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延安精神及其时代价值延安精神永放光芒马克思主义学院刘永艳13731298799yongyan_liu@126.com从上海到广州、从广州到井冈山、从井冈山到瑞金、从瑞金到遵义、从遵义到延安、从延安到西柏坡、从西柏坡到北平的“红色足迹”。因此,就有了以这些地名命名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红岩精神、抗战精神、沂蒙精神、太行精神、地道战精神……。其中尤以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为代表,无愧为中国革命传统的浓缩和精华。延安——“中国革命的圣地”“红都”、“革命大本营”“滚滚延河水,巍巍宝塔山”众星何灿烂,北斗驻延安。大海有波涛,飞上清凉山。------陈毅《赴延安留别华中诸同志》百年积弱叹华厦,八载干戈仗延安。试问九州谁做主,万众瞩目清凉山。-------陈毅《咏“七大”开幕》延安时期(1935年10月19日——1948年3月23日),共十三年的历史,它跨越了土地革命战争后期、抗日战争全程和解放战争中前期.延安时代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民主革命由第二次失败走向全面胜利的时代,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辉煌发展的时期,也是党的先进性建设成效卓著的时期。并在展示这个过程中形成了独自的鲜明的几大特征,从而构成了延安时代区别于我党历史上其他时期的自身规定性。党中央在延安十三年,是我们党由弱变强、转败为胜的十三年,是毛泽东思想日益成熟、丰富发展的十三年,是延安精神孕育形成、发扬光大的十三年。党在延安时期的光辉实践,铸就了伟大的延安精神。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认真学习、挖掘研究、继承弘扬、创新发展延安精神,是我们担负的一项光荣而艰巨的庄严使命。一延安精神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二延安精神的主要内容三延安精神与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西柏坡精神、民族精神等的关系四学习践行延安精神的时代意义教学要点教学要点教学要求:端学风/明学纪/严考勤考核方法:《延安时代》观后感字数不少于2千字,不得抄袭。电子版、纸质版都交。教学方法:讲授为主/自学讨论为辅课堂讨论什么是延安精神?延安精神的历史形成过程?如何理解延安精神?延安精神的当代价值表现在那些方面?在研究生的学习、工作、生活实践中,怎样具体地践行延安精神?一、延安精神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一)延安是延安精神的诞生地(二)延安精神是延安作风和延安传统的集中概括(三)延安精神科学概念的由来二、延安精神的主要内容(一)延安精神从其原生形态上来看(二)广义的延安精神第一,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第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第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第四、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三)延安精神的核心三、延安精神与其他精神的关系四、学习践行延安精神的时代意义一、延安精神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一、延安精神的内涵什么是延安精神呢?从字面上看,延安精神是以延安这一地域名称为之命名的。但它同以企业和人名命名的精神(如“大庆精神”、“雷锋精神”等)有所不同。延安精神中的“延安”一词不仅有时间地理的涵义,更重要的有社会历史的意义。延安精神是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的继承和弘扬井冈山精神:敢创新路苏区精神:勇于探索长征精神:革命理想高于天不怕任何牺牲勇克一切艰险同心争取胜利延安精神是延安时期排除万难创造党和革命事业辉煌奇迹的奋斗中孕育形成的.(一)延安是延安精神的诞生地1.地域概念狭义:延安地区广义:陕北和陕甘宁边区2.历史概念延安时期(1935年10月19日--1948年3月28日)3.政治概念中国革命圣地政治军事之圣地教育文化之圣地思想精神之圣地革命人才之圣地延安是延安精神的诞生地首先,延安作为地域概念,它表明延安的地理位置和空间涵义。1935年10月中国共产党中央和工农红军到达陕北,1937年初中共中央进驻延安。长征起止时间:中央红军于1934年10月开始长征,1935年一10月到达陕北。1936年10月,一、二、四三大主力红军会师,长征胜利结束。延安是延安精神的发祥地,这是延安精神命名的原因之一。其次.延安作为历史概念,它表明延安的时代区域和时间涵义中国新民主义革命时期经历28年,包括4个时期:1921年7月至1927年7月为第一次大革命时期;1927年8月至1937年7月为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37年7月至1945年8月为抗日战争时期;1945年8月至1949年9月为全国解放战争时期。延安时期跨越土地革命后期,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前期三个历史阶段,前后经历12年5个月26天,所以史称“延安时期”一、延安精神的内涵◇孕育期:1935年10月到1938年9月,抗大精神和白求恩精神是重要标志。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任务。◇形成期:1938年9月到1945年6月,大生产运动和延安整风是重要标志。◇成熟期:1945年6月到1948年3月,党的七大的召开具有重大意义。第三,“延安”这一概念根本的涵义是它的社会政治意义毛泽东:延安好比英国伦敦”任弼时:陕甘宁边区对于华北、华中和抗日根据地来说,是处于一种领袖地位,即根据地的神圣地位,陕甘宁边区对于全国,甚至全世界来说,是处在一种中央发言人的地位。延安作为中国革命的圣地,是孕育延安精神的摇篮,是当代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延安是政治军事之圣地;是教育文化之圣地;是思想精神之圣地;是革命人才之圣地。之所以是中国革命的圣地,是因为:延安,既是红军长征胜利的落脚点,也是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赢得抗日战争胜利,进而夺取全国胜利的解放战争的出发点。之所以是孕育延安精神的摇篮,是因为在这艰苦卓绝的13年里,毛泽东领导的中国共产党和延安军民创造了永放光芒的“延安精神”,谱写了可歌可泣的伟大的历史篇章。延安是无数革命志士和进步青年所向往的地方,延安精神吸引着这些革命志士和进步青年抛弃安逸的物质生活,投入到救亡图存和民族解放的伟大斗争中去,为新中国的建立培养了大批中坚力量。延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辉煌发展的时期,主要成就:党中央在延安十三年中国共产党由小到大,党员人数由1934年的4万多人发展到1947年的270多万人。中国革命武装力量由弱到强,革命武装力量的人数由1935年的3万多人,发展到1949年的400多万。中国革命事业,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转危为安,转败为胜,由挫折走向胜利。和平解决“西安事变”有三个关键节点:初到陕北的奋力开拓抗战初期的关键抉择克服抗战危局的风范能耐我对敌作战12.5万次歼灭日伪军171.4万国民党正面会战22+119次歼灭日伪军86.9万我方伤亡61万余人根据地伤亡600余万国民党官兵伤亡321万余人抗日战争中毛泽东选集1-4卷159篇,延安占112篇毛泽东文集8卷802篇,延安占385篇毛泽东军事文集6卷1628篇,延安占938篇延安13年确立了毛泽东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延安13年形成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领袖集团延安整风形成了党的优良传统和优良作风延安抗大培养了大批德才兼备的干部根据地建设积累了执政为民的丰富的领导经验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爆发后,中共中央在保安即现志丹县县城确定了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促成了事变的和平解决与国共两党的抗日合作。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中共提出全民族抗战路线,毛泽东和中共坚信,我们中华民族有一种艰苦奋斗的作风,以刻苦耐劳著称于世;酷爱自由,富于革命传统、民族自尊心和人类正义心;是一个能战斗的民族,不屈不挠,再接再厉,英勇奋斗,终有一天在地球的东方雄壮地站起来。◇中共作出实质性让步,推动国共合作抗日的实现,同时取得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权利,红军改编,奔赴抗日战争的前线◇中共提出全面抗战路线,制定全面抗战的纲领坚持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确保党对人民军队的领导权和指挥权◇中共实行独立自主游击战的军事战略方针,人民军队深入敌后开辟广阔的抗日根据地在中共全面抗战路线和政治方向的感召下,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把延安看作圣地,纷纷奔向延安,投入中国共产党的怀抱。他们的情怀是:我们不怕走烂脚底板,也不怕遇上九妖十八怪,只怕吃不上延安的小米,不能到前方抗战,只怕取不上延安的经典,不能变成最革命的青年。他们的誓言是:割掉皮肉还有筋,打断骨头还有心,只要还有一口气,爬也爬到延安城。毛泽东称赞他们的爱国热心、积极性和牺牲精神是最纯洁最伟大的了。1940年起,国民党军队封锁的陕甘宁边区,边区出现了几乎断炊的财政经济危机;1941年初,国民党顽固派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1941、42年,日本法西斯在三光政策下,对中共领导的抗日根据地连续进行极端残酷的大扫荡。这些都是看起来难以应对的风险和挑战,但毛泽东指出,这不过是黎明前的黑暗。毛泽东针对国民党的舆论攻击,先后撰写了新民主主义论等著作,系统论述了中国革命的新民主主义性质,确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进一步明确了中国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到达社会主义的政治方向。他说,这是走历史必由之路。1941年开始,陕甘宁边区实行三三制民主政权建设,在普遍、直接、平等、自由的民主选举中,庄稼汉们体悟了民主的真谛:民就是咱大家;主就是当家。民主就是咱大家来当家。边区的人民民主有着具体的内容,其中心任务是组织人民的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为人民兴利除弊。朱德盛赞边区:实行民主真行宪,只见公仆不见官。1942年陕甘宁边区正式确定了以生产建设为中心的方针,实行公私兼顾、民办公助、公私合作、互助合作政策和南泥湾政策,组织党政军民学开展大生产运动和学劳模运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埋头苦干,到1943年基本上实现了丰衣足食。毛泽东说,生产运动在物质生活方面起了决定性作用。1942年,毛泽东为对付黑暗和迎接光明,而不是为了权力斗争,发动和领导了以高级干部为重点的全党整风运动。毛泽东的决心是:就是延安失掉了,反对主观主义也要搞。经过整风,解放了全党思想,清理了王明路线,形成了三大作风,加强了党的领导,实现了党的高度团结和统一。毛泽东说,整风运动在精神生活方面起了决定性作用。正是在正确政治方向下进行的排除万难艰苦卓绝的奋斗、实行的大家来当家的民主政治和开展的净化党魂的思想革命,相辅相成,交相辉映,不仅开创了中国革命史上最伟大最辉煌的延安时期,而且孕育形成了伟大的延安精神。延安精神是弘扬和培育时代需要的伟大精神而孕育形成的徐特立精神:革命第一,工作第一,他人第一鲁迅精神:为真理与自由而斗争孙中山精神:艰苦奋斗,不屈不挠,再接再厉白求恩精神: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吴玉章精神:一辈子总是做好事张思德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愚公精神:艰苦奋斗,坚忍不拔抗大: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团结、紧张、严肃、活泼南泥湾:坚决执行政策的创造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精神;顽强拼搏、奋勇争先的精神,上下一致、同心同德的精神延安县:态度是积极的;完全不怕困难,能够征服一切困难;充满了负责精神;实事求是;完全和群众打成一片,学会了马克思主义的领导群众的艺术陕甘宁边区最著名的劳动英雄◆吴满有:农业战线的旗帜。地种得多,荒开得多粮打得多,缴公粮踊跃在先,数量多,质量好,被称为模范劳动英雄,模范抗属,模范公民。◆赵占魁:工人阶级的旗帜。年近五旬,担负最苦的熔铁炉看火的工作,在两千多度的熔炉旁,即使在太阳灸烤的夏天,也要身上穿棉衣、围皮裙终日汗流不止,但从不表示任何怨言,从不叫苦叫累,有了小病也不请假。延安精神是领导干部率先垂范躬行实践的带动下孕育形成的毛泽东的表率作用不知疲倦、废寝忘食地工作;藐视一切敌人和困难;时刻关心群众疾苦,细心倾听群众呼声严格要求子女,生活十分俭朴。一位外国记者参观他的住处后说:毛泽东唯一的奢侈品,是从南方带来的一顶纹帐。林伯渠的表率作用不顾年迈体弱,经常深入工厂、农村、学校为群众办实事,被誉最忠实的为人民的模范勤务员。一次,到鄜县考察,群众听说来了政府的大官,纷纷前来探望,可看到的却是一位穿着普通,和蔼可敬的老人。林老在富县10多天,处理棘手问题40多件。军队优秀领导干部三五九旅旅长兼政委王震:有创造精神三五九旅供给部部长何维忠:切实朴素,大公无私三五九旅某团政委晏福生:坚决执行屯田政策三五九旅供给部政委罗章:以身作则边区保安司令员王世泰:忠实、努力,不夸不骄三八
本文标题:延安精神专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00459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