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酒店餐饮 > 《朝花夕拾》-中考知识点与练习汇总
1《朝花夕拾》中考知识点与练习汇总1.作者: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现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2.内容《朝花夕拾》是鲁迅创作的以回忆童年和青少年时期生活为主的散文集,共收入10篇散文,写于1926年6月至11月间,《朝花夕拾》题目意义是“早晨的花晚上拾起”,意即:“从记忆中抄出来的意思”。3.故事梗概《狗•猫•鼠》在这篇文章里,鲁迅先生清算猫的罪行:第一,猫对自己捉到的猎物,总是尽情玩弄够了,才吃下去;第二,它与狮虎同族,却天生一副媚态;第三,它老在嗥叫,令人心烦;第四,它吃了我小时候心爱的一只小隐鼠,虽然后来证实并非猫所害,但我对猫是不会产生好感的,何况它后来确实吃了小兔子!这篇文章取了“猫”这样一个类型,追忆童年时救养的一只可爱的隐鼠遭到摧残的经历和感受,尖锐而又形象地讽刺了生活中与猫相似的人。表现了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暴虐者的憎恨。《阿长与〈山海经〉》忆述儿时与保姆长妈妈相处的情景,描写了长妈妈善良、朴实而又迷信、唠叨、“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的性格,对她寻购赠送自己渴求已久的绘图《山海经》之情,充满了尊敬和感激。文章用深情的语言,表达了对这位劳动妇女的真诚的怀念。《二十四孝图》是一本讲中国古代二十四个孝子故事的书,配有图画,主要目的是宣扬封建的孝道。鲁迅先生从自己小时阅读《二十四孝图》的感受入手,重点描写了在阅读“卧冰求鲤”、“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三个故事时所引起的强烈反感,形象地揭露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揭示了旧中国儿童可怜。作品对当时反对白话文、提倡复古的倾向予以了尖锐的抨击。《五猖会》五猖会是一个迎神赛会,在童年的我的心目中是一个节日。记述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心情,和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的扫兴而痛苦的感受。指出强制的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无常》无常是个具有人情味的鬼,去勾魂的时候,看到母亲哭死去的儿子那么悲伤,决定放儿子“还阳半刻”,结果被顶头上司阎罗王打了四十大棒。文章在回忆无常的时候,时不时加进几句对现实所谓正人君子的讽刺,虚幻的无常给予当时鲁迅寂寞悲凉的心些许的安慰。说明“无常”这个“鬼而人,理而情”,爽直而公正的形象受到民众的喜爱,是因为人间没有公正,恶人得不到恶报,而“公正的裁判是在阴间”。文章在夹叙夹议中,对打着“公理”、“正义”旗号的“正人君子”予以了辛辣的嘲讽。《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描述了儿时在家中百草园得到的乐趣和在三味书屋读书的乏味生活,揭示儿童广阔的生活趣味与束缚儿童天性的封建书塾教育的尖锐矛盾,表达了应让儿童健康活泼地成长的合理要求。《父亲的病》父亲被江湖庸医耽误,死去了,一直是埋在鲁迅心中的痛苦。文章重点回忆儿时为父亲请医治病的情景,描述了几位“名医”的行医态度、作风、开方等种种表现,揭示了这些人巫医不分、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实质。《琐记》主要回忆了自己离开绍兴去南京求学的过程。作品描述了当时的江南水师学堂和矿务2铁路学堂的种种弊端和求知的艰难,批评了洋务派办学的“乌烟瘴气”。作者记述了最初接触进化论的兴奋心情和不顾老辈反对,如饥如渴地阅读《天演论》的情景,表现出探求真理的强烈欲望。《藤野先生》记录作者在日本留学时期的学习生活,叙述在仙台受日本学生歧视、侮辱和决定弃医从文的经过。作者突出地记述日本老师藤野先生的严谨、正直、热诚、没有民族偏见的高尚品格,说“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表达了对藤野先生深情的怀念。《范爱农》叙述作者在日留学时和回国后与范爱农接触的几个生活片段,描述了范爱农在革命前不满黑暗旧社会、追求革命,辛亥革命后又倍受打击迫害的遭遇,表现了对旧民主革命的失望和对这位正直倔强的爱国者的同情和悼念。4.人物形象《朝花夕拾》中出现的四个主要人物是:作者的保姆、恩师、朋友和父亲。长妈妈——有愚昧迷信的一面,但她身上保存着朴实善良的爱,令作者永生难忘。从长妈妈身上,我们看到鲁迅对底层劳动人民的感情:他既揭示他们身上愚昧麻木的一面,也歌颂他们身上美好善良的一面。藤野先生——一位日本医学教授,因为表现出平等待人的态度,因为关心弱国子民的学业,他朴素而伟大的人格令人肃然起敬。他所做的一切都很平凡,如果我们不设身处地地想象鲁迅当时的处境,便很难感受到这位老师的伟大之处。范爱农——一位觉醒的知识分子,但是无法在黑暗社会立足。他无法与狂人一样,最终与这个社会妥协,也无法像N先生一样忘却,所以他的内心痛苦、悲凉,鲁迅先生疑心他是自杀的。父亲——父亲曾让童年鲁迅困惑过,因为在他兴高采烈地要去看五猖会时,勒令他背书。但是,鲁迅从来没有指责过自己的父亲,他忏悔的是自己没有让父亲安静地死去,这让他的心灵永远不安永远痛苦。5.重要内容①《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鲁迅的回忆性散文集,请简介一下其中的一篇(课内学过的除外)的主要内容:示例:《二十四孝图》主要内容:童年时代的我和我的伙伴实在没有什么好画册可看。我拥有的最早一本画图本子只是《二十四孝图》,主要讲中国古代二十四个孝子故事。其中最使我不解,甚至于发生反感的,是“老莱娱亲”、“郭巨埋儿”、“卧冰求鲤”这三件事。②《朝花夕拾》共收10篇回忆散文,被选为课文的有《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阿长与〈山海经〉》。③《五猖会》记叙作者儿时父子之间一场微妙的冲突——我对五猖会的热切盼望和父亲的阻挠,表现了父亲对儿童心理的无知和隔膜,含蓄地批判了封建思想习俗的不合理。3《朝花夕拾》【关于作家】鲁迅原名周樟寿,字豫山,后改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作品简介】《朝花夕拾》是鲁迅所写的唯一一部回忆散文集,原名《旧事重提》。一向得到极高的评价。作者说,这些文章都是“从记忆中抄出来”的“回忆文”。本书为鲁迅一九二六年所作回忆散文的结集,共十篇。前五篇写于北京,后五篇写于厦门。最初以《旧事重提》为总题,陆续发表于《莽原》半月刊。一九二七年七月,鲁迅在广州重新加以编订,并添写《小引》和《后记》,1928年9月结集时改名为《朝花夕拾》。《朝花夕拾》共收入10篇作品。包括:对猫的厌恶和仇恨的《狗.猫.鼠》;怀念长妈妈又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阿长与山海经》;批判封建孝道观念的《二十四孝图》;表现封建家长制阴影的《五猖会》;描绘迷信传说中的勾魂使者《无常》;写童年之事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揭露庸医误人的《父亲的病》;描写一个心术不正,令人憎恶的衍太太形象的《琐记》;最使鲁迅感激的日本老师《藤野先生》;潦倒一生的同乡好友《范爱农》。《朝花夕拾》将往事的回忆与现实的生活紧密地结合起来,充分显示了作者关注人生、关注社会改革的巨大热情。【书名含义及改名原因】《朝花夕拾》,原名叫《旧事重提》,过于直白,后改名为《朝花夕拾》,更含蓄,富于文采。“朝花夕拾”的含义就是早上掉落的花,傍晚拾起,比喻晚年回忆早年的生活,也就是旧事重提,所以,其中的文章都是回忆性散文。【主要内容和主题思想】《狗•猫•鼠》1.在鲁迅的《朝花夕拾》中,写“宠物”的文章是哪一篇文章?答:《狗•猫•鼠》2.简析狗和猫成了仇家的原因?答:动物们因为要商议要事,开了一个会议,鸟、鱼、兽都齐集了,单是缺了象。大家议定,派伙计去迎接它,拈到了当这差使的阄的就是狗。“我怎么找到那象呢?我没有见过它,也和它不认识。”它问。“那容易,”大众说,“它是驼背的。”狗去了,遇见一匹猫,立刻弓起脊梁来,它便招待,同行,将弓着脊梁的猫介绍给大家道:“象在这里!”但是大家都嗤笑它了。从此以后,狗和猫便成了仇家。3.作者仇猫的原因有哪些?答:猫的性情和别的猛兽不同,凡捕食雀鼠,总是尽情玩弄,直到玩厌了,才吃下去;与狮虎同族,却一副媚态;他们配合时到处嗷叫,闹得别人心烦;它吃了我小时候心爱的一只小隐鼠。虽然后来证实并非猫所害,但我对猫是不会产生好感的,何况它后来确实吃了小兔子!4.《狗•猫•鼠》中有关猫的故事有哪些?答:德国童话猫狗成仇、爱伦•坡短篇小说《黑猫》、日本“猫婆”的故事、中国古代“猫鬼”4的故事、猫教老虎本领的故事(祖母讲的)。5.《狗•猫•鼠》中作者小时候床头贴的两张花纸是?答:《八戒招赘》、《老鼠成亲》6.作者是如何认识隐鼠的?答:有一回作者听到一间空屋里有“老鼠数钱”的声音,推门进去,看见一条蛇伏在横梁上,看地上躺着一匹隐鼠,口角流血,但两胁还一起一落的。取来给躺在一个纸盒子里,大半天隐鼠竟醒过来了,渐渐的复了原,但不逃走。于是隐鼠就成了作者的玩伴。7.隐鼠的结局是怎样的?答:隐鼠缘着长妈妈的腿要爬上去,被她一脚踩死了。8.《狗•猫•鼠》一文是针对谁的攻击引发的?用意何在?答:《狗•猫•鼠》中针对“正人君子”的攻击引发的,嘲讽了他们散布的流言,表述了对猫的“尽情折磨”弱者、“到处嚎叫”、时而“一幅媚态”等特性的憎恶;追忆童年时救养的一只可爱的隐鼠遭到摧残的经历和感受,表现了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暴虐者的憎恨。《阿长与山海经》1.文章围绕阿长写了哪些事情?哪些事是详写?哪些事是略写?为什么要这样安排?答:切切察察的毛病;摆成“大”字的睡相;令人厌烦的种种规矩;给我讲“长毛”的故事;为我买绘图的《山海经》。作者写此文目的是要表述出自己对长妈妈的敬意和怀念。因此着重写买《山海经》,突出了文章的中心意思,而略写其他,作者是采用了欲扬先抑的写法,力求写出一个真实而鲜活的长妈妈的形象,也为后面抒写对长妈妈的敬意和怀念作了铺垫。2.本文的线索是什么?答:我对阿长的感情是变化为线索,从“不大佩服——不耐烦——空前敬意——新的敬意。”3.我想买《山海经》一事的起因是什么?(请用一句话概括)答:“我”渴慕着绘图的《山海经》了。“这渴幕是从一个远房的叔祖惹起来的”。4.结合全文,概括长妈妈的形象特点。答:她没有文化,粗俗、好事,而又心地善良,热心帮助孩子解决疑难问题。她是一个很不幸而又热望一生平安的劳动妇女。5.我平时怎样叫长妈妈?什么时候叫她阿长?为什么“实在不大佩服她?”又为什么会对她发生“空前的敬意”,“甚至有了特别的敬意”呢?答:平时叫她“阿妈”;憎恶她的时候叫她“阿长”,这个称呼不大客气,平时只有年辈最长的祖母才这样叫她;“实在不大佩服她”是因为她喜欢切切察察,向人们低声絮语说些什么事,又不许我走动,并动辄以告状相威胁,睡相不好,占了许多地方,满肚子麻烦礼节等等。对她发生“空前的敬意”,是因为她给我讲长毛的故事,某些情况表明她似乎有“伟大的神力”,于是对她有了“特别的敬意”。后来她给我弄到了绘图《山海经》,这是“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又使我对她发生了“新的敬意”。5《二十四孝图》1.鲁迅先生认为“可以勉力仿效的”不难做到的是子路负米、黄香扇枕、陆绩怀桔三个孝道故事。认为“可疑”的故事是哭竹生笋;认为“有性命之虞”的故事是卧冰求鲤;而最为反感的是老莱娱亲、郭巨埋儿两个故事。2.《二十四孝图》从当时的儿童读物谈起,忆述儿时阅读《二十四孝图》的感受,重点针对“卧冰求鲤”“老莱娱亲”“郭巨埋儿”等孝道故事做了分析,指斥这类封建孝道不顾儿童的性命,将“肉麻当作有趣”,“以不情为伦纪,诬蔑了古人,教坏了后人”。形象地揭露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揭示了旧中国儿童可怜。3.《二十四孝图》对当时反对白话文、提倡复古的倾向予以了尖锐的抨击。4.“那时的《二十四孝图》,早已不知去向了,目下所有的只是一本日本小田海儇所画的本子,叙老莱子事云:‘行年七十,言不称老,常著五色斑斓之衣,为婴儿戏于亲侧。又常取水上堂,诈跌仆地,作婴儿啼,以娱亲意。’大约旧本也差不多,而招我反感的便是‘诈跌’。无论忤逆,无论孝顺,小孩子多不愿意‘诈’作,听故事也不喜欢是谣言,这是凡有稍稍留心儿童心理的都知道的。”这段文字是鲁迅对“老莱娱亲”一事的品析,作者对这个故事的态度是怎样的?答:鲁迅认为这位70岁的老莱头假装跌倒地上、逗人发笑,十分的矫揉造作,不近人情。是将“肉麻当作有趣”,对此十分反感。5.《二十四孝图》中鲁迅为什么得到二十四孝图后即高兴又扫兴?答:因为“下图上说,鬼
本文标题:《朝花夕拾》-中考知识点与练习汇总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96258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