。贫富分化消除的同时,就是贫困人口的新生,必将使贫困地区开辟更加美好的明天。三、精准扶贫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新的里程碑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和根本原则,是中华民族多少年来多少代人的梦想,是无数仁人志士为之奋斗的理想,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孜孜追求的目标。共同富裕,是消除两极分化和贫穷基础之上的普遍富裕,是“共同“和“富裕”两个方面的有机结合,即价值追求和制度设计的有机统一。精准扶贫就是求同共富的方法论。精准扶贫要做实的三件事:“一是发展生产要实事求是,二是要有基本公共保障,三是下一代要接受教育”。这是对美好未来设计小康共富的路线图,凝聚着党和人民走向社会大同的追求。共同富裕是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普遍繁荣的全面富裕,经济发展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步入康庄大道的根本保障。精准扶贫号角的吹响,是中国共产党在人类发展史上一曲极为重要的时代强音,具有重大而悠远的历史意义——是积贫人群严冬里的雪中送炭,是贫困地区大地上的久旱甘霖,是中国消除贫富分化的滚滚春雷!
本文标题:精准扶贫的由来与去处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94835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