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统计图表 > 横二路安置房环评报告表728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项目名称:安顺开发区雄丰木业有限公司环保砖厂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安顺开发区雄丰木业有限公司南昌市环境保护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国环评证乙字第2304号)编制日期:2011年6月1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横二路拆迁安置房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安顺市保障性住房建设中心法人代表xxx联系人xxx通讯地址xxx联系电话xxx传真xxx邮政编码xxx建设地点安顺市西秀区龙泉片区横二路立项审批部门xxx批准文号xxx建设性质新建√改扩建技改行业类别及代码房地产47占地面积(平方米)18944.57绿化面积(平方米)1975.4总投资(万元)2810.50其中环保投资(万元)47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1.67%评价经费(万元)预期投产日期2011年9月工程内容及规模:一、项目由来横二路拆迁安置房建设项目是为了解决龙泉路A3、A4地块内拆迁安置问题,推动A3、A4地块顺利开发建设,加速安顺市城市化建设,改造市区的城中村基础设施差,居住环境脏乱差等现象,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要求。安置房建设工程由政府统一组织建设,统一规划、统一征地、统一拆迁,同时建设用地的划拨、税收方面、建设资金筹集等方面都给予了相应的优惠政策。围绕建设生态旅游中心城市观念,安置拆迁户为重点,改善市民居住环境和推动城市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998年国务院令第253号)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08年国家环保部令第2号)中的有关规定,安顺市保障性住房建设中心于2011年7月委托南昌市环境保护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承担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评价单位接受委托后,派专业技术人员对该建设项目进行了现场调查、踏勘,并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要求,收集了相关资料,在此基础上,完成了本报告表的编制工作。二、建设性质及建设地点2建设性质:新建。建设地点:安顺市西秀区龙泉片区横二路工程具体地理位置见附图一三、建设内容及工程规模1、一期工程:包括1#、2#、3#、4#四栋楼,总技术指标如下:项目数值单位总用地面积8095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0760平方米商铺面积6840平方米住宅面积13770平方米附属用房150平方米建筑总占地面积3550平方米建筑密度44%楼层7层容积率2.56绿化率11%住宅总户数160户停车位50个2、二期工程:包括5#、6#、7#三栋楼,总技术指标如下:项目数值单位规划用地总面积10849.57平方米代征道路面积1705.12平方米净用地总面积9144.45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6510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33650平方米其中住宅建筑面积25660平方米商业建筑面积7990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2500平方米建筑占地面积3975平方米建筑密度43.6%容积率3.67楼层7层绿化率10%住宅总户数220户停车位80(地面50)个其中,考虑到商业用房与项目居住环境的相容性,建议商业用房功能应以对环境影响较小的专卖店、超市、书店等为主,不得引入产生噪声污染的娱乐场点、机动车修配厂及其它超标准排放噪声的加工厂,禁止兴办产生恶臭、异味的修理业、加工业等服务企业。3商业用房使用功能待确定后按有关规定进行申报,并按有关规定做好污染防治措施。3、项目功能规划(详见表2)表2建筑功能规划一览表建筑名称层数功能规划一期、二期1F~2F商业3~7居住4、工程主要原辅材料见表3表3工程主要原辅材料估算表序号名称单位数量材料来源1水泥t31832钢材t3823砖万块1094砾石t32015、主要设备(见表3)表3主要设备一览表设备名称型号或规格数量安装位置生活水泵待定2台地下一层生活水泵房发电机250KW1台地下一层发电机房6、公用工程及辅助工程⑴给排水:给水系统本项目住宅总户数为380户,每户按3.5人计算,则居民生活用水按住宅楼居住人口1330人计算,按《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所制定的住宅生活用水定额,本工程最高日生活用水量284.51m3/d。最大时生活用水量约为19.2m3/h,废水量按使用量的80%计,共197.92m3/d,详见生活用水量计算表4。附表4生活用水量计算表:注:未预见水量包括绿化及道路浇洒用水本工程水量平衡图见图1序号用水类别用水定额数量使用时间(h)时变化系数最高日用水量(m3/d)最大时用水量(m3/h)1住宅180L/人·d1330人242.0239.47.82商铺20L/人·d400人1218.00.53未预见水量15%———37.111.34总计————284.5119.24水源:采用市政自来水供水。从市政给水管网上引二条管径DN150的引入管。引入管在室外连成环状管网。给水系统:本工程给水:1层至7层7供水,由市政管网直接供水,具体供水方式为下行上给式,在本区给水干管上设置闸阀。住宅每户设置独立水表计量,设集中水表箱。排水系统①排水体制:建筑内部采用雨污分流,污废合流制。室外采用雨污分流制,室内污水引入化粪池进行初级处理后进入小区污水管网再排入市政污水管网。②排水量:污废水最大日排水量约92m3/d。雨水采用安顺地区暴雨强度公式,屋面设计重现期为10年,室外场地设计重现期为1年。③建筑物雨水采用内排水系统,屋面雨水斗收集排至室外雨水管道,地面道路雨水经雨水口收集排至室外雨水管道,最后排至市政雨水管网。雨水分多处分别排入市政雨水管网内。⑵供配电:①本工程由市供电局提供互为备用的双路10kV高压电源供电,并设置一套10kV双电源切换柜。②根据负荷计算结果及负荷分布情况,拟在建筑物地下一层设置1000kVA的10kV变压器1台。变压器安装应设置独立的防护墙,保证变压器的噪声对居民生活、学习影响降至最低。③低压配电系统采用TN-S系统。⑵平面布局的合理性分析:项目用地为长条形,各号楼项目规划用地地形有一定高差,占地面积18944.57平方米。本组团有两个出入口,均布置在组团中部,组团后面有车行道和停车带;项目规划布总用水量住宅用水量商业用水量未预见水量化粪池小区污水管网市政污水管网284.51239.48191.526.4197.925局遵循以人为本,追求自然,最大限度地提升环境品质。项目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位置、优美的景观环境、完善的基础设施、方便快捷的交通条件使得它具有某些先天的、无可比拟的巨大优势。强调山势的利用。合理利用高差,将高差化整为零,分别形成立体景观。但设计中强调意到而形薄。①小区功能结构与地形有机结合,合理组织建筑用地与非建筑用地,完善住宅内部空间,完善安置房小区配套设施。②最大发挥提地资源利用,提高土地利用率。③建筑空间布局与户型设计均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④应用现代城市设计理念、方法,着手于环境的整体形象设计。⑤综合考虑日照、朝向、采光、通风、环境保护、设施配套及物业管理多要求。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项目为新建项目,一期工程(2号楼建设位置除外)、二期工程拆迁完毕,2号楼建设位置还有部分废弃建筑物和遮挡物待拆,无原有环境污染问题。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6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1、交通位置项目建设地点位于安顺市城区南部,坐落安顺市横二路中段(规划东路)以北,紧邻40米宽黄果树大街、18米龙泉路及市东路。项目用地临街呈长条形,东西长约271米,南北宽约为33米,总用地为18944.57平米。项目宗地界限为东抵西秀区东关办事处青苑村用地;南抵规划18米的横二路东段;西抵安顺市城市建设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用地(在建经济适用房区);北抵安顺市职业技术学院用地。2、地形、地貌、地质安顺地处苗岭西段,苗岭山脉东西横贯中部,形成中部高,南北部低的地势。海拔一般在1000—1300米之间,平均海拔1219米,最高点位于关岭自治县中部永宁镇永寨旧屋基东面大坡之叉地,海拔1847米,最低点在镇宁自治县南部良田乡坝草北盘江出县境处,海拔359米。全市平均坡度18.58°,山地区面积占46.8%,丘陵区面积占38.2%,山间平坝区面积占15%。地貌以岩溶丘陵为主,全市处于低山丘陵地区,南、北部河谷地区分布着低中山乃至中山山地,中部有少量河谷盆地。境内大多数地区分布有石灰岩和白云岩,岩溶发育。中部分水岭地带保存较为完整的山盆期剥夷面,土层较厚,发育峰林、峰丛谷地,西秀区、平坝一带为典型的锥状岩溶峰林区。北部和南部地势起伏较大,多发育着岩溶地貌组合形态。安顺是世界上典型的喀斯特地貌集中地,喀斯特面积占71.52%。项目所在地属溶蚀、侵蚀低山丘陵地貌,海拔最高为1452.0m,海拔最低1356.0m,相对高差96.0m,采区呈不规则形状,矿区内地势中间高,四周低。地形坡度15°左右,矿区附近自然地形坡度一般变化于约13°~18°之间。岩层倾向南东,倾角8°,属硬质岩组,岩层节理裂隙较发育,岩层较完整,地表弱风化。厂区地表土壤类型主要为山地黄壤,土体呈黄色,粘土含量较高,呈酸性。土壤下为残积红粘土层,基岩为石灰岩,地表稳定性好,不属于地震带。安顺处于亚热带季风西段,大部分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气候温和湿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量充沛,多云少照,气候宜人。年平均气温14℃,夏季平均气温在23℃,冬季平均气温在5.2℃,极端最高气温33℃,极端最低气温—7.6℃。7年平均降雨量1336.1毫米,年平均湿度约81%,年最大相对湿度99%。年平均风速为2.4m/s,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北风,频率为17%,夏季盛行风向为南风,频率为13%,全年静风频率为19%,年平均日照数1241小时—1398小时。市政府所在城市(西秀区)2004年,年均气温14.00℃,年降水量1122.70毫米,年日照时数1123.60小时。2005年,年均气温13.90℃,年降水量1172.00毫米,年日照时数1123.60小时。3、水文地表水:评价区内无大型地表水系,地表水系不发育,区域地表水系属珠江流域北盘江水系。最接近项目区的主要河流为贯城河,项目所在地大气降水均汇入贯城河,然后流入油菜河。地下水:项目所在地地下水类型主要为岩溶水和松散岩类孔隙水。富集于残坡粘土中,主要由大气降水补给,埋藏较浅。项目红线内无地下水出露。项目评价区域内无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也不属于水源保护区。8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安顺是贵州省4个地级城市之一,全市国土面积9267平方千米,人口267万余人,其中布依、苗、回、仡佬等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39%。2009年,全年生产总值完成168.99亿元,比上年增长8.1%,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36.58亿元,比上年增长6.5%;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65.22亿元,比上年增长6.7%,其中工业实现增加值52.87亿元,比上年增长6.1%,建筑业实现增加值12.35亿元,比上年增长9.5%;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67.19亿元,比上年增长10.1%。粮食实现丰收,粮食产量80.43万吨,同比增长1.82%。工业经济保持平稳增长,全年纳入地方统计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31.34亿元,比上年增长4.8%。全市财政总收入完成26.42亿元,同比增长10.04%,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6.13亿元,同比增长7.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2249元,比上年提高1140元,实际增长3.7%。农民人均纯收入2838元,比上年提高459元,实际增长10.2%。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48.12亿元,比上年增长21.8%。全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累计为106.3%,高于上年同期水平0.8个百分点。项目属于安顺市西秀区,该区周边山峦叠嶂,绿树成荫,其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决定了西秀区具有建设生态型城市的区位优势。西秀区区委、区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依托区位优势和交通网络,按照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原则,结合安顺市创建百万人口城市的建设目标,以保护自然生态为前提,突出区域特色,着力打造园林式、生态型可持续发展的西秀新城,大力开发民族文化资源,延伸旅游产业链。本项目所在
本文标题:横二路安置房环评报告表728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98461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