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中国文化概论」目录导论“文化”概说一哲学文化二政治文化三学术文化四审美文化导论“文化”概说1、何为“文化”?2、何为“中国文化”?3、“中国文化”特征1、“文化”界说(1)古人:文——纹理、修养。化:教化。文化:以文教化(2)文化含义:人化,人类化,人化自然2、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1)广义:人类所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物质、精神)文化体系的构成:四层说:物态、制度、行为、心态(2)狭义:人类所创造的一切观念意识形态成果(精神)3、中国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中国文化的基本内容:语言文字、文化典籍、科技工艺、文学艺术、哲学宗教、道德伦理中国传统文化:是指1840年以前的中国文化。4、学习中国文化概论的目的、意义和方法(1)目的: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新文化(2)意义:认识民族自身、提高人文素质,创造美好未来,挖掘经济价值(3)方法:a历史梳理与逻辑分析相结合。b典籍研习与社会考察相结合(研习文化典籍,考察名胜古迹,文化遗址,历史文物)c批判继承与开拓创新相结合一文化的定义二何为“中国文化”我国著名文化学家柳诒徵《中国文化史》,从幅员、种族、年纪三个方面来讨论中国文化的特征。所谓“中国文化”,是指中国民族在古老华夏大地上所创造出来的具有恒久生命力的文化。汉族古成华夏族,建国于黄河流域,因自认为居天下之中央,故称中国。华夏民族在其发展壮大的过程中,与周边少数民族彼此交往、相互融合,使得华夏民族的范围不断扩大,逐渐形成华夏文化。进入近代之后,“中国民族”开始成为包括中国境内诸民族的共同称谓,中国人具备了更为自觉的民族观念。中国传统文化:是指1840年鸦片战争之前的中国文化,大体上历经上古原始文化、殷商西周文化、春秋战国文化、秦汉文化、魏晋南北文化、隋唐文化、两宋文化、辽夏金元文化、明清文化等发展阶段。三“中国文化”特征1、一统与多元自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便由先前的“百家之一”变成“百家唯一”,从而形成儒家文化统一天下的格局。中国传统文化在意识形态上的总体特征,可以概括为“儒学一统”。2、群体与个体与西方文化强调个体、尊重个性的传统不同,中国文化有着“群体和谐”、“家族至上”的伦理传统,有人据此将中国文化归结为“伦理型文化”。3、事功与审美墨家和法家:“重实际而黜玄想”法家:采取极端的形式儒家:立德、立功、立言壹哲学文化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哲学文化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理性积淀和内在体现,代表了中华民族理念思维的最高水平。不仅如此,哲学文化还是整个传统文化的核心,它在整个传统文化体系中起着主导作用和制约作用。第一节儒家文化儒家文化是中国哲学文化的主干。形成于春秋时期百家争鸣文化环境中的儒家哲学思想,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便一直占据着中国思想文化的统治地位,其基本精神贯穿于此后的中国历史长河,对中华民族的共同文化和共同心理的形成起了及其重要的作用。一儒家哲学的基本观念1、儒家:“儒”本是古代专为贵族服务的巫、史、祝、卜之流,后来逐渐用来指称具有一定文化知识的学者和教师。儒家是指春秋战国时期形成的以孔子为宗师的学派。这一学派以《诗》、《书》、《礼》、《易》、《春秋》为经典,以此为准则;强调维护君臣、父子、夫妇、兄弟等伦常关系。儒家思想从发展上看,儒家哲学历经不同时期形成不同的理论形态。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一)贵仁“仁”,是儒家学派道德规范的最高原则,也是孔子思想体系的理论核心。“仁”的最初含义是指人与人的一种亲善关系,在此基础上孔子把“仁”进一步作为了伦理道德的最高范畴,修养的理想境界和最高标准。孔子将“仁”的含义定义为:仁者”爱人“。强调血缘纽带是”仁“的最基本含义,这是儒家思想区别于其他派别的根本特征。如何达到仁,孔子提出两个根本标准,即忠恕。所谓“忠”,含有真心诚意,积极为人之意;“恕”要求做到不要有害于人。(二)尊孔“礼”是指中国奴隶社会的典章制度,奴隶社会及封建社会的道德规范。作为典章制度,它是奴隶社会政治制度的体现,是维护宗法与等级制度的上层建筑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人与人交往中的礼节仪式。“礼”是儒家政治哲学的核心。“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礼”和“仁”的关系。“克己复礼为仁”体现两者的密切关系。“克己”与“复礼”既是“仁”的政治内容,也是达到“仁”的方法和途径。“克己”既是克制自己的欲求,通过对个体道德的自觉培养,提高修养,使一切视听言动的行为都符合“礼”的要求,以最终达到恢复周礼的政治目的。“复礼”就是恢复周礼,让社会恢复到西周盛世。(三)重教儒家非常重视教育,以达到“克己复礼”的理想结果。孔子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圣人”、“君子”之类的理想人才。“圣人”、“君子”应具备“仁、义、礼、智、信”五个方面的品质。因此,教学内容应首先是“四教”,然后才是“六艺”。孔子第一次提出“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打破氏族等级界限,使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向群总开放。在教学实践中,孔子强调“诲人不倦”,“循循善诱”,善于进行启发式教学,注意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注意因材施教。(四)尚中“中庸”,是孔子对商周以来“中和”思想继承和总结而提出的一个哲学范畴,被他称为“至德”。中庸是至高无上的道德标准。其基本原则是“允执其中”,要求把握适当的限度,以保持食物的平衡,使人的言行合于既定的道德标准。从总体上看,儒家的中庸理论是以中和观念为理论基础的。所谓的“和”即事物的和谐状态,是最好的秩序和状态,是最高的理想追求。所谓“中”指的是事物的“度”。不偏不倚,过犹不及,它是实现和谐的根本途径。以“中和”观念为核心的中庸之道,包含两层意思。其一,但对过犹不及,强敌中和、和谐,任何固执一端都失于“中”。其二,“执众”的准则就是“礼”。二儒家哲学的发展演变从儒家哲学的发展演变过程来看,主要经历了先秦、汉唐、宋明、清四个阶段,反映了儒家哲学从形成、发展、鼎盛到衰微的整个过程。(一)先秦儒学孔子去世后,儒家分为八家。其中对儒学思想在理论上贡献最突出的是以孟子为首的“孟氏之儒”和以荀子为首的“孙氏之儒”。a、孟子着重讲仁,提出“性善”、“仁政”、“民本”观点。孟子极大地拓展了孔子“礼”的思想,形成了一整套较为完善的仁学思想体系,在儒学思想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b、荀子的思想主要特色是综合百家、调和儒法。荀子认为人性本恶,只有通过后天的努力,去恶从善,才能达到道德品质的高尚境界。同时,他认为只讲“礼仪”,不重法度,只重教化,不重“刑罚”,并不足以维护社会统治秩序,因而他主张既隆礼,又重法。(二)汉唐儒学逐渐向政治化,经济化、宗教化发展。代表人物:董仲舒发展:(汉)建立了“天人合一”的新体系。完备了儒学伦理纲常,对“三纲”、“五常”作了全面系统的阐述。另一方面,得到统治者的支持,出现了“独尊儒术”的局面。隋唐时期,实行儒释道兼容并包的政策。科举制度的确立,推动了经学的进一步发展。为宋明理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三)宋明理学(儒学的鼎盛期)定义:宋明时期,儒学吸收佛道思想,从理论上进一步得到完善,形成的新的理论形态,它是高度哲学化和政治伦理化的儒学,是儒学发展的最高理论形态。代表人物及观点:周敦颐(开山之祖)“”时间人物代表观点北宋周敦颐(开山之祖)性与天道北宋张载、二程(奠基者)张载以“气”为本体,二程以“理”为本体。均主张“性即理”南宋(高峰)朱熹(挑战者集大成者)在张载与二程的基础上,建立了以理为本体,以理统气的庞大的哲学逻辑体系,后世称之为“程朱理学”南宋陆九渊(挑战程朱理学,又称“心学”)将儒家孔孟学说和佛教禅宗思想结合,继承了程颢“天即理,即心”的观点,提出“心即理”的命题。明中叶王阳明(心学)继承发展陆九渊的学说,成了心学集大成者,因之有“陆王心学”之称。主张“心即理”、“心无外理”,把心与理统一起来。“知行合一”、“致良知”。(四)清代儒学形成了一代新的儒学思潮——朴学。代表人物:顾炎武特征:朴学在治学上重视客观证据,反对主管武断,运用归纳法、演绎法,形成一种精确谨慎、朴实无华的治经方法和笃实学风。朴学在治学上重视客观证据,反对主观武断,运用归纳法、演绎法,形成一种精确谨慎、朴学无华的治经方法和笃实学风,有一定价值。三儒家哲学的基本特征(一)“内圣外王”的人格理想所谓“内圣”,是指主体心性修养方面的要求,以达到仁、圣境界为极限;所谓“外王”,是指社会政治教化方面的要求,以实现王政、仁政为目标。儒家“内圣外王”的人格理想的主要特点,是要求以圣贤的人格为价值指向,以个体的道德自觉为修身原则,最终挺立于天地之间,担当起国家和民族的重任。内圣主要变现为善的德行。善的具体内容是广义的人到精神,其基本观念则是儒家的仁。原始儒家以仁为核心,孔子把“恭、宽、信、敏、惠”视为仁的具体内容,这些品德从不同方面展示了内圣的品格。(二)“天人合一”的思想模式“天人合一”是指把宇宙人生或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一切万事万物的发展变化都看做相互联系、和谐、平衡的有序运动的一种思维模式。儒家以“内圣外王”为人格理想,而“内圣外王”的极至则是“天人合一”。从某种意义上说,“天人合一”代表了儒家文化的根本精神和最高境界,追求“天人合一”的精神和境界,成为历代儒家的思想模式。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轴心和主要代表。自孔子创立儒学以后,经过2000余年历代儒学家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建构了一套具有完整的理论构架和价值系统的儒家思想体系。尤其是在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化政策后,历代统治者及其思想家成功地将儒家思想织进社会生活,使之与中国古代宗法性社会结构融为一体。在历史上,儒家思想弥漫整个中国古代社会,渗透到社会政治、伦理、经济生活的各个层面,深深地积淀于民族意识和文化心理结构之中,对塑造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性格所起的作用,是无与伦比的,对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与走向也有巨大影响。第二节道家哲学道家哲学也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在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史上,道家哲学与儒家哲学是两座对峙的高峰,同时,道家哲学有是儒家哲学的重要补充。一道家哲学的基本观念道家,是古代哲学主要流派之一,因以“道”为世界本原,故称为“道家”。道家哲学强调以“道”来统摄自然、社会和人生三大层面,追求三者的自然平衡,其主要代表人物是老子和庄子,因此,道家学说也可以称之为“老庄之学”。(一)老子的基本思想老子生活于春秋时代,与孔子是同时代人。老子的基本思想包含在《老子》一书中。《老子》又称《道德经》。1.道本体论“道”,是道家哲学的根本范畴,老子哲学的整个理论系统都是围绕“道”这个观念展开的。“道”的最初含义是具体的道路、途径,以后逐渐抽象为方法、原则、规律。老子则第一次将“道”提升为哲学的最高范畴,一个统摄宇宙和人生的本体概念。“道”在老子的思想中主要包含两层含义。第一,“道”是世界的本原,即“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里的“一”,指阴阳未分前,宇宙混沌一体,“二”,指的是宇宙分化为阴阳,“三”指阴、阳、和。所谓“三生万物”,即通过阴阳对立生成新的统一体。第二,“道”是事物变化发展的规律、法则,即“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者万物之奥”。2.否定式辩证法所谓“否定式辩证法”,主要是运用逆向思维的手段,注重从否定的、负的方向去认识和描述对象,通过“否定之否定”揭示对象的辩证本质。中国古代“否定式辩证法”思想在道家哲学特别是老子哲学中得到了最早、最系统和最富有成效的体现。以老子辩证法为代表的道家辩证法以其深刻的否定性思想极大地推进了中国古代辨证思想的发展。老子从负面对道作否定性的描述,如他说道“无形”、“无状”、“无名”等,目的都是为了通过一步步的不断否定,来否定掉道的具体性、有限性,以最终肯定道的整体性、无限性和超越性。3.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老子“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是与其“道法自然”的哲学主张相联系的。所谓“无为”,即无违自然、顺其自然而无所作为或不强作为之义。在道家看来,不仅道“无为”,而且天地万物在其本性上也都是“无为”的,人当然也不应例外。因此,既然天道自然无为,人道也应效法天道,做到常无任自然,这就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了。所以统治者治理国
本文标题:中国文化概论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95769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