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高中地理教材分析(上册部分)第一篇:宇宙与地球一、知识基础专题1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课标要求:A(较低要求,学习单元为一般知识内容,要求知晓主要地理事实和基本地理概念。)1、天体的概念2、最基本的天体共同的特征3、主要天体的特征(恒星、星云、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4、天体系统的层次5、太阳系的中心天体6、河外星云的成员7、宇宙年8、太阳系八大行星按距离太阳远近的名称9、八大行星的共同特点10、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11、太阳辐射的形式12、太阳结构(外层、内层)13、太阳大气的主要特征14、各层主要的太阳活动的标志15、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16、太阳活动的周期17、太阳对地球的影响18、八大行星的分类19、地球成为唯一有生命存在的天体的条件专题2地球的伙伴——月球课标要求:B(介于A、C级之间)20、月球的环境特点21、月球的地形特点22、月球公转周期、自转周期、方向-2-23、地球的天然卫星24、熟悉月相的名称、各月相的出现的农历时间25、月相循环一个周期的时间、名称26、日食、月食出现的原因27、日食、月食时,月球、地球、太阳的三者位置28、日食、月食出现时的月相情况29、潮、汐的概念30、潮、汐出现的原因(不必展开阐述)31、理解潮汐随月球而不是太阳的出没而出现潮起潮落的现象的原因32、连续两次涨潮的时间间隔33、大潮、小潮出现的月相农历时间34、潮汐与人类的关系专题3人类对太空的探索课标要求:A35、太空探索的意义、太空探索的历程专题4地球的运动课标要求:C(较高层次,学习单元为主要知识内容,要求熟悉主要地理事实,领会地理概念、地理原理和地理过程,能够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36、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一个周期所需的时间、速度37、地轴北端的指向38、恒星日与太阳日的区别(时间、参照物、成因)39、南、北两极上空所观察到的地球自转的方向40、什么是地方时、区时、北京时间41、时区划分的方法42、国际日期变更线两侧日期的变化43、地球表面作水平运动的物体发生偏向的的规律(南、北半球、赤道的区别)44、地球公转的方向、周期、速度45、黄赤交角的度数46、太阳直射点在赤道、北回归线、南回归线上的日期、节气-3-47、正午太阳高度角在纬度和季节上变化的规律48、晨昏线的区分49、昼夜长短在纬度和季节上变化的规律极昼、极夜现象50、天文角度、传统上、气候上四季的划分二、能力要求1、能认识和填写天体系统的层次图2、能认识和熟识太阳系示意图3、能在太阳结构示意图上辩识太阳的三个层次的名称4、能分析太阳黑子活动与年降水量的关系5、运用图表资料(和相关软件),说出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6、能熟识月相成因示意图7、能在生活中辨认月相(出现的规律)8、学会看日食与月食的成因示意图,掌握日食、月食发生的原因、出现的时间9、学会阅读月相与潮汐的关系示意图10、学会分析潮汐对人类的影响,人类对潮汐的利用11、能计算时差,计算日界线两侧日期的变化12、能运用地球偏向力解释实际生活中的问题13、熟识黄赤交角示意图14、学会判断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判断方法15、测量正午太阳高度16、学会计算太阳直射点在不同纬度时、不同地点太阳高度角的比较17、学会计算太阳直射点在不同纬度时、不同地点的昼夜长短的比较第二篇岩石与地貌一、知识基础课标要求:A(较低要求,学习单元为一般知识内容,要求知晓主要地理事实和基本地理概念。)B(介于A、C级之间)C(较高层次,学习单元为主要知识内容,要求熟悉主要地理事实,领会地理概念、地理原理和地理过程,能够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4-专题5板块运动课标要求:B(介于A、C级之间)1、用于解释地壳运动的三大学说的名称2、六大板块的名称3、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观点4、板块运动的驱动力5、学会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火山带、地震带和高大山系的分布6、生长边界和消亡边界的图例7、地震概念、横波、纵波波速的区别8、震源、震中距、震中、震源深度等地震要素9、震级、烈度的定义及两者的关系10、世界两大地震带的名称及分布地区11、我国处在两大地震带的交界处,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12、防震措施,生存教育13、火山概念14、火山分类15、世界主要火山带的分布16、火山的利用专题6岩石与矿物课标要求:B(介于A、C级之间)1、岩石的定义2、岩石按成因分类3、岩浆岩、侵入岩、喷出岩、沉积岩、变质岩的定义4、侵入岩、喷出岩、沉积岩、变质岩的主要特点及典型的代表岩石5、各类岩石形成的典型地貌6、矿物的概念7、地壳中主要化学元素(前四位)8、矿产的概念专题7地貌课标要求:B(介于A、C级之间)1、主要的地貌类型名称2、各种地貌形成的主要作用力3、流水作用的四种方式4、河流上、中、下游不同的流水作用所形成的不同的地貌类型-5-5、喀斯特地貌的形成和我国主要分布地区6、地表和地下的主要喀斯特地貌类型7、喀斯特地貌的利用(利、弊)8、海岸地貌分类9、海积地貌和海蚀地貌的主要类型10、海积地貌和海蚀地貌在我国主要分布11、海积地貌和海蚀地貌海岸线特点及利用12、风成地貌的形成及分类13、风蚀地貌和风积地貌的类型14、治理沙漠的主要手段15、黄土地貌在我国主要分布16、黄土地貌的主要类型17、黄土地貌地区的综合开发治理18、地形图、等高线概念19、五种地貌类型的特点及等高线的特点20、山峰、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等等高线的判读21、海拔、坡度、坡向、地貌物质组成等对农业的影响22、海拔、地质基础、地表起伏、等对工程建设的影响23、海岸地貌对港口建设的影响24、地貌对城市发展的影响25、地貌与旅游开发26、地貌与人类的辩证关系,人类如何合理利用各种地貌二、能力要求1、能看图说出六大板块的名称,分清生长边界和消亡边界2、能在有关地图上,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世界火山带、地震带、高大山系、海沟的分布3、能在海底扩张示意图上识别海底的各种地形类型4、能在震源和震中示意图上认识地震的各个要素5、能在有关地图上画出世界主要的地震带和火山带6、能辩证地分析地震和火山与人类的关系7、学习鉴别主要岩石和矿物的方法-6-8、能根据相关资料,正确区分流水地貌在上、中、下游所造成的不同的地貌类型9、能看懂黄土地貌和喀斯特地貌类型图,并能知道它在我国的主要分布及利用10、能根据材料,正确区分各种不同的地貌类型11、学会阅读等高线地形图12、能举例说明地貌与农业生产、工程建设、城市发展、旅游的关系第三篇大气与天气、气候一、知识基础专题8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课标要求:C(较高层次,学习单元为主要知识内容,要求熟悉主要地理事实,领会地理概念、地理原理和地理过程,能够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1.大气圈的概念2.大气组成三个部分3.影响空气质量的主要因素4.大气垂直分层五层名称5.对流层、平流层和热层的主要特点及其原因6.区别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和大气逆辐射7.大气对流星体的阻隔作用——“防弹衣”8.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遮阳伞”9.大气对地面辐射的保温作用——“保温被”专题9行星风系课标要求:C(较高层次,学习单元为主要知识内容,要求熟悉主要地理事实,领会地理概念、地理原理和地理过程,能够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10.气压的概念和导致气压变化的直接原因11.风的形成和风向的确定12.热力环流的基本过程13.水平气压场、等压线的概念14.高压系统、低压系统15.大气环流的定义-7-16.三圈环流(低纬、中纬、高纬)17.行星风系(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的形成原因、分布特征)18.全球气压带风带位置季节移动规律19.气压带对气候的影响20.风带对气候的影响21.气压带、风带交替影响地带的气候特征22.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位置分布规律、成因、地区分布和气候特点专题10季风课标要求:C(较高层次,学习单元为主要知识内容,要求熟悉主要地理事实,领会地理概念、地理原理和地理过程,能够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23.季风的概念24.形成季风的两个重要原因25.东亚季风的影响范围、形成原因、冬夏风向及性质26.南亚季风的影响范围、形成原因、冬夏风向及性质27.季风对东亚、南亚农业生产的影响28.夏季风对我国农业生产的影响29.冬季风对我国农业生产的影响专题11台风、寒潮、梅雨课标要求:C(较高层次,学习单元为主要知识内容,要求熟悉主要地理事实,领会地理概念、地理原理和地理过程,能够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30.常见的天气系统、天气现象31.台风的定义32.气旋的气压状况、水平气流运动状况、垂直气流运动状况、其控制下的天气状况及典型的天气实例33.台风命名原则、产生源地、形成条件、移动方向、活动范围及带来的影响34.影响我国的台风(源地、路径、影响范围、时间)35.防台减灾措施-8-36.寒潮的定义37.反气旋的气压状况、水平气流运动状况、垂直气流运动状况、其控制下的天气状况及典型的天气实例38.影响我国的寒潮(时间、源地、路径、影响范围及带来的影响)39.上海制定的寒潮标准40.防寒减灾措施41.梅雨的定义42.锋面的定义及三种类型43.冷锋的定义及其过境时、过境后的天气状况45.暖锋的定义及其过境时、过境后的天气状况46.准静止锋的定义、出现时间、影响范围、天气特征47.我国东部地区雨带移动规律专题12人类活动与气候C(较高层次,学习单元为主要知识内容,要求熟悉主要地理事实,领会地理概念、地理原理和地理过程,能够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48.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主要的温室气体及其来源49.全球变暖对全球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的重大影响50.减小全球变暖危害的对策51.酸雨的概念52.酸雨对环境造成的危害53.全球酸雨的分布54.防治酸雨的对策55.臭氧的作用和分布56.臭氧洞发生地区57.大气中臭氧减少的原因58.臭氧减少带来的影响及应对措施59.城市热岛效应的产生原因及其多发地带60.城市热岛效应带来的危害及应对措施61.城市雨岛效应的形成原因-9-二、能力要求1.能在大气垂直分层图上熟识大气分层结构,分析各层气温垂直分布特点及各层与人类的关系。2.能在大气的保温作用示意图上辨识三种辐射,分析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保温作用。3.能在冷热不均引起的热力环流图上分析地面热量变化引起的空气运动过程。4.能在1月、7月全球海平面等压线图上,判断高压系统、低压系统,分析亚欧大陆与北太平洋之间盛行风向的季节变化。5.能绘制大气环流示意图,认识全球气压带与风带形成的基本过程,熟识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特征及风带的风向,分析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6.能在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示意图上,判断季节,分析气压带风带交替影响地带的气候特征。7.学会运用气压带风带分布规律及移动特点,分析大陆西部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特点及成因。8.能在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上,熟识气候类型的位置分布规律,分析成因及气候特点。9.能在亚洲季风图上,判断季节,分析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的成因、冬夏风向特征、风的性质。10.学会分析季风气候对我国农业生产的影响。11.能熟识气旋、反气旋、冷锋、暖锋、准静止锋等常见天气系统示意图,分析各自控制下的天气特点,分析台风、寒潮、梅雨等典型天气案例。12.学会分析灾害性天气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能提出防御灾害性天气的可行措施。13.能运用图表资料,分析全球变暖、酸雨、城市热岛和雨岛等人类影响气候的典型案例(成因、危害),分析人类与气候环境的相互关系。14.学会观测、记录主要天气要素的基本方法,会看一般卫星云图。第四篇水环境专题13水循环基本知识点1、水圈的构成:地球水的主体、陆地水的主体、地球淡水的主体。2、水循环概念:自然界的水通过六个环节在四大圈层中通过各个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3、水循环类型:海陆间循环、海上内循环、陆地内循环-10-4、水循环的主要环节:(1)水循环各环节的动力(2)海陆间循环的六个环节(3)三类水循环共同具有的环节(4)人类目前影响最大的水循环环节5、水循环意义(1)水体的“纽带”、“调节器”、“雕塑家”、“传送带”(2)补充和更新陆地上的淡水资源6、河水补给(1)六种主要的河水补给形式(2)不同河水补给形式的
本文标题:高中地理教材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98113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