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及答案
伊川县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卷七年级语文试卷一、积累与运用(共28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一项是()(2分)A.吝啬(1ìn)发髻(jì)酝酿(liáng)贮蓄(zhù)B.抖擞(shǔ)镶上(xiāng)花苞(bāo)棱镜(líng)C.澄清(chéng)应和(hé)莅临(1ì)静谧(mì)D.黄晕(yùn)匿笑(nì)澹澹(dàn)耸峙(sǒng)2、下列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瞭亮草垛衣裳慈善B.屋赡水藻显耀祈祷C.娇媚秀气烘托朗润D.暴怒淡雅捷毛肌肤3.下列句子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发展低碳经济首当其冲的是要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协调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B.近几年来,菲律宾在黄岩岛问题上所表现出的狭隘认知和低劣手段,让人觉得不可思议。C.墙边一排一排的板凳上,坐着粉白黛绿,花枝招展的妇女们,笑语盈盈的谈论不体。D.一大树盛开的槐花散发出阵阵气人心脾的香气,惹得密峰们呼朋引伴,往来穿梭。4.依次填入下列句中空缺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2分)(1)我们以隆重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为契机,热情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丰功伟绩。(2)接连出现的恶性食品安全事件我们,必须积极推进道德文化和法律法规的建设,以维护人民的生命安全,并从根本唯利是图、坑蒙拐骗、贪赃枉法等丑恶和腐败行为滋生的土壤。A.祝贺歌颂警告剔除B.庆祝讴歌警示铲除C.庆祝赞颂警告铲除D.祝贺讴歌警示剔除5.背诵默写(8分)(1)潮平两岸阔,。乡书何处达?。(王湾《次北固山下》)(2)树木丛生,百草丰茂。,。(曹操《观沧海》)(3)王湾《次北固山下》一诗中,蕴含着新事物将取代旧事物的哲理诗句是:,。(4)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寄情于物,表达对朋友一片深情的诗句是:,。6.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是()(2分)A.《春》的作者是朱自清,他的代表作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等。B.《观沧海》选自《乐府诗集》,作者是曹操,字孟德,他的诗平和凄凉。C.《散步》是一篇清新优美的散文,选材精当,以小见大,通过小事表达了尊老爱幼的主题。D.《散文诗两首》都是对母亲的深情倾诉,其中金色花和荷叶,都被诗人用来歌颂母爱。7.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中学时期是学习的黄金时期,中学生是学习的重要阶段。B.同学们猜测,他们信赖的语文老师大概是二十三四岁左右。C.是否多读书,也是提高一个人语文素养的途径之一。D修改作文时,我们要注意找出并改正作文中的错别字。8.综合性学习(8分)进入中学,学习生活翻开了新的一页,你一定认识了不少新同学。想和他们成为好朋友吗?与人结为朋友,是需要真诚与爱心的。请围绕“有朋自远方来”,开展一次学习活动。(1)请分别写出一个(句)与交友有关的故事、成语和古诗词。(4分)①故事:②成语:③古诗词:,。(2)班内准备召开以“展示自我”为主题的班会,由你担当本次班会的主持人,请写出这次班会的开场白。(不得出现真实的班名,姓名)(4分)二、现代文阅读(共28分)(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9—13题(共12分)菩提树我家巷口的路边种了一棵菩提树,这是在纽约少见的一种树,大概也正因此,树旁特别支撑了木架,使它能不怕强风,长得郁郁葱葱。今年夏天,正该是菩提树最繁茂的季节,不知怎的,那树却突然枯死了,似乎每个路上的人,都为它的调零而投以惋惜的目光。这棵从小就被特别照顾,向来因有木架支撑,而未曾倾倒过的树,为什么长了十多年,几乎要成为一棵大树时,却一下子死了呢?有一天我特别走近它,抚摸着它那依然细腻光滑的树皮,作深深的悼念,突然发现树皮上竟被人割了一圈裂口。“是谁杀了菩提树?”我沿着刀痕转向树的另一侧,发现居然是一根绑在支架上的铁丝,想必是菩提树幼小时,为了保护它而拴的,岂料随着树的成长,人们竟然忘了那圈小铁丝已经不再适用,渐渐地铁丝嵌入树皮,大家更难以觉察,直到此刻被我发现,却已经迟了。许多对孩子的呵护,或当孩子幼小时,为了保护他们灌输的片面观点和加诸的束缚,如果不能在他成长中,逐渐给予解释,常会对孩子造成终生的伤害。对树对人,道理都是一样的。9.用简短的一句话概括短文的内容。(2分)10.从全文来看,“我”对菩提树的死抱着一种怎样的态度?(2分)11.因为“在纽约少见”,所以菩提树“从小就被特别照顾”,并且在“树旁支撑了支架”,这反映了人们怎样的一种心理?(2分)12.人内容上看,第三自然段似与第一、二自然段重复,那么去掉第三段行不行?为什么?(3分)13.你能从现实生活中列举一个有如“为了保护他们灌输的片面观点和加诸的束缚”的例子?并谈谈你的认识。(3分)(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17题。(16分)是谁爱着你的背影这个周末回家,临走时,母样将我送到门口。我走了一段,即将拐进小巷时,发现母亲竟然在身后跟了过来。我催她回去:“妈,快回吧,大门敞着呢。”她说:“没事,我就站在这路口。”我知道,母亲是要站在路口看我远去的背影。带着一种温暖的滋味,我走进小巷,再回头看母亲,只见她站在原地,正一动不动地看着我的方向。因为隔着一段距离,我看不清她的表情,但我能感觉到她殷殷期望的眼神里满是留恋不舍。近些年,母亲越来越显老了。孩子们像小鸟一样,离开她温暖的羽翼,有了自己的家,也有了各自的事业,陪伴她的日子少了许多。母亲不止一次地感叹:“还是你们小时最好,天天在一起,现在你们姊妹几个天南海北四下分散,团聚一回可真不容易。”每听见她这样说,我总不以为然,没品味出她话里面的孤单和失落。直到有一天,我猝不及防地发现,在我远去的身后,母亲追随的目光是那样爱意深沉。那是个夏天,母亲住在弟弟家。有次我去看她,告别时,她又送到门外。直到我从五楼下到四楼,看不见我的身影,我才听见她关门的声音。我出了楼,绕过一片绿地,走过小区院子。快走到小区门口时,我偶然间向后望去,忽然被身后的一幕惊呆了——只见弟弟家那个小小的窗框里,母亲正趴在窗口,向我望着,就像一只守在巢里的老鸟,眼巴巴地看着小鸟的远去。看见我回头,她向我不停地挥手,依稀又在说着什么。那一刻,我心里酸酸的,眼泪不由得落了下来。如是不是我偶然回头,我哪里知道,就在我一路走去的时候,身后会有母亲浓得化不开的目光。也是从那时起,我才发现母亲是多么痴恋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光,哪怕只是渐渐远去的背影,她也想多看几眼,不愿错过。去年秋天,母亲患病住院。我在医院陪她,午后下起了雨,天色阴暗,母亲催我回去。她说:“我好好的,没有什么事,你妹妹也快来了,你快回去吧,别等雨下大了。”我收拾东西回去,母亲送我上电梯。很快,电梯从八楼下到一楼。我穿过病房楼大厅,走到院子里,看雨下得不大,我没有打伞。就在这时,电话忽然响了。只听母亲在电话里说:“你怎么不打伞呢,快把伞打起来,别冻感冒了。”原来,母亲又在隔窗望着我的背影。病房楼的电梯间没有窗户,想望向我出门的这个方向,需要出了电梯间,穿过病房长长的走廊。我能想象到,当电梯门关上的那一刹那,母亲是怎样拖着行动迟缓的腿,努力加快脚步,快速占领那个窗口。然后,老眼昏花地她透过蒙蒙细雨,努力向外望着,只为了看女儿在院子里经过的那一分钟。雨天里没有打伞,淋湿的是母亲的心。我连忙撑起了伞,在连绵不断的冷雨里一步步走得很稳。我知道身后有双爱我的眼睛,而母亲不知道的是,伞下的我,眼泪早己不知不觉地流了下来。14.本文叙述了母亲注视着“我”背影的三个事件,请你按照时间顺序,用概括的语言补充下面空格。(4分)①那个夏天,母亲趴在弟弟家的窗口里望着我离开小区。②③15.请你结合全文,具体分析母亲的形象。(4分)答:16.请你按照要求进行品析。(4分)(1)“我才听见她关门的声音。”句中的“才”不可删去,理由是什么?答:(2)结尾段“淋湿的是母亲的心”在表达上有何妙处?答:17.文章两处画横线的句子都写到“我”掉泪,请你结合文中内容分析泪水中蕴含着“我”怎样的复杂情感。(4分)答:三、古诗文阅读(14分)(一)阅读《陈太丘与友期》,完成18—18题。(10分)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18.解释下列加点的字。(2分)(1)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委:()(2)下车引之引:()19.翻译下面的两个句子。(4分)(1)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2)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20.请分析元方是从哪些方面去反驳他父亲的友人的?(2分)21.友人想拉元方的手表示歉意,但“元方入门不顾。”你认为元方这样做是否失礼,为什么?说出你的看法。(2分)(二)阅读下面一首元曲,做22-23题。(4分)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22.“小桥流水人家”描写的是温馨恬静的景象,请谈谈诗人为什么要这样写?(2分)23.诗中直接抒情的是那一句?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四、任选一题作文。(50分)(1)生活中,人人需要掌声,取得成绩和荣誉,掌声给人以褒奖,给人以再创造的活力;面对困难和考验,掌声会给人信心,给人以勇气,给人以奋进的动力,应该说,掌声就是一种鼓励,也是一种尊重。请以“掌声”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2)以“那件事,让我懂得了”为题目(空格可选感恩、艰难、奋斗、宽容等),写一篇记叙文。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班名。66参考答案:一、积累与运用1、D2、C3、A4、B5(1)风正一帆悬,归雁洛阳边。(2)秋风萧瑟,洪波涌起。(3)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4)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6、B7、D8、(1)①伯牙绝弦割席断交②义结金兰、莫逆之交③如: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如: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2)同学们,如今,我们共同相聚在七(3)班,我们同在一个屋檐下,共同生活学习,我们同风雨,我们共欢乐,同窗共读。今后,我们将建立起美好而纯洁的友谊,愿友谊之花怒放在我们生命中,七(3)班“有朋自远方来”主题班会现在开始。二、现代文阅读9、短文主要写了菩提树的死亡原因。10、是一种深深的悼念态度。11、物以命希贵。12、不行。这是个过渡段,“重复”意在承上,“发问”意在启下。13.略。言之成理,符合语境即可,但要注意语句的表达。(二)14、②去年秋天(1分),母亲在医院病房的窗口望着我在雨中离开(1分)③这个周末(1分),母亲跟我来到路口,站着看我远去。(1分)15、①这是一位关注儿女、爱意深沉的母亲(1分),她依恋与儿女在一起的时光,连儿女离去的背影也不想错过,还要多看一眼(1分)②这是一位通情达理含蓄深沉的母亲(1分),她虽然因儿女成家立业,缺少陪伴而孤单失落,但并不提出特别要求,只是在儿女离别时默默关注他们的背影。(1分)。16、(1)讲明“才”的表达效果(1分),进行删与不删的比较(1分)示例一:“才”字细致表明母亲是在一直目送“我”走下楼梯,直到看不见“我”的身影才返家关门(1分),如果把它删除,则不够具体细致,没有了“一字传情”的表达效果(1分)示例二:“才”准确传达出“我”对母亲的关注,、期待,“我”告别母亲是,一面下楼倾听母亲的动静,期待他赶快回家,听到关门声才放下心来,如果删去,则少了细节上的强调,不能表达出母女间微妙真切的感情。(2)理解句意1分,合理分析1分(2)示例一:这是用特殊的说法来表达特别的感情,心被“淋湿”,看似不合常理,却能生动形象地传达出母亲对儿女的关怀和怜惜,表明她对“我”的被淋感同身受,心疼不已。示例二:这句话虽不合理,但是不合理的表达却有很好的表达效果,真实地表现了母亲看到“我”被雨淋湿时的心情。示例三:此句运用了拈连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又巧妙自然地写出了母亲看到“我
本文标题:部编版七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及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96993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