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献 > 理论/案例 > 社会政策与法规笔记整理(社工师中级)
1社会政策与法规第一章社会政策的特点、运行及发展第一节社会政策的特点及原则一、政策的概念:1、狭义的理解:政策主要指政府和政党有关行动的规则体系。2、广义的理解:除包含规则体系的含义外,还包含政府或政党在某一行动领域的基本方针和具体行动。概念定义为:“国家、政府或政党为实现其目标而制定的总体方针、行动准则和具体行动的总和”二、政策行动的概念和特点:1、概念:政策行动,是指政府制定、实施和修改政策等行动的总和。2、特点:政策行动是有组织的活动、具有明确的目的和方向、具有明确的行动内容、是制定和修订政策和实施政策的结合。三、公共政策的含义:所谓公共政策,是指政府或社会公共权威机构为有效管理社会,处理公共事务,解决社会问题和调节社会公共利益而制定的行动方案和行为准则。公共政策的特点是具有(公共性)、(权威性)、(价值性)。四、社会福利的特点:一是不以商业交换为原则,按照社会成员实际需要进行分配。二是受益者以无偿或低偿获得服务或物质。三是以公共资金支持,政府承担主要责任。五、公共政策的主要领域:(经济政策)、(社会政策)、(环境政策)、(国防政策)和(外交政策)等几大类。六、社会政策的含义:是政府在社会价值的指导下,为实现其社会目标而采取的社会行动的总和。其实质是政府在为老百姓提供社会保障和其他各种社会服务方面承担责任的行动。七、社会福利的含义:是指当代社会中为了更好地达到福利目标而实行的非市场化的财富分配制度和公共服务方式。广义的含义:常指所有以非市场化的公共行动方式而满足人们实际需要的财富分配和服务提供方式。狭义的含义:用来特指对特殊社会成员提供专门服务的方式。八、社会政策的内容:1、社会保障政策2、公共医疗卫生政策3、公共住房政策4、公共教育政策5、劳动就业政策6、针对专门人群的社会政策7、社会政策的其他内容九、社会政策的特点:1、具有社会性的目标2、要体现全社会共有的社会价值3、政府的社会政策的基本内容是向广大社会成员,尤其是其中的困难群体提供各种社会服务,以满足人们的基本需要。4、是社会服务与社会管理相结合的政策体系5、坚持福利性的原则6、具有社会目标与经济目标相协调的特征十、社会政策的基本目标:1、满足民生需要2、保护人权3、维护社会公平4、解决社会问题5、促进社会和谐十一、人的需要的特点:社会性、层次性、发展性、多样性十二、社会政策的功能:(一)经济功能:21、人力资本投资2、调节经济运行3、激励劳动积极性(二)社会功能:1、收入再分配2、社会投资和社会建设3、社会政策的社会控制(三)政治功能1、社会管理2、调节各群体利益矛盾3、增强执政党执政基础和维护政治稳定十三、社会政策的基本原则、1、公平与效率相结合2、以人为本、尊重人权3、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4、社会保护5、政府与民间相结合十四、社会政策的运行方式1、资金的筹措方式2、社会服务的提供方式3、社会服务的付费方式第二节我国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的特点、内容和体系十五、法规的含义:法规是指国家立法机构和政策行政机关为规范社会秩序和实施有效的社会管理而制定的各种规范性文件的总称。十六、法规的特点:规范性强制性十七、法规与政策的关系1、广义上的关系政策是制度化的行动体系,法规是政策的规则系统。严格说,政策需要法规来确认和体现,并在相关法规的范围内运行。2、狭义上的关系:属于不同层次的规则体系。十八、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的特点:指社会工作者在其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国家法律、政府行政法规和其他各种政策文件。特点:1类是国家立法机关、政府行政机构和具有管理职能的社会工作行业组织为规范社会工作组织建设,人员管理和职业活动等事项,并促进社会工作发展而制定和发布的各种法律、法规、政策文件和行业规范文件。另一类是在社会工作实践中涉及到国家法律、政府法规和政策文件。十九、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的主要内容1、社会救助法规与政策2、针对特定人群的法规与政策3、婚姻家庭法规与政策4、人民调解、信访工作、社区矫正和戒毒等方面的法规与政策5、优抚安置法规与政策6、社区建设法规与政策7、公益慈善事业和志愿服务的法规与政策8、民间组织发展的法规与政策9、劳动就业政策10、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法规与政策11、社会保险法规与政策12、规范社会工作职业活动的法规与政策二十、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的体系(一)法规体系:1、国家法律,2、行政法规,3、国务院部门规章,4、地方性法规,5、地方政府规章(二)政府政策文件(三)国际公约及规范性文件二十一、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与社会工作实践的关系(一)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对社会工作实践的作用一是,规范社会工作组织及行动的政策法规为社会工作开展提供了保障;二是,社会政策法规为社会工作开展提供了领域和依据。(二)社会工作的实践要促进相关法规与政策的完善和发展一是,社工是社会政策法规的实践者、实施者和研究者;二是,可以为社会工作法规和政策的完善和发展提供更加实际的信息和建议。第三节社会政策的发展3二十二、国际社会政策的发展趋势(一)现代社会政策体制的建立1、现代社会政策实践发端于欧美国家。2、世界上第一个以政府发布法令的方式建立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国家是英国,即1601英国的《伊丽莎白济贫法》(简称《济贫法》)。3、19世纪80年代,德国社会保险制度初步确立起了示范作用。4、美国于1935年通过了《社会保障法》,创立了国家干预的现代社会政策制度模式(二)战后西方“福利国家”社会政策体系的形成与发展:1、英国于1942年提出了题为《社会保险和相关服务》的“贝弗里奇报告”,被称为“西方福利国家的蓝图”。2、1944年到1948年英国初步建成了“福利国家”的基本体制。3、继英国后,西欧和北欧国家从20世纪40年代后也纷纷按照英国模式实施社会福利政策,建设自己的“福利国家”。4、美国在20世纪60年代建立了美国式的福利国家模式。(三)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福利国家”社会政策的改革:1、英国是70年代末以来最早开始社会政策改革的国家2、“第三条道路”的福利理念和实践模式是当前发达国家社会政策改革的基本思路。3、“第三条道路”的基本思路是:(1)强调兼顾社会公平和经济效率;(2)强调国家干预与企业、社会和个人的责任相结合;(3)强调社会政策与经济发展相协调和相互促进;(4)强调社会政策运行引入市场机制而提高其运行效率。二十三、我国社会政策的发展趋势:(一)我国计划经济时期社会政策的特点:在过去较长时期,我国没有采用“社会政策”的概念,但事实上一直实施社会政策行动。(二)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社会政策的转型1、社会政策基本体制的变化:1)从过去依附于经济政策到逐渐形成独立的社会政策体系;2)从改革前的企业-国家模式转化为政府主导下的社会化模式;--3)从普遍性福利转化到选择性为主的福利模式。2、社会福利运行机制的变化--从“纯福利”的运行方式转化为引入市场机制,促使各种福利机构走向市场。3、社会福利总体水平变化--从90年代后期,各级政府尤其是中央政府加大了在社会救助等方面的开支。(三)当前我国社会政策新的发展趋势:进入21世纪以后,我国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1、我国经济增长模式从过去以劳动密集型和简单加工为主模式,逐步转化为以提高质量为中心。2、公众对社会公平的关注在逐渐提高,希望通过社会政策维护社会公平。3、我国正经历着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和城市化快速发展的阶段。现阶段我国发展社会政策的基本趋势:1、进一步重视社会政策。2、确立社会政策的新的目标体系3、-优化社会政策的基本原则4、加强社会政策各个领域中的行动第二章社会政策的运行第一节社会政策的构成要素二四、社会政策的构成要素:社会政策的主体、对象、资源。二五、社会政策的主体和类型:1、社会政策的直接主体:立法机关、行政机关、执政党2、间接主体:利益集团、公民、其他政党。二六、社会政策主体的特点:主动性多元性权威性。二七、社会政策主体的角色:政策制定者、政策实施者、政策评估者、政策调整者、资源提供者二八、社会政策的对象:指社会政策的接受者。类型:1、普遍性对象:意味着某项社会政策将惠及全体公民或国民。2、选择性对象:意味着只惠及部分公民或国民。特点:被动性、差异性、连带性。二九、社会政策对象的角色:政策诉求者、政策接受者、信息提供者。三十、社会政策的资源的内容:指社会政策过程尤其是政府实施社会政4策所需要的物质的或有形的基础,其内容包括人力、物力和财力。三一、社会政策资源的调动方式:指社会政策过程尤其是政府实施社会政策时策划、调集和筹措所需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策略和方法。1、人力资源的调动方式:组建队伍。2、物力资源的调动方式:政府投入、部门包建、单位赞助、资源整合、开发商提供等渠道3、财力资源的调动方式:征税、专项收费、征收社会保险费、服务收费。第二节社会政策的过程三二、社会政策的过程有:社会政策制定、实施、评估、调整三三、社会政策制定:指社会政策主体为了满足全体或部分社会成员需要,或者解决某些社会问题而制定的社会政策的过程。其内容有:确定社会政策的优先顺序、对象、标准、资源、运行机制。、三四、社会政策制定的主要步骤:确定议程、设计方案、审查方案、审议及批准社会政策。三五、影响社会政策制定的主要因素(7个)社会问题、政策资源、社会成本、社会事件、社会精英、传播媒介、执政理念。三六、社会政策实施的意义:1、是实现社会政策目标的关键2、是检验社会政策的试金石3、是沟通社会政策主体和社会政策对象的桥梁。三七、社会政策实施的一般过程(7个):1、政策宣传2、政策分解3、资源准备4、组织准备5、先行试点6、全面推进7、协调与监控三八、影响社会政策实施的主要因素:机构、人、政策本身、政策以外。三九、社会政策评估的意义:发现问题、了解效果、监控过程四十、社会政策评估的内容:政策方案、实施过程、实施效果。四一、社会政策评估的标准:价值、事实、行动、收效、效率等五个标准四二、社会政策评估的方法:1、定性研究2、定量研究3、整合研究4、个案评估5、制度分析6、比较分析四三、社会政策调整的意义:1、保持政策连续性2、促进政策不断完善3、保证政策有序运行。四四、社会政策调整的原因:政策本身、政府方面、社会方面四五、社会政策调整的层次:修订、改革、终止四六、社会政策调整的内容:政策目标、方案、效力。第三节社会工作者在社会政策过程中的作用四七、社会工作者在社会政策过程中的角色:倡导者、实施者、评估者四八、社会工作者在社会政策过程中的作用:1、典型示范2、建言献策53、间接服务4、直接服务5、外部评估6、内部评估第三章我国社会救助法规与政策四九、我国社会救助法规与政策大体分为三类;1、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救助法规与政策2、专项救助法规与政策3、临时救助法规与政策第一节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法规与政策五十、国务院于1999年颁布实施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险条例》。城市低保的对象: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人均收入低于当地城市低保标准的持非农业户口的城市居民。①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无法定赡养人、抚养人或扶养人的居民。②领取失业救济金期间或失业救济期满仍未重新就业,家庭人均收入低于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居民③在职工人员和下岗人员在领取工资、基本生活费后以及退休人员领取退休金后,其家庭人均收仍低于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居民④其他家庭人均月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居民。五一、家庭成员收入是确定城市低保对象的关键。五二、城市低保的办事机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规定,城市低保实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制。1、县级以上地方各级民政部门具体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管理工作,财政部门按照规定落实城市低保资金。统计、物价、审计、劳动保障和人事等部门分工负责,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城市低保的有关工作。2、县级民政部门以及街道办事处和镇人民政府(统称管理审批机关)负责城市低保的具体管理审批工作3、居民委员会根据管理审批机关的委托,可以承担城市低保的日常管理、服务工作。另外,在全国层面,则由民政部负责全国城市低保的业务指导和监督、管理工作。五三、城市低保的资金来源:1、城市低保所需资金,由人
本文标题:社会政策与法规笔记整理(社工师中级)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96773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