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 地下水导则修订编制说明
附件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编制组2015年9月2项目名称: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修订HJ610-2011)项目编号:2015-70(追加)承担单位:环境保护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编制组主要成员:梁鹏李时蓓周俊丁峰黎明陆嘉胡伟伟李飒齐硕孙全昌童莉顾睿标准所技术管理责任人:周羽化标准处行政管理责任人:段光明目录1.项目背景...................................................................11.1任务来源.............................................................11.2工作过程.............................................................12.标准修订必要性分析.........................................................13.标准修订的依据与原则.......................................................23.1标准修订的依据.......................................................23.2标准修订的原则.......................................................34.标准修订主要内容说明.......................................................34.1标准适用范围.........................................................34.2标准结构框架.........................................................34.3术语和定义...........................................................44.4总则.................................................................44.5地下水环境影响识别...................................................54.6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54.7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技术要求.....................................64.8地下水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84.9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114.10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134.11地下水环境保护措施与对策...........................................144.12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结论与建议.......................................144.13附录...............................................................145.导则修订前后对比..........................................................156.对实施本标准的建议........................................................3111.项目背景1.1任务来源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落实“简政放权”具体措施,简化环评流程,规范、指导和推动环境影响评价工作,2015年4月,环境保护部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编制内容优化工作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环办〔2015〕61号)(以下简称《工作实施方案》)明确提出2015年内完成《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1)修订工作。按照管理急需的环保技术规范类标准采取“绿色通道”立项原则,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将修订《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1)追加为2015年度国家环保标准项目计划(编号:2015-70),由环境影响评价司委托环境保护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承担。1.2工作过程1.2.1接受任务与开题阶段评估中心接受修订任务后,按照《工作实施方案》的工作进度要求,制定了《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1)(以下简称《导则》)的修订方案。课题组以“环境影响评价论坛”为平台发起网络意见征集,收集了来自各方的修订意见。2015年4月23日组织召开了第一次评估中心项目负责人座谈会,收集了负责各行业项目评估人员的意见。会议形成的主要修改建议包括:(1)增强《导则》的指导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依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的行业类别,按行业确定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2)强化保护优先、预防为主的思想,建议将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的重点聚焦到制定科学合理的环保措施上来,加强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的针对性,并简化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和内容。1.2.2导则修编和意见征询阶段根据《导则》修订的实施方案,课题组于2015年5月中旬完成了《导则》修订初稿,分别于5月21日和6月18日召开了2次专家研讨会,征求了来自环评单位、科研院所及地下水专业的14位专家的意见,并根据意见修改、补充完善初稿,于6月底完成了《导则》修订征求意见稿。7月24日,环境保护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主任办公会专门就《导则》修订的征求意见稿展开讨论,会后,课题组根据中心领导提出的进一步修改完善的建议,对《导则》征求意见稿进行了完善。2015年8月2-5日,课题组再次组织专家,就《导则》征求意见稿进行了梳理,大幅调整了《导则》中的工作程序和内容。9月18日,《导则》征求意见稿提交环境保护部环境影响评价司司务会审议,会议认为《导则》征求意见稿满足报送条件,可转报科技标准司公开征求意见。9月24日,《导则》征求意见稿正式报送环保部科技标准司。2.标准修订必要性分析环境保护部发布的《导则》实施5年来,对指导和规范建设项目的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编制组梳理了近二十年来国家审核的建设项目环评报告书,给出了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的发展趋势。2008年以前,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中对于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涉及甚少,2008年以后陆续有所关注,但评价的内容通常是以简单叙述为主。2011年《导则》颁布以后,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成为环评报告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评价内容更加全面,评价方法也更加系统。编制地下水环评篇章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所占比例由2008不足30%上升至2014年的90%以上,提出地下水污染防控措施的报告书所占比例也由原先不足20%上升2至80%以上。可见,《导则》对我国地下水环境保护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开启了全面保护地下水环境的新局面。但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建设项目的多样化,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年1月1日实施后,对环境保护基本原则提出了具体要求;《水污染行动计划》的出台,更加夯实了地下水环境保护的基础,让地下水环境保护的任务显得更加迫切。现行《导则》中部分内容已经难以适应当前环境管理和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具体要求,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1)评价对象:现行《导则》以地下水位和地下水质为评价对象,将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的建设项目分为I类、II类和III类。由于水利部组织实施的《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导则》(SL322)中对地下水开采造成水量衰减、水位下降已有明确的要求,对大型矿山开采导致的水资源量衰减问题也提出了评价要求,造成《导则》评价对象重复。(2)评价工作等级:现行《导则》I类建设项目等级判定依据“建设项目场地的含水层易污染特征”、“建设项目污水排放强度”、“建设项目污水水质复杂程度”难以客观描述,不易于操作。II类建设项目等级判定依据“建设项目造成的环境水文地质问题”,在进行等级判定时很难客观或定量地判定环境水文地质问题的强中弱程度。同时,地面沉降、地裂缝等地质环境问题在实际项目中往往是一个综合作用的结果,难以给出定量化的判断,该问题在国土资源部组织的《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DZ0245)工作中有专门论述要求。(3)环境现状调查:现行《导则》对现状调查的要求未根据不同水文地质条件做出针对性要求,导致在环评实践中造成部分项目环评周期偏长和资源浪费的现象发生,针对上述情况需对《导则》现状调查与评价的原则和工作要求进行修订。(4)影响预测: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缺乏统一的源强计算方法,导致项目之间的预测结果没有可借鉴性,给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带来不便;且预测的情景设置针对性不强,未能充分考虑场地天然防污能力及项目不同环保措施的作用。(5)地下水环境保护措施与对策:现行《导则》地下水环境保护措施与对策在环评实践中出现不少照搬硬套的现象,保护措施与对策未能很好的利用项目现状调查及影响预测的结论,造成保护措施与对策针对性不强,以及资源的浪费。鉴于上述原因,对现行《导则》进行进一步修订和完善工作很有必要。3.标准修订的依据与原则3.1标准修订的依据3.1.1主要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制修订工作管理办法》《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建设项目水资源管理条例》《水源地保护区划分技术导则》3.1.2主要技术依据GB16889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3GB18598危险废物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T14848地下水质量标准GB/T50934石油化工工程防渗技术规范HJ2.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5.1场地环境调查技术导则HJ25.2场地环境监测技术导则HJ25.3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HJ/T2.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T338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DZ0245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SL322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导则3.2标准修订的原则(1)公众参与原则。应广泛吸收不同行业专家、环境影响评价单位及环境保护管理部门的意见,确保修订后的导则对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具有指导意义。(2)延续性原则。应在现行导则的基础上进行修订、完善,在章节安排上尽量考虑现行导则的框架结构,体现其指导作用的连贯性。修订后的导则应符合《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的要求,与即将出台的相关导则、技术规范相协调。(3)经济技术可行性原则。导则修订所选用的评价方法应经济技术可行,尽可能体现近年来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新的环保理念要求。(4)适用性、可操作性原则。导则修订应采用成熟、实用并经实践检验具有可操作性的评价方法。(5)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原则。导则修订应考虑不同评价等级的要求,重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6)分类指导原则。修订后的导则在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前提下,应对不同行业有所区别。4.标准修订主要内容说明4.1标准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的一般性原则、内容、工作程序、方法和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对地下水环境(水质)可能产生影响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可参照执行。理由:履行环保部职能。4.2标准结构
本文标题:地下水导则修订编制说明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96331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