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 市场监督管理行政处罚文书格式范本使用指南整理
《市场监督管理行政处罚文书格式范本》使用指南总体说明本行政处罚文书格式范本,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拟定。各省级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可以参照本文书格式范本,结合执法实际,完善有关文书格式并自行印制。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实施行政处罚,可以参考本文书格式范本制定行政处罚文书格式。对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的行为实施行政处罚适用的文书,按照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专项规定执行;专项规定未作规定容可进行勾选;选择“其他”的,还应当在随后的横线处填写具体情形。文书格式范本中的“/”表示制作文书时应在其前后内容中进行选择,同时删去其他选项。制作、打印文书时,参照《党政机关公文格式》。目录1.案件来源登记表2.指定管辖通知书3.案件移送函4.案件交办通知书5.涉嫌犯罪案件移送书6.立案/不予立案审批表7.行政处罚案件有关事项审批表8.现场笔录9.当事人送达地址确认书10.询问通知书11.询问笔录12.限期提供材料通知书13.协助调查函14.协助扣押通知书15.先行登记保存证据通知书16.解除先行登记保存证据通知书17.实施行政强制措施决定书18.延长行政强制措施期限决定书19.解除行政强制措施决定书20.场所/设施/财物清单21.抽样记录22.检测/检验/检疫/鉴定委托书23.检测/检验/检疫/鉴定期间告知书24.检测/检验/检疫/鉴定结果告知书25.责令改正通知书26.责令退款通知书27.案件调查终结报告28.案件审核表29.行政处罚/行政处罚听证告知书30.行政处罚听证通知书31.听证笔录32.听证报告33.行政处理决定审批表34.当场行政处罚决定书35.行政处罚决定书36.不予行政处罚决定书37.延期/分期缴纳罚款通知书38.行政处罚决定履行催告书39.送达回证40.涉案物品处理记录41.结案审批表42.行政处罚案件卷宗封面43.卷内文件目录44.卷内备考表案件来源登记表《案件来源登记表》是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对行政处罚案件来源及有关基本情况进行登记时所使用的文书。一、文书适用范围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办案机构依据《市场监督管理行政处罚程序暂行规定》第十七条第一款,对依据监督检查职权或者通过投诉、举报、其他部门移送、上级交办等途径发现的违法行为线索进行登记时,使用本文书。二、文书使用注意事项1.登记号可以是按年度划分的流水号。2.登记时间是办案机构发现违法行为线索或者收到投诉、举报材料后,登记人员进行登记的时间。3.来源分类根据实际情况填写。办案机构所在单位依据监督检查职权(包括随机抽查、监督抽检等)发现违法行为线索的,选择“监督检查”;办案机构所在单位在处理投诉中发现违法行为线索的,或者收到违法行为线索举报的(包括12315等系统分送的情形),选择“投诉、举报”;由其他部门移送违法行为线索的,选择“其他部门移送”;上级指定管辖或者交办违法行为线索的,选择“上级交办”。4.对于“监督检查人”“投诉人、举报人”“移送、交办部门”三栏内容,登记人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填写。如有投诉人、举报人不愿留下姓名或者要求保密以及声明其提交材料的可靠程度等内容,应当在“备注”栏注明。5.“当事人”的“姓名(名称)”栏,根据实际情况填写单位名称、个体工商户字号名称、经营者姓名及个人姓名。6.“案源登记内容”中应当简明记载案源基本情况,包括案源所反映的涉嫌违法主体、行为发生时间、地点等基本情况。“登记人”一般为办案机构的工作人员。7.办案机构负责人可根据不同情况在案源处理意见栏签署意见,意见应当具体明确。若需要核查,应指定至少两名核查人员。指定管辖通知书《指定管辖通知书》是上级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指定下级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对具体案件行使管辖权时所使用的文书。一、文书适用范围下级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报请上级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管辖或者指定管辖,上级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依据《市场监督管理行政处罚程序暂行规定》第十五条作出指定管辖决定的,使用本文书。二、文书使用注意事项1.下级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可以依据《市场监督管理行政处罚程序暂行规定》第十二条、第十三条、第十四条第二款的规定报请管辖或者指定管辖。当下级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依据《市场监督管理行政处罚程序暂行规定》第十四条第二款的规定报请管辖或者指定管辖时,上级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仍决定由报请的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管辖的,不适用本文书。2.使用本文书需填报《行政处罚案件有关事项审批表》,经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负责人批准。3.本文书需分别送达有关下级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并归档。案件移送函《案件移送函》是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将案件或者违法线索移送有管辖权的行政机关时所使用的文书。一、文书适用范围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依据《市场监督管理行政处罚程序暂行规定》第十条第一款、第十三条、第十六条第一款的规定,需要进行案件或者违法线索移送时,使用本文书。二、文书使用注意事项1.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发现已立案的案件不属于自己管辖的,应当依法移送案件。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发现正在核查的违法线索不属于自己管辖,对当事人涉嫌违法行为进行调查时发现当事人还有违反其他行政管理秩序线索的,应当移送违法线索。2.受移送的部门,既可能是其他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也可能是其他行政机关。3.移送的原因,需填写法律、法规、规章及相关文件关于监管职责、地域管辖、级别管辖、特殊管辖等具体规定。4.管辖困难是指《市场监督管理行政处罚程序暂行规定》第十条第一款所规定的情形。5.所附材料可以作为附件逐一列明,也可以另附清单。6.使用本文书需填报《行政处罚案件有关事项审批表》,经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负责人批准。7.本文书需送达受移送部门,并归档。案件交办通知书《案件交办通知书》是上级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将本部门管辖的案件交由下级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管辖时所使用的文书。一、文书适用范围上级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依据《市场监督管理行政处罚程序暂行规定》第十四条第一款的规定,将本部门管辖的案件交由下级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管辖的,使用本文书。二、文书使用注意事项1.本文书应附上违法案件线索的相关材料。所附材料可以作为附件逐一列明,也可以另附清单。2.使用本文书需填报《行政处罚案件有关事项审批表》,经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负责人批准。3.本文书需送达承办的下级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并归档。涉嫌犯罪案件移送书《涉嫌犯罪案件移送书》是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在查处违法行为过程中发现违法行为涉嫌犯罪,依照有关规定将案件移送司法机关时所使用的文书。一、文书适用范围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依据《市场监督管理行政处罚程序暂行规定》第十六条第二款的规定,将涉嫌犯罪的违法行为移送司法机关的,使用本文书。二、文书使用注意事项1.本文书附件应附下列相关材料:涉嫌犯罪案件情况调查报告、涉案物品清单、有关检验报告或者鉴定结论及其他有关涉嫌犯罪的证据材料。2.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移送涉嫌犯罪案件应当遵守《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规定》等有关规定。3.使用本文书需填报《行政处罚案件有关事项审批表》或者《行政处理决定审批表》,经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正职负责人或者主持工作的负责人批准。4.本文书需送达受移送的公安机关,抄送同级检察机关,并归档。立案/不予立案审批表《立案/不予立案审批表》是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对案件作出立案或者不予立案决定,由办案机构提请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负责人审批时所使用的文书。一、文书适用范围依据《市场监督管理行政处罚程序暂行规定》第十七条第一款的规定,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根据对违法行为线索的核查情况决定立案或者不予立案的,使用本文书。二、文书使用注意事项1.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在具体使用的过程中,应在标题及正文中对立案或者不予立案的情形进行选择。2.当事人有主体资格证照的,按照当事人主体资格证照记载事项填写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法定代表人(负责人)、住所(住址)等信息。当事人是个体工商户且有字号的,以字号名称为当事人名称,同时填写经营者姓名、身份证(其他有效证件)名称及号码。当事人主体资格证照未加载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填写注册号或者其他编号。当事人是个人的,按照身份证(其他有效证件)记载事项填写姓名、住址、号码等信息。3.“案由”按照“涉嫌+违法行为性质+案”的方式表述。不予立案的,不填写案由。4.提交审批时,应当附案件来源登记表和核查取得的材料。移送的案件,还应当附移送机关移送的材料;上级交办的案件,还应当附上级的交办文书;投诉举报案件,还应当附投诉举报记录等相关材料。5.“核查情况及立案(不予立案)理由”要写明涉嫌违法行为、涉嫌违反的法律规定,以及立案或者不予立案的建议并说明理由。6.办案机构负责人建议立案的,应当指定两名以上办案人员负责调查处理。7.备注中可填写经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负责人审批后发放的立案或者不予立案编号。行政处罚案件有关事项审批表《行政处罚案件有关事项审批表》是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在查办案件过程中,对需要经过部门负责人审批的事项,提请部门负责人审批时所使用的文书。一、文书适用范围除立案或者不予立案审批、行政处理决定审批、结案审批以外,在案件办理过程中其他需要提请部门负责人审批的,使用本文书。二、文书使用注意事项1.案件名称按照“当事人姓名(名称)+涉嫌+违法行为性质+案”的方式表述。2.审批事项(如行政处罚告知或者听证告知等)如经审核机构审核的,由经办人在备注栏按照审核机构出具的《案件审核表》填写审核意见及审核日期。如经集体讨论,由经办人在备注栏填写集体讨论情况及意见。现场笔录《现场笔录》是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的执法人员对有违法嫌疑的物品或者场所进行检查,记录现场检查过程、收集现场证据时所使用的文书。一、文书适用范围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执法人员依据《市场监督管理行政处罚程序暂行规定》第二十五条的规定对有违法嫌疑的物品或者场所进行检查,对检查过程以及其他现场情况进行记录时,使用本文书。二、文书使用注意事项1.当事人有主体资格证照的,按照当事人主体资格证照记载事项填写主体资格证照名称、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住所(住址)、法定代表人(负责人、经营者)等信息。当事人是个体工商户且有字号的,以字号名称为当事人名称,同时填写经营者姓名、身份证(其他有效证件)名称及号码。当事人主体资格证照未加载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填写注册号或者其他编号。当事人是个人的,按照身份证(其他有效证件)记载事项填写姓名、住址、号码等信息。2.当事人本人、授权委托人、法定代表人、负责人、检查现场的员工或者现场负责人员,在当事人栏签名。如果无法通知当事人,当事人不到场或者拒绝接受调查,当事人拒绝签名、盖章或者以其他方式确认的,办案人员应当在笔录上注明情况,并采取录音、录像等方式记录,必要时可邀请有关人员作为见证人。邀请见证人到场的,在“通知当事人到场情况”栏填写见证人身份信息,并由见证人逐页签名。3.如在“现场情况”最后一行文字后有空白,应当在最后一行文字后加上“以下空白”字样。4.当事人对笔录进行核对的,检查人员选择“请核对”,由当事人在笔录最后处写上“已核对,属实、无误”,并应签名、盖章或者以其他方式确认。当事人阅读有困难的,应当向其宣读笔录,检查人员选择“已向你宣读”,由当事人签名、盖章或者以其他方式确认宣读情况。5.笔录应当由当事人逐页签名、盖章或者以其他方式确认。检查人员也应当在笔录上逐页签名。笔录有涂改的,涂改部分要由当事人以签名、盖章或者以其他方式确认。6.如实施行政强制措施,在笔录中要如实记录当场告知当事人采取行政强制措施的理由、依据以及当事人依法享有的权利、救济途径的情况。当事人当场进行陈述、申辩的,要如实记载当事人陈述、申辩的情况;如当事人在现场检查时不提出陈述、申辩的,应当记载当事人未提出陈述、申辩的情况。当事人送达地址确认书《当事人送达地址确认书》是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要求受送达人确认送达地址和选择送达方式时所使用的文书。一、文书适用范围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在查办案件的过程中,依据《市场监督管理行政处罚程序暂行规定》第七十四条第四项和第七十五条的规定,请受送达人同意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以电子方式送达执法文书、确认送达地址时,使用本文书。二、文书使用注意事项1.当事人的送达地址应当由当事人本人或
本文标题:市场监督管理行政处罚文书格式范本使用指南整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98893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