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中国文化概论总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文化:广义是指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物质与精神存在的总和。狭义的文化专指人类的精神创造,它着重人的心态部分。2.文化事象:当一种现象以同样的形式反复出现,其中就含有规律性,成为某一历史时期、某一国家(民族或地域)文化发展中带有典型和标志作用的事情,这些现象就称为文化事象。3.传统文化:是对文化的传承而言的,它强调的是文化的本源和沿着这个本源传承下来的全部文化遗产。4.文化传统:是贯穿于民族和国家各个历史阶段的各类文化的核心精神。5.方志时期:竺可桢将从公元1400年到1900年划为第三个气候时期,为寒冷时期,因为这一时期明清现代我国多数地方都有了方志,对区域性的气候变化做了更为详细的记录,故而得名。6.分封制:西周建立后,把大批同姓贵族和异姓亲信赐封到各地建立诸侯国家,史称封建,所形成的社会制度,就是分封制。7.永嘉之乱:永嘉五年(311年),匈奴贵族刘渊的军队攻陷洛阳,俘虏晋朝皇帝,西晋灭亡,史称“永嘉之乱”。8.一条鞭法:是明朝张居正主持的旨在增加国库收入、减轻民众负担的税制改革,内容是把田赋、力役及其他名目繁多的杂税合成一条,统一按田亩数量征收,同时还简化了征收手续。9.儒户:是元朝根据宗教派别划分出的户籍,与佛教、道教、穆斯林、景教、阴阳先生、萨满教巫师户同等级。10.中国的生产经济文化:指在中国传统的农耕自然经济的基础上,所产生、发展和连续传承的一种社会文化形态,又称农业文明。11.家庭:指共同居住、经济协助、有血缘关系的社会集团。12.家族:是由出生和婚姻形成的亲属关系,里面包括血缘关系和姻缘关系。13.赌胜:实质是打赌,碰运气,刺激人们从感官上接近神、共享神佑的愿望。如触摸某寺庙山门前的某一动物形状或形态殊异的一小块建筑物,表示能得到一种定向的神赐。14.宗法制:是中国古代维护贵族世袭统治的一种制度,由父系家长制演变而成,到周代渐趋完备。15.分封制:是与宗法制密切相关的封建制度。简言之就是分地以封诸侯。国王将土地分封给诸侯,诸侯将所得的土地分封给大夫,大夫又将它分封给士,士则直接组织庶人进行生产活动。16.春秋决狱:即以《春秋》的精神与事例附会法律,《春秋》经义不但成为法律的补充,其权威性甚至还高于法律。其重要原则,就是重视心理动机的判定。以善恶动机论罪,为人们的主观臆断打开了方便之门。17.整体思维:是指把天地、人、社会看做密切贯通的整体,认为天地人我、人身人心都处在一个整体系统之中,各系统要素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的联系。18.类比思维:是指依据事物的外部特征或内在属性进行比照与联系的思维方式。19.辩证思维:就是运用对立统一的观点、方法来认识、分析各种自然现象及其变化。20.中庸: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价值原则,其含义是指可常行常用的最高的德。二.选择题知识点。1.文化的界定。文:①本义是“错画”,也就是花纹。②引申为后天形成的品德、修养。③在政治领域里,引申为“文治教化”。④天文指的是自然现象和规律,人文指的是社会现象和规律。“化”的本义是改易。·2·2.广义的“文化”定义是以人类与非人类的分野作为立论的依据。狭义的文化又称人文文化。3.中国文化又称中华文化、华夏文化、炎黄文化,它属于国别文化。4.文化的特点:民族性、区域性、历史性、创造性、时代性。5.教材将文化归纳为两个层次:上层文化和底层文化。6.文化的历史传播,上层文化是以文字典籍为媒体的,而底层文化主要靠口头传承。7.文化是一个历史概念。8.中国传统文化,指的是以中华文化为源头、中国境内各民族共同创造的、长期历史发展所积淀的文化。9.文化传统具有稳定性、延续性、普遍性、可变性。10.《中国文化概论》是一门兼顾历史的关于中国国别文化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课程,是中国传统文化学的入门课程。11.教材对文化分科采用四分法:生产生活文化、制度文化、思想观念与精神文化、语言文字文化。12.中国境内,地势西高东低,地形呈阶梯状分布。地势最高的是青藏高原,号称“世界屋脊”。13.陕西关中地区是四塞之地,黄河在它的西、北、东三面环绕,南面是秦岭山脉,西北有六盘山、贺兰山,北有阴山山脉,东有吕梁山脉及潼关之固,真可谓表里山河!而且南接巴蜀汉中,东连伊洛地区,有富裕的经济后方,有方便的交通,进可攻退可守,古代王朝长期在此建都,的确是这里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14.山西高原的东西两侧是太行山和吕梁山,中间夹着汾河谷地,南与渭河平原相接,也是中国文化重要的发祥地。15.中国地理的整体性特征,首先是众多的河流犹如血脉一样,将大陆广大的地区连系在一起,其次是地理通道众多。16.竺可桢先生《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化的初步研究》一文,指出五千年来中国气候的大势是由暖变冷,分为四个大的时期。①从公元前3000年到公元前1100年,属于温暖期。②从公元前1100年到公元1400年,为寒暖交错期。③东汉、三国直到南北朝,是第二个寒冷期。④从1900年开始,竺可桢称之为“仪器观测期”。17.中国大陆的整体性,影响着中国文化的走向统一。中国文化的发祥地虽也是黄河流域,但不同于西亚文化的是,它所依赖的不是黄河干流本身,而是它众多支流河汊所形成的河曲湿润地区。18.中华祖先在创造它的古代文明时,首先面临着大地域上人口构成多族群的特点。19.到西周时,“天下”的观念已十分清晰。20.从地理的角度观察中国文化的历史发展,应特别注意与北方边地草原人群的地缘关系,那里藏着中国历史命运的重要秘密。21.古希腊、罗马文化带动着欧洲文明的同步,中原文化,则带动着地域更加辽阔的东亚文明的同步化发展。22.在南北朝时期,中国文化的重心已经移到南方,接着才是经济中心的南移。因此在中国历史上常常出现这样的南北对峙:南方的经济高潮与北方的剧烈的民族融合同时并举。文化中心与经济中心与西北向东南逐渐移动,是中国几千年历史发展的大势。23.元明清时,统一的国家出现了政治中心在北方,经济中心在南方的局面。24.《尚书》中的《禹贡》篇中,以山川为标志,将天下划分为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九州。25.源于齐鲁的儒家文化,源于三晋的法家文化,源于南楚的道家及楚辞文学,后来汇集融合为中国古代文化的骨干。26.孟子提出了不违天时的观念。·3·27.古代改造利用自然的成就有:一是土地的开垦,二是水利的兴修,三是运河的开凿。28.古代开发利用自然方面的主要失误,是土地的过当开垦及林木资源的过量开采。29.隋朝大运河西以洛阳为中心;北宋的运河以开封为中心,另外还疏凿了广济河、金水河及惠民河,与汴水共称“通漕四渠”。元朝开通京杭大运河,北起通州,南达杭州,基本是南北方向。30.新石器时代最重要的特征是原始农业的出现、陶器的制造、磨光石器的广泛使用以及村落出现、氏族制度的形成等。31.农业、制陶和石器的磨制与钻孔,是新石器时代三大文明成就。32.“三皇五帝”中,“三皇”人物极不确定,五帝的谱系是黄帝、颛顼、高辛、尧、舜。33.《史记》记载,尧舜时代派人到四方去测量一年的四季的至点,将一年确定为366日,并“以闰月正四时”,以便“敬授民时”。34.夏是我国第一代王朝,时间约从公元前21世纪到公元前17世纪,历时近五百年,夏尚忠。35.商朝始建于公元前17世纪初至公元前11世纪中期,共历17世31王,商朝“事鬼”,巫师在商朝政治中占有崇高地位。36.自五帝时期以来,宗教崇拜大体有超自然神、天地神祗和祖先神三大分野。37.周人极端重视农业,周公赋予农耕活动两方面的政治含义:一是继承传统——稼穑之事是周家“王业”之所起,二是可以防止贵族像商朝的上层那样腐化。农耕作为一种政道,还有它更深刻的内涵,农事活动关乎民人的和睦与道德的俭朴,这一点尤其值得注意。38.春秋战国的历史大势,可从两方面去看:一是诸侯国之间的混战和兼并,目的在争夺周王室失落的王权,另一方面是民力的大发展。这是百家争鸣的背景。39.儒家的创始人是孔子,思想核心是“仁”,由孟子发展而为“仁政”;孔子也很看重“礼”;儒家学说还有关于人生理想的内容。《大学》认为最有价值的人生从“修身”开始,一直到“治国”、“平天下”。40.先秦道家重要的人物是老子、庄子,老子“清虚自守,卑弱自持”,政治上崇尚“无为而无不为”,老子说“道法自然”;庄子哲学的宗旨重在个精神解放,这种宗旨的最高表现是“逍遥”,即无矛盾地生存于世界之中。41.早期法家人物的代表是齐国的管仲,魏国的李悝,以及在楚国、秦国变法的吴起、商鞅等,后期法家的集大成人物是韩非子,他把商鞅的“法”、申不害的“术”、慎到的“势”结合在一起,发展一套专门为君主权力斗争服务的法术之学。42.墨家学派创始人是墨翟,思想核心是“兼爱”、“尚同”、“尚贤”、“节用”、“非乐”等。43.阴阳家以战国时期的邹衍为代表。44.名家又称刑名家,创始人是春秋时代郑国的邓析,战国时期的代表人物有公孙龙、惠施。惠施的理论涉及的是事物的概念与实际(即名与实)的关系问题,有很强烈的思辩色彩。45.狭义的西域指新疆地区,广义的西域还包括中亚、印度、伊朗、阿富汗、巴基斯坦一部分。46.秦朝开始实施郡县制,经过汉武帝一番切实的削弱政策的实施,郡县制作为王朝惟一的政治制度,最终得到确立,政治大一统的格局由此正式形成。47.最高权力者称皇帝,皇帝之下所谓“三公”,即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三公之下设掌管具体事务的官吏,主要有九个部门,在汉代称“九卿”。48.三老一职是从民间推举出来的,没有行政职务,也没有俸禄,但位在啬夫之上,而且可以直接上书皇帝。49.两汉选官方式多种多样,最重要的有察举、征辟、考试等方法。察举就是选举。选官科目中孝廉、茂才、贤良方正文学三科最显著。50.后世王朝用人权在中央,两汉则是中央地方并行,这就是征辟的内容。公府的征辟仕途通达,是士人主要的入仕途径。51.重农主义观念把农业视为“本”,把工商业视为“末”。·4·52.武帝整治商贾先是行“筭缗”法,强迫他们自报家产,按财产的多少抽取金额,继而实施“告缗”法,鼓励告发之风,中等财产以上的富家几乎皆遭告发。53.公元134年,汉武帝接受董仲舒《天人三策》的建议,罢黜黄老达家之言,独尊儒术,自此儒家思想正式上升为国家的统治思想,一直延续了两千年。乐府采诗制度的实施,是汉武帝“独尊儒术”的表现。54.武帝的政治,他的曾孙宣帝说得好,“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实际是内法外儒,“王道”对付好人,“霸道”对付坏人。55.两汉儒学独尊的另外一个重要结果是士族阶层的养成。56.士人群体出现于先秦,但真正构变成一个享有社会实际权益的社会阶层,是在两汉时期。57.西晋败亡的直接原因是“八王之乱”。58.西晋时期,继统问题的道德沦丧只是结果和表象,深层的原因是东汉以来世家大族的势力膨胀,根本妨碍着统一王朝的稳固。59.内侵的民族一般有所谓“五胡”之说,即匈奴、鲜卑、羯、氐、羌。60.魏晋最重要的学术现象是玄学,一般认为始于曹魏的何晏、王弼,玄学之风在稍后的嵇康、阮籍那里有了新的含义。玄学之风的一个重要现象是“清谈”,清谈是士流交际中的风雅。61.佛教产生于印度,约在两汉之交传于中国。62.魏晋南北朝佛家教义的流行可分为两大阶段:前期以般若学为主,后期以涅槃学为主。般若学也就是佛家“空宗”的理论,强调以“空观”看世界;涅槃学主要讲成佛的问题,如何成佛、成佛的理据及成佛的阶段等。63.佛教在南北朝的发展,是有南北之分的,南朝士人信佛,“偏于谈理”,成北朝的“偏于(传)教”的倾向大相异趣。64.佛教与中国固的社会秩序、文化伦理的矛盾与冲突在北朝是寺院经济妨碍国家利益,在南朝则表现为义理的冲突,计有沙门(即和尚)是否应向王者致敬之争,黑白论之争,神灭神不灭之争以及夷夏之争等。神灭论的争论以范缜的《神灭论》最著名。65.隋唐在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即中书省(隋称内史省)、门下省、尚书省。尚书省下设六部,即吏部、户部(隋称民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各部长官称尚书。66.中国佛教的宗派有天台宗、华严宗、唯识宗、律宗、净土宗、禅宗,最终形成禅宗独占天下
本文标题:中国文化概论总复习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00438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