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园林苗木的施肥(1)施肥的意义及其特点园林苗木生长地的土壤条件相当复杂,既有贫瘠的荒山荒地,又有盐碱地和人为干扰及翻动过的地段;不是土壤结构不良,只不过是缺肥缺水或是排水和通气不畅所致,所以科学地施肥,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提高土壤的肥力,增加苗木营养,是保持苗木健康长寿的有力措施之一。长期以来,人们都非常重视农作物、蔬菜和果树的施肥,却忽视园林苗木的施肥。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讲,园林苗木的施肥比果树以及林木更重要,因为园林苗木定植以后,人们希望苗木生长数十年、数百年,甚至上千年直到它们衰老死亡。在这漫长的岁月里,由于园林苗木栽植地具有特殊性,营养物质片面地消耗,使其营养的循环经常失调,枯枝落叶不是被扫走,就是被烧毁,归还给土壤的很少。因为地面铺装及人踩车轧,土壤非常紧实,地面营养不易下渗.根系难以利用。加之地下管线、建筑地基的修建.降低了土壤的有效容量,限制了根系的吸收以及活动范围。此外,随着园林绿化水平的提高,乔、灌、草多层次的配置,更增加了养分的消耗还有苗木对养分的竞争。总之,给园林苗木适时适量补充营养元素是十分有必要的。根据园林苗木生物学特性与栽培的要求和环境条件,其施肥的特点如下。①园林苗木属于多年生植物,长期生长在同一地点,从施人肥料的种类来看,应以有机肥为主,还要适当施用化学和生物肥料。施肥方式以基肥为主,基肥与追肥兼施。②园林苗木种类繁多,习性各异,作用不一,防护、观赏或经济效用不同,因此,就反映出施肥种类、用量以及方法等方面的差异。在这方面各地经验颇多,需要科学系统地分析与总结。③园林苗木生长地的环境条件情况差距很大,既有高山、丘陵,又有水边、低湿地及建筑周围等,这样便增加了施肥的困难,所以应根据栽培环境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施肥方式和方法。同时,在园林中对苗木施肥时要注意园容的美观,避免在白天施用奇臭的肥料,有碍游人的活动,必须做到施肥后随即搜土。施肥属于综合养护管理中的S要环节,但必须与其他养护管理措施(特别是灌水)密切配合,肥效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苗木求购信息(2)施肥的原则施肥时需根据苗木自身需肥情况、天气情况、土壤状况等全面考虑。并且施肥时要按比例地施用氮、磷、钾三要素和微*元素,用来满足苗木对养分的平衡需要。也就是说应正确选定最适宜的施肥期、肥料种类和施肥量。①③以土壤缺肥特点为依据施肥。施肥措施和土壤状况有密切关系。土壤是否?要施肥,施用肥料的种类还有施肥量的多少,都要根据土壤的性质和肥力来确定。不同性质的土壤屮所含有的营养元素的种类及数最有所不同,故应看土施肥,缺哪种肥则施哪种肥。在一般土壤中,应以施氮肥为主,但也不是绝对的。如在红壤土与酸性沙土中,磷和钾的供应量不足,要增施磷、钾肥;褐色土中氮、磷不足,故应以氮、磷为主,可不施或少施钾肥。土壤质地不同,施肥种类和施肥景也应不同。假如要给某处的土壤施肥,首先应当很好地观察分析该处土壤内的氮素实际状况,若该处土壤含有较多的有机质且氮素不缺少,则应加大磷、钾肥的施用比例.适当控制氮肥的施用量。不过,土壤养分的速效性因苗木的吸收、气象条件的变化及土壤微生物的活动等因素的变化而改变,如果根据土壤化验结果进行施肥,要特别注意这些因素的影响。肥效的发挥和土壤水分含量也有密切的关系。土壤中水分亏缺,施肥后土壤溶液浓度增高,苗木不但不能吸收利用,反而会受毒害,对于这种情况施肥有害无利。积水或多雨地区肥分易淋失,会降低肥料的利用率,因此,施肥要根据当地土壤水分变化规律或结合灌水进行。土壤容重、土壤紧实度、通气性以及水、热等均是土壤的物理性质,土壤质地和土壤结构都会影响土壤的这些物理性质。沙性土壤。质地疏松、通气性好、温度较高、湿度较低是沙性土壤的重要特征,是“热性土”。宜用猪粪、牛粪等冷性肥料.施肥宜深不宜浅。为了延长肥效时间,还需加人半腐熟的有机肥或腐殖酸类肥料等。因为沙土有机质少,温度高,吸收容量小,保肥力差,即吸附保存NRT、K+—类的营养物质的能力小,所以每次施用最宜少,但应增加施用次数。黏性土壤。黏性土质地紧密,通气性差,温度低而湿度小,厲于“冷性土”。宜选用马粪、羊粪等热性肥料.施肥深度宜浅不宜深,而且使用的肥料应当充分腐熟。因为黏土通气差,温度低,吸附保存NH4+、K+—类矿质营养的能力强,所以应加大每次施肥减少施肥次数。酸性土壤。处于酸性反应的条件下,有利于阴离子的吸收。且酸性条件下,可提高磷酸钙和磷酸镁的溶解度。所以,酸性土壤应选用碱性肥料,氮素肥料选用硝态氮较好。在酸性土壤中的磷极易被土壤阗定,钾、钙和镁等元素易流失,应施用钙镁磷肥、磷矿粉、草木灰、石灰等碱性肥料,以及其他碱性还有偏碱性的可溶性盐类肥料。碱性土壤。处于碱性反应的条件下,有利于阳离子的吸收。且在碱性条件下,可降低铁、硼和铝等化合物的溶解度。碱性土壤应选用酸性肥料,氮素肥料以氨态氮肥为好,磷肥要选过磷酸钙还有磷酸铵等水溶性的。对中性或接近中性、物理性质也很好的土壤,适用的肥料较多,不过也要避免使用碱性肥料。④根据肥料的性质施用。肥料施用时要根据其性质不同合理选择。一般情况下,施肥应对症而施,针对苗木的需要进行施肥,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施肥的时间通常因肥料性质不同而异。对于易流失与易挥发的速效性或施后易被土壤固定的肥料,如碳酸氢铵,过磷酸钙等应在苗木需肥前施人;迟效性肥料如有机肥料,因为需要腐烂分解矿质化后才能被苗木吸收利用,故应提前施用。由于同一肥料因施用时期不同而效果不一样,所以,肥料要在经济效果发挥的最高时期施人。肥料的种类肥料种类不同,其营养成分、性质、作用、效果和施用的苗木种类、施用的条件与成本都不相同。通常将肥料分为有机肥料、无机肥料与微生物肥料三种。①有机肥料。有机肥料是将有机质当做主要组成的肥料。此类肥料一般由动、植物的残骸、人粪尿和土杂肥等经过充分腐熟后而成。堆肥、厩肥、绿肥、饼肥、鱼肥、血肥、人粪尿、家畜与鸟类的粪便,屠宰场的下脚料、马蹄掌以及秸秆、枯枝、落叶等经过腐熟后均成为有机肥。一般农家肥料均为有机肥。因为有机质需经过土壤微生物的分解,才能逐渐为苗木所利用,为植物提供多种营养元素,所以,有机肥通常见效较慢,为迟效性肥料。②无机肥料。无机肥料包括经过加工而成的化肥与天然开采的矿质肥料等。化肥又有单质化肥与复合化肥,为速效性肥料,多用于追肥。在生产中用到的化肥有硫酸铵、尿素、硝酸铵、碳酸氢铵、过磷酸钙、磷矿粉、氣化钾、硝酸钾、硫酸钾、钾盐等。还包括含Fe、B、Mn,Zn、Cu等微量元素的盐类。③微生物肥料。微生物肥料一般用对植物生长有益的土壤微生物制成,又分细菌肥料与真菌肥料等。细菌肥料由固氮菌、根瘤菌、磷化细菌和钾细菌等制成,而真菌肥料是菌根菌等制成的。此外,根据补充的元素不同,常用的化学肥料还包括氮肥、磷肥、钾肥、复合肥等。通常氮肥应集中适当使用,在土壤中少量施用氮肥往往没有显著效果。在缺少氮肥的土壤中要注意磷、钾肥的使用,因为P、K与N有拮抗作用,磷、钾肥的使用应在不缺氮素的土壤中才经济合理,否则其效果不大。而且,施用有机肥与磷肥时,除考虑当年的肥效外,一般还需要考虑前一两年施肥的种类和用量。在生产实际中需根据肥料的性质及在不同土壤条件下对苗木的作用和效果,决定施肥的种类与用量。如磷矿粉生产成本低,肥源较广,肥效长,在酸性土壤上施放效果很好,不过若在石灰性土壤上施放则效果不明显。施肥的时期每种植物在其生长发育的过程中,对各种营养元素的需要,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比例关系,所以,施肥的时间需掌握在苗木最需肥的时候,以便使有限的肥料能被苗木充分吸收。植物自外界环境中吸收利用营养元素的过程,实质上是一种选择吸收的过程,其主要取决于植物本身的需要。确运施肥的最佳时期,首先要了解植物在何时需要何种肥料,同时还要了解植物并不是在整个生长期内都从土壤中吸收养分,也不是土壤中有什么营养元素就吸收什么元素。具体施肥的时间要视苗木生长的情况和季节而定。在生产上,一般分基肥和追肥。总的来说,基肥施用较早,追肥要巧。①基肥的施用时期。基肥是处于较长时期内供给苗木养分的基本肥料,所以宜施腐殖酸类肥料,堆肥、厩肥、圈肥、鱼肥、血肥与腐烂的作物秸秆、树枝、落叶等迟效性有机肥料。这些有机肥料需经过土壤中的微牛物分解,方能提供大骨元素和微看元素给苗木较长时间吸收利用。基肥分秋施和春施。秋施的基肥在秋分前后施人效果最好。基肥是较长时间内供给苗木养分的基本肥料,应施迟效性的有机肥,迟效性肥料则要比较长的时间腐烂分解。秋季施用有机质腐烂分解的时间较充分,可以提高矿质化程度。苗木早春萌芽、开花和生长,主要消耗的是苗木贮存的养分。苗木贮存的养分丰富,能提高开花质量和坐果率,有利于枝条健壮生长,叶茂花繁,增加观赏效果。而苗木落叶前,处于积累有机养分的时期,地上部制造的有机养分以贮藏为主。这时根系吸收强度虽小,不过吸收的时间较长,吸收的养分积累起来,为来年生长与发育打好了物质基础。秋施的营养物质可以在来春及时供给苗木萌芽、开花、枝叶和根系生长的需要。若可能的话再结合施人部分速效性化肥,提高细胞液浓度,也可以同时增强苗木的越冬性。此外,施有机肥能提髙土壤孔隙度,使土壤疏松,有利于土壤积雪保墒和提高地温,防止冬春土壤干旱,并减少根际冻害。且秋施基肥正处于一些苗木根系生长的高峰,伤根容易愈合,并可发出新根,因此为了提高苗木的营养水平,北方一些地区多处于秋分前后施用基肥,时间宜早不宜晚。尤其是对观花、观果及从南方引人的苗木,更应早施。若施得过迟,则导致苗木生长不能及时停止,会降低苗木的越冬能力。春施基肥,如果有机质无法充分分解,肥效发挥较慢,早春不能及时供给根系吸收,到生长后期肥效发挥作用时.通常会造成新梢二次生长,对苗木生长发育不利,特别是对某些观花、观果类苗木的花芽分化及果实发育不利。因此春施在苗木养护管理实践中采用较少。lpzjang插花视频
本文标题:园林苗木的施肥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01063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