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一章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第一课时化学实验安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实验安全的重要性。2.了解化学实验的安全常识。过程与方法:通过化学实验的安全常识的习,掌握常见化学实验突发事件的处理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安全意识,遵守实验室安全守则,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教学重点:了解化学实验的安全常识教学难点:掌握化学实验的规范操作和突发事件的处理方法。教学用具:多媒体电教平台。教学过程:[引入情境]将P2及P3化学家做实验及实验室投影到教室前面,引导学生从思想意识中进入化学世界。[讲述]故事:1774年,拉瓦锡在发现氧的著名实验中,经过科学分析得出了反应事物本质的结论:空气是有两种气体组成的。拉瓦锡通过严谨的化学实验拭净了蒙在氮元素上的尘土,人们终于科学的认识了空气的基本组成。[引言]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科学规律是通过对自然现象的发现、探究和反复验证形成的。化学研究的主要方法是实验方法,所以学习化学离不开实验,掌握实验方法以及完成实验所必须的技能,是学好化学的关键。[板书]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问题]回顾初中我们所学习的化学基本实验操作有哪些?[学生讨论、回答]固体、液体的取用、物质的加热、以及基本仪器的使用。(课件3)[问题]①初中化学实验过程中涉及到哪些实验安全问题?如何避免?(课件4、5)②实验中出现意外如何处理?[分组讨论,完成学案]建议5—6人一组,组间交流,达成共识。[讲解]为了完成更多的实验,我们还需进一步学习一些基本的实验方法和基本操作。[板书]一、化学实验安全[学生发言,小结讲述]1.遵守实验室规则。当你走进化学实验室时,首先要认真阅读并牢记实验室规则。2.了解安全措施。了解危险化学药品和使用时的注意事项、着火和烫伤的处理、化学灼伤的处理、如何防止中毒、意外事故的紧急处理方法,以及灭火器材、煤气、电闸等的位置和使用方法,报警电话等。3.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例如,掌握仪器和药品的使用、加热方法、气体收集方法等。4.重视并逐步熟悉污染物和废弃物的处理方法。[讲解]实验安全是为避免受到意外伤害的保障,要想我们的探究实验取得结果,必须遵守实验的有关规则、安全措施及正确的操作方法。[学生阅读]P4注意问题1、2、3、[学生回答]实验安全注意的问题:……(老师穿插、补充、完善)[情境创设1]实验室规则展示(课件6-8)(1)进入实验室后,须按指定座位就座,不准大声喧哗,不得乱扔纸屑、杂物等,保持室内安静、清洁。(2)实验课前,要预习实验内容,明确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步骤。(3)实验前要认真听老师讲解实验目的和所用仪器、药品的性能,弄清实验步骤,实验时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细心观察,认真分析,做好记录,写好实验报告。(4)要节约水电和化学药品,爱护仪器设备。违反操作规程,损坏、拿走仪器和药品要按其情节轻重和有关规定作相应处理,并记录在册。(5)实验完毕后,要认真整理和清洗仪器,并放回原处,打扫实验室并切断电源,关好门窗,经老师或实验员验收后方可离开。[情境创设2]常见意外情况展示,引导学生讨论解决(课件9-13)(1)酒精及其他易燃有机物小面积失火,应迅速用湿抹布扑盖;钠、磷等失火用细沙扑盖,重大火情拨打电话119。(2)玻璃割伤,应先除去伤口玻璃碎片,用医用双氧水擦洗,用纱布包扎,不要用手触摸伤口或用水洗涤伤口。(3)眼睛的化学灼伤,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边洗边眨眼睛。若为碱灼伤,则用2%的硼酸溶液淋洗;若为酸灼伤,则用3%的NaHCO3溶液淋洗。(4)浓酸溶液洒在实验台上,应先用碱液中和,然后用水洗净擦干;浓酸溶液沾在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并涂抹3%~5%的NaHCO3溶液。(5)浓碱洒在桌面上,应先用稀醋酸中和,然后用水冲洗擦干;浓碱沾在皮肤上,应先用较多的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6)汞洒落后,应立即撒上硫粉,并打开墙下部的排气扇。[情境创设3]针对实际问题的操作展示,归结正确操作方法(1)化学实验中的常见操作列举(2)常见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课件14-16)(3)实验后的废液和废渣的妥善处理。(课件17-21)(4)数值与实验安全(5)实验药品的安全存放(6)气体收集的原理[穿插讲解,板书]1、遵守实验室规则2、了解安全措施3、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思考]根据初中你做的化学实验,想一下进行化学实验和探究时还应注意哪些安全问题。写在卡片上同为交流。[交流]讨论情况及归纳总结。[小结]以上是我们做实验必须遵守的一些注意事项,为确保实验效果及安全,我们应牢记于心。[板书设计]: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第一课时)一、化学实验安全1、遵守实验室规则2、了解安全措施3、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作业设计]配套课时练习题《化学实验基本方法》(第二课时过滤和蒸发)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过滤和蒸发所使用的仪器及操作要领;2.掌握SO42-的检验。过程与方法:通过对过滤和蒸发等方法的学习,掌握一定的分离、提纯操作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了解分离、提纯原则和掌握技能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一丝不苟的科学作风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教学重点:1.了解过滤和蒸发所使用的仪器及操作要领;2.掌握SO42-的检验(重点)。教学难点:粗盐提纯过程的实验设计要点。教学用具:多媒体电教平台;过滤、蒸发实验仪器装置。教学过程:[复习引入]如果有一堆铁屑和铜屑的混合物,提纯铜屑的最简单的方法是什么?[学生回答]用磁铁将混合物中的铁屑分离出来——物理方法。加盐酸,将铁屑溶解掉——化学方法。[设问]化学实验中使用到的实际往往来自自然界或人工合成,但初级产品往往为混合物。要得到较为纯净的实际就要使用分离和提纯的操作,你能否准确表述分离与提纯的定义?[学生讨论、回答]将混合物中各组成物质分开,得到比较纯净的物质,并且要求恢复到原来状态(或指定的状态)称为物质的分离。将混合物中的主要成分(或某种指定物质)净化,而把其他杂质除去,称为物质的提纯。[引入]今天我们就重点来学习分离与提纯过程中经常用到的两个方法——过滤和蒸发[板书]二、过滤与蒸发[问题]请同学们自主阅读课本,小组讨论后准确得出过滤和蒸发的概念、仪器用品和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等记忆性结论。[学生讨论、回答]1.过滤(1)概念:将固体与液体分离的一种方法。(2)主要仪器及用品:烧杯漏斗玻璃棒铁架台(带铁圈)滤纸(3)注意事项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二低:①滤纸上沿低于漏斗上沿;②液面低于滤纸上沿。三靠:①烧杯口紧靠玻璃棒;②玻璃棒紧靠三层滤纸处;③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2.蒸发(1)概念:分离溶于溶剂中的固体溶质的一种方法。(2)主要仪器及用品:蒸发皿酒精灯铁架台(带铁圈)玻璃棒①蒸发过程中要不断搅拌②当大量晶体析出时,停止加热,用余热蒸干。[总结学生发言,板书]1.过滤(1)概念:将固体与液体分离的一种方法。(2)主要仪器及用品:烧杯漏斗玻璃棒铁架台(带铁圈)滤纸(3)注意事项:一贴、二低、三靠。2.蒸发(1)概念:分离溶于溶剂中的固体溶质的一种方法。(2)主要仪器及用品:蒸发皿酒精灯铁架台(带铁圈)玻璃棒①蒸发过程中要不断搅拌②当大量晶体析出时,停止加热,用余热蒸干。[问题情境1]粗盐主要成分为氯化钠,常由海水晒盐或盐井水日光蒸发得到,因此当中往往含有大量泥沙,试分析,如何除去粗盐中混有的泥沙?[分组讨论,完成学案]建议5—6人一组,组间交流,达成共识。[讲解]溶解(粗盐溶解有少量不溶物)——过滤(烧杯内为无色透明溶液,滤纸有残物)——蒸发(有白色晶体析出)[问题情境2]粗盐中除含有泥沙外,还含有氯化钙、氯化镁、硫酸盐等可溶性杂质。(1)可以通过何种试剂进行提纯除杂?(2)在有关除杂步骤中应注意哪些问题?[复习回顾]除杂问题中需要遵循怎样的原则?不增(不加入新的物质);不减(不消耗被提纯的物质如:不能减少NaCl成分);易分(杂质转换为沉淀、气体等易分离除去如:将NaCl溶液中可能存在的Na2SO4转换为沉淀BaSO4)。除杂思路:根据杂质特征选择除杂剂,通常选择易与杂质反应生成气体、沉淀的物质为除杂剂符合复分解反应类型。[分组讨论,完成学案]建议5—6人一组,组间交流,达成共识。[总结学生发言,讲述]可行性方案(1)BaCl2——Na2CO3——NaOH——HCl(2)BaCl2——NaOH——Na2CO3——HCl(3)NaOH——BaCl2——Na2CO3——HCl[小结]Na2CO3在BaCl2之后加入,Na2CO3除CaCl2和BaCl2。稀盐酸最后加入。[深化并板书]3.SO2-4和Cl-的检验SO2-4的检验(1)试剂:盐酸、氯化钡溶液。(2)步骤某溶液――――――→滴加稀盐酸酸化无沉淀―――――→加BaCl2溶液白色沉淀,证明原溶液中有SO2-4。可溶性氯化物的检验+硝酸+AgNO3——AgCl↓(验证)过滤除去[本节小结]本节我们主要学习了过滤和蒸发的操作要点,并通过实际问题对这两种方法进行了演练。[板书设计]:二、过滤与蒸发1.过滤(1)概念:将固体与液体分离的一种方法。(2)主要仪器及用品:烧杯漏斗玻璃棒铁架台(带铁圈)滤纸(3)注意事项:一贴、二低、三靠。2.蒸发(1)概念:分离溶于溶剂中的固体溶质的一种方法。(2)主要仪器及用品:蒸发皿酒精灯铁架台(带铁圈)玻璃棒①蒸发过程中要不断搅拌②当大量晶体析出时,停止加热,用余热蒸干。3.SO2-4和Cl-的检验SO2-4的检验(1)试剂:盐酸、氯化钡溶液。(2)步骤某溶液――――――→滴加稀盐酸酸化无沉淀―――――→加BaCl2溶液白色沉淀,证明原溶液中有SO2-4。可溶性氯化物的检验+硝酸+AgNO3——AgCl↓(验证)过滤除去[作业设计]配套课时练习题《化学实验基本方法》(第三课时蒸馏、萃取和分液)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蒸馏的实验原理和操作要领;2.了解萃取的实验原理和操作要领。过程与方法:通过对蒸馏和萃取等方法的学习,掌握一定的混合物分离、提纯操作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蒸馏和萃取两种分离方法和操作技能的学习,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一丝不苟的科学作风,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教学重点:1.了解蒸馏的实验原理和操作要领;2.了解萃取的实验原理和操作要领。教学难点:相关实验操作规范和注意事项。教学用具:多媒体电教平台;蒸馏、萃取实验仪器装置。教学过程:[问题引入]某同学在实验室欲配制硝酸银溶液,可恰好蒸馏水刚刚用完,他就用自来水配制,结果如何?如何检验自来水中的Cl-?[学生回答]配制出的硝酸银溶液中将会出现少量白色沉淀,分析自来水中含有一定量的Cl-杂质。Cl-杂质的检验:可向自来水样品中先加硝酸酸化,再加硝酸银,若产生不溶于水的白色沉淀AgCl。[设问]如何除去自来水中的Cl-杂质?[讲述]今天我们就重点来学习分离与提纯过程中经常用到的另外三种方法——蒸馏、分液和萃取。[板书]三、蒸馏、分液和萃取。[问题]请同学们自主阅读课本,小组讨论后准确得出蒸馏的概念、仪器用品和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等记忆性结论。[学生讨论、回答]1.蒸馏(1)原理: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沸点不同,除去液态混合物中易挥发、难挥发或不挥发的杂质的方法。(2)主要仪器及用品:圆底烧瓶冷凝器石棉网牛角管铁架台锥形瓶酒精灯(3)注意事项①温度计水银球处于蒸馏烧瓶支管口下方处;②冷凝水,下口进冷水,上口出热水;③投放沸石或瓷片防暴沸;④烧瓶底加垫石棉网;⑤使用前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板书]1.蒸馏(1)原理: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沸点不同,除去液态混合物中易挥发、难挥发或不挥发的杂质的方法。(2)主要仪器及用品:圆底烧瓶冷凝器石棉网牛角管铁架台锥形瓶酒精灯(3)注意事项[问题情境]海水资源是人类的宝贵财富,但海水中由于含有大量的NaCl、MgCl2等可溶性杂质而无法食用,现请设计一实验方案实现海水的淡化并验证。[学生活动]分组讨论,并依据教师对问题分析的辅助完成学案。验证自来水中含有可溶性盐
本文标题:《化学实验基本方法》教学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96000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