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七年级地理教材分析 ppt课件
七年级地理教材分析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课标要求:1、提出证据说明地球是个球体。(感知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培养勇于探索、执着追求真理的精神品质。)2、能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3、运用地球仪,说出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的划分。4、用经纬网确定地球表面任意地点的位置。重点内容1.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及球形证据——重在科学史和科学精神的培养2.描述地球的大小——重在描述地理事物的能力3.认识经纬网及其作用——重在利用经纬网来定位逻辑联系真实(事实)--模型(地球仪)学习方式:探究人们是怎样认识地球形状的地球仪能告诉我们什么经线和纬线纬线经线定义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形状特征圆,自成纬线圈半圆,两条相对应的经线组成经线圈长度分布纬度相同的纬线长度相等,赤道最长,向两极渐短长度都相等指示方向东西方向南北方向经度和纬度纬度经度零度线赤道(0。纬线)本初子午线(0。经线)度数划分向南、北各分作90。向东、西各分作180。表示方法赤道以北称北纬,用N表示赤道以南称南纬,用S表示0。经线以东称东经,用E表示0。经线以西称西经,用W表示度数变化由赤道向两极逐渐增大由0。经线向东西逐渐增大半球界线赤道(南北半球)20。W和160。E(东西半球)经纬网定位第二节地球的运动课标要求用事实分别说明地球自转、公转及产生的地理现象。重点内容1.地球自转引起的昼夜更替和时间差异2.地球公转形成的四季和五带逻辑联系什么是自转--地理现象(时差、昼夜交替)什么是公转--地理现象(四季、五带)学习方法:重现象说明,轻原理分析这部分比较抽象知识的教学主要是用事实说明地球运动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重现象说明,轻原理分析(从学生的感受中认同,而不作学术推理)。例如课本P12活动2,注重的是学生在一年四季,在一天中不同时刻对太阳高度的一种直观感受和认识。教师并不需要给学生讲述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变化,主要学生自身感受到这种差异的存在即可。地球两种运动形式的对比自转公转定义地球绕着地轴不停的旋转。地球围绕太阳不停的旋转。方向自西向东自西向东周期24小时一年旋转中心地轴太阳产生现象昼夜交替、时差四季变化、五个温度带的划分公转示意图FLASH
本文标题:七年级地理教材分析 ppt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98112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