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初一地理上册集体备课计划
1文县东坝中学集体备课教学设计(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科目:地理年级:七年级教师:2016年9月2七年级地理集体备课组工作计划文县东坝中学本学期我们七年级地理备课组由4人组成。我们将在科学理论指导下,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充分挖掘和利用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手段,确保学生学科素质的提高和本学科教学目标的顺利完成。具体措施为了提高本组地理教师的教学质量,促进高效课堂全面实施,进一步深化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改革,切实打造好高效课堂教学,本备课组本学期的主要任务如下:(一)、备课1.认真学习新课标,钻研新教材,利用集体备课小组的力量对教材中知识点进行讨论分析,把握其深度和广度。2.每周二开展一次集体备课活动。在深入学习新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归类、分项,采用“集体备课,集体评议,改进教案,再行教学,不断完善”的连动式备课、上课的方式进行。3.集体备课地点:七(5)班教室。(二)、教学1.坚持启发式教学。在每小节设置探究题,促进学生的思考行为。2.减轻学习负担。作业当堂消化,作业检查按章进行,必做题全批全改。3.充分利用电教手段,提高上课的教学效率。4.制定学期教学进度,组织教师互相听课、评课,共同探讨帮助本组成员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5.积极报名、组织本组教师参加“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3七年级地理上册教学进度表周次日期教学内容和课时安排第1周8月30----9月2日开学报名发书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一)1课时第2周9月5-----9月9日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二、)1课时)七年级军训第3周9月12-----16日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三)2课时第4周9月19----23日地图(一、二)2课时第5周9月26----30日第二章陆地和海洋第一节大洲和大洋2课时第6周10月3----7日国庆放假第7周10月10-------14日第二节海陆的变迁2课时第8周10月17-------21日第三章天气和气候第一节多变的天气2课时第9周10月24------28日第二节气温和气温的分布2课时第10周10月31------11月4日复习2课时第11周11月7-----11日期中考试2课时第12周11月14-------18日第三章第三节降水和降水的分布2课时第13周11月21------25日世界的气候单元检测2课时第14周11月28------12月2日第四章居民与聚落第一节人口与人种2课时第15周12月5------9日第二节世界的语言和宗教2课时第16周12月12-------16日第三节人类的居住地-聚落单元检测2课时第17周12月19-----23日第五章发展与合作2课时第18周12月26-----30日单元检测复习2课时第19周元月2-----6日期末考试复习巩固2课时第20周元月9-----13日4七年级地理备课组新授课主备人顺序表七年级地理上册章节内容主备人集体研讨修正教案第一章地球和地图司小宁蒋明蓉刘淑英司小宁张淑惠司小宁第二章陆地和海洋司小宁刘淑英蒋明蓉司小宁张淑惠司小宁第三章天气和气候司小宁司小宁蒋明蓉刘淑英张淑惠司小宁第四章居民与聚落司小宁蒋明蓉刘淑英司小宁司小宁第五章发展与合作司小宁蒋明蓉刘淑英司小宁张淑惠司小宁5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全册教案第一章《地球和地图》单元计划单元主题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地球和地图》单元备课教材分析内容特点《地球和地图》这一部分作为学生进入初中学习地理的第一部分内容,空间性强,难点较多;地图作为地理信息的最重要载体以及学习地理的最作用的工具,应用广泛,而且也是培养空间思维的重要手段,所以掌握读图用图的技能非常重要,要让学生正确地认识到地图的重要性、有用性,并且掌握读图的基本方法和技能。知识结构本单元主要包括《地球和地球仪》、《地球的运动》、《地图》三部分内容。其中,《地球和地球仪》一节包括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仪,经线和纬线,利用经纬线定位4个部分内容;《地球的运动》一节主要介绍了地球自转、公转,四季和五带划分。《地图》包括地图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地形图的判读,从地图上获取信息3个部分。以上三大部分有机相连形成一个知识整体。学情分析心理特征方面:学生刚上初中,都想有一个良好的开端,所以开始可能普遍很积极,求知欲望强,但是心理却很脆弱遭受挫折很容易失去信心;这个阶段理解能力抽象思维能力都较差,以感性认识为主;学习注意力集中程度和持久性也都比较有限。学习基础方面:通过调查学生对地图的了解程度,我校初一学生大多数对中国地图,旅游区导游图,商场楼层分布示意图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单元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地球和地球仪的有关基础知识,认识地球的运动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了解地球仪的作用,逐步建立地理空间概念。认识地图是记录和传递地理信息的工具。掌握地图的基本知识和运用地图的基本技能。养成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地图的习惯。过程与方法结合学生身边实际设置问题,让学生通过生活经历、读图、讨论、交流、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加强课堂有针对性的练习等方式进行学习,运用启发式、谈话法、讨论法、讲授法等。适当运用多媒体课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前人勇于探索,敢于实践的精神2.意识到人们对事物的认识过程是从肤浅的、主观的、感性的认识逐步上升到深入的、客观的、理性的认识3.通过对地图的学习和初步运用,使学生对地图产生亲切感,为今后养成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地图的习惯打下基础。培养学生对地理的兴趣。教学重点理解掌握经线、纬线,经度、纬度的特点。地球自转和公转,地球四季和五带划分。地图的三要素,教学难点1、能判读经纬网,并描述地球上任意地点的经纬度。2、地图的三要素的学习和运用。(辨方向、识图例、量算比例尺)3、地形图的判读。教学方法方法:运用启发式、读书法、谈话法、讨论法、讲授法为主。6与手段手段: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资料供学生开阔眼界,增长见识。适当使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教学实施序号教学内容及活动课时资源与媒体练习、作业与考核1《地球和地球仪》活动:经纬网定位。3地球仪、东西半球分布图、南北半球分布图、多媒体课件课堂反馈练习,练习册。2《地球的运动》活动:利用光源演示地球公转和自传。1地球仪,手电筒,多媒体课件“地球运动”实况录像。地球五带分布图。课堂反馈练习,练习册。3《地图》活动:1制作等高线地形模型。2分层设色地图上获取信息。3视频:认识卫星影像形成。gps定位。2大中小比例尺地图,航拍相片,分层设色地图,遥感图像和电子地图,多媒体课件课堂反馈练习,练习册。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课型:新授课主备人:司小宁课题内容:地球和地球仪制作时间:2016.9.3授课时间:教学目标:(1)准确辨认经线和纬线、纬度和经度、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划分。(2)利用经纬网确定某地的地理位置。【重点】(1)会观察地球仪。(2)准确辨认经线和纬线、纬度和经度、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划分。(3)利用经纬网确定某地的地理位置。【难点】(1)会观察地球仪、使用地球仪。(2)东西半球划分。(3)利用经纬网确定某地的地理位置。【课前准备】1、学生课前准备:分小组、每小组至少准备一小地球仪、乒乓球、铁丝、胶布等。2、教学器材:教学地球仪。教材分析:通过调查学生对地图的了解程度,我校初一学生大多数对中国地图,旅游区导游图,商场楼层分布示意图有一定的感性认识。教学方法:结合学生身边实际设置问题,让学生通过生活经历、读图、讨论、交流、师生互7动、生生互动、加强课堂有针对性的练习等方式进行学习,运用启发式、谈话法、讨论法、讲授法等。适当运用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3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学习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学生讨论、小组交流古人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学生举例反映地球形状的事例。学生看图“地球的大小”,读出地球的大小提问、引导,师生共同总结。地球的模型——地球仪观察地球仪,制作简易地球仪引导、指导、评定、表扬纬线和经线学生根据教师设计的问题,看图思考、回答。指图、引导,边提问、边启发、边与学生讨论,让学生分析、归纳规律,并及时对学生进行表扬鼓励。利用经纬网定位学生读图回答问题,小组讨论,互帮互学。提问,及时纠正、辅导。【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同学们,在晴朗的白天,我们能够看到太阳像一个火红的圆球;在十五的夜晚,我们可以看到月球像明亮的圆盘。那么,我们居住的地球到底是什么样的?(板书)地球的形状、大小1、地球的形状(展示图片)地球卫星照片(提问)地球是什么形状?(引导)地球是一个球体,在今天看来已经是再简单不过的问题,在古代却是一个难解的谜。人们对地球的认识,却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引导学生观察教材提供的图片“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学生讨论学习,小组可以相互交流一下,古人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天园地方→天如斗笠→麦哲伦环球航行证实球体→地球卫星照片)(提问)我们生活在地球上,根据听到的、看到的、想到的,你能说出哪些反映地球形状的事例吗?A、(可能出现的事例):站在海边,摇望远处驶来船只,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见船身,而目送离岸的船总是船身先消失。(展示教材图“观测帆船”)B、(事例2)发生月食偏时,地球挡住一部分日光,使地球的影子投射在月面上,就像给地球照镜子,使我们看见了地球的球体形状。C、还有地球仪和麦哲伦的环球航行。(提问)还有什么办法可以证明地球是球形的?(小组同学可以充分的讨论,教师启发、解释。)(总结)准确反映地球形状科学证明是地球卫星照片。(讨论)从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中,你感悟到了什么?(总结)任何一个真理的发现都不是轻而易举的,需要付出艰辛的劳动,甚至以生命为8代价。板书:2、地球的大小(承转)现代的科学技术不仅认识了地球的形状,而且精确的测量出了地球的大小。(展示图片)地球的大小(学生活动)让学生读出:地球的平均半球6371千米,地球的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地球周长约4万千米。(讲解)精确测量表明,从地心到北极的半径为6357千米,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赤道半径的长度比北极半径的长度多21千米。实际上这些差别同巨大的地球来比是微不足道的。如果把地球缩小到地球仪那样大小,这个差别就看不出来了,我们通常用平均半径来表示地球的大小。(板书)二、地球的模型——地球仪(展示)地球仪(提问)1.地球仪与地球真实的原貌有什么区别?2、地球仪在日常生活中有什么作用?(启发学生积极回答)(讲述)在学生总结的基础上,教师再继续总结补充地球仪的特点。地球仪是地球缩小的模型。在地球仪上,人们用不同的颜色、符号和文字来表示陆地、海洋、山脉、河湖、国家和城市等地理事物的位置、形状及名称等。地球仪上有一些在地球上实际并不存在的地理事物,例如,用于确定地理事物的方向、位置的经纬网和经纬度。地球仪上还有一个能使地球模型转动的地轴,而这个地轴在地球上却没有。(板书)三、制作简易地球仪(学生活动)引导学生参看教材提供的关于地球仪模型制作的活动进行制作。在制作过程中教师要及时指导,强调制作环节中的要领,通过制作地球仪起到巩固本节知识的作用。最后,评出制作最好的优胜组,进行表扬。(课堂小结)和学生一起回忆本节学习的主要内容。【巩固练习】一、选择题1.通过精确测量发现,地球是一个()A.正圆形球体B.纺锤形球状C.不规则球体D.规则球体【板书设计】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地球的形状2、地球的大小二、地球的模型——地球仪三、制作简易的地球仪教学反思:9第二课时【重点】(1)会观察地球仪。(2)准确辨认经线和纬线、纬度和经度、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划分。(3)利用经纬网确定某地的地理位置。【难点】(1)会观察地球仪、使用地球仪。(2)东西半球划分。(3)利用经纬网确定某地的地理位置。【课时内容】认识纬线和经线【教学过程】(展示图片)教材提供的图“简化地球仪上的点和线”(学生活动)结合自己的地球仪观察思考,同学先小组交流,推荐发言人回答下列问题:1、纬线的特点,经线的特点。2、认识地轴、南极、北极。(提问)地球真有一根轴吗?地球表面能画出多少条经线和纬线?(学生活动)(展示图片)教材提供的“地球仪上的经线
本文标题:初一地理上册集体备课计划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97886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