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章-声现象-计算题训练(一)解析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章声现象计算题训练(一)解析版1/14第二章声现象计算题训练(一)1.一辆汽车以20m/s的速度驶向一座山崖,司机在一桥头鸣笛,4s后听到回声(已知声音的传播速度为340m/s),则:(1)4s内汽车走过的路程是多少?(2)4s内声音传播的距离是多少?(3)该桥头离山崖多远?2.一辆汽车以某一速度正对山崖匀速行驶,司机在距山崖355m处鸣笛后2s听到回声,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求:(1)从司机鸣笛到听到回声,声音所走过的总路程:(2)汽车的速度v。3.某人站在正对着悬崖行驶的船上朝着远处的悬崖高喊一声,经过2s后听到回声,若船行驶的速度是5m/s,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求:(1)从人发声到听到回声的过程中,船行驶的距离;(2)人发声时船离悬崖多远;(3)人听到回声时,船离悬崖多远。4.蛟龙号潜水器是我国自行研制的深海探测潜水器,最大下潜深度7000m。蛟龙号下潜到某一深度,用声呐垂直向海底发射一束频率为30KHz声波,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约为1500m/s,经1.2s后接收到反射波。计算蛟龙号距离海底的深度是多少?(不考虑海水密度变化对声音传播速度的影响)5.甲、乙两地的距离是900km,一列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途中停靠了4个车站,每个次停车30min,最终经过9h到达乙地;火车行驶途中要经过一个隧道,离隧道口还有一段距离时火车驾驶员鸣笛,他发现2s后听到隧道口的山崖的回声,若火车从鸣笛开始直至通过隧道,速度恒为144km/h。(已知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为340m/s)求:(1)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千米每小时?(2)火车鸣笛时离隧道口多少米?6.渔用声呐是一种水声探测仪器,专供渔船对鱼群进行搜索、跟踪、识别、定位和测距,实现瞄准捕捞之用,如图所示。某渔船在某次寻找鱼群时,声呐发出超声波后1.2s接到回波,若已知此时声音在水中的传播为1500m/s,则鱼群距离声呐的距离大约为多少?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章声现象计算题训练(一)解析版2/147.人们利用回声来测定发声体与远处物体的距离。某人面对远处的山崖喊话,经过2.8秒听到回声。设空气中的声速为340米/秒,求山崖与人之间的距离。用此方法可以在月球表面测定距离吗?为什么?8.我们知道: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阅读下表中一些介质中的声速,回答问题:已知在长为0.884km的空的金属管的一端敲击一下,在另一端先后听到两个声音,两声相隔2.43s,(此时气温约为15℃)。求:(1)敵击后声音通过空气传到另一端要多长时间?(2)声音在金属管中的传播速度是多大?该金属管可能是由什么材料制成?些介质中的声速V(m/s)空气(0℃)331冰3230空气(15℃)340铜3750煤油(25℃)1324铝5000水(常温)1500铁52009.测量声音在某根铁管中传播,我们在铁管的一端敲一下,另一端的人听到了两次声音,中间间隔2.5s,已知铁管的长度是918m,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1)在铁管一端敲击铁管,为什么听到两次声音?(2)声音在铁管中的速度是多少?(3)要使另一端的人听到两次声音,铁管至少多长?(计算结果保留整数)10.一辆汽车以54km/h的速度匀速驶向一座高山,司机鸣笛后过10s听到回声,则(1)汽车在10s走过的路程是多少?(2)听到回声时汽车距高山多少米?(声音在空气传播的速度为340m/s)11.如图所示,备受关注的西成高铁于2017年12月6日正式开通运营,西成高铁陕西段的桥、隧比高达94%,在秦岭山脉中超过10公里的特长隧道就有7座,隧道群规模为全国之最。当CRH3A型动车以某一速度沿直线匀速行驶时,在进入某一隧道前800m处鸣笛,司机在鸣笛4s后听到隧道口处山崖反射的回声,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1)当司机听到反射的回声时,他离隧道口的距离是多少m?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章声现象计算题训练(一)解析版3/14(2)动车行驶的速度是多少km/h?12.利用声速进行定位测距是一项重要能力,现查阅资料,得到声音在某些物质中的传播速度如表所示,则请你根据取下信息计算:物质空气海水松木铁速度(m/s)340150033205000(1)夏天下暴雨前,往往电闪雷鸣,如果在看到闪电后5s听到雷声,求闪电处距人约为多少m?(2)用超声测位仪向海底垂直发射声波。如果经4s接收到来自大海底的回波信号。则该处的海深为多少m?13.一辆汽车以10m/s的速度向山崖行驶,司机鸣笛后4s听到回声,求:(1)从鸣笛到听见回声,汽车行驶的路程s1;(2)从鸣笛到听见回声,声音经过的路程s2;(声音的速度:340m/s)(3)鸣笛时,汽车和山的距离s。14.如图,列车以72km/h的速度行驶,在它的正前方B处有一个隧道,列车驶入隧道前,A处必须鸣笛,司机鸣笛1.2s后,在C处听到自隧道口处的峭壁反射的回声。(1)列车听到回声行驶的路程s1是多少m?(2)鸣笛声从A处,经过隧道峭壁反射后,回到C处共经过的路程s声是多少m?(v空气=340m/s)(3)列车司机听到回声时,他离隧道口s2还有多少m?15.某一汽车停在在离山崖255m远的地方鸣笛,问它鸣笛后多长时间能听到回声?(若当时温度是15摄氏度,声音传播的速度为340m/s)16.司机朝着山崖以20m/s的速度行驶,看到前方有丁字形路口,便鸣笛一声以示警告将要上路的行人或车辆(车速保持不变),鸣笛后经对面山崖的反射4s后便听到了回声,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是340m/s,求:(1)4S内车行驶的路程是多少?(2)鸣笛时车离山崖有多远?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章声现象计算题训练(一)解析版4/14(3)听到回声时车离山崖有多远?17.如图甲为某地距离传感器发出和接收超声波检测汽车速度的示意图。(1)已知超声波的速度为340m/s,某次检测车速时,传感器发出至接收超声波信号用了0.4s,超声波信号遇到汽车时,汽车与传感器之间的距离是多少米?(2)如果将距离传感器与计算机连接,可以将物体运动的距离(s)﹣时间(t)图象显示在计算机的屏幕上。利用传感器测得某一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运动的距离(s)﹣时间(t)图象如图乙所示,请在图丙中画出汽车运动的速度(v)﹣时间(t)图象。(3)遵守交通规则是每个公民的自觉行为,为了他人的安全同时也能保障自己的安全。从标志牌上看,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从标志牌到威海匀速行驶的汽车最快需用多长时间才能到达威海。18.距离传感器发出的超声波遇到物体后反射回传感器,传感器收到信号后自动计算出物体与传感器的距离,并显示物体的距离(s)一时间(t)图象。超声波在空气中的速度是340m/s。(1)若传感器在发出信号后0.01s收到从物体反射回来的信号。物体距传感器多远?(2)若显示物体的s﹣t图象如图,物体在0至15s的运动情况如何。第二章声现象计算题训练(一)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章声现象计算题训练(一)解析版5/141.【分析】(1)根据v=求出4s内汽车走过的路程;(2)根据v=求出4s内声音传播的距离;(3)声音和车行驶的路程之和是鸣笛处(桥头)距山崖距离的2倍,据此求出桥头距山崖的距离。【解答】解:(1)由v=可知,在t=4s的时间内,车行驶的距离:s1=v1t=20m/s×4s=80m;(2)声音传播的距离:s2=v2t=340m/s×4s=1360m;(3)桥头距山崖的距离:s===720m。答:(1)4s内汽车走过的路程是80m;(2)声音传播的距离1360m;(3)桥头距山崖的距离720m。【点评】本题考查了速度公式及回声测距离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弄清声音和汽车行驶的路程之和是鸣笛时汽车与山崖距离的2倍。2.【分析】(1)根据s=vt计算成声音传播的距离;(2)车行驶的距离加上声音传播的距离等于鸣笛时汽车到山崖距离的2倍,据此求汽车行驶的距离,再利用速度公式求出汽车行驶的速度。【解答】解:(1)由v=得,声音传播的距离:s声=v声t=340m/s×2s=680m;(2)因为车行驶的距离加上声音传播的距离等于鸣笛时汽车到山崖距离的2倍,所以车行驶的距离:s车=2s﹣s声=2×355m﹣680m=30m,汽车的速度:v===15m/s。答:(1)从司机鸣笛到听到回声,声音所走过的总路程为680m;(2)汽车的速度15m/s。【点评】本题考查了速度公式的应用,关键是知道车行驶的距离加上声音传播的距离等于鸣笛时汽车到山崖距离的2倍。3.【分析】(1)已知从某人发出声音的时间和船的行驶速度,利用速度公式变形可求得船行驶的路程;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章声现象计算题训练(一)解析版6/14(2)声音和船行驶的路程之和是人高喊时船离悬崖距离的2倍,据此求出高喊时船距悬崖的距离;(3)人高喊时船到悬崖的距离减去船行驶的距离可得人听到回声时船到悬崖的距离。【解答】解:(1)由v=得从人发声到听到回声的过程中,船行驶的距离:s船=v船t=5m/s×2s=10m;(2)声音传播的距离:s声=v声t=340m/s×2s=680m,设人高喊时船到悬崖的距离为s,则:2s=s船+s声,s=(s船+s声)=(10m+680m)=345m;(3)人听到回声时,船到悬崖的距离:s′=s﹣s船=345m﹣10m=335m。答:(1)从人发声到听到回声的过程中,船行驶的距离为10m;(2)人发声时船离悬崖345m远;(3)人听到回声时,船离悬崖335m远。【点评】本题是回声测距的一个灵活应用,需要注意的是船也是运动的,很多同学不注意这一点。建立声音走的路程、船走的路程与喊话时船到悬崖的距离的几何关系是本题的关键。4.【分析】先算出声波从海面传到海底的时间,再根据速度公式v=就可求出海底的深度。【解答】解:声波从海面传到海底的时间为t=×1.2s=0.6s,由v=得海底的深度:s=vt=1500m/s×0.6s=900m。答:蛟龙号距离海底的深度是900m。【点评】本题考查速度公式的应用,弄清声波从海面传到海底的时间是解题的关键。5.【分析】(1)计算从甲地到乙地的平均速度,必须用总路程除以总时间;(2)用公式s=vt分别算出2s时间内声音传播的路程s1和火车前进的距离s2,鸣笛时火车距隧道口的距离为s,根据2s=s1+s2求出s。【解答】解:(1)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平均速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章声现象计算题训练(一)解析版7/14v===100km/h;(2)火车速度为v2=144km/h=144×m/s=40m/s,由v=可得,火车鸣笛后2s时间内声音传播的路程:s1=v1t=340m/s×2s=680m,2s内火车前进的距离为:s2=v2t=40m/s×2s=80m,设火车鸣笛时离隧道口的距离为s,由上图可知2s=s1+s2,则火车鸣笛时距隧道口距离为:s===380m。答:(1)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平均速度是100km/h;(2)火车鸣笛时离隧道口380m。【点评】用公式s=vt求火车和声音在2s传播的距离s1、s2是本题的基础问题,找到鸣笛时的距离s和s1、s2的关系,是解出本题的难点,也是突破口。可画草图,找到模型从而找到几何关系,平时也要多注意培养综合处理问题的能力。6.【分析】先求出超声波从渔船传到鱼群的时间,再根据s=vt求出鱼群距离声呐的距离。【解答】解:因声呐发出超声波后1.2s接到回波,所以,超声波从渔船传到鱼群的时间t=×1.2s=0.6s,由v=可得,鱼群距离声呐的距离:s=vt=1500m/s×0.6s=900m。答:鱼群距离声呐的距离大约为900m。【点评】本题考查了回声测距离的应用,确定超声波从渔船传到鱼群的时间(单趟用时)是解题的关键。7.【分析】(1)人发出的声音经山崖反射后再传到人耳(回声),知道整个过程用的时间,可以求出声音从山崖传到人耳的时间,再利用速度公式求山崖离喊话的人的距离。(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章声现象计算题训练(一
本文标题: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章-声现象-计算题训练(一)解析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96745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