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第4章 财务报表审计过程
1模块二审计基本过程过程一过程二第4章过程三过程四2财务报表审计过程财务报表的审计目标1财务报表审计的实务流程2承接业务委托3计划审计工作4审计实施和审计报告53第四章学习目标掌握财务报表审计的总体目标掌握具体目标掌握签约前应做的工作,了解审计业务约定书的主要内容。理解总体审计策略和具体审计计划内容与编制。掌握与治理层与管理层沟通的事项。理解审计风险准则运用的基本思路,包括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识别、评估和应对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4引入案例世界著名公司之会计造假案——见教材1.施乐公司案2.世界通信公司案3.默克制药公司案讨论?5财务报表的审计目标审计总目标具体审计目标审计目标的影响因素审计目标的含义一、财务报表的审计内容6审计目标是在一定历史环境下,审计主体通过审计实践活动所期望达到的境地或最终结果,它体现了审计的基本职能,是构成审计理论结构的基石,是整个审计系统运行的定向机制,是审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审计目标的含义7影响审计目标的确立和变更的因素国家法律法庭判决会计职业团体社会需求是影响审计目标确立的根本因素审计能力是影响审计目标确立的决定性的制约因素社会环境的制约使审计目标成为现实的审计目标8审计总目标以查错防弊为主要审计目标以验证会计报表的真实公允性为主要目标查错防弊和验证会计报表的真实公允性两目标并重9评价财务报表的公允性,即财务报表是否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反映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现阶段我国审计总目标评价财务报表的合法性,即财务报表是否按照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的会计制度的规定编制10一般审计目标:进行所有项目审计均必须达到的目标项目审计目标:按每个项目分别确定的目标被审计单位管理层的认定是指管理层对财务报表组成要素的确认、计量、列报作出的明确或隐含的表达。审计总目标被审计单位管理层的认定审计具体目标一般审计目标项目审计目标11具体审计目标被审计单位管理层认定:三类认定与列报相关的认定发生及权利和义务、完整性、分类和可理解性、准确性和计价与各类交易和事项相关的认定发生、完整性、准确性、截止、分类与期末账户余额相关的认定存在、权利和义务、完整性、计价和分摊12管理层对会计报表的认定:例:某公司资产负债表反映的存货资料如下:存货余额3450000减:存货跌价准备90000存货账面价值3360000•Q:管理当局对其所编制的会计报表,作了哪些方面的认定?13①存货是存在的②存货跌价准备正确估价为90000元③存货的账面价值是3360000元④存货账面价值计算是精确的⑤列示在报表上的存货数额是截止到资产负债表日①所有应报告的存货均已包括在内②报表上列示的存货数额没有高估③所有被报告的存货都归公司④存货使用不受限制明示性认定暗示性认定14审计师的基本职责就在于确定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对其报表的认定是否有理由。审计师必须了解这些认定。因为管理层在会计报表上的认定反映了其在处理经济活动时,遵循会计准则及相关法规的范围、程度及其结果。审计师了解了管理层的会计报表认定,就很容易确定每个项目的具体审计目标。一旦按这些目标收集到充分适当的证据,得出恰当的结论就很自然。审计目标实际上是对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的认定进行再认定。15管理层认定与审计总目标决定具体审计目标(决定要实施的)审计程序(为了收集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为了证明)管理层认定(为了实现)具体审计目标(每一个会计报表项目的审计具体目标都实现,就实现了)审计总目标即对会计报表发表意见16具体审计目标(一)一般目标1.与所审计期间各类交易和事项相关的审计目标(1)发生(2)完整性(3)准确性(4)截止(5)分类2.与期末账户余额相关的审计目标(1)存在(2)权利和义务(3)完整性(4)计价和分摊3.与列报和披露相关的审计目标(1)发生以及权利和义务(2)完整性(3)分类和可理解性(4)准确性和计价(二)项目审计目标将一般审计目标推广到每一报表要素。17案例—-审计目标与审计程序在审计过程中,为对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的合法性、公允性发表意见,注册会计师必须从审计总目标与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对会计报表的认定出发,拟定具体审计目标,规划和实施有针对性的具体审计程序,来收集和评价审计证据,藉以对会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请结合给定的具体帐户,依据上述技术程序之间的关系,完成下表中的空格部分,将相关内容直接填入表中:18项目认定一般审计目标项目审计目标程序名称具体审计程序审计证据类型主营业务收入确定会计记录归属期是否正确应收帐款函证存货监盘应付帐款完整性固定资产权利与义务长期投资确定长期投资在资产负债表上分类是否正确1919项目认定一般审计目标项目审计目标程序名称具体审计程序审计证据类型主营业务收入确定会计记录归属期是否正确应收帐款函证存货监盘应付帐款固定资产权利与义务长期投资确定长期投资在资产负债表上分类是否正确截止截止检查实施截止测试书面证据存在存在确定所有应收账款是否存在向债务人函证应收账款书面证据存在存在确定纪录的所有存货确实存在观察盘点并抽点实物证据完整性完整性已经发生的应付账款是否都已入账检查查找未入账的应付账款书面证据权利与义务固定资产是否归被审计单位所有检查审查固定资产契约和保险单据书面证据分类与可理解性分类与可理解性检查长短期投资相互划转会计处理是否正确书面证据20二、财务报表审计的实务流程审计过程是指审计人员对审计项目从开始到结束的整个过程中采取的系统性工作步骤。审计过程接受业务委托完成审计工作和编制审计报告实施控制测试和实质性程序实施风险评估程序计划审计工作等等主要阶段21初步业务活动是否承接业务或保持客户关系审计业务结束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了解内部控制确定重要性水平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制定总体审计策略评估重大错报风险审计业务终止拟定进一步审计计划拟定风险评估计划控制测试实质性程序是否需要执行控制性测试是否需要终止审计业务是否需要重新评估重大错报风险是否需要修正重要性水平审计风险评估制定审计计划制定具体的审计计划否是是否否否是是是否需要修正重要性水平是否需要重新评估重大错报风险出具审计报告复核审计工作是否是否22接受业务委托会计师事务所应当按照执业准则的规定谨慎决策是否接受或保持某客户关系和具体审计业务。接受业务委阶段的主要工作包括:了解和评价审计对象的可审性;决策是否考虑接受委托;商定业务约定条款;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等。23计划审计工作计划审计工作不是审计业务的一个孤立阶段,而是一个持续的、不断修正的过程,贯穿于整个审计业务的始终。计划审计工作主要包括:在本期审计业务开始时开展的初步业务活动;制定总体审计策略;制定具体审计计划等。24实施风险评估程序风险评估程序是指注册会计师实施的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并识别和评估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的程序。实施风险评估程序的主要工作包括: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识别和评估财务报表层次以及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包括确定需要特别考虑的重大错报风险(即特别风险)以及仅通过实质性程序无法应对的重大错报风险等。25实施控制测试和实质性程序注册会计师评估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后,应当运用职业判断,针对评估的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确定总体应对措施,并针对评估的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设计和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以将审计风险降至可接受的低水平。注册会计师实施风险评估程序本身并不足以为发表审计意见提供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注册会计师还应当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包括实施控制测试(必要时或决定测试时)和实质性程序。26完成审计工作和编制审计报告本阶段主要工作有:该阶段应根据所获取的各种证据,合理运用专业判断,形成适当的审计意见。审计期初余额、比较数据、期后事项和或有事项;考虑持续经营问题和获取管理层声明;汇总审计差异,并提请被审计单位调整或披露;复核审计工作底稿和财务报表;与管理层和治理层沟通;评价审计证据,形成审计意见;编制审计报告等。27三、接受业务委托(一)了解客户的基本情况了解被审计单位的以下基本情况:(1)业务性质、经营规模和组织结构;(2)经营情况及经营风险;(3)以前年度接受审计的情况;(4)财务会计机构及工作组织;(5)其他与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相关的事项。确定是否应当接受客户的委托28确定是否应当接受客户的委托(二)掌握客户的诚信状态调查主要事项:(1)客户主要所有者、关键管理人员、关联方及治理层的身份和商业信誉;(2)有关客户主要所有者、关键管理人员及治理层对内部控制环境和会计准则等态度的信息;(3)客户是否过分考虑将会计师事务所的收费维持在尽可能低的水平上;(4)工作范围受到不适当限制的迹象;(5)客户可能涉嫌洗钱或其他刑事犯罪行为的迹象;(6)变更会计师事务所的原因。获取途径:(1)与为客户提供会计服务的现任或前任职业人员进行沟通,并与其他相关第三方进行讨论;(2)向会计师事务所其他人员、金融机构人员、法律顾问和客户的同行等第三方询问;(3)从相关数据库中搜索客户的背景信息。29确定是否应当接受客户的委托(三)考虑自身的状况和能力(1)审计独立性是否存在问题;(2)会计师事务所人员是否熟悉相关行业或业务对象;(3)会计师事务所人员是否具有执行类似业务的经验,或是否具备有效获取必要技能和知识的能力;(4)会计师事务所是否拥有足够的具有必要素质和专业胜任能力的人员;(5)在需要时,是否能够得到专家的帮助;(6)如果需要项目质量控制复核,是否有符合标准和资格要求的项目质量控制复核人员;(7)会计师事务所是否能够在报告最后期限内完成业务。30确定是否应当接受客户的委托(四)弄清客户的需求和目的识别客户要求审计的目的,弄清有哪些报表使用者以及这些使用者使用报表的意图。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计业务洽谈的主要负责人还需要保持职业怀疑态度,判断影响客户和审计的多种风险。在了解客户需求的过程中,会计师事务所负责人要不断地分析判断客户需求的合理、合法性。31确定是否应当接受客户的委托(五)分析接受与保持业务的相关影响在确定是否接受新业务时,会计师事务所还要考虑接受该业务是否会导致现实或潜在的利益冲突。如果识别出潜在的利益冲突,会计师事务所要分析接受该业务是否适当。案例4-1纵横国际原审计机构被解聘32审计业务约定书作用:第一,可增进会计计事务所与被审计单位之间的相互了解,尤其使被审计单位了解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责任及需要提供的协助和合作;第二,可作为被审计单位评价审计业务完成情况,及会计计事务所检查被审计单位约定义务履行情况的依据;第三,出现法律诉讼时,是确定签约各方应负责任的重要证据。含义与作用含义:审计业务约定书是指会计师事务所与被审计单位签订的,用以记录和确认审计业务的委托与受托关系、审计目标和范围、双方的责任以及报告的格式等事项的书面协议。33(二)审计业务约定书的内容见教材内容及[小资料4-1]审计业务约定书(格式)(三)连续审计(四)审计业务的变更审计业务约定书34四、计划审计工作一般说来,一项设计合理、有效执行的审计计划,便于收集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便于保持合理的审计成本,提高审计效率和质量;便于避免与客户发生误解;便于对审计助理人员进行指导和监督。审计计划是注册会计师为了完成审计业务、达到预期的审计目的,在实施具体的审计程序之前编制的工作计划。审计计划分为总体审计策略和具体审计计划两个层次。审计计划含义与作用35计划审计工作的内容初步业务活动第三,确保与被审计单位不存在对业务约定条款的误解。目的第一,确保注册会计师已具备执行业务所需要的独立性和专业胜任能力;第二,确保不存在因管理层诚信问题而影响注册会计师保持该项业务意愿的情况;36总体审计策略考虑影响审计业务的重要因素,以确定项目组的工作方向总体审计策略的制定确定审计业务的特征,界定审计范围明确审计业务的报告目标,以便计划审计的时间安排和所需沟通的性质计划审计工作的内容37计划审计工作的内容具体审计计划具体审计计划的内容需要
本文标题:第4章 财务报表审计过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01518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