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课题结题材料(过程材料)包括①课题立项申请书、任务下达书;②《课题结题验收表》、《信阳市立项课题中期管理评估表》;③课题研究报告;④课题研究的主要成果(论文、著作等);⑤相关附件或佐证材料。1.成果要求⑴研究报告每项课题必须提交一份研究报告,字数至少在1万字之上.内容包括:①课题提出的背景、目的和意义,即过程材料;②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也算过程材料;③课题研究采取的方法与具体措施即活动材料;④课题进程或阶段说明的活动材料;⑤研究的结果、结论及其取得的社会效益的成果材料。⑵课题研究的其他成果著作类科研成果:要突出实践\实验分析,突出应用推广价值和社会效益(这一方面,我们是基层教师很难做到,如果能够做到,当然更好);论文类科研成果:要有围绕课题研究主题的若干篇论文(只有一篇论文不能作为课题研究成果);教材类科研成果:要突出教学改革的内容,体现创新部分,突出学生学法教育和能力培养,这一点希望老师都能够有,因为我们有教学案例,可以分为教学案例汇编和教师资料汇编;多媒体课件及软件开发类成果:具体说明其先进性、科学性和创新性,突出实际应用效果和产生的效益。2.课题结题时间和成果所有权⑴课题结题时间以省教学研究室颁发的结题证书时间为准;⑵课题负责人或成员如有变动,需由原课题负责人提出书面变更说明,经所在单位同意后交省教研室备案,成果所有权以结题时课题组成员为准。一、结题所需的材料教育科研结题是整个课题研究的工作总结、是对研究成果的鉴定。对一个教育科研课题的结题工作,需要哪些材料呢?一般需要准备如下材料:1.课题立项申报评审书;2.课题立项批复通知;(如批复文件等)3.课题开题报告;4.课题研究的阶段性总结;5.课题研究终结性结题报告;6.附件:(1)课题成果;(论文集、专著、师生获奖证书等)(2)课题的有关研究材料等。(教学案例、问卷调查表等)教师个人专项课题结题要准备哪些材料课题结题,是每位教师课题研究必须经历和面对的问题。课题结题也意味着辛劳之后即将收获,可是有时候,我们会面对“歉收”的尴尬局面。其实究其原因,很多是由于我们教师并不知道课题结题需要准备些什么,显得茫然。针对此种状况,特将结题需要准备的材料细加罗列,便于老师们针对要求实施课题的自我管理:1、课题成果申请鉴定书(这是有固定规格的,可从无锡市教科网下载)2、课题研究报告(若是规划课题,则还要准备工作报告)3、立项通知书(复印件)4、开题报告(也就是实施方案)5、研究论文(发表的、获奖的都可以,但必须与课题相关)6、典型案例分析课题研究过程性资料(比如上课、研讨等)8、自选的其他相关材料目录一、问题的提出二、国内外相关研究概况三、课题研究的过程及方法四、题实施的主要策略1、创建班级建设目标,每一个孩子在其中健康快乐的成长2、创建班级物质文化展示集体精神风貌A、墙壁——个性的展示台B、图书角——知识的殿堂C、黑板报——知识的沃土3、创建班级制度文化焕发集体生命活力A、师生共同制定班级公约,设计班级标志。B、实行班级管理民主化、细致化。C、实行班干部轮换制,学生自主管理班级。4、创建班级活动文化培养学生创新品质A、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班会活动。B、开展轻松活跃的文体活动。C、开展增长见识的社会实践活动。六、研究成效分析1、创建班级文化,让班级环境成为学生自我管理的舞台。2、班级文化的建设促进了班主任和学科教师的专业成长。七、问题与思考八、参考文献附录《农村小学班级文化建设研究》结题报告★内容提要: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传统的班级文化建设已经不能满足新课程发展的需要,新课程呼唤的新班级文化是围绕班级的教育、教学活动所建立起来的一整套价值取向、行为方式、语言习惯、制度体系、班级风气等的集合体。本文在近几年实践的基础上,通过对传统班级文化建设的辨证性反思,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了班级文化建设:创建班级建设目标,让每一个孩子在其中健康快乐的成长;创建班级物质文化,展示集体精神风貌;创建班级精神文化,提高学生文明素养;创建班级制度文化,焕发集体生命活力;创建班级活动文化,培养学生创新品质。通过开展充满童趣的和谐班级文化活动,积极构建健康文明、富有特色的班级文化,培养人文精神,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关键词:农村小学班级文化研究一、问题的提出亚斯贝斯认为:教育的本质是陶冶。学生身在一个班级中,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班级文化的影响,自觉或不自觉地去建设、丰富班级文化。班级文化主要由班级物质文化、班级活动文化、班级制度文化和班级精神文化四个方面构成。俗话说:“环境造就人。”一个班级的文化环境对于学生的熏陶是潜移默化的,它对学生的成长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具有无形的教育力量,往往会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作用,但受应试教育和传统教育的思想的影响,目前大多数农村小学班级文化建设的潜力未充分挖掘,班级管理模式单一、陈旧、封闭、僵化,缺乏个性,不符合学生多方面发展的需要。所谓班级文化建设,是指班级成员在班主任的引导下,朝着班级目标迈进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班级文化是一种隐性的课程,具有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新课程倡导为学生创造良好的环境,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这就要求班主任重视和谐班级文化建设,以良好的文化氛围感染学生。那么,如何使班级成为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最重要的社会环境?实现教育以人为本的关键就是要针对班级具体情况,积极构建健康文明、富有特色的班级文化,从而满足学生发展的内在需求,使教育从“人”出发,做到“以人为本”。不断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培养人文精神,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在现实中班级建设也不乏存在班级就是桌椅加学生,班级就是一个管理者加几十个被管理者或者班级就是“知识牢狱”等现象。班级文化的建设和实施,是对传统班级形态、教育模式的一种继承和科学辩证否定,在个性化教育摆到如此重要位置的今天,创建班级文化提高小学生人文素养的探索与实践,有其特殊的意义。于是,本人开始在班级管理中进行探索与研究。通过本课题研究,一年多来所在年级班级文化的创建初见成效,班级形成了良好的风貌,打造了特色集体品牌。二、国内外相关研究概况关于班级文化建设的课题研究在国内外早已出现。让学生在其生活和学习着的这个空间范围——教室内自由、快乐、主动、健康地成长,是关于道德教育如何回归人的生命本体的范畴。香港“突破”机构(BREAKTHROUGH)进行了有价值的探索,他们认为:道德教育不可忽视生命的生物学意义;道德教育实践不是一种“做”的程序,而是一种以心的交流、爱的呼唤和生命的感动为特质的生命交往。该探索是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相结合的范例。美国版《班级的群体化过程》在谈到如何促进学生交流、如何解决学生冲突及如何形成班级合身的规范等方面作了详细描述,并提出了改善各类气氛的行动观点;最终目标是形成一种具有较强协作精神、共同价值取向及行为方式的班级精神文化,但对班级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却很少涉及。国内对班级文化的研究在课程改革以前,多体现在与学科相结合,比如在教室环境布置上比较注重精致与美观,传统的精神文化建设多以正面引导为主,注重榜样的作用。这种做法均以教师的主观意识为中心,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而新课程要求实行“全人教育”,要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科学、人文素养。目前,个性化班级文化与新课程的相互关系的研究,只有几所城市小学有所研究,不过也多注重特色班级建设,创建班级文化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相关研究目前还没有。本课题将在这一方面作必要的探索。三、课题研究的过程及方法(一)课题研究过程1、准备阶段(2010/11—2011/2)⑴成立课题组,明确人员分工;⑵查找资料,调查分析班集体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反思在班级建设过程中的具体做法;⑶收集与本课题有关的理论资料,开展理论学习,明确自己的研究方向;⑷采用请专家、教师等多种方式提供修整意见,形成较具体、较完善的研究探索方案。2、实验阶段(2011/2—2012/8)⑴课题组成员以自己所在的班级为单位,尝试班级文化建设研究;⑵重视信息的反馈与收集,定期组织小结交流,提炼分析班级文化建设的内涵、措施及时撰写研究心得;⑶总结班级文化建设的途径、方法、策略,在学校其他班推广实施。3、总结阶段(2012/9—2012/10)对课题研究进行全面总结,收集各种资料,展示研究成果,撰写总结性研究报告,进行课题结题鉴定。(二)、课题研究方法本课题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展开研究。先提出在整个小学阶段班级文化建设需要达到的总目标,再具体确定一学年中班级文化建设的具体方案及要达到的预期目标,通过问卷调查、定期检查等方式监测实验的全过程,最后对实验效果进行反思,从而调整和确定下一步行动方案。在行动研究法的过程中,辅以实验法、调查法、经验总结法及文献资料法等。四、课题实施的主要策略(一)创建班级建设目标,让每一个孩子在其中健康快乐的成长罗丹曾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我们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我们要让教室成为书的海洋,知识的世界,创造的乐园。努力打造一个充满浓郁气息的“书香班级”,使班级焕发出生命的活力。(二)创建班级物质文化展示集体精神风貌高品位的班级环境文化,对小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力和感染力。教室是小学生生活和学习的空间,教室环境的状况,直接影响小学生的情绪。一个文明、整洁、优美的和谐环境,无疑有利于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小学生的整体素质在干净的、具有浓郁文化氛围的环境中,经过长期的、潜移默化的熏陶,必将会得到一个提高。因此,要利用好每一个空间,精心布置,使其既温馨舒适,又催人进取。我们在教室的创设布置上,包括教室内的名人名言、专栏板报、课桌的摆放乃至卫生的打扫与保持等等,都注意赋予班集体和谐环境一定色彩和教育意识,增强环境育人的功能,给小学生一种高尚的文化享受。1、墙壁——个性的展示台苏霍姆林斯基说:“无论是种植花草树木,还是悬挂图片标语,或是利用墙报,我们都将从审美的高度深入规划,以便挖掘其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并最终连学校的墙壁也在说话”。让小小的一块墙成为教育的大大的一片天,让学生在浓郁的氛围中潜移默化的传统的班级布置整齐划一,缺乏活力和特色。新课程理念下的和谐班级环境布置,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让他们自己设计、自己动手来布置“共同的家”。“小荷才露尖尖角”是同学们的优秀习作,每周一篇精彩日记或发表的文章都是上榜的理由。在这样的氛围中学习、生活,不仅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还可以启迪学生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培养学生爱国、爱校的情感,起到时时刻刻提醒学生、教育学生和激励学生的作用。(钢笔字比赛方案结果见附录4)2、图书角——知识的殿堂利用教室的角落,布置班级图书角,引导小学生捐书、换书、看书,布置书香班级,让每一位小学生课余时间都有书看,丰富小学生的课余生活。图书角由小学生们自己轮流负责保管,借阅制度由班干部制定。这样不仅提高学生的看书积极性,而且在与他人交流过程中,可以培养小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对他们进行集体主义教育。我校各班广泛开展了争当图书角活动的“佼佼者”活动,每学期举办一次“读一本好书的心得体会”征文比赛;开设荐书栏,由班上学生轮流撰写,充分调动了学生的读书积极性,使图书角发挥出其应有的“文化源”作用。(图书管理制度见附录5)3、黑板报——知识的沃土黑板报不仅是教师传授知识的沃土,更是指引小学生奋进的明镜。我校班班都有黑板报,每块内容丰富、各具特色、色彩斑斓的室内黑板报分别题为“书海扬帆”、“绿色家园”、“慈母情深”等,文字编辑、新闻采写、版面设计全由学生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为培养他们的想像力和创造力,以及设计、选材、抄写、写作的能力提供了舞台。黑板上方蓝色标语“知识就是力量”为小学生提供了努力学习的动力;左下角每日一句的名人名言,让同学们时刻感受着伟人的精神魅力;右上角的“争星之旅”确定了本周的教育重点。(黑板报评比结果见附录6)(三(1)班黑板报获全校评比一等奖)(二)建设班级精神文化提高学生文明素养礼仪涉及穿着、交往、沟通、情商等内容。从个人修养的角度看,礼仪是个人内在修养和素质的外在表现;从交际的角度看,礼仪
本文标题:课题结题材料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95461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