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传媒/媒体 > 媒介形态变化:笔记(谢静)
媒介形态学谢静【大纲】1.媒介与媒介形态2.媒介形态变化的原则与规律3.媒介形态变化的影响和意义4.媒介的符号与文化5.媒介的政治功能与社会控制6.媒介的受众定位与群体建构7.主要媒介形态分析第一讲媒介与媒介形态(基本概念)媒介与传播,如何界定?媒介与人的关系媒介的形态与特征传播领域与信息方式一.媒介与传播1.何为媒介媒体与媒介是否有区别?常见的区别方式:a.大众传媒vs其他传媒b.组织机构vs技术手段重新思考媒介概念媒介不可剥离,如“媒介圈”1何谓媒介a.是双方(人或事物)发生关系的人或事物(现代汉语词典)b.一切中介性的人和物,通过传播而产生社会作用大众传播媒介c.大众传播的组织机构和科技手段(古登堡印刷术)d.出于职业传播者和大众传播之间的媒介体在新的媒介形态出现之后,大众传播本身具有可移性。斯塔尔的调查,内容是通过新闻发布会,把相关资料通知给相关的新闻媒体,由他们发布,但这些媒体有把关人的作用,直接在互联网上公开,把这个时间当做是标志性事件。互联网不只是大众传播。2.何谓传播a.传统定义:广泛散布(现代汉语词典)通过讯息而进行的社会交往关系建构的活动过程(不限于语言)b.修正定义:(传播的三个维度)人/物空间/时间互动/文本c.大众传播由复杂的组织机构开展的,面向大量杂质、匿名的受众进行的,公开而快速的传播;(这种仪式实际上不是传递信息,而是形成一种认可,是一种文化的作用,是凯瑞讲的传播的两个层面。传统定义的第二个定义是相对比较学术的,有一定限制,把讯息限定在语言符号上,人类的传播是从骨头开始的,体现了一种传承、记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Web2.0大众传播时代的无往符界,互动的。)二.媒介与人1媒介对人的影响a.技术决定论认为科技根据自身的逻辑发展,塑造人类发展而不是服务于人类b.媒介中心论强调媒介在社会生活中的中心作用Eg:麦克卢汉:《理解媒介》通过媒介演进历史来描述社会发展史部落化——非部落化——重新部落化口语——文字——电子“自拼音出现以后,个人与群体的分离导致个人喜欢独处,产生隐私;在思想上产生不同的个人观点,在工作上导致分工。”麦克卢汉,忽略到很多技术之外的东西,忽略了技术本身生产发展的种种过程。媒介中心论,也是特别容易出现的作用,特别强调的是报纸广播电视的作用,新媒介忧心忡忡的感觉。2人对媒介的驾驭a.莱文森:《数字麦克卢汉》针对麦克卢汉的观点,麦只想强调“我们不能只见媒介的内容不见形式——媒介本身。麦克卢汉认为媒介的内容如同一块“滋味鲜美”的肉,它支配我们的感知,分散我们的注意力,是我们感觉不到眼前的媒介的深层冲击力,而这种冲击力是一个足以改变我们生活的窃贼,而我们则是一条驯化的思想看门狗”;b.技术乐观主义人是积极驾驭媒介的主人。不是在媒介中被发送出去,而是发号施令,创造媒介的内容。对别人已经创造出的内容,人们拥有空前的自主选择能力。3媒介的拟人化a.李维斯、纳斯:《媒介等同》——把媒介等同于现实生活。无特殊无意识无差别b.凯利:《失控》机器的生物化造物所生的自然王国和人类建造的人造国度正在融为一体,机器正在生物化,而生物正在工程化。那些原属于生命体,但却成功被移植到机械系统中的特质有,自我复制,自我管理、有限的修复,适度进化以及局部学习。在将生命的力量释放到我们所创造的机器中的同时,我们就丧失了对他们的控制。技术就是我们的孩子。作为人类,我们是所有技术的父母,养育他们,满怀希望的培养他们走向自立。我们创造的技术越多,我们就越需要创造更多东西来保证它完全运转。没有我们此刻的帮助,技术就不可能自我繁殖,但是它在膨胀,在变得越来越复杂,越来越聪明,更重要的是,技术每天都在进化得更快。想象一下,有很多独立的专业机构关心各自的重要目标(或本能),诸如觅食、饮水、寻找庇护所、繁殖或自卫,这些机构共同组成了基本的大脑。拆开来看,每个机构都是低能儿的水平,但通过错综复杂的层累控制,以许多不同的搭配组合有机结合起来,就能创造出高难度的思维活动。“没有心智,社会就没有智能。智能从愚笨中来。”c.凯利:《技术元素》“技术元素就是从人的意识中涌现出来的一切。凯利把这种阶级的延伸面看成一个能产生自我动力的整体。”——技术生态圈4.作为行动者的媒介a.拉图尔:《我们从未现代过》、《重组社会》非人类行动者非人类物体,没有灵魂却拥有意义任何通过制造差别而改变了事务状态的东西都可以被称为行动者Agency=actor+object=actantb.杂交体拉图尔反对将人类与非人类、自然与社会、主体与客体等二元对立,主张以网络的方式看待他们的关系,及以平等、对称地方式将人类与非人类联接起来,形成杂交体。三.媒介的形态特征1.何谓媒介形态菲德勒:技术层面形态学——有机的系统塔洛:内容层面《切割美国》麦克卢汉2.媒介的形态类别a.不同标准对媒介分类印刷、电波、数字媒介视觉、听觉、视听媒介时间性/空间性媒介b.热媒介与冷媒介麦克卢汉参与程度低c.作为媒介的空间佐藤卓已:作为媒介的城市,沟通私人领域与公共领域。四.传播领域与信息方式a.菲德勒传播三领域人际领域:面对面交谈、电话交谈、人机交谈广播领域:壁画、舞蹈、戏剧、电影、广播、电视文献领域:手书、石刻、书籍、杂志、报纸、超文本第二讲媒介形态变化的基本原则和规律一.媒介形态变化的基本原则1.媒介泡沫论“新媒介取代旧媒介”——我们将化为泡沫2.媒介演化论麦克卢汉媒介四定律菲德勒进化与共存菲德勒汇聚与增值莱文森扩展与补偿3.麦克卢汉媒介四定律放大:广播放大了听觉器官过时:广播使报纸作为大众媒介过时再现:广播再现了昔日小城镇里吆喝的卖货郎逆转:声觉媒介被推向极致后逆转为视觉媒介——电视4.菲德勒进化与共存一切形式的传播媒介都在一个不断扩大的、复杂的自适应系统以内共同生存共同演进;新媒介不会自发而孤立的出现,他们是从旧媒介的形态变化中逐渐脱胎而出的;新出现的传播媒介形式会增加原先各种形式媒介的主要特点(增殖);无论是新旧媒体,要维持生存,都要适应环境,不断进化(生存)。5.菲德勒汇聚与增值尼葛洛庞帝,1979:MIT媒介实验室的汇聚结构——“联合变形之苦”;传播的多媒介形式——汇聚变革,产生新的实体;罗杰斯:传播的历史是越来越多的历史6.莱文森扩展与补偿我们借助发明媒介来扩展传播,使之超越耳闻目睹的生物极限,以此满足我们幻想中的渴求;整个的媒介演化进程都可以看成是补救措施。电视——录像机因特网——电视、书籍、报纸。。。二.新媒介的采用与扩散延时采用原则创新的扩散模式机遇与需要1.延时采用原则保罗萨弗:30年法则第一个10年许许多多的兴奋、许许多多的迷惑第二个10年许许多多的潮涨潮落第三个10年“哦,那有什么了不起?”2.创新的扩散模式a.艾弗利特罗杰斯新技术的标准相对的便利性兼容性复杂性可靠性可感知性b.菲德勒:熟悉之桥3.机遇与需要c.温斯顿:相互交织的社会需要位于社会与技术的界面社会政治和经济上的力量在新技术的发展方面扮演着强有力的角色;各种发明和技术革新的被广泛采用并个仅仅取决于技术上的优势;新技术的开发总是需要机遇和社会的、政治的和经济上的刺激因素。4.个案一:调频广播企业需要其他技术需要惯例和法律行动一切社会力量5.个案二:电报与互联网周永明《中国网络政治的历史考察:电报与清末时政》电报和互联网对中国社会最深远的影响,在于帮助政治转变成一种在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公共事务;民族主义往往是政治参与合法化,社会变迁迫使政府在一定程度上放松控制;正是以创造性方式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使用这些技术的人,让现代中国的政治更具公共性,而非技术独立使然;开放社会公共空间只有通过使用技术的人来完成,信息技术本身并不具有这个功能;接受语境不仅影响技术如何得以利用,而且也影响它所负载的信息如何解释。三.人类的三次媒介形态大变化1.菲德勒口头语言——第一次媒介形态大变化书面语言——第二次媒介形态大变化数字语言——第三次媒介形态大变化2.语言与媒介的关系a.语言本身就是媒介麦克卢汉:任何媒介的“内容”都是另一种媒介。b.语言是媒介形态的表征菲德勒:语言是体现和传承媒介特征的传播密码语言是传播技术变革的催化剂3.第一次媒介形态大变化口语的优势人际领域:凝聚群体、传承文化广播领域:扩大交往、传受分离口语的局限:不稳定性、不可靠性口语与新技术传输技术:电话、手机、扩音器、广播、电视录制技术:录音机、CD4.第二次媒介形态大变化a.书面语言——文献领域将传者与受者分离,打破时空限制将传播与文本分离,使信息更加独立b.书面语言与新技术造纸术印刷术5.第三次媒介形态大变化a.从模拟技术向数字技术的转变从原子向比特的转变b.数字技术的优点有效降低处理、存储、显示和传输信息所需的数据数量无限地复制数据而没有明显的质量损失高精度地、轻松地控制数据c.数字技术与其他技术的结合宽带与压缩第三讲媒介形态变化的影响与意义阿多诺:标准化与拜物性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麦克卢汉:媒介即讯息波茨曼:媒介即隐喻梅罗维茨:消失的地域波斯特:第二媒介时代1.阿多诺:标准与拜物教“现代大众文化的重复性、雷同性和无处不在的特点,倾向于产生自动反应并削弱个体抵抗的力量。”“消费者的的确确崇拜他自己花在托斯卡尼尼音乐会入场券上的钱。”“由于传播的机械性,退化的听觉因此与制作紧密相连。。。。。。”大众化使不同抹平了,使其标准化,人们都是被动的接受,崇拜的是符号的意义,并非其本身的意义。(扩展:在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中指出,发达工业社会已蜕变成一种“单面的社会”,活动在其中的只是具有“单面思维”的“单面人”。单面人只知道物质享受而丧失精神追求,只有物欲而没有灵魂,只有屈从现实而不能批判现实。即纯然地接受现实,盲目地肯定现实,将自身完全融入现实中。)2.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电影艺术所固有的独特意义a.通过特有的技术手段丰富了我们的视觉世界b.通过其最强烈的机械手段,展现了现实中非机械的方面c.是照相的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合为一体复制技术把所复制的内容从传统领域中解脱了出来a.由于它制作了许许多多的复制品,因而,它用众多的复制品取代了独一无二的存在b.由于它是复制品能为接受者在其自身的环境中去加以欣赏,因而,它就赋予了所复制对象以现实的活力。3.麦克卢汉:媒介是人体的延伸a.在机械时代,我们完成了身体在空间范围内的延伸。今天,经过了一个世纪的电力技术发展之后,我们的中枢神经系统又得到了延伸,以至于能拥抱全球。b.由于电力使地球缩小,我们这个地球只不过是个小小的村落。媒介即讯息a.任何技术都组建创造出一种全新的人的环境,环境并非消极的包装用品,而是积极地作用进程。b.任何媒介(即人的任何延伸)对个人和社会的任何影响,都是由于新的尺度产生的;我们的任何一种延伸(或曰任何一种新的技术),都要在我们的事务中引进一种新的尺度。c.媒介是社会交往的讯息。Eg:外乡人和上海人对上海滩的印象,(41:00)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是多种媒介作用的结果,创造一个全新的环境。4.波茨曼:媒介即隐喻a.作为人类的创造物,媒介蕴含了超越其自身的意义,改变了人类的思维方式,从而改变了文化的内容。b.阐释年代:阐释是一种思想的模式,一种学习的方法,一种表达的途径。所有成熟话题所拥有的特征,都被偏爱阐释的印刷术发扬光大:富有逻辑的复杂思想,高度的理性和秩序,对于自相矛盾的憎恶,超常的冷静和客观以及等待受众反应的耐心。童年的消逝a.印刷文化:文化人成年人①成年成为一种象征性成就②儿童是未发展成型的成人③印刷向儿童关闭了日常生活的世界b.电视文化:成人化的儿童①电子革命和图像革命的结合②羞耻感的消失、信息的失控③侵蚀了童年与成年的分界线④成人的儿童化——娱乐至上娱乐至死a.“正是电视本身的这种性质决定了它必须舍弃思想,来迎合人们对
本文标题:媒介形态变化:笔记(谢静)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00915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