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生物质秸秆炭燃料生产项目立项可研报告
1第一章总论一、项目概述项目名称:##能源生物质秸秆炭项目建设地点:#############建设规模:规划占地面积65亩,总建筑面积约1200m2。建设内容:1、总建筑面积1200m2其中:标准化车间总建筑面积800m2(标准化生产车间300m2,标准化仓库500m2);料场40亩;综合办公室(办公室、宿舍、实验室、食堂)400m2;2、科研开发用仪器等辅助设施及设备;3、辅助工程;4、围墙、大门、道路及绿化建设。项目投资:总投资,300万元人民币。燃料加工点的基础建设(包括地磅、厂房、围墙、变压器、消防水池等方面)投入140万元,加工点设备的购买(成型设备、粉碎机、抓草机等)投入80万元,运输车辆、收集点的建设、打捆机等收集设备的购买投入80万元。项目建设:建设年产1万5千吨生物质秸秆炭燃料加工点,计划2012年12月开工建设,到2012年5月建成投产。建设期:6个月。二、投资单位概况本项目是由界首市立雨能源有限公司投资的。计划在界首市东城办事处投资兴建“生物质秸秆炭项目”,项目总投资300万元人民币。为了响应国家关于建立低碳型集约型社会的政策,赵健于2011年9月在界首市大黄镇建立生物质秸秆炭的收购加工试点,并创立界首市立雨能源有限公司。经过尽两年的市场运作,公司已经具备了创建年产1万5千吨生物质秸秆炭燃料加工的经验与实力。为企业帮助政府从根本上解决秸秆禁烧问题打下坚实基审核通过,存档整理。受控资料,禁止外出。2础。三、可行性研究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2、农业部《农业生物质能产业发展规划(2007~2015年,节录)》3、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意见》(国办发[2008]105号)4、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农业部、国家税务局、国家林业局《关于发展生物能源和生物化工财税扶持政策的实施意见》(财建)[2006]702号)5、国家发改委关于印发《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指导目录》的通知(发改能源[2005]2517号)四、编制指导思想和原则1、编制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以实现秸秆循环利用和转化升值为关键,以改善农村村容村貌、促进农业生产良性循环、增加农民收入、保护大气环境质量为目标,全国禁止秸秆露天焚烧,大力推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逐步提高秸秆利用率,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步提高。2、编制原则(1)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的原则。通过市场机制作用,优化资源配置,发挥基础设施的整体效益。(2)要做到定位准、起点高。定位于促进我国生物质能源和低碳经济产业的发展。高起点建设规划,力争达到国内领先水平。(3)项目的建设规划要有前瞻性和超前性。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我们将直接面对国内、国际市场激烈竞争,本项目建设不仅要根植于项目建设所在地,更应考虑到未来的发展,找准本企业生物质新能源产品在国内外经济大环境中的位置,以实现长久的可持续发展。(4)项目的建设具有多功能、全方位的特点。项目的建设规划要在科学的基础上科学决策,考虑到在WTO框架下国内国际新能源科技产品生产及深加工的新格局,并具备服务等多种功能,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形成生产、销售有3机结合与相互促进的机制,推动本地区产业化进程。(5)项目的建设规划要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科学决策,避免贪大求快。项目采取一次性规划到位,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的原则,多方筹措建设资金,励精图治,艰苦创业,力争在2014年5月完成全部软、硬件设施,投入运营使用。(6)坚持优先整合现有资源的原则。充分依托现有的技术力量、生产装备、公用工程和生活福利设施,节省投资,加快项目建设的进度,形成功能提升、完善配套,管理高效的新能源科技产品生产及研发基地。(7)合理确定工程系统方案,在工程方案的选择与设计中尽量考虑工程的系统效益。(8)坚持软件建设与硬件建设同步推进,协调发展的方针,以保障项目安全和满足项目进度的需求为宗旨,重视管理队伍和科技信息建设。(9)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原则,做到安全、卫生、消防等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10)遵守国家的环境保护法规和地方的环保有关规定,对“三废”进行处理并达到规定排放标准。公司秉承“引领生物质能源产业,打造绿色燃料生产基地”的理念,以“不断摸索前进,持续创新发展”的企业经营方针,开拓市场。以产量和质量得到市场的认同。为配合国家提倡的节能减排,愿与一切爱好环保的朋友结为伙伴,来共同实践绿色低碳生活,以完善的服务得到合作客户的认可。五、可行性研究编制范围1、编制范围为了更好地适应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进一步提高新能源科技产业的组织化程度和规模化水平,引导和促进消费,规范市场秩序,结合项目所处的地理、气候、交通、科技等具体情况,编制本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可行性研究编制主要范围如下:(1)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2)市场分析(3)项目建设规模与内容4(4)环境保护、安全卫生和节能(5)组织机构与劳动定员(6)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7)财务效益分析(8)可行性研究结论与建设2、进行重点研究的问题本项目可行性研究将本地配套资源、产品市场需求分析、产品生产方案、工艺技术流程、投资估算、财务评价以及项目偿债能力等以及未来发展趋势作为重点研究的问题。六、研究结论本可行性报告主要是研究对生物质能源利用,作为一种新能源科技。研究用这些取之不尽的低成本的原料,即减少大气和地面污染、减少了CO2和SO2的排放量,为国分忧,还可以为农民增加收入、为居民、单位减少开支。这种技术项目的示范推广可以带来很大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可以给用户及企业带来经济效益。这种利国利民的项目一定能得到政府有关部门的关心、扶持和帮助。使其得到尽快地批准和实施。因此,本项目涉及到的生物质能源项目前景非常广阔、在界首市原料丰富。结合先进的信息化管理和资本运作。变废为宝,实现低碳节能减排。因此,实施本项目是可行的和必要的。5第二章项目背景和建设的必要性一、项目建设背景随着人口数量的不断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世界各国对于能源的消费和需求不断攀升,“能源危机”引起发达国家对能源安全供应的关注,新能源科技的研发受到广泛的重视,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自上个世纪90年代始,我国和发达国家在日本的京都市就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举行会谈,签署了CO2减缓排放的《京都议定书》。进入21世纪,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日趋严重,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2009年哥本哈根国际气候大会上明确提出我国的节能减排方针和措施,到2020年,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40%。因此,以新能源科技使得农村大量的秸秆进行回收再利用,既防止就地焚烧而污染大气环境,又能生产出低二氧化碳排放燃料,进一步形成发展可再生能源的巨大驱动力,使新能源科技大规模产业化有了迅速发展。2006年1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更明确指出:国家将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科学技术研究和产业化发展列为科学发展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优先领域纳入国家科技发展规划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划,并安排资金支持新能源科技开发利用的科学技术研究、促进新能源科技开发利用的技术进步,降低新能源产品的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鼓励清洁、高效地开发利用新能源科技。因此,如何充分利用大量的生物质可再生资源日益引起各级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的重视,这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能源短缺的压力,而且可以相应地减少使用煤、电、石油等不可再生能源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负面影响。而在我市,这两年随着各级政府对环保事业、民生事业的重视,秸秆综合利用也成为一项政府重点工作。特别是秸秆禁烧更成为农忙时各级职能部门的工作重点,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以2012年午收为例,界首市各级部门投入资金数百万,虽然创造了很高的社会效益,但没有造成太大的经济效益,没有完全达到理想效果。二、项目建设的意义1、可持续发展对能源的需要,为生物质能源的规模化、工业化提供了适合6的途径,可有效代替煤成为工业原料,有利于减少矿物能源的消耗,符合我国的能源发展战略。2、本项目使用生物质能源燃料,减轻了矿物能源消耗对环境的污染,并能够有效避免使用煤所引起的空气质量恶化,促进经济和环保事业的可持续发展。3、增加农民收入,每亩为农民增收60元左右,我市种植面积52万亩,每亩每年产秸秆约0.6吨。如能合理利用,仅此一项可为我市老百姓增收3120万元!三、项目建设的可行性和必要性1、项目建设的可行性改革开放三十年业,我国在经济得到高速发展的同时,人们越来越关注社会的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以及如何节约能源、保护生态环境。国家科技部已连续三个国家五年计划中将生物质能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列为重点研究项目,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科研成果和成功的应用范例,已形成包括国内著名科研所和大专院校在内的高水平研究队伍,引进了国外先进技术和机型,经消化、吸收、研制成功了各种类型的成型燃料,项目在人员、技术和国家政策等方面得到了强力支持,为项目发展提供了依据。长期以来,秸秆是我国农村居民主要生活燃料、大牲畜饲料和有机肥料,少部分作为工业原料和食用菌基料。近年来,随着农村劳动力转移、能源消费结构改善和各类替代原料的应用,加上秸秆综合利用成本高、经济性差、产业化程度低等原因,开始出现了地区性、季节性、结构性的秸秆过剩,特别是在粮食主产区和沿海经济发达的部分地区,违规焚烧现象屡禁不止,不仅浪费资源、污染环境,还严重威胁交通运输安全。针对秸秆露天焚烧问题,中央领导多次作出重要批示。温家宝总理在《西安周边大量焚烧玉米秸秆漫天浓烟威胁飞行安全》一文上批示:“此事强调多年,仍未得到解决。看来,关键要给秸秆找个出路。农业部要予以重视,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继续研究治本的措施。”开发生物质的能源化利用对安徽农村而言,具有特殊的意义。安徽的煤、石油等化石能源有限,但作为我国的粮食主产区,阳光资源很充足,生产秸秆非常有条件,目前秸秆和薪柴等生物质能也仍然是农村的主要生活燃料。但长期以7来,人们总是以直接燃烧的方式利用他的热量,这种方式不仅热值低,且对环境产生极大的污染。随着我省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富裕起来的农民也迫切希望改变传统烟熏火燎的炊事方式,早日用上和“城里人”一样优质、清洁的商品能源。因此研究开发生物质能源化利用技术,将秸秆等原本的农业废弃物转变为可燃气体、液体、固体等洁净的能量形式,作为农民的炊事、发电、采暖等用能,既可以充分利用我省丰富的秸秆资源,又极大地提高了广大农民的生活水平,同时也可以为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促进安徽省农村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做出巨大的贡献。因此研究开发秸秆综合利用非常适合安徽省情。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为了解决能源的日益紧张和生物质能源的大量浪费并造成环境污染这一矛盾,作为新能源利用城市的典范,政府采取了不少措施,鼓励农民开展秸秆的综合利用,比如秸秆制炭、高温堆肥、秸秆还田、秸秆青储等。特别是秸秆制炭项目越来越多的得到了各级政府的关注。此举即节约了能源,减轻了大气污染,又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改善了城乡面貌,化害为利,一举多得。举一例说明生物质能源与常规能源的优势:各种常规燃料1吨蒸汽锅炉能耗费用对比表:燃料名称柴油(kg)天然气(M3)煤(kg)生物质成型燃料(kg)热值(KCAL)10200850042003400±200燃料价格(元)7.83.70.90.45每吨蒸汽能耗6877780170每吨蒸汽费用(元)530285624221第三章项目产品的市场竞争优势一、项目概况生物质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是环保的产物,能源的开发利用被纳入国家科技发8展规划和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划。生物质能源结合先进的信息化管理和资本运作,把秸秆综合利用、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及实现低碳环保节能减排结合起来,以技术创新为动力,以政策支持为保障,发挥市场机制为导向,做好界首市的秸秆综合利用文章。生物质成型设备,该机性能稳定、操作简单、4个人即可生产,进料铡切、制粒一次同步完成,不需要其他的附属机器(如搅拌机,提升机,烘干机)。农作物秸秆经粉碎后压缩碳化成燃料块,能有效地改变其燃料特性,热
本文标题:生物质秸秆炭燃料生产项目立项可研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97722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