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男性生殖系统一、影像检查技术二、正常与病变的基本影像表现三、常见疾病影像诊断(一)X线盆腔平片X线检查主要了解前列腺有无结石或钙化;尿路造影(膀胱显影)可了解有无前列腺增大等。(二)CTCT平扫行盆腔横断面检查,检查前分次口服1%泛影葡胺共1000ml,以充盈盆腔肠管。检查时,应保持膀胱在充盈状态下。扫描时病人取仰卧位,扫描范围白耻骨联合下缘起向上至髂前上棘。层厚10mm或5mmCT增强主要用于鉴别盆腔内血管影与增大的淋巴结。方法是静脉内快速推注对比剂后,即对病变区进行扫描。对比剂为60%泛影葡胺或300mg/ml非离子对比剂50~100ml(三)MRIMRI平扫常规行SE序列T1WI和T2WI检查,用快速SE(FSE)的T2WI检查可获得较高信/噪比并缩短了成像时间。一般用体部表面线圈,采用联合直肠内、外的相控阵线圈提高了图像质量,尤其利于前列腺病变的诊断MRI增强方法是静脉内注入顺磁性对比剂Gd-DTPA,剂量为每公斤体重0.1mmol,对比剂注射完毕即对病变区行脂肪抑制前、后的T1WI检查正常与病变的基本影像表现(一)CT前列腺位置形态:紧邻膀胱下缘,横断位呈圆形或椭圆形密度均匀的软组织影。前列腺大小:随年龄而增大,平均上下径、前后径和横径,30岁以下者分别为30mm、23mm和31mm,60岁以上的老年人分别为50mm、43mm和48mm。CT不能分辨前列腺各区,也不能分辨前列腺被膜与前列腺组织。精囊位于膀胱底后方,呈八字状对称性软组织密度影,边缘常呈小的分叶。两侧精囊于中线部汇合,精囊前缘与膀胱后壁之间为三角形低密度脂肪间隙,称为精囊角。异常表现:若前列腺横径超过50mm,均匀增大,可为前列腺增生或前列腺癌所致。尤其是前列腺形成分叶状肿块,并侵犯周围组织,是前列腺癌的表现。若前列腺或膀胱肿瘤侵犯精囊时,膀胱精囊角消失。(二)MRI前列腺信号:在T1WI上正常前列腺呈均匀低信号,强度类似肌肉信号,前列腺周围是高信号的脂肪组织,其中可见低信号的静脉丛。T2WI上,自内向外前列腺各区因组织结构和含水量的差异而可分辨:前列腺移行区和中央区呈低信号;周边区信号较高,等于或高于脂肪组织;周边为前列腺被膜呈低信号环影精囊位于前列腺后上方和膀胱后方,由卷曲的细管构成,内含液体,因而呈长T1低信号和长T2高信号异常表现:当增大以前列腺移行区为主并伴有T2WI上信号不均时,常见于前列腺增生;若前列腺增大伴有周围区出现异常低信号灶,为前列腺癌的表现。精囊肿块与前列腺肿块相连且信号强度一致,均呈短T2低信号灶,提示前列腺癌已侵犯精囊。精囊肿块并呈T1低信号和长T2高信号,见于精囊囊肿。前列腺(良性)增生前列腺炎急性前列腺炎(细菌性)慢性前列腺炎35岁以上31%~40%前列腺囊肿前列腺囊囊肿(真性囊肿)苗勒氏管囊肿潴留性囊肿射精管囊肿、输精管囊肿、精囊腺囊肿前列腺结石假性前列腺结石(后尿道结石)真性前列腺结石(腺泡、腺管内)前列腺恶性肿瘤前列腺腺癌95%移行细胞癌、鳞癌、肉瘤5%其他前列腺肥大率31~404.8%41~5013.2%51~6020%61~7050%71~8057.1%81~9083.3%(北京医科大学1989)前列腺的形态与比邻重量:成年约20克形态:似倒置的锥体,上下径25mm底部:宽35mm,前后径25mm体部:后面较平坦,有中央沟尖部:指向下位置:膀胱及盆底之间包绕前列腺尿道部带区识别(MRI)T1WI意义不大T2WI可识别带区周缘区:以信号为准(高信号)中央区、移行区:低信号,大致区分前纤维肌肉基质区:低信号良性前列腺增生病理学名词,老化表现组织学BPH、临床BPH临床BPH无统一国际诊断标准病因不明:吸烟、饮酒、激素临床表现:刺激症状、梗阻症状女性前列腺增生BPH病理肉眼观:体积增大,表面光滑,结节状,质韧,有弹性感。切面纤维肌性结节呈苍白色。腺体增生结节呈蜂窝状、海绵状,可有囊腔。镜下观:腺体、平滑肌及纤维组织增生,其中腺体常有囊状扩张,腺腔内有淀粉样小体或钙化的小结【病理与临床】病理上,增生主要发生在前列腺移行区,表现为腺体组织和基质有不同程度的增生并形成结节临床主要表现为尿频、尿急、夜尿增多以及排尿困难【影像表现】X线静脉尿路造影或膀胱造影可见膀胱底部有对称性弧形压迹,明显时可突入膀胱腔内CT前列腺体积均匀性、对称性增大,其上缘超过耻骨联合上方2cm,或(和)前列腺横径超过5cm,常突人膀胱底部增大的前列腺边缘清楚,密度均匀,其内有时可见斑点状钙化CT增强检查,增大的前列腺呈均匀性强化MRI显示增生的前列腺T1WI表现为均匀的稍低信号,在T2WI上,移行区和中央区依增生结节组织成分的不同而表现为不同信号,可以是低、等或高信号T2WI上,周围区为高信号,并显示受压变薄【病理与临床】前列腺癌99%为腺癌,多发生在周围区。肿瘤生长可突破被膜,侵犯前列腺周围组织,也可发生淋巴转移和血行转移早期临床症状和体征类似前列腺增生。晚期出现膀胱和会阴部疼痛以及转移体征。直肠指检可触及前列腺结节,质地坚硬,表面不规则化验检查,前列腺特异抗原(prostatespecialantigen简称PAS)增高前列腺癌【影像表现】CT晚期可显示前列腺明显增大边缘不规则呈分叶状肿块密度不均匀,精囊角消失常提示膀胱和精囊已受累可发现盆腔淋巴结转移以及局部骨转移。MRI局限于前列腺被膜内的肿瘤,MRIT1WI像上表现为前列腺的高信号周围区内出现低信号结节,而前列腺被膜尚完整。当肿瘤突破被膜并侵犯邻近结构时表现为前列腺非对称性增大呈分叶状改变前列腺癌结节多位于周围区,TlWI像上癌结节呈低信号,T2WI像上表现为前列腺的正常较高信号的周围区内出现低信号结节影前列腺周围结构的信号随之改变,其中精囊角消失是常见表现,常可显示盆腔淋巴结转移等征象前列腺癌潜伏癌:临床无症状尸检或其他原因检查发现。各国发病率差别不大。84岁患前列腺癌的可能性15%,但80岁以上潜伏癌超过40%。相当数量潜伏癌不发展成临床癌偶发癌:治疗BPH手术时偶然发现,占BPH手术8%~22%,我国4.9%前列腺癌病因:癌基因、病毒、雄激素、镉(锌)、家族临床:刺激症状、梗阻、血尿PSA:交叉重叠较多BPH约25%升高Pca约43%正常前列腺癌病理肉眼观:75%发生于外周区,多数起于被膜下的周边部。癌组织硬韧。切面呈颗粒状,浅黄色,偶见出血坏死镜下观:腺癌,高、中、低分化,高分化腺癌最多。腺体结构紊乱,大小形态不一,不同程度异行性,核仁明显,外层基底细胞层消失。分化差的呈筛状结构或实性、梁状,线管较少或无腺管前列腺癌的分期A:无任何症状体征(偶发癌)B1:局限于包膜内,累及一个区(叶),直径小于15mm~20mmB2:局限于包膜内,累及二个区(叶),直径大于15mm~20mm前列腺癌的分期C:肿瘤局部侵犯(如包膜外、精囊、膀胱、静脉丛等)D1:上述任何一种伴有盆腔淋巴结转移D2:上述任何一种伴有远处转移(包括盆腔骨质)前列腺肉瘤多见于年轻患者预后差前列腺囊肿前列腺囊囊肿(真性囊肿):精阜水平中线,前列腺轮廓内苗勒氏管囊肿(先天性):精阜水平中线(略偏上),前列腺轮廓内、外潴留性囊肿:周边区域射精管囊肿:相应部位输精管囊肿:相应部位精囊腺囊肿:相应部位前列腺炎急性前列腺炎:多为细菌性慢性前列腺炎较常见,35岁以上31%~40%病因不明前列腺结核多继发于其他器官结核临床症状应强化扫描
本文标题:男生殖系统影像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01149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