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希克斯工资谈判模型对我国工资集体协商的启示……张胜辉-河
-1-【大视野】希克斯工资谈判模型对我国工资集体协商的启示张胜辉摘要:希克斯工资集体谈判和预期罢工模型描述了劳资双方对工资增长率和预期的罢工的时间的关系,结合中国工会在工资集体协商中的实际情况,把模型加以改进,可以得出在缺乏罢工威慑下,我国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的缺陷。而与之相对应的优势是,工资集体协商中工会组织可以获得自身以外的更多力量的支持,这些力量作用的发挥使工会陷入民主化和行政化的两难境地。关键词:工资集体协商抵制力群众化行政化工资集体谈判,又称工资团体交涉(Collectivebargaining),与市场中劳动者与企业的个别谈判(Individualbargaining)相对应。集体谈判制度中赋予了工会的罢工权和企业的闭厂权,这种制度是以劳资冲突为假设前提,最终形成的集体合同具有法律效力。工资集体谈判在我国也称工资集体协商,它是由雇主组织的一方同劳动者代表组织的一方,依法就企业内部工资分配制度、工资分配形式、工资支付办法、工资标准等事项进行平等谈判,最后达成一致意见,并将一致意见签订为专门的工资契约或作为专门条款列入集体合同,作为约定期限内签-2-约双方处理工资分配的行为准则。一、缺乏罢工威慑的工资集体谈判模型——希克斯模型的改进一个比较简单的工资谈判模型是由英国经济学家约翰·希克斯建立起来的,如果劳方和资方仅仅就工资增长幅度问题进行谈判,在存在罢工行为的情况下,工会所要求的工资增长百分比和资方所愿意付出的工资增长百分比是如何随着罢工的预期持续时间而产生变化呢?可以用图1来加以分析,W`是工会和资方正在谈判中的工资增长百分比。从资方方面看,假设企业在罢工前的最高工资是Wf,如果企业所支付的这种工资水平被工会在谈判过程中拒绝从而引发了罢工,在相对较短的时期内,资方还可以通过累积的库存和非罢工工人进行生产来满足顾客的需要。但随着罢工的继续,业务丧失或客户不满上升的成本增加,因此,资方为了使罢工停止,很可能会提高所愿意支付的工资水平。随着罢工时间的延长,估计资方愿意提高工资的程度将上升,这种情况可以用图2中的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雇主让步曲线EC来表示。从工会方面来说,假设工会在一开始愿意接受某种程度的工资增加Wi而不罢工,但罢工开始后,工人的态度可能更强硬了,于是工会实际提出的工资增长幅度可能会比它当初本愿意接受的工资要求还要高。然而,随着罢工时间的延续,工人遭受损失可能会使他们的态度发-3-生一些改变,降低工资要求。这种降低过程在图2[4]中用一条工资抵制曲线UR来表示,它是一条逐渐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随着罢工进程的延续,工会的工资需求将会下降,而雇主所愿意提供的工资则逐渐上升,直到罢工进行到S0点时,双方达成了妥协。谈判的结果是工资提高到W`0,罢工结束。这是西方市场经济国家工会代表劳方和资方进行工资集体谈判时的模型,其中凸显了预期的罢工对提高工资的作用。从近二十年来看,西方国家的罢工事件不是很多,西方经济学家也对罢工的利弊进行了深入研究,认为罢工会带来较高的成本,似乎是一种不必要的浪费。但是,罢工作为对未来谈判施加的影响在发挥着作用,也是WiW`0Wf0EC(雇主让步曲线)UR(工资抵制曲线)工资增加百分比(W`)预期的罢工时间长度(S)S0图1希克斯的集体谈判模型和预期的罢工持续时间-4-加强工会内部团结、维护工人利益最强硬的有效手段。由于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政治体制的特点,使得劳资双方在谈判中更强调合作性,工会方的罢工权被边缘化;再者,我国工会行政化的特点使得其缺乏内部竞争和活力,导致的结果是团结能力不强。在这种情形下,笔者把希克斯模型加以改进,把预期的罢工时间改成工资集体谈判时间,为了研究的方便,假设雇主让步曲线和工资抵制曲线为直线,这样并不影响分析罢工威慑在谈判中的作用。如图2所示:UR2工会的工资抵制线W~aW~bW~cW~d0EC(雇主让步曲线)UR1(工资抵制曲线)图2我国工资集体谈判模型:希克斯模型改进S12S2谈判的时间长度(S)工资增加百分比-5-如图2,EC为雇主让步曲线,UR1为存在罢工权情形下的工资抵制线,UR2为当前工资集体谈判过程中工会的工资抵制线,W~a为两种情形下工会方坚持的工资增长率,W~b为当前工资水平,W~c为缺乏罢工情形下双方妥协达成的工资增长率,W~d为存在罢工情形下双方达成的工资增长率,W~d-W~c为罢工权缺失情况下的经济损失,S1和S2分别为两种情形下的谈判持续时间。为什么UR1和UR2曲线的平坦程度不同呢,应用弹性理论来分析,工资集体谈判中工会预期的工资增长为W,谈判持续时间为S,W对S的敏感程度定义为Es,则Es的定义为:Es=ww/ss=sw·ws…………………………………………………(1)若S趋向于无穷小时,即0s,且0w时,Es=0limxww/ss=wdw/sds=dsdw·ws…………………………………(2)比较UR1和UR2两条曲线的弹性,因为弹性为负,取绝对值,Es1Es2,即UR1的弹性小于UR2的弹性,分析弹性大小的原因,正是由于罢工威慑在其中起作用。工会在谈判中工资增长对谈判时间的弹性因为有罢工权对未来收益威慑力的影响,工会的工资抵制力较强,弹性很小,所以出现扁平的形状。UR2曲线是当前缺少罢工权的情况下的工会抵制曲线,弹性大,较陡峭,反映了工会在工资集体谈判中相对资方力量较弱,随着谈判时间的推-6-移,资方可能以裁员等条件相威胁,工会方妥协时间较快。缺乏罢工威慑的情形下,工会的谈判效果受到了损失,这是这个模型对我国工资集体协商的运用解释,更有甚者,许多企业根本没有建立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或者即使建立了,连上述笔者提到的谈判效果也没有,并没有改变企业行政单方决定工资的局面。缺乏罢工威慑的工资集体协商,有没有其他力量在影响着我国工会的工资集体协商行为,换一种说法,工资协商中工会抵制力量的来源来自哪里?二、工资集体协商中基层工会组织抵制力的影响因素当前基层工会的工资集体谈判中的抵制力大致来源于三种力量。一是本企业职工的团结力,这是工会谈判力量的源动力。由于中国工会特殊的历史发展沿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战争时期的夺取政权的主要任务,过渡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一统天下,计划经济下劳动关系主体一方是国家,完全的计划使劳动关系矛盾被化解,工会发挥了更多的带领工人建设国家的职能。市场经济下,劳动关系呈现契约化、明晰化、复杂化的特点,工人队伍构成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已经不再是计划经济下单纯的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的职工,在私营企业、外资企业从业的工人、中介组织从业人员、几千万农民工等不同的阶层出现,工人内部分化也很大,高学历、高工资的白领阶层对加入工会积极性不高,-7-而传统的产业工人因为国企改革过程中对工会维权能力的认可度下降,农民工处在刚刚进城实现向工人身份转变的过程中,对工会还比较陌生。通过以上分析,种种原因使工会的吸引力下降,而且影响到当前加入工会的会员对工会的评价,直接的结果就表现为工会的团结力不足,缺乏工人强大的支持。中国工会自身改革发展非常迫切,如何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发挥工会作用,是今后改革的方向。二是党组织的领导力、政府的协助力和上级工会的支持力。《中国工会章程》规定:“中国工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职工自愿结合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中国工会与外国工会的区别是中国工会自觉接受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自主开展工作。工会和共产党的关系保证了工会发展的方向,与西方工业国家多党轮流执政情况下,工会随党派政治地位变迁而发生改变不同。从工会发展历史看,中国工会和中国共产党的关系在共产党由革命党变成执政党后有所改变,共产党变成执政党后,要兼顾每个阶层的利益,要从国家整个全局考虑,不再是革命时期领导工人阶级夺取政权,代表工农的利益。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党和政府要考虑各个阶层的利益,不会单纯维护工人的局部利益而影响这个社会经济的发展,有时当地政府为了发展当地经济,还可能会牺牲工人的利益,上级工会也只是以半官方的身份来协调各方的力-8-量,没有强硬的保证力。再者,基层工会数量庞大,上级工会组织也无力全部顾及,三方力量对企业工会影响力是间接的,对工会组织不健全、不规范的小型非公有制企业有时鞭长莫及,远不能弥补基层工会组织团结力的不足。三是基层工会干部的个人沟通、协调能力。2001年的新修改的《工会法》颁布实施以前,许多企业里工会主席不是经民主选举程序产生,都由企业近亲属和企业行政人员兼任,这样就造成工会有名无实,现在这种现象有很大的改善,但工会人员兼职化现象很普遍,少数专职工会人员要想发挥为工人谋利益的作用,相当程度上不得不依靠自己的私人关系和高超的协调能力。这种能力反映到素质高的工会主席身上,工人的利益维护就好些,如果是一个素质较低的工会主席来管理工会事务,工资集体谈判就很难推动,或者是见不到实际效果。个别能力高、责任心强的的工会成员在企业内还受到打击和报复,北京市第一个因争取职工权益而被企业解除劳动合同的工会主席唐晓东,得到北京市总工会的声援,这是一起工会主席被迫走上法律道路的案例,折射了在现实的为工人维权中工会主席的尴尬。分析抵制力的三个力量来源,第一个是工会组织内生的团结力,力量放大就是罢工威慑。但是,当前在我国,社会民众对“罢工行为”谈虎色变,罢工行为确实对社会有一定危害,不但严重影响企业正常生产,还可能会对正常的社会生活秩序产生重大影-9-响。《宪法》里对罢工也没有明确的规定,在《宪法》第三十五条对公民权利范围的规定中只提到了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对罢工则没有明确的说明。从企业职工方面来看,每年都有或多或少的罢工行为,我们往往称之为“群体性事件”。那么我国企业尤其是公有制企业罢工行为的理论根据上能不能说的通呢?我国是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政权,在理论上罢工行为是站不主脚的,因为工人阶级怎么能罢自己的工呢?这里就形成了一个理论上的悖论。有的学者认为在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里,企业产权归国家或者是集体,企业每个职工都有份额,自家人罢自家人的工,自相矛盾。这个理论乍一看,似有道理,但经不起仔细推敲。工人阶级专政的人民民主政权是一个政治范畴,可以通过正当的政治途径实现对国家的管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就是保证。企业层面是微观层面,劳动者和企业关系是劳动关系,现代企业制度保证了企业的利益,劳动者在劳动关系中的劳权也应该得到保障,但二者的权益绝大部分是经济权益,人为地拿宏观范围政治范畴的概念来影响微观层面的经济范畴的行为,是犯了逻辑上的错误。有的学者提出政治是经济的集中反映,经济和政治是无法分开的,所以反对企业层面的罢工会造成政治上的不良影响。政治上的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和民主进程是靠政治体制的组织和改革来实现,在我国如何发挥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内的各项民主制度的作用,-10-如何探索政治和行政体制改革才是推进民主政治得以实现的途径,减少政治制度、政治理念对经济体制和经济行为的阻碍,促进经济良好有序发展正是改革的内容。相反,用政治概念或政治制度影响市场经济下经济规律的发挥,危害很大。那种以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政权为理由取消公有制企业职工罢工权的说法夸大了政治的影响力,是计划经济下左的思想在作祟。缺乏了罢工威慑,没有了维护职工权益的“致命武器”,效果很差的维权缺少吸引力。再加上工人阶级内部又出现阶层化,这样就使工会的团结力很弱。第三种力量只是一种工作方法,或者说工作技巧。仅仅靠单个人的工作能力和私人关系推动的工作是不具有普遍性的,没有劳资双方真正平等制度的保障会使工资集体谈判陷入不利的境地。那么,工会所依靠的外部力量对抵制雇主的压力有效吗?三、依靠行政力量推动工资集体协商的利弊分析前面分析的结果是执政党在夺取政权后,要兼顾每个阶层的利益,不会单纯考虑工人阶级利益而忽视其他阶层利益。所以,依靠行政力量推动的工资集体协商如果和资方的利益发生冲突,政府会站在裁判者的角度,从国家政治经济大局出发进行解决。有了这个前提,期望裁判者加入劳方阵营,为职工的具体利益抵制资方力量,逻辑上形成了悖论。但
本文标题:希克斯工资谈判模型对我国工资集体协商的启示……张胜辉-河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9856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