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声音的传播》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早上好!我是03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声音的传播》。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方法和说教学过程四个方面分别进行阐述。首先说教材,《声音的传播》是苏教版小学科学四(上)第三单元《奇妙的声音王国》的第二课。是在学生了解了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原因基础上进一步指导学生探究声音能在气体、固体、液体中传播以及认识声音传播的方向,通过本节课的探究,可以为今后学习有关于“声”方面的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其次,说学情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是声音传播的条件,这是本课教学的中心环节。学生联系生活会有一些肤浅的认识,而对于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学生就知之甚少了,所以通过实验探究声音的传播条件和在不同介质中传播效果的差异是本课的关键所在。本课对教材结构和内容的分析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声音能在沙、水、空气或其他物质中传播,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即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不同的介质的传声效果不同。2、知道声音可以向各个方向传播。过程与方法:1、能够对声音的传播方向作出假设,并设计出合理的实验,找到问题的答案。2、会按步骤实施实验计划,仔细观察,认真比较。会给传声效果排序。3、能通过动手实践活动探究阻碍声音传播的方法。4、运用类比的方法了解声音传播的方式:声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理解观察、实验、假设、资料在科学研究中具有重要的意义。2、理解科学与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3、学习安静地做声学实验。教学重点、难点:声音是如何传播的是认识声现象本质所必须掌握的知识,从教材的安排及教学目标的要求上看,它应是本节课的重点。声音的传播需依赖一定的物质,这在现实生活中很难直接感受到,它需要借助于实验及推理分析才能得出。由于实验本身的局限性,小学生理解、推理及想象能力又相对薄弱,我认为本节的难点,应是理解声音的传播必须依赖于一定的物质。二、说学生学生年龄特点分析:三、四年级孩子大脑发育趋于成熟,研究表明,人脑在10岁之前发育速度最快,12岁左右脑重已经与成人相当,思维发展水平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三、四年级孩子注意力的目的性增强,注意力的稳定性由15分钟提高到30分钟,可以胜任更复杂的学习任务。三、四年级是良好学习习惯定型和培养的最后关键期,意志发展有弱到强、由他律到自律,是有意识培养孩子的意志力的好时期。学情分析:四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会初步做实验的能力,能够关注生活中的一些显著科学事物和现象,但学生在性别、兴趣、文化背景等方面存在差异,思维活跃度、求知欲、自学能力、动手操作能力,是否愿意合作等都会影响探究的效果。1、学生已具备的前概念基础:学生已经知道在生活中有声音这一现象存在,也知道声音能够传播,尤其是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但不是很了解。2、学生已具备的前置技能基础:因为学生才刚刚开始学习科学课,时间不是很长,所以他们对现象的观察能力、探究和分析能力都非常的薄弱,技能更是处于学习初期,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这些方面的引导。3、学生的思维障碍:刚开始学习科学课的学生,对一些抽象的概念很难理解,如:真空、声波以及声速。这些概念对他们的思维构成了一定的障碍,所以在讲解这些概念时,要特别注意引导,运用浅显易懂的比喻或者类比来进行帮助理解。所以,针对不同的班级的学生要根据具体情况加以调整,充分挖掘学生这一方面的潜能,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使教学中参与度和探究的自觉性得以提高。三、说教法、学法教学方法及其依据:本节课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思维为主线”的原则贯穿教学始终,跳出教材对教学的束缚,在活动设计中除了常用的讲授法之外,我根据教学的需要,还准备选用如下的一些教学方法:直观演示法、实验教学法、激励教学法等,并创建多元化的课堂评价机制,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以激励性的评价语言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评价,并引导学生自评互评,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1、直观演示法:演示教学能使学生获得生动而直观的感性知识,加深对学习对象的印象,形成正确而深刻的概念;并且能够通过提供一些形象的感性材料,引起学习的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本课的教学在运用教师的演示让学生从中看到惊奇的瞬间的出现,引起学生的探索欲望,从而主动投入到学习与探究中。2、实验教学法: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活动是认识的源泉,智慧从动作开始”,教学时,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把理性认识融合在分组实验和探究操作中,让学生在静态和动态中获得感知并形成表象,理解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能在气体、固体、液体中传播,不同的介质传播声音的效果不同,促使学生思维由具体向抽象的转化。3、激励教学法: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情感并不一定伴随认识效果自然而然的产生和发展,而需教育者的专门评价和培养。”教学时,通过设置情景,表扬激励等多种方法,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既长知识又长智慧,在学中乐、乐中学。对学生的评价和表扬不能只体现在某一个或几个学生,应该是所有参加探究和学习的学生。学法分析与选用:古人云:“善学者师逸而功倍,非善学者师勤而功半。”作为教师要有效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教给学生正确的、科学的学习方法,使学生终生受益。1、猜想法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让学生学会在问题面前敢于猜想,学会猜想,进而激发他们积极动手去证明,去发现,体验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2、归纳法使学生学会从生活、自然现象和实验中,通过观察、归纳、总结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的方法,逐步学会独立钻研、独立思考、独立地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自学方法。四、教材的重组与设计内容重组:1、在上一节课末布置学生根据制作方法(教师先把制作方法印制好发给学生)自制土电话并在课前玩土电话。教师不必告诉学生要观察什么,发现什么,只要学生自己去玩,自主发现,与课中的有目的的观察形成反差对比,使学生自主发现以后应该怎么去玩,而不是随意的玩。2、在每一个环节引入生活中的实例,使科学学习与生活事例相互印证,使学生建立科学与生活、社会的关系,使科学知识和技能社会化,促进与生产与应用的结合。活动设计理念:科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根据这一理念,我在设计本节课的活动,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自然学科的观察、提问、推测、实验、操作、合作、探究的学习活动之中。通过学生动眼、动脑、动手、动口,让学生在师生共建的科学氛围里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同时体验成功的乐趣。教学材料的选择:(课前教师根据课堂教学和实验研究的需要准备好有结构的材料,供学生实验探究使用)烧瓶、橡皮塞、橡皮管、小铃铛;沙子、塑料袋、水;制作好的“土电话”等教学分组:学生按照自己的喜好到实验室实验桌就座,自然形成小组(4人一桌)五、说教学过程:(一)集中话题,引入新课1、游戏:让学生模仿过去曾听到过的声音,给大家听。(学生表演)2、谈话:刚才表演的声音大家是怎么听到的呢?(即声音是怎么传到你的耳朵里的?)引出课题,板书课题。(2、声音的传播)(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使用孩子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事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引起积极的思维。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模仿一种自己曾听到过的声音表演给大家看,从而引出问题。这个问题实际上就是科学探究的课题。)3、教师演示烧瓶中的小铃实验,提醒学生将前后听到的音量进行对比。方法:先摇一摇烧瓶中的小铃,你听到声音了吗?然后象课本上介绍的那样往烧瓶中加少量水,放在火上烧开,再将出口处的皮管夹紧,摇小铃,还能听到铃声吗?4、讨论:以上事实说明了什么?5、问:生活中还有没有这样传声的现象?(学生稍事讨论后回答:如我们听到的上课的铃声、教师讲课的声音等)(这一层次经过演示实验观察分析,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引出问题:固体、液体也能传播声音吗?(二)探索和调查,认识事物的规律。1、认识声音能在固体、液体中传播:①讨论:刚才认识了声音能在空气中传播,那声音能不能在固体或液中传播呢?你们有什么证据可以说明?(可以举生活中的现象进行说明),如何来证明你们的假设呢?(实验)(教师引导学生针对提出的问题给出一个可能的解释,称为假设。没有假设,也就没有了进一步研究的目标和方向。因此,假设在某种意义上是进入未知世界的一个飞跃。鼓励学生大胆地提出假设就是培养学生的科学想象力和判断力)②谈话: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一些材料,请你们自己来实验证明好不好?③讨论:如何进行实验?(可以参照课本上给出的探究建议)分组:按照现在就座的位置4个人为一组,选出你们信任的一个同学作为你们的组长。分工:有组长进行分工,指定出执行操作、记录、发言等任务的人选。注意:在今天的这个实验中,你们觉得应该注意哪些问题?(注意仪器、自身的安全,认真观察并填写好实验记录纸等。)④学生实验实验前教师出示并强调要求:哪一组需要老师帮助,请举手;比一比各组的合作意识,完成实验后,推荐一名同学为代表发言。结束后,我们要评比出有杰出表现和合作最默契的小组。⑤汇报实验结果。(让学生动手实验,分析,进行表扬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使学生学会了物体传声的实验,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将评价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中,利用评价来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提高学习效果。实验验证是科学探究方法的一个关键步骤,让学生亲自动手实验验证自己的假设,是最好的学习方法)⑥讨论:你通过实验发现哪种材料传播声音的效果最好?哪种最差?你能给它们按照传声效果排队吗?以上事实说明了什么?为什么?⑦师小结:以上事实说明了声音能在固体、液体中传播。不同的物质传播声音的饿效果不同。(教师让学生动手实验,从而领悟自然现象的本质。教师则通过与学生的对话进行启发引导和鼓励,使学生的认识得以综合、归纳、提高,体现教师的指导作用)2、设计实验研究声音传播的方向。①师生演示“土电话”,讨论“土电话”是如何传播声音的。②调整不同的方向操作,引出声音可以向不同的方向传播的假设。讨论:我们如何设计实验来验证我们的这个假设是否正确呢?学生以刚才实验的小组(同桌的4个人)为单位在组长的带领下设计实验方案。③各个小组选出成员汇报各组的设计方案,互相修改完善。④各组组长到教师准备的材料“超市”选择要使用的材料拿回组中,和本组的成员共同完成实验并汇报实验的结论。(选择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问题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设计实验方案,小组完成实验获取结论,可以逐步锻炼学生的自主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设计和探究实施的素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能力和探究水平提高。)⑤查找阅读“伏罂而听”的故事,了解其中的科学道理。⑥教师和学生共同讨论列举出生活中这样的实例,分析事例中声音是如何传播的。(传播的介质和方向)(经过学习,学生基本上从理论上掌握了声音能在气体、固体、液体中传播,还需让理论与实践联系起来,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启发学生利用知识迁移规律,尝试性解决了生活中的现象,使学生学以致用,发展学生智力,激发了研究大自然的情趣。)(三)回顾所学,拓展思维1、想办法使矿泉水瓶中的豆粒声音变小或消失。学生讨论并实施,动手实验完成自己的设计。2、共同检测消声的效果,学生介绍成功的方法并说明原理。3、总结本节课所学习的主要内容,评出表现好的小组。大家猜猜今天老师最欣赏的是哪一位同学?为什么?大家用什么方式对他们进行表扬呢?今天大家都参与了实验探究,付出了努力,也获得了满意的结果作为对大家努力的回报,让我们也以同样的方式向我们自己祝贺吧。(引出学生相互评价,在评价中培养兴趣,在评价中激励成长,以期让学生形成良好的科学品质。)六、说板书设计:板书我采用了总分总式板书。这样可以一目了然地看清知识结构,起到理解、联想、记忆的作用,使学生形成完整的认知体系,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这种板书能使学生从形象的欣赏中展开活跃的思维,悟出教材内容所蕴藏的内涵,认清事物的本质,掌握内容的内涵实质。2、声音的传播声音的传播气体固体液体都可以传播,以声波的形式传播声音向各个方向传播(四面八方)七、课堂实验用品的整理:课堂探究活动结束之后,教师要指导学生收拾整理好使用过的器材和仪器,对需要洗刷并可以操作的器材在教师的
本文标题:声音的传播说课稿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99572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