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药学 > 药品安全知识宣传资料
购买药品和保健品的注意事项1、购买药品的注意事项(1)一定要到合法的药店买药。合法的药店是经过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的,药店内都悬挂着《药品经营许可证》和《营业执照》。(2)如果知道买哪种药,可直接说出药品名称,如果不知道应该买哪种药,请向店内的执业药师说明自己买药的目的:什么人用药,治疗什么病等。(3)购买处方药时必须凭医生处方才可购买和使用。没有医生处方,为了您的用药安全,药店不能随意卖处方药。(4)购买非处方药时,应对患者的病情有明确的了解,如曾用过什么药品,用药的效果如何,有无过敏史。(5)在决定购买某种药品之前,应仔细阅读药品使用说明书,看是否对症,如果对说明书内容不明白,可以向店内的执业药师咨询,以免买错药、用错药。(6)买药时,一定要仔细查验药品包装上的生产日期、有效期等内容,不要买过期药品。(7)买药后一定不要忘记把购药的凭证保管好,如购药小票或发票,万一药品质量有问题,购药凭证是投诉、索赔、维护自己权益的重要凭证。2、购买了假劣药品或可疑药品如何处理如果对购买的药品质量有确切怀疑,请尽量保留相关证据,包括购买的药品实物及其包装、购买药品的凭据,如销售票据、小票、发票等,然后,就近向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对医疗机构使用药品造成损害的情况,涉嫌药品质量问题的应及时向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反映;涉嫌医务人员违反有关法律法规规定非合理用药的,应及时向卫生行政部门反映。3、保健食品与药品的区别保健食品与药品最根本的区别就在于保健食品没有确切的治疗作用,不能用作治疗疾病,只具有保健功能。区别保健食品和药品最简单的办法是,当你购买时,一定要先看清包装盒上的“批准文号”,药品的批准文号开头为“国药准字”,保健食品的批准文号开头为“国食健字”或“×卫食健字(其中的×代表某个地区简称)”。4、保健食品与一般食品的区别(1)保健食品含有一定量的功效成分(生理活性物质),能调节人体的机能,具有特定的功能;而一般食品不强调特定功能。(2)保健食品一般有特定的食品范围(特定人群),而一般食品无特定的食用范围。在一般食品中也含有生理活性物质,由于含量较低,在人体内无法达到调节机能的浓度,不能实现功效作用。保健食品中的生理活性物质是通过提取、分离、浓缩(或是添加了纯度较高的某种生理活性物质),使其在人体内达到发挥作用的浓度,从而具备了食品的第三功能。5、如何识别药品是否变质药品都标有有效期,在规定的保存条件下,在有效期内的药品均可放心应用,在服用或使用药品前均要检查药品的有效期,超过有效期的药品请不要使用。药品的有效期是通过严格的稳定性实验测算出来的,有效期内的药品厂家保证质量。目前,有部分患者有一种倾向就是快过有效期的药品不愿意用,其实并不是一到有效期药品就变质了,不能用了,只是厂家为了确保质量而定的终止使用日期,离变质日期还有较长时间,可以安心应用。另一方面,在医药公司、医院都可以保证其贮存条件,而不具备相应的贮存条件时,即使是在有效期内的药品也可能变质,特别是患者存放在家中,更容易发生。那么,如何识别在有效期内的药品是否变质,这里介绍一些简易识别方法,当出现下列情况时请不要使用:药品外观发生变色、霉点、斑点,糖衣片出现裂片,异色斑点或溶解、变黑、粘连,软膏出现水化、分层,软管全体充盈胀满,颗粒剂有变色、吸潮结块、发霉,注射剂变浑浊或产外用药谨慎涂抹莫随意对于外用药,因为其是“外用”,很多人在使用时就比较随意,致使效果不好,贻误病情,有时还会出现不应有的毒副作用。那么,如何使用外用药物呢?以下几点一定要注意:看准病因如果是真菌感染性皮肤病或细菌感染性皮肤病,则要分别选用抗真菌药物或抗细菌药物;如果是过敏或湿疹等变态反应性皮肤病,选用抗菌药往往无效,则应在医生的指导下选用含糖皮质激素或其他抗炎抗过敏成分的药。确定外用药剂型要根据皮损的性质选用不同剂型的外用药。外用药分为粉剂、溶剂、洗剂、酊剂、霜剂、软膏、糊剂、硬膏等多种剂型,不同的剂型适用情况不同。洗剂适用于以红肿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炎症性皮损。如果出现了水疱、糜烂时则应用溶剂湿敷为好,因为溶剂有清洁、杀菌、减少渗出、止痒等作用。只有少许渗液的溃疡面,要使用糊剂,它可以吸收少许渗液,并具有保护作用。如果皮损肥厚,最好使用硬膏剂,以使皮损软化,增加药物的通透性等。注意浓度同一药物同一剂型,可因浓度不同而作用各异,如3%水杨酸有促进角质形成的作用,而10%水杨酸能软化和溶解角质,两者恰恰相反。区别部位要注意皮损部位与皮肤状况。面部、乳房、外阴处皮肤较薄,不可用浓度高或刺激性强的药,不可用含氟的激素类药物。手掌、足底皮肤肥厚,可用浓度较高的药物。有毛发的部位尽量应用酊剂或溶液,如果必须应用粉剂或糊剂时,要先剃去毛发。注意用量外用药也有其用量、疗程,应该按疗程规范用药。比如激素类药物不宜大面积涂抹,也不能长期使用等。总之,对于外用药也要谨慎使用,不要因其是“外用”就乱用。治感冒用药有四忌有调查显示,在常见疾病的自我药疗中,使用比例最高的是感冒药,但半数以上的购药者并没有掌握科学的用药方法。因此,药店药师一定要提醒感冒患者,感冒期间因身体抵抗力下降,如果掉以轻心,极易引发肺炎、气管炎等严重的并发症,而且治疗感冒用药一定要注意以下四忌。一忌立即服药。一些人在发现有了感冒症状后便立即服用感冒药。其实,感冒不一定都要立即吃药,有些感冒症状可以依靠自身的抵抗力和免疫系统来消除。发现感冒了就吃药,不仅没有必要,还容易引起抗药性。二忌大量服药。有些重症感冒患者为了尽快康复,会大剂量服用一种或多种感冒药。其实,很多感冒药中都含有相同成分,大剂量服用可造成某种药物成分在体内的浓度过高,甚至引起药物中毒。所以,吃感冒药应注意根据个体情况选用安全、有效、经济的药物,对于发热、头痛、咳嗽症状较重者可选用白加黑、感冒清热颗粒等,因为它们的组分中对乙酰氨基酚的含量较高,又含有氢溴酸右美沙芬,可解除发热及咳嗽等症状;儿童可选用小白糖浆、护彤、牛磺酸颗粒、双黄连口服液、感冒清热冲剂等;流行性感冒患者可选用抗病毒颗粒、清开灵口服液、感康等。另外,儿童、老年人、有出血疾病的人,应慎用感冒通;从事驾驶、高空作业和精细操作的人员应禁用含有扑尔敏、苯海拉明成分的泰诺、力克舒、感冒通等,以免引起嗜睡、头昏而酿成事故;哺乳期妇女应慎用速效伤风胶囊,以免引起闭乳;孕期头三个月应禁用抗感冒药,怀孕全程避免使用速效伤风胶囊。三忌动辄输液。感冒患者都希望早点好、快点退烧,许多人认为吃药效果太慢,特别热衷于输液治疗。其实,并不是所有的感冒、发烧病人都需要输液治疗,除了平时患有慢性病或年老体弱者需要输液外,中青年人以及平时身体状况较好者,患了感冒一般没必要输液,只要调整好心态,多喝水,注意休息,多吃易消化的食物,在医生指导下按时服药治疗,身体同样会很快恢复。对于这一点,药师要向前来咨询的患者讲解清楚。四忌滥用抗生素。不少患者均有这种错误认识,得了感冒及时用抗生素就可以早日痊愈,其实这种说法不对。感冒是由病毒引起的,而抗生素在这个时候是没有用处的,抗生素对病毒不起作用,还可能引起一些并发症,所以这样做既是浪费药物又是滥用药物。抗生素仅适用于由细菌和部分微生物引起的炎症发热,咽喉炎、流行性感冒等多为病毒引起,用抗生素是无效的。就算是细菌感染引起的发热,也有多种不同的类型,也不能盲目使用头孢菌素等抗生素,最好还是在医生指导下用药。哪些药物容易损害肝脏和肾脏?肝脏是人体的解毒器官。它能将绝大多数的体内代谢产物及外来毒物,变成无害而从体内清除,部分物质转化成有效物在体内发挥作用。任何有毒物质(包括药物)使机体中毒时,肝脏常首当其冲,因而容易引起功能损伤,尤其在肝功能不良时,可导致中毒性肝炎、肝肿大、溶血、出血、肝硬化、黄疸、谷丙转氨酶升高等。可能引起肝脏损害的药物:(1).抗菌药物:四环素类、无味红霉素、氯霉素、洁霉素、磺胺类、利福平、异烟肼、对氨基水杨酸等。(2).抗肿瘤药:氮芥类、氨甲喋呤、6-巯基嘌呤等。(3).激素及其有关药物:甲基睾丸酮、苯丙酸诺龙、已烯雌酚、地巴唑等。(4).其它:苯巴比妥、水合氯醛、氯丙嗪、苯妥英钠、丙戊酸钠、消炎痛、扑热息痛及一些含汞、铋、锑砷等金属的药物。在使用这些药物时特别是对肝功能不良的病人使用时,应特别慎重。可用可不用的药物,尽可能少用或不用,以减轻肝脏的负担。肾脏是药物排泄的主要途径,许多药物或其分解对肾脏有一定损害作用,如肾功能不良,就可能引起药物蓄积中毒,或导致肾功能进一步损害。哪些药物会损害肾脏呢?(1).抗菌素类:卡那霉素可引起蛋白尿、血尿等;庆大霉素、链霉素也能引起肾损伤;四环素类、氯霉素等使肾小管发生退行性变化;有些磺胺药可导致结晶尿和血尿;抗菌素对肾脏的损害大多会可逆的。如果及时停药,绝大多数可迅速恢复。(2).解热镇痛药:长期服用会发生肾脏的损害,出现腰痛、蛋白尿、管型尿、少尿等。(3).其它:巴比妥类、水合氯醛、部分抗肿瘤药如氨甲喋呤、丝裂霉素等,抗结核药如异烟肼、对氨基水杨酸等,对肾脏也会造成损害。药物服用时的禁忌是什么?1、忌茶的药物茶叶干扰药物疗效的原因是由于其中含有大量鞣质,这种鞣质可与多种药物结合生成难溶性物质,结果导致药物吸收减少而降低药物的疗效。服用含碳酸氢钠的制剂(小苏打、小儿消食片等)及铁剂(硫酸亚铁、枸椽酸铁铵等)、生物碱制剂(盐酸麻黄素、硫酸阿托品等)、酶制剂(多酶片、胃蛋白酶合剂等)、强心甙类、去痛片以及利福平等药物时不可同时喝茶。正在服用催眠药、抗组胺药及潘生丁的病人不要喝茶,因为茶中的咖啡因可对抗这些药物的作用,使疗效降低。2、忌酒的药物降血糖药:服药期间饮酒会导致严重低血糖,严重者可引起昏睡等反应。降血压药和利尿剂:服药时饮酒,可加重体位性低血压,甚至发生休克。抗结核药和甲氨喋呤:饮酒可增加这些药物的肝毒性,引起黄疸、转氨酶升高。解热镇痛药(阿斯匹林、扑热息痛等):同时饮酒可增加药物引起消化道出血的危险。乙醇还能抑制扑热息痛的排泄,若同时使用超剂量的扑热息痛,可引起严重肝坏死或肝昏迷,甚至导致急性肾衰竭致死。洋地黄类强心甙:服这类药时饮酒可因血中钾离子浓度下降,使患者易出现中毒症状。硝酸甘油:乙醇与该药合用,能引起低血压,严重时出现心血管性虚脱。中枢性抑制药(水合氯醛、安定等)和抗凝血药(双香豆素类):少量多次饮酒加速这些药物代谢;长期大量饮酒则抑制这些药物代谢。3、忌烟的药物抗抑郁药:吸烟能降低丙咪嗪、阿米替林等三环类抗抑郁药的稳态血药深度,降低药物疗效。胰岛素:吸烟能增加糖尿病人对胰岛素的需要量(较不吸烟患者高1/3)及降低皮下注射胰岛素的吸收速度。口服避孕药:吸烟能增强雌激素类口服避孕药在心血管系统方面的不良反应,增加中风、心肌梗塞、血栓栓塞的发生率。抗溃疡药:吸烟可使胃液的分泌大量增加,降低西咪替丁及其它抗溃疡愈合。茶碱、咖啡因:吸烟可使茶碱、咖啡因的作用时间缩短,对茶碱的影响即使戒烟三个月也难改变。4、驾驶员慎用的药物为了行车安全和健康,驾驶员对下列药物必须慎重使用。治感冒药:速效感冒胶囊、感冒通、感冒清等。治感冒药物中,多数含有抗组胺药,有镇静作用,服药后,会诱发患者的睡意,不能从事注意力高度集中的工作。治胃病药:胃复安又称灭吐灵,是治疗胃病的常用药物。该药虽然毒性很低,但有的人服用此药后,容易出现神经系统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急性肌张力障碍,并呈阵发发性发作,若在驾车途中发作,即会产生严重后果。为此,驾驶员应慎用胃复安,需用时亦应减量。抗过敏药:苯海拉明、异丙嗪、扑尔敏等抗组织胺药,对中枢神经系统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服用抗过敏药物后,有头晕、思睡、视力模糊、口干、倦乏等副作用,驾驶员在工作时不宜使用。解热消炎镇痛药:用于偏头痛的苯噻啶和用于炎症性疼痛的消炎痛、舒筋灵等药物,疗效虽佳,但副作用较多。这些药物常见的反应有思睡、头晕、头痛、耳呜、呕吐、心悸等,驾驶员必须慎用。镇静安定类药物:凡是具有镇静作用的药物,都能对大脑皮层产生不同程度的抑制,司机服用此类药后,大脑反应迟钝,精力分散,有的甚至昏昏欲睡,最容易造成交通事故。因此,驾驶员如果由于病情需要
本文标题:药品安全知识宣传资料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96008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