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家庭教育服务站建设工作方案
安居区西眉镇竹林村小学村级留守学生家庭教育服务站建设工作方案一、指导思想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更好地为当地人民服好务,让每个留守儿童健康、快乐地成长,处处感受到学校和家庭的温暖,努力营造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促进留守儿童身心全面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和谐校园、和谐家庭、建设美好乡村服务。二、活动内容:1、建好“留守学生家庭教育服务站”,提高家长或临时监护人的家庭教育责任意识及教育水平。2、设立家庭教育辅导服务教师,对家长或临时监护人进行针对性的引导。做到为每位留守学生的家长解决好每一个问题。3、落实留守学生必须有一名家长或临时监护人,对于父母因特殊原因不履行监管职责的学生,学校服务站教师要做无人监护留守学生的代理家长。4、学校每月举办一次有关法制、安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讲座,教育家长引导留守学生遵纪守法、了解安全常识,让学生身心都健康。5、谈一次心。学校教师、代理家长每周与留守学生家长谈一次心,了解他们培养学生的情况。6、读一本好书。教师或代理家长每学月读一本好书,还可以组织开展读后感等活动。7、开通一部亲情电话,主要用于留守家长与服务站老师之间进行沟通。8、与上级部门、村委会一起开展系列关爱活动,走进学生家庭,帮助困难留守学生。三、主要措施:1、成立工作机构,明确职责分工。成立村级家庭教育服务站工作小组,加强对服务站的统一领导和管理,保证各项工作要求全面认真落实到位。学校教导处、少先队等部门要结合各自工作职能,加强上下联系和沟通,做到相互配合和协作,切实做好服务站建设指导工作。组长:席镜(西眉小学校长)副组长:蒋华(竹林村村委干部)成员:夏明杨永平林晓胡琳张丽娟2、建立留守学生家庭联系卡制度。服务站要认真调查研究,摸清留守学生的底数,建立每个留守学生及家庭的专门档案和联系卡。并安排负责学籍档案管理的人员对留守学生家庭的档案进行管理,并根据学生变动情况,及时补充或变更联系卡的有关内容。通过联系卡制度的建立,加强服务站与学生家长及其他监护人的联系,共同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关爱网络。3、实施教职工结对帮扶留守学生制度。在留守学生家庭中确立重点帮扶对象并配备帮扶教师。配对帮扶教师和其他教职工要经常与留守学生家长谈心,随时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培养他们为学生的茁壮成长服务意识。服务站教师要定期走访与临时监护人交流,及时反馈学生的情况,帮助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让留守学生在老师、同学群体中成长,对已缺失的家庭教育进行补偿,使他们走出孤独和忧郁。4、开展人文关爱活动。让留守学生通过学校和家庭的温暖弥补亲情缺失对其人格发展的消极影响。通过定期举行主题班会、家校联谊活动,组织留守学生和家长积极参与,使他们生活在欢乐、和睦的氛围中,找到回家的感觉,增强学习、生活的信心,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成长的快乐。五、活动要求:1、服务站教师要充分认识这项活动的重要性、紧迫性和现实意义,要从办人民满意教育、提高全民素质、构建和谐社会、服务新农村建设,维护社会稳定的大局和高度出发,扎实做好留守学生家庭教育服务工作。2、村级留守学生家庭教育服务站要结合本方案制定相应的活动计划,确保活动有序进行。3、教师和家长要紧密配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确保活动收到实效,不走过场,不流于形式,让村小所有留守学生都得到温馨的关爱,和其他孩子一样健康成长。4、不断总结经验,突出特色,大力宣传,扩大活动的社会影响,让更多的社会有识之士来参与到关爱留守学生活动中来。六、上级资金使用方案。1、建设资金:投影仪、广播系统、桌椅及教育读物等设施设备计划使用5000元。2、其它环节运转资金计划使用10000元。3、家庭教育工作人员培训资金由上级主管部门核定。2015年5月27日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家庭教育工作实施方案BAIDU_CLB_fillSlot(“115681”);家教中心指导思想:以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针,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中央2004年8号文件和《中国共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构建和谐社会,重视和发展家庭教育,围绕我镇教育发展的目标,促进学校教育的健康、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青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家庭和社会环境。家教中心主要任务:家庭教育指导中心的主要任务是整合教育资源,建立家教网络,举办家长学校,健全家教队伍,普及家庭教育知识,推广家庭教育中的成功经验和科研成果,帮助和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提高家长科学教育子女的能力,构建家庭、学校、社会和谐交流的平台,实现三者的良性互动。家教中心的工作原则:1、在市教体局、镇教科研中心和学校的领导下,努力开展工作。2、尊重家长的原则。尊重家长确立家长的主体地位是办好家长学校的基础。3、区别对待的原则。根据家长的文化程度、经济状况、社会地位及教育观念、教育方法存在的差异,在家长教育的内容、方式和方法充分考虑家庭与孩子的不同类型,根据需要区别对待,有针对性的开展教育工作。4、双向互动的原则。进行家长学校教育时,要变学校的单向宣传为家庭、学校的双向沟通,既要向家长传播科学的教育信息,又要努力收集、整理、研究、家长反馈的信息。5、争取镇党委、政府的支持,积极配合各级关工委、妇联搞好家庭教育工作。家教中心活动方式:根据省教育厅豫教(322)号文件要求,家庭教育工件应有“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关工委协助组织推动,中心学校、幼儿园主办,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1、先进典型引路,逐步实行均衡发展。2、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普及家庭教育知识,争取新闻机构开辟专题报道;教育电视台开设专题网站;开通家庭教育咨询服务热线。3、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办好家长学校。4、组织家长报告团、专家讲座。5、组建家庭教育研究协会。6、推荐发行专题教材,组织自编教材,开发校本教材。7、与镇团委、镇妇联、计生、卫生等部门联手开办家庭预务教育。8、与镇妇联建立门诊式的家庭教育协助服务机构,解决家长在子女的思想教育方面和指导子女学习及生活中产生的苦恼和困惑。9、开办家庭教育交流园地,分类切磋指导。10、组织家庭教育经验交流。家教中心具体工作指导:1、广泛宣传贯彻省市家庭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市教体局巩教体(52)号文件《关于切实办好家长学校,促进学校教育全面发展的意见》的工件任务,达到家喻户晓,教师、家长人人明白。2、落实各中小学校的家长学校和各种类型的家长教育教学行政管班级、教学计划、管理制度……3、落实家长学员用书。向每一个家庭推荐一本省厅家教指导中心编写的教材或家庭教育报刊。4、组建一支家庭教育教学的师资队伍。5、树立一批典型家庭、普通家庭成功家长的榜样。6、印发家庭教育征求意见书,设立家长信箱,及时收集整理反馈信息,改进教学工件。7、构建学生家长和学校教师关于学生教育的对话平台。构建家长与学生沟通交流平台。8、开展“争做合格父母,培养合格人才”的双合格教育、评选活动。9、充分利用校报、板报、校外家长黑板报、校园信息网络、电子通讯网络等传媒,宣传家庭教育知识、家庭教育信息、成功家庭教育的经验和作法。10、开展调研、教研工件,组织征文、论文的交流、发表工作。家教中心及家长学校工作的检测与评估:根据教研中心年度计划和工作部署,各单位要将家庭教育和家长学校工作列入年度计划和目标考核内容,并对家庭教育和家长学校工作进行过程检测和终结评估。评估内容:1、组织领导。领导机构健全,分工明确,定期研究家庭教育工作。有领导组织、分工情况登记表,有会议记录。家庭教育工作思想端正,能把家庭教育纳入学校教育整体规划之中,有年度安排,工作目标具体。学校建立有家长委员会,有联系制度,有活动记录。2、家教队伍建设。有专兼职结合的家教师资队伍,定期进行培训,教师素质明显提高。有档案记录。专职教师要有丰富的家教经验,有一定的家教理论水平,能解决家庭教育中的普遍问题;兼职教师对家教工作有相当的认识,或对某些问家教中心指导思想:sO100以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针,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2004年8号文件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构建和谐社会,重视和发展家庭教育,围绕我镇教育发展的目标,促进学校教育的健康、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青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家庭和社会环境。家教中心主要任务:家庭教育指导中心的主要任务是整合教育资源,建立家教网络,举办家长学校,健全家教队伍,普及家庭教育知识,推广家庭教育中的成功经验和科研成果,帮助和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提高家长科学教育子女的能力,构建家庭、学校、社会和谐交流的平台,实现三者的良性互动。家教中心的工作原则:1、在市教体局、镇教科研中心和学校的领导下,努力开展工作。2、尊重家长的原则。尊重家长确立家长的主体地位是办好家长学校的基矗3、区别对待的原则。根据家长的文化程度、经济状况、社会地位及教育观念、教育方法存在的差异,在家长教育的内容、方式和方法充分考虑家庭与孩子的不同类型,根据需要区别对待,有针对性的开展教育工作。4、双向互动的原则。进行家长学校教育时,要变学校的单向宣传为家庭、学校的双向沟通,既要向家长传播科学的教育信息,又要努力收集、整理、研究、家长反馈的信息。5、争取镇党委、政府的支持,积极配合各级关工委、妇联搞好家庭教育工作。家教中心活动方式:根据省教育厅豫教(322)号文件要求,家庭教育工件应有“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关工委协助组织推动,中心学校、幼儿园主办,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1、先进典型引路,逐步实行均衡发展。2、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普及家庭教育知识,争取新闻机构开辟专题报道;教育电视台开设专题网站;开通家庭教育咨询服务热线。3、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办好家长学校。4、组织家长报告团、专家讲座。5、组建家庭教育研究协会。6、推荐发行专题教材,组织自编教材,开发校本教材。7、与镇团委、镇妇联、计生、卫生等部门联手开办家庭预务教育。8、与镇妇联建立门诊式的家庭教育协助服务机构,解决家长在子女的思想教育方面和指导子女学习及生活中产生的苦恼和困惑。9、开办家庭教育交流园地,分类切磋指导。10、组织家庭教育经验交流。家教中心具体工作指导:1、广泛宣传贯彻省市家庭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市教体局巩教体(52)号文件《关于切实办好家长学校,促进学校教育全面发展的意见》的工件任务,达到家喻户晓,教师、家长人人明白。2、落实各中小学校的家长学校和各种类型的家长教育教学行政管班级、教学计划、管理制度……3、落实家长学员用书。向每一个家庭推荐一本省厅家教指导中心编写的教材或家庭教育报刊。4、组建一支家庭教育教学的师资队伍。5、树立一批典型家庭、普通家庭成功家长的榜样。6、印发家庭教育征求意见书,设立家长信箱,及时收集整理反馈信息,改进教学工件。7、构建学生家长和学校教师关于学生教育的对话平台。构建家长与学生沟通交流平台。8、开展“争做合格父母,培养合格人才”的双合格教育、评选活动。9、充分利用校报、板报、校外家长黑板报、校园信息网络、电子通讯网络等传媒,宣传家庭教育知识、家庭教育信息、成功家庭教育的经验和作法。10、开展调研、教研工件,组织征文、论文的交流、发表工作。家教中心及家长学校工作的检测与评估:根据教研中心年度计划和工作部署,各单位要将家庭教育和家长学校工作列入年度计划和目标考核内容,并对家庭教育和家长学校工作进行过程检测和终结评估。评估内容:1、组织领导。①领导机构健全,分工明确,定期研究家庭教育工作。有领导组织、分工情况登记表,有会议记录。②家庭教育工作思想端正,能把家庭教育纳入学校教育整体规划之中,有年度安排,工作目标具体。③学校建立有家长委员会,有联系制度,有活动记录。2、家教队伍建设。①有专兼职结合的家教师资队伍,定期进行培训,教师素质明显提高。有档案记录。②专职教师要有丰富的家教经验,有一定的家教理论水平,能解决家庭教育中的普遍问题;兼职教师对家教工作有相当的认识,或对某些问题有独到的见解,能阐释一些特殊看法。3
本文标题:家庭教育服务站建设工作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01088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