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练习二一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的词哪一个是本义,哪一个不是?请说明理由(教材引文下加△处,本书改为下加点)。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左传·曹刿论战》)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左传·郑伯克段于鄢》)“鄙”在第二句中义为“边邑”,是本义。从字形看,其意符为“邑”,旧注训为“边”,字义与字形相合。在第一句中义为“浅陋”、“见识短”,为引申义。2.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共.。(《左传·齐桓公伐楚》)备欲呼鲁肃等共.会语。(《资治通鉴·汉纪五十七》)“共”是“供”的古字,在第一句中义为“供给”,是本义。在第二句中用的是副词“共同”义,是引申义。3.故不能推车而及.。(《左传·鞌之战》)郤克伤于矢,流血及.屦。(《左传·鞌之战》)从字形看,“及”的甲骨文和金文字形都像一只手抓住了一个人。《说文解字》:“及,逮也。”“及”在第一句中义为“赶上”,字形与字义相合,与《说文》释义相合,是本义;在第二句中义为“到”、“至”,是引申义。4.君不若引兵疾.走大梁。(《史记·孙膑》)其疗疾.,合汤不过数种。(《三国志·华佗传》)《说文解字》:“疾,病也。”“疾”字在第二句中义为“病”,与字形以及《说文解字》释义相合,是本义;而在第一句中义为“快”、“急速”,是引申义。5.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左传·庄公十年》)骞因与其属亡乡.月氏。(《汉书·张骞传》)“乡”字甲骨文像两人对食之状,上古时代同一氏族部落的人在一起共食,故其本义是在一起生活的人或地方,即今所谓“家乡、乡里”。“乡”在第一句中义为“乡里”、“同乡”,是本义;在第二句中义为“朝向”,是“向”的通假字,不是本义。二什么叫词类活用?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有什么区别?举例说明。在古代汉语中,某些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灵活运用,在句中临时改变它的基本功能,而使其具有另一类词的功能。这就叫做词类活用。例如:《公羊传·庄公十三年》:“曹子手剑而从之。”“手”本是名词,句中是动词“拿”的意思,还带了宾语“剑”,临时具有了动词的意义和语法特点,就是词类活用。《水经注·巫山、巫峡》:“江水又东,迳巫峡,杜宇所凿以通江水也。”句中的“东”字本来是个方位名词,这里临时具有了动词义“向东流”,作谓语,是词类活用。又如《蝜蝂传》:“苟能起,又不艾,日思高其位,大其禄。”句中的“高”、“大”原是形容词,这里是使动用法,临时具有了动词义,用作谓语,也都是词类活用。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的区别是:1.两者表达的含义不同。使动用法所表达的含义是“(主语)使宾语怎么样”,而意动用法所表达的含义是“(主语)认为宾语怎么样”。如《史记·鸿门宴》:“项伯杀人,臣活之。”《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前例的“活”是使动用法,其含义是主语“臣(指张良)”使宾语“之(指项伯)”活了下来;后例的“美”是意动用法,其含义是主语“吾妻”认为宾语“我(指邹忌)”长得漂亮。2.两者的使用范围不同。能够有使动含义的词有动词与活用为动词的名词、形容词等,而意动用法只限于形容词、名词的活用。三举例说明古代汉语的几种被动句式。1.“于”字被动句式将介词“于”放在动词的后面引进行为动作的主动者。如《孙子兵法·行军篇》:“夫惟无虑而易敌者,必擒于人。”“擒于人”即被他人擒获。2.“为”字被动句式将介词“为”放在动词的前面引进行为动作的主动者,有时“为”后的主动者可以不出现。如《韩非子·五蠹》:“而身为宋国笑。”“为宋国笑”即被宋国人耻笑,出现主动者“宋国”;又《战国策·燕策三》:“父母宗族,皆为戮没。”“为戮没”即被杀戮,“为”后没有出现主动者。3.“为……所”被动句式“为”字被动句式的动词前加“所”字构成。主动者置于“为”与“所”之间,有时主动者可以不出现。如《汉书·霍光传》:“卫太子为江充所败。”“为江充所败”即被江充败坏,“为”与“所”之间出现了主动者“江充”;又《张中丞传后叙》:“嵩将诣州讼理,为所杀。”“为所杀”即被杀害,“为”与“所”之间没有出现主动者。4.“见”字被动句式将“见”放在动词的前面构成被动句式,不能引进主动者。如《韩非子·说难》:“厚者为戮,薄者见疑。”“见疑”即被怀疑。5.“见……于”被动句式是“见”字被动句与“于”字被动句的结合,“见”放在动词前表被动含义,“于”放在动词后引入主动者。如《史记·楚世家》:“必见欺于张仪。”“见欺”即被欺骗,又用“于”引入主动者“张仪”,“见欺于张仪”即被张仪欺骗。6.“被”字被动句式将“被”放在动词的前面构成被动句,也可由“被”直接引进主动者。如《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被谤”即被毁谤,“被”不引入主动者;又蔡邕《被收时表》:“臣被尚书召问。”“被尚书召问”即被尚书召去问话,“被”引入主动者“尚书”。四古代汉语判断句中的“乃”、“即”、“维”、“惟”、“非”是不是判断词,为什么?古代汉语判断句中的“乃”、“即”、“维”、“惟”、“非”都不是判断词。因为它们都不具备判断词的性质。“乃”、“即”是副词,在判断句中起加强肯定语气的作用,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就”、“便”等,所以当汉语中出现判断词“是”以后,它们还可以用在“是”前,构成“乃是”、“即是”等,可理解为“就是”、“便是”。“维”也可写作“惟”,它是句中语气词,起引出谓语作用,不仅可以用于判断句中,也可以用于其他类型的句子中。如《尚书·吕刑》:“蚩尤惟始作乱。”“惟始作乱”即开始作乱,不能理解为“是开始作乱”,故“维”不是判断词。“非”也经常用于判断句的谓语前,它是否定副词,不是判断词。五指出下面的句子,哪些是被动句,哪些不是被动句,被动句有什么不同形式:1.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左传·郑伯克段于鄢》)前句是,无标志。2.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是,“见……于”式。3.今单于新困于汉,而昆莫地空。(《汉书·张骞传》)前句是,“于”字式。4.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史记·鸿门宴》)后句是,“为……所”式。5.城陷而虏,与巡死先后异耳。(韩愈《张中丞传后叙》)前句是,无标志。6.为汉使月氏,而为匈奴所闭道。《汉书·张骞传》)后句是,“为……所”式。7.才高见屈,遭时而然。(《论衡·自纪》)前句是,“见”字式。8.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孟子·许行》)后句是,“于”字式。六下列句子哪些是宾语前置?哪些不是?说明句中“之”的意义和用法。1.虽梁王兔苑,想之不如也。(《洛阳伽蓝记·王子坊》)不是。之,代词,指代梁王兔苑。用作“想”的宾语。2.姜氏何厌之有?(《左传·郑伯克段于鄢》)是。“何厌”作“有”的前置宾语。之,代词,复指前置宾语。3.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左传·齐桓公伐楚》)不是。之,连词。前一个“之”用于主谓之间,后一个“之”用于定中之间。4.岂不谷是为?先君之好是继。(《左传·齐桓公伐楚》)是。“不谷”作“为”的前置宾语,“先君之好”作“继”的前置宾语。之,连词,用于定中之间。5.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论语·公冶长》)是。“之”作“行”的前置宾语。之,代词,代指所闻之事。6.守之之难不若读之之难。(汪琬《传是楼记》)不是。两处的两个“之”,前一“之”字是代词,代指书籍,用作宾语;后一“之”字是连词,用于定中之间。7.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庄子·逍遥游》)“奚以”是宾语前置,疑问代词“奚”作介词“以”的前置宾语。之,动词,到、去。七指出下列各句中的词序和现代汉语有什么不同:1.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论语·子罕》)古:何陋之有。“何陋”作动词“有”的前置宾语。今:有何陋。宾语后置。2.子思曰:“如伋(子思的名)去,君谁与守?”(《孟子·离娄下》)古:谁与守。“谁”作介词“与”的前置宾语。今:与谁守。宾语后置。3.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论语·里仁》)古:未之见。“之”作动词“见”的前置宾语。今:未见之。宾语后置。4.古者天下散乱,莫之能一。(《史记·秦始皇本纪》)古:莫之能一。“之”作动词“一”的前置宾语。今:莫能一之。宾语后置。5.古之人不余欺也。(苏轼《石钟山记》)古:不余欺。“余”作动词“欺”的前置宾语。今:不欺余。宾语后置。6.君奚为不见孟轲也?(《孟子·梁惠王下》)古:奚为。“奚”作介词“为”的前置宾语。今:为奚,即为什么。宾语后置。7.然民虽有圣知,弗敢我谋;勇力,弗敢我杀。(《商君书·画策》)古:弗敢我谋,弗敢我杀。“我”作动词“谋”、“杀”的前置宾语。今:弗敢谋我,弗敢杀我。宾语后置。8.荀偃令曰:“鸡鸣而驾,塞井夷灶,唯余马首是瞻。”(《左传·襄公十四年》)古:唯余马首是瞻。“余马首”作动词“瞻”的前置宾语。今:唯瞻余马首。宾语后置。9.圣王有百,吾孰法焉?(《荀子·非相》)古:孰法。“孰”作动词“法”的前置宾语。今:法孰,即效法哪个。宾语后置。10.敢问夫子恶乎长?(《孟子·公孙丑上》)古:恶乎长。“恶”作介词“乎”的前置宾语。今:乎(于)恶长,即在哪方面擅长。宾语后置。八指出下列各句中的词类活用现象,并说明是属于哪类活用(包括名词用作状语)1.今弃是州也,农夫渔父过而陋之。(柳宗元《钴鉧潭西小丘记》)陋:形容词意动用法。“陋之”即“认为它(小丘)不好”。2.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论语·子路从而后》)食、见:动词使动用法。“食之”即“让他(子路)吃”,“见(现)其二子”即“使他的两个儿子出来相见”。3.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孟子·齐桓晋文之事》)朝:动词使动用法。“朝秦楚”即“使秦国、楚国来朝拜”。4.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论语·季氏将伐颛臾》)来:动词使动用法。“不能来”即“不能来之”,也就是不能使“远人”归顺的意思。5.城陷,贼以刃胁降巡。(韩愈《张中丞传后叙》)降:动词使动用法。“降巡”即“使张巡投降”。6.诸将恐惧,会盟而谋弱秦。(贾谊《过秦论》)弱:形容词使动用法。“弱秦”即“使秦国变弱”。7.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论语·颜渊》)后一个“君、臣、父、子”名词活用为动词。“君君”即国君要像个国君,“臣臣”即大臣要像个大臣,“父父”即父亲要像个父亲,“子子”即儿子要像个儿子。8.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史记·孙膑》)善:形容词意动用法。省略了宾语“之”,“善之”即“认为他(孙膑)好”。客:名词作状语。“客待之”即“像对待客人一样地对待他(孙膑)”。9.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荀子·劝学》)水:名词活用为动词。游泳的意思。10.天下云集而响应,赢粮而景从。(贾谊《过秦论》)云、响、景:名词作状语,表示比喻。“云集”即像云一样地聚集,“响应”即像回音一样地应和,“景从”即像影子一样地跟从(“景”是“影”的古字)。九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或词组,在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中词性、意义和用法有什么不同?1.儿能骑羊引弓射鸟鼠,少.长则射狐菟。(《汉书·匈奴传》)少:古义为稍,程度副词;今义为少,形容词。2.子尾多受邑而稍.致诸君。(《左传·昭公十年》)稍:古义为逐渐,时间副词;今义为略微,程度副词。3.纣贵为天子,死曾.不若匹夫。(《史记·淮南王传》)曾:古义为竟然,情态副词;今义为曾经,时间副词。4.不可,直.不百步耳。(《孟子·梁惠王上》)直:古义为只、仅,范围副词;今义为不弯曲,形容词。5.齐因.乘胜尽破其军。(《史记·孙膑》)因:古义为就,副词;今义为因为,连词。6.骞从月氏至大夏,竟.不能得月氏要领。(《汉书·张骞传》)竟:古义为最终,时间副词;今义为竟然,情态副词。7.匈奴匿其壮士肥牛马,但.见老弱及羸畜。(《史记·刘敬传》)但:古义为只,范围副词;今义为但是,转折连词。8.献公说,曰:“璧则犹是也。虽然..,马齿亦益长矣。”(《韩非子·十过》)虽然:古义为虽然如此,词组;今为让步连词。按:教材引文误“璧”为“壁”,今正。十阅读下面一段短文,说明文中“以”的词性、意义和用法:秦既解邯郸围,而赵王入朝,使赵郝约事于秦,割六县而媾。虞卿谓赵王曰:
本文标题:古代汉语练习二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00098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