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基坑施工应急预案施工现场,突发性事件常有发生。一般来讲,突发性事件本身不属于事故,但如果处理不好或不及时,会衍生出严重的质量和安全事故。因此,认真做好突发性事件的处理和预防,是施工组织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保证工程施工进度、施工质量和安全生产都有重要的意义。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及施工工艺的实际情况,认真的组织了对危险源和环境因素的识别和评价,特制定本项目发生紧急情况或事故的应急措施,开展应急知识教育和应急演练,提高现场操作人员应急能力,减少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害和不良环境影响。其应急准备和响应工作程序见下图:图10-1应急准备和响应工作程序图1.1危险因素及控制措施危险源及环境因素辩识、评价编制应急预案成立应急领导小组组建抢险队配备应急物资、设备应急知识教育培训定期评审实施应急预案进行评审、修订未发生发生表10.1-1危险因素及控制措施表序号应急情况应急措施1基坑围护结构变形速率较大变形速率达到报警值时,应立即停止挖土,加强监测,分析原因采取相应措施:(1)如无渗漏,则应对基坑加强监测,如有渗漏,则应立即采取措施堵漏;(2)检查支撑轴力、土压力,分析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2基坑累计变形值(1)较大累计变形值达到报警值时,应立即停止挖土,加强监测;(2)检查支撑轴力、土压力,分析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3)如支撑轴力较大,应增加临时支撑,控制变形发展。3临近建筑与管线变形、位移过大基坑开挖时当临近建筑与管线位移或沉降值达到报警值后,应立即采取措施:(1)临近管线位移采取:管线靠基坑一侧打槽钢封闭;管线距基坑较近时设支撑架将管线架空,与土体脱离。(2)周边设置回灌井,严格控制地下水位,做到不超降、不少降。(3)周边建筑物变形接近报警值并有继续发展的趋势时,根据施工进展情况及专家会审确定的处理意见采取相应的措施。(4)若出现在土方开挖阶段,则应立即停止开挖,进行回填和坑内坑外双液注浆加固等措施,在周边建筑物变形趋于稳定或变形趋于恢复减小的情况下再继续施工;(5)若出现在垫层浇注期间,则适当提高垫层强度等级或在垫层中增加钢筋;加快进度,缩短垫层浇注时间,尽快形成垫层支撑;(6)若出现在结构施工阶段,则增加临时钢支撑,同时增加施工人员,缩短结构施工时间,尽早形成安全稳定的永久支撑结构。4基坑开挖遇到大暴雨(1)在施工区域内合理布置排水沟,排水沟断面为300mm宽以上,并且有一定坡度,能够迅速将大量地下水排入城市管道中,如排水不畅,可以从井口直接将软管向排水口进行排放。(2)现场准备30台水泵,一旦遇到大暴雨,则及时投入坑内抽水,将水直接排到市政雨水井道,不让雨水浸泡坡序号应急情况应急措施脚。5支护结构位移过大。可采用坡顶卸载,桩后适当挖土或人工降水、坑内桩前堆筑砂石袋或增设撑、锚结构等方法处理。为了减少桩后的地面荷载,基坑周边应严禁搭设施工临时用房,不得堆放建筑材料和土方,不得停放大型施工机具和车辆。施工机具不得反向挖土,不得向基坑周边倾倒生活及生产用水。6基坑发生整体或局部土体滑塌失稳应在有可能条件下降低土中水位和进行坡顶卸载,加强未滑塌区段的监测和保护,严防事故继续扩大。7未设止水幕墙或止水墙漏水、流土,坑内降水开挖造成坑周边地面或路面下陷和周边建筑物倾斜、地下管线断裂等应立刻停止坑内降水和施工开挖,迅速用堵漏材料处理止水墙的渗漏,坑外新设置若干口回灌井,高水位回灌,抢救断裂或渗漏管线,或重新设置止水墙,对已倾斜建筑物进行纠倾扶正和加固,防止其继续恶化。同时要加强对坑周地面和建筑物的观测,以便继续采取有针对性的处理。坑外也可设回灌井、观察井,保护相邻建筑物。8桩间距过大,发生流砂、流土,坑周地面开裂塌陷立即停止挖土,采取补桩、桩间加挡土板,利用桩后土体已形成的拱状断面,用水泥砂浆抹面(或挂铁丝网),有条件时可配合桩顶卸载、降水等措施。9设计安全储备不足,桩入土深度不够,发生桩墙内倾或踢脚失稳应停止基坑开挖,在已开挖而尚未发生踢脚失稳段,在坑底桩前堆筑砂石袋或土料反压,同时对桩顶适当卸载,再根据失稳原因进行被动区土体加固(采用注浆、旋喷桩等),也可在原挡土桩内侧补打短桩。10基坑内外水位差较大,桩墙未进入不透水层或嵌固深度不足,坑内降水引起土体失稳停止基坑开挖、降水,必要时进行灌水反压或堆料反压。管涌、流砂停止后,应通过桩后压浆、补桩、堵漏、被动区土体加固等措施加固处理。11基坑开挖后超固结土层反弹,或地下水浮力作用使基础底板上凸、开裂,甚至使整个箱基础上浮,工程桩随底板上拔而断裂以及柱子标高发生错位在基坑内或周边进行深层降水时,由于土体失水固结,桩周产生负摩擦下拉力,迫使桩下沉,同时降低底板下的水浮力,并将抽出的地下水回灌箱基内,对箱基底反压使其回落,首层地面以上主体结构要继续施工加载,待建筑物全部稳定后再从箱基内抽水,处理开裂的底板后方可停止基坑降水。12在有较高地下水的场地,采用喷锚、土钉墙等护坡加固措施不力,基坑开挖后加固边坡大量滑塌破坏停止基坑开挖,有条件时应进行坑外降水。无条件坑外降水时,应重新设计、施工支护结构(包括止水墙),然后方可进行基坑开挖施工。序号应急情况应急措施13因基坑土方超挖引起支护结构破坏应暂时停止施工,回填土或在桩前堆载,保持支护结构稳定,再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有效措施处理。1.1.1突发事件、紧急情况及风险分析根据本工程施工特点及复杂的地质情况,在辩识、分析评价施工中危险因素和风险的基础上,确定本工程重大危险因素是基坑坍塌、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附近建筑物倾斜、物体打击、高处坠落等。在工地已采取机电管理、安全管理各种防范措施的基础上,还需要制定基坑坍塌和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附近建筑物倾斜的应急方案。为避免土方开挖期间出现意外情况,在土方开挖前期应尽量做好意外情况的预防措施,同时在开挖期间应加强基坑监测,如在土方施工过程中因地质、环境等因素影响,可能有时会发生意外情况,应根据不同的意外情况制定相应的应急处理措施。1、滑坡与塌方的预防及处理1)预防措施产生滑坡的原因主要有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内在因素主要是工程地质条件因素,其占主导因素;外在因素(如大雨等)是诱因。土方开挖阶段主要是作好各项滑坡与塌方的预防措施:周边场地硬化防止雨水和大量地表水渗入坡体;严禁在基坑周边堆载等;坡边严禁直接切削土体,应按照设计坡度开挖,并预留部分人工清挖;作好基坑周边和基坑内排水。2)处理措施如发生滑坡和塌方可采取如下措施进行处理:①立即停止土方开挖,作好泄洪系统,在滑坡范围外设置多道环行截水沟,以拦截附近地表水,在滑坡区域内,修设和疏通原排水系统,疏导地表水,阻止其渗入滑坡体内。主排水沟宜与滑坡滑动方向一致,支排水沟与滑坡方向成30~45度角斜交,防止冲刷坡角。②处理好滑坡区域附近的生活及生产用水,防止其侵入滑坡体内。③坡体上部有条件的话可以卸除部分土体减重,保持边坡有足够的坡度,避免随意切割坡角,土体尽量削成较平缓的坡度,以增加稳定。2、流砂的预防及处理当基坑开挖深度超过地下水位0.5m以上时,采取坑内抽水时,坑底下面的土产生流动状态随地下水一起涌入坑内,边挖边冒,无法挖深的现象称为“流砂”。流砂产生原因主要是坑外水位高于坑内水位后,坑外水压向坑内流动的动水压等于或大于颗粒的浸水密度,使土粒失去稳定变成流动状态,随水从坑底或四周涌入坑内。1)预防措施:保证止水帷幕桩的施工质量。保证深井降水的数量及抽水量。2)处理措施①应尽快查找到渗漏点,采用高压水泥注浆固结周围粉砂层使其形成防渗帷幕。②加强降水,在必要的时候在渗漏点附近增加降水井,使水压下降。③往坑底抛大石块,增加土的压重和减小动水压力,同时组织快速施工。3、其他突发情况处理、基坑工程一般均易出现各种险情,应根据不同的险情采取不同的应急措施:1)基坑周边地面出现裂缝基坑周边出现裂缝原因一般是由于基坑开挖后,周边土体发生位移或沉降而导致的裂缝;应急措施:迅速用水泥浆灌缝,同时用薄膜等防雨物质将裂缝修补处覆盖,避免雨水流入;如果出现大裂缝,支护体位移严重(累计位移4cm以上),可以追加施工加强锚杆以控制位移。应急处理后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再行进行各种处理。2)侧壁流水、涌水出现侧壁流水、涌水后,应首先仔细查看水是否为清水(水中不带砂),水量是否大,如是清水且水量较小(且水源属于上层滞水)则可以采用“宜疏不宜堵”的措施,即预留出水管;如流水量较大则需迅速用棉絮或麻袋堵塞孔口(预留出水管),然后注浆封堵或采取其他堵水措施;如遇大雨等恶劣天气可以立即反压土回填稳压。待稳定后查明水源,同时采取相应措施止水。3)支护体位移过大支护体达到一定位移后将可能导致整个支护体失稳,支护体位移超过警戒值后且位移三天内不能达到稳定,应立即采取一定的加强措施,如反压坡底,下地锚进行斜撑等方法使其初步稳定,待稳定后采取进一步的措施进行加固(如加设加固锚杆等)。4)侧壁流砂细砂、粉砂层土层中往往会出现局部流砂情况,对基坑的施工带来不便。如果流砂严重将会引起基坑周围的建筑、管线的倾斜、沉降甚至坍塌。应急措施:立即用土工布、棉絮等堵塞流砂孔位,然后干水泥等堵塞孔口(预留一个水管流水),如流沙量过大过急现场一时无法封堵应立即反压回填土方、同时加大降水力度使降水深度降至坑底0.5~1.0m;待初步稳定后,进一步分析流砂原因,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处理措施;5)桩间土滑移对于局部淤泥和粉土、粉砂层可能出现的桩间土滑移,一般的应急措施为立即停止土方开挖,用碎石包压坡脚或回填土方,然后固化滑移土体。6)突遇大雨施工过程中如突遇大雨,应立即用彩条布将坡体、周边未硬化区域覆盖,防止雨水浸入;同时做好基坑四周地表水的排泄和下水管道的疏导,防止地表水或雨水对坑壁的冲刷、浸润。在已开挖好的土方坑底,应随时作好排水沟、集水井,准备足够数量的人员、抽水设备不间断抽水。7)突发市政管网爆裂在基坑工程施工阶段,如突发周边自来水管爆裂,应在第一时间关闭主阀门,同时立即通知业主方、水务部门。8)突发降水井主管破裂由于降水井300mm钢管主管均布置在紧邻基坑周边,一旦破裂势必会导致大量水流入基坑或周边。应急措施:迅速关闭降水井抽水泵电源。9)突遇煤气管道泄漏煤气管道如突遇泄露,应在第一时间关闭阀门,组织施工人员疏散,同时应立即通知煤气公司进行抢修。10)外围建筑物、构筑物沉降或倾斜如外围建、构筑物出现沉降或倾斜过大(超过警戒值)且出现持续沉降或倾斜,应立即停止土方开挖(必要时回填土方),同时分析产生沉降或倾斜原因,可以采取固化周边建、构筑物地基的措施控制沉降或位移(如向周边建、构筑物地基内高压注浆等);11)确保人员安全进入施工现场的所有施工人员必须严格按照相关安全管理规定执行,抢险时应派专门人员在基坑上面仔细观察基坑或周边建、构筑物是否有异情,出现异情时(出现急剧裂缝、倾斜,基坑即将塌方等)应立即通知下方抢险人员,同时由抢险组成员组织人员迅速撤离。现场应配备一定数量的抢险材料,包括钢管、编织袋、草包、水泵、砂、石料、钢筋等材料。由于本基坑上部土层有很差的素填土,为防止开挖时,土坡难以形成,开挖前应准备一定数量的木桩。1.1.2突发性停电的处理和预防突发性停电往往造成工地瘫痪,尤其对基坑工程影响很大,如处理不当,将造成质量和安全事故等。1、紧急处理施工现场一旦停电应立即指令电工查找停电原因。是线路负荷过大跳闸停电,还是局部线路上元器件损坏而停电。是供电部门线路检修停电,还是例行停电日停电。如属前者应尽快抢修恢复停电;如属后者应立即采取临时租用发电机措施。2、预防措施对突然性停电,在施工组织管理中应有有效的预防措施。1)施工作业前应了解现场的供电线路、供电部门的临时停电公告以及正常的停电日期和停电的起止日期,避免盲目用电或侥幸用电。2)现场应有值班电工、机修工,并具有常用元配件,当现场供电线路系统局部损坏时,能及时抢修恢复。1.1.3突发性停水的处理和预防措施施工现场突发性停水也常有发生,如处理不当,易造成质量事故。1、紧急处理首先应查找原因,是现场供水管网局部损坏造成停水,还是供水部门线路检修造成停水。如属前者,应立即突击抢修;如属后者,现场应立
本文标题:基坑施工应急预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99652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