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企业文化与企业竞争力关系研究
企业文化与企业竞争力关系研究前言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飞速发展,生产技术的不断提高,新技术的出现和更替日新月异,市场中来自不同企业的产品出现了越来越严重的同质化现象、产品的生命周期大大缩短。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国内企业日渐失去了政府的政策保护,各行各业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随之而来的新技术和新产品的涌入使得我国企业重塑和提升自身竞争力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日益凸现。只有找到提升企业自身竞争力的途径并尽快加以实践,才能使我国的企业从容面对国外企业的挑战,在世界经济大潮中占住一席之地,进而分享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好处。在生产技术创新能够带来的领先优势越来越小的今天,更多的关注聚焦到了如何通过企业文化的塑造来达到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问题上。也成了越来越多的企业成功、强大的主要途径之一。企业文化作为随着企业的产生和发展应运而生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渗透在企业的每一个角落,它的包容范围也十分宽泛。与此同时,企业文化的巨大作用和不可取代的重要地位也越来越显现在企业的各个方面和竞争中。那么究竟企业文化的哪些方面能够对企业竞争力的提升产生积极作用?它又是通过怎样的途径对企业竞争力产生影响的?对于企业文化与企业竞争力之间相互关系的研究在相关领域已经进行了很久。通过阅读文献,不难发现:学术界关于两者关系的研究和讨论十分热烈,此问题一度成为企业管理领域的探讨热点和焦点问题。国内外的研究者们的成果可谓“各有千秋”:国外的研究针对企业文化与企业竞争力两者关系探讨不足,但是有着坚实的理论基础;国内研究中虽然理论原创性不足,但是就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已经初具雏形,比之国外研究更有针对性。然而,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的研究都存在一些缺陷和不足:虽然研究对象已经进展到二者相关关系上,但是却仍然只是浮浅的对其关系进行阐述,真正涉及这两者之间的深层关系的却为数不多,至于企业文化对提升企业竞争力的作用机理的研究更是鲜见。而只有解决了上述问题,明确了企业文化对提升企业竞争力的作用机理,才能更清楚的找到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更加可行的途径和方法,最终使得我国企业通过建设、变革自身企业文化来提升竞争力成为一种可实现的有效途径。这正是本文将要探讨和试图给出笔者自己的看法和结论的核心问题。1解读企业文化、企业竞争力1.1解读企业文化1.1.1企业文化的兴起与发展企业文化理论的出现和兴起不但是企业的出现和发展的结果,同是也是科技发展和时代进步的产物。企业自身作为社会组织、经济发展的主体也随着科技的进步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并且在科技与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企业文化并不是从企业出现的最初就产生并被予以关注和研究的,而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各行各业的竞争的逐渐激烈,影响企业生存与发展的一些问题和理论开始备受关注,企业文化理论也随之产生。换言之,企业文化的产生并非朝夕之事,它的兴起与发展经历了一系列的演变过程。纵观企业文化的发展历程和兴起,可以从不同的观察和分析角度将企业文化的发展进行大致的阶段划分。本文采用研究界常用的划分依据:依据不同时期业界、理论界和人们对企业文化的认识程度和研究范围的广泛程度进行企业文化的阶段划分。依此可得主要结论如下图所示:20世纪上半期20世纪五、六十年代20世纪七十年代20世纪八十年代20世纪九十年代作用不显著,没有被重视作用日益扩大,逐渐为人们所认识理论界开始进行认真研究出现理论探索高潮重要意义凸现,备受重视企业文化的发展时间图1-1企业文化发展阶段示意图从图中可见,企业文化的兴起和发展在学术界公认的可以被分解为五个基本阶段。分别是:第一阶段(二十世纪上半期),这一时期企业文化的作用很不显著,甚至没有被列为可以影响到企业实力的诸多因素之中,这主要是因为那时科技发展与经济增长都比较缓慢,社会影响并不显著,因此科技与文化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尚未被人们所重视。第二阶段(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企业文化的内涵和其对企业在竞争过程中的作用和地位已经逐渐为人认识和熟悉。但是尚没有对此进行理论上的、系统性的研究。第三阶段(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在这一时期,开始涌现出一批凭借企业文化在竞争中取胜的企业,随之而来的便是人们对企业文化巨大功能和作用的广泛关注和理论界在这一时期开始对企业文化和其相关问题和内容开展了研究和探讨。第四阶段(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此时期企业文化的理论研究达到了高潮。企业文化的研究以探讨基本理论为主,如企业文化的概念、要素、类型以及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各方面的关系等。第五阶段(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到了90年代,随着企业文化的普及,企业组织越来越意识到规范的组织文化对企业组织发展的重要意义,并在此基础上,越来越多的企业或组织开始以企业文化为基础来塑造企业形象,并试图以此来达到加强竞争力的最终目标。1.1.2企业文化的内涵(定义)企业文化是客观存在于企业中的,可以说,有企业便有企业文化。但是企业文化作为理论研究的对象的兴起是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80年代真正意义上的形成了理论探索的高潮,各种相关的理论和思想、观点大量涌现。到目前为止,国内外理论界研究的关于企业文化的学说流派、观点大致有以下几种1:指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现代企业成员所共同拥有的,反映本企业特色的基本假设和信念,是对企业在外部环境中寻求生存的竞争问题何在企业内部解决合作问题的反映。是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逐步形成的观念形态、文化形式、价值观念的总和。它是一个企业所特有的传统和风气,成为一代又一代员工必须掌握的、已经内化了的“内在规则”。用人之道——美国著名女企业家玛丽·凯·阿什在她的著作《用人之道》中,充分论述了重视人、尊重人的人本思想作为企业文化的重要内涵。这种观点主张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管理理论,偏重于对人的心理和行为的研究、重视对人的管理。实践经营哲学——日本的松下幸之助的著作《实践经营哲学》中阐述了其对企业文化的独特认识:强化企业命运共同体建设;把培养人才作为重点,强调将普通人培训为有才能的人;注重企业文化的丰富性,使员工有新鲜感、更易于自觉接受公司文化。学习型组织理论——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PeterM.Senge教授创立了1韩文辉.国外企业文化理论主要流派述评.哈工大学报,2000,No.4:122-125郭成.国外关于企业文化的学说一览.中外企业管理,2004,No.6:43-44人们得以由工作中得出的意义、实现共同愿望的“学习型组织”理论(彼得·圣吉的《第五项修炼》)。彼得·圣吉在著作中指出:未来最能适应企业竞争的公司将是成功转型为“学习型组织”的企业。“企业再造”理论——这一理论由麻省剑桥顾问公司的迈克尔·海默提出。海默认为,企业获得成功的主要原因,是吸引企业员工,建立共同的目标和价值观念,使企业具有更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企业自下而上发展的行动指南。一个企业的价值观念从实质来看是企业长远发展和成长不可或缺的灵魂。从上文可以看出,理论研究领域关于企业文化的观点百家争鸣,而且尚无一个理论界完全接受和统一的定义,为了便于进行具体问题的阐述和分析,本文对企业文化的使用如下一个被比较广泛接受和使用的整合性的概念:“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长期运营发展和实现自身目标的过程中所形成的,被企业全体成员共同认可和接受、遵守的价值观念、道德标准、企业哲学、行为规范、经营理念、管理方式以及规章制度的总和。”1.1.3企业文化的基本性质企业文化作为企业从建立到不断发展的相随产物,其具有一些有别于其他如民族文化、社会文化、亚文化等其他种类的文化的自身独有的本质特征:隐性性——它是隐性的存在于职工的心灵之中的浅移性——它对企业成员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稳定性——它一旦是企业成员形成真正的共识,有了共同信仰,就不会轻易改变,将在长期内发生作用可塑性——它不是企业天生就有的,而是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实践中,通过企业领导层的倡导及全体的共同努力逐步塑造而成的,不同环境下的企业文化是不同的继承性——它可以继承过去文化的各种因素并继续传承下去此外还包括民族性;功用性;人文性;革新性;独特性等性质。1.1.4国内外企业文化发展状况从国外企业文化现象的发现到企业文化研究二十年的迅猛发展来看,他们走的是一条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道路。在对企业文化的概念和结构进行探讨之后,便马上转入对企业文化产生作用的内在机制,以及企业文化与企业领导、组织气氛、人力资源、企业环境、企业策略等企业管理过程的关系的研究,进而对企业文化与企业经营业绩的关系进行量化的追踪研究。定量化研究是在企业文化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用于企业文化测量、诊断和评估的模型,进而开发出一系列量表,对企业文化进行可操作化的、定量化的深入研究。具体来说,如今国外的企业文化研究主要分为日本模式和美国模式。日本模式下的企业文化研究始终围绕“人”开展研究和理论的阐述、应用;另一方面,美国模式下的有关企业文化的研究则以“科学”为主,他们更加强调将管理学、系统学等相关理论学科的“科学”运用到对企业文化的探讨中,并以此作为理论基础进行大量的企业文化创新和实践。反观我国对企业文化的研究,是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最初仅仅是对国外一些企业文化研究成果的翻译和介绍。从1986年起,一些专家学者开始向企业介绍企业文化理论,帮助企业建设本企业的企业文化。随着一系列全国性企业发展研讨会上,企业文化引起更大关注。1988年11月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在北京宣告成立,此后其他省市也相继成立了企业文化研究机构,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也成立了企业文化研究室,由此掀起了第一次企业文化热潮。正是因为官方的介入,大大推动了企业文化的发展。人们清醒地认识到,企业文化已成为社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成为经济改革的一种推进器。21世纪初国内企业文化研究呈现方兴未艾之势,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一大批企业文化研究专著、论文纷纷出版、发表,企业文化研讨会、论坛接踵而至,从而形成了新一轮企业文化研究浪潮。总体来说,我国的企业文化研究,主要集中在对企业文化概念的界定、构成要素的设定阶段,还涉及到了企业文化的意义、企业文化与人文管理等方面。了解国内外相关理论界对企业文化的研究与探讨情况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这是因为企业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亚文化,因此进行企业文化建设时,不仅要充分吸收国外企业文化研究及实践的精华,还应考虑不同的社会制度、社会文化和民族传统所带来的差异。结合国情,分析企业文化发展现状,借鉴国外经验,解决现存企业文化内涵不突出、作用机制不明确、定位不准确及测评体系不完善等问题,走一条有我国特色的企业文化发展之路。1.2解读企业竞争力1.2.1企业竞争力的内涵企业竞争力是伴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而提出来的。《竞争力报告》中解释为:“企业目前和未来在各自的环境中,以比起国内外竞争者更具有吸引力的价格和质量进行设计和销售货物以及提供服务的能力和机会。”迈克尔·波特的竞争力模型中,竞争力的定义2是:“一个企业对其行为效益有贡献的各项活动”。在一般涉及企业竞争力的文章中对企业竞争力的内涵定义为:是企业在竞争环境下,抗衡甚至超越现实和潜在的竞争对手,适应环境变化、求得生存与发展系统的能力。在对多种企业竞争力的定义进行查阅和思考、归纳之后,本文对企业竞争力的描述为:“企业竞争力是由企业运用其拥有的专有资源进行有机组合而形成的,用于占领市场和谋取利润的能力。”简单的说,就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胜过对手的独特能力,即过人之处。1.2.2企业竞争力的基本构成要素一般来说,企业竞争力由企业能力、企业资源、企业环境三者共同决2迈克尔·波特.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定和构成。具体来说其基本构成要素主要包括技术创新因素、组织结构因素、人力资本因素、资本因素、经济体制因素、政府行为因素、市场环境因素、信息技术因素等多个内容,本文为了着重研究对企业竞争力产生突出影响的因素,因此只阐述以上所列诸因素,其他众多如企业社会声誉度、企业产品知名度等多个因素不在本文所列对象范围之内。1.企业能力方面:(1)技术创新因素。企业产品的畅销与否从一定程度上来说直接决定着企业
本文标题:企业文化与企业竞争力关系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0041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