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营养性贫血贫血的概念贫血指外周血中单位容积内的红细胞数、血红蛋白量或红细胞压积低于正常。Hb的低限值:6个月~6岁为110g/L,6~14岁为120g/L新生儿:145g/L1~4个月:90g/L4~6个月:100g/L贫血分度概念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是体内铁缺乏导致的血红蛋白合成减少临床上以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血清铁蛋白减少和铁剂治疗有效为特点6-24个月婴幼儿发病率最高铁的来源1食物:占人体铁摄入量1/3;血红素铁、非血红素铁精肉、血、内脏(高),蛋黄母乳(好)、牛乳低植物:大豆、木耳、发菜、海带吸收部位:主要在十二指肠及空肠的上段2由体内红细胞衰老或破坏释放,占2/3铁的吸收成人体内铁的总量男性约为50mg/kg、女性35mg/kg、新生儿75mg/kg,其中64%以血红蛋白、3.2%以肌红蛋白、0.8%以其他化合物形式存在;其余则为储备铁,以铁蛋白的形式储存于肝脏、脾脏和骨髓的网状内皮系统中,约占总铁量的32%。食物中的铁有两种存在形式:①游离铁形式:植物食品中铁一般以Fe3+形式存在,在胃蛋白酶和胃酸作用下转化为游离Fe2+被吸收②血红素形式:动物食品在胃酸和蛋白酶作用下,血红素与珠蛋白分离,被肠粘膜直接吸收影响铁吸收的因素食物中的铁有两种形式:血红素铁和非血红素铁。前者主要存于肉类食品中,易于吸收;后者主要存于植物性食物中,不易吸收。故儿童应适当进食肉类食物。利于铁吸收—VC、稀盐酸、果糖、氨基酸抑制吸收—植物纤维、茶、咖啡、蛋、牛奶形成铁盐,难于吸收—磷酸、草酸铁代谢的指标血清铁SI:正常情况下,血浆中的转铁蛋白仅1/3与铁结合,这些结合的铁称为血清铁未饱和铁结合力:其余2/3的转铁蛋白仍有与铁结合的能力,若在体外加入一定量的铁可以使其成饱和状态,所加的铁量称为未饱和的铁结合力血清总铁结合力TIBC:血清铁与未饱和铁结合力的总和转铁蛋白饱和度TS:血清铁在血清总铁结合力中占的百分比病因贮铁不足铁摄入量不足生长发育因素铁的吸收障碍铁的丢失过多病因(一)贮铁不足早产、双胎或多胎、孕母严重缺铁等可使胎儿从母体获得的铁减少,胎儿失血(胎儿-胎儿输血或胎儿-母体输血等)可导致胎儿铁丢失。病因(二)铁摄入量不足是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主要原因。人乳、牛乳、谷物中含铁量均低,如不及时添加含铁较多的辅食,容易发生缺铁性贫血。病因(三)生长发育因素婴儿期发育较快,5个月时和1岁时体重分别为出生时的2倍和3倍;随着体重增加,血容量也增加较快,1岁时血循环中的血红蛋白增加两倍需要的铁更多,易导致缺铁病因(四)铁的吸收障碍食物搭配不合理可影响铁的吸收。植物纤维、茶、咖啡、蛋、牛奶、抗酸药物等可抑制铁的吸收病因(五)铁的丢失过多正常婴儿每天排泄铁量相对比成人多每1ml血约含铁0.5mg。长期慢性失血性疾病如肠息肉、梅克尔憩室、膈疝、钩虫病等可致缺铁用不加热处理的鲜牛奶喂养的婴儿可因对牛奶过敏而致肠出血,导致缺铁缺铁对铁代谢的影响:当储存铁减少到不足以补偿功能状态的铁时,铁代谢指标发生异常:贮存铁降低、铁蛋白、含铁血黄素、血清铁、总铁结合力和未结合的转铁蛋白饱和度减低、组织缺铁、红细胞内缺铁时,转铁蛋白受体脱落进入血液成为血清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sTfR)发病机制缺铁对血液系统的影响:缺铁→血红素↓→Hb合成↓→胞内Hb↓→胞浆少、细胞变小→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病理生理过程:▲铁减少期(ID):储存铁减少,合成Hb的铁仍正常▲红细胞生成缺铁期(IDE):储存铁进一步减少,红细胞生成的铁不足,但循环中Hb量未减少▲缺铁性贫血期(IDA):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非造血系统症状缺铁对其他系统的影响:◆影响肌红蛋白合成◆多种含铁酶活性减低→细胞功能紊乱→体力减弱、易疲劳、表情淡膜、注意力不集中、智力减退;◆组织器官的异常:口腔黏膜异常角化、舌炎、胃酸减少、脂肪吸收不良、反甲等;◆免疫功能降低→易感染。谢谢!
本文标题:小儿营养性贫血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94880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