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谈判的理论基础(DOC 29页)(1)
談判的理論基礎王韻婷目錄一、前言-----------------------------------------------------------------------------------------1二、談判的理論與淵源-----------------------------------------------------------------------2(一)談判的定義---------------------------------------------------------------------------4(二)談判的本質---------------------------------------------------------------------------4(三)談判的研究方法---------------------------------------------------------------------5(四)談判招式的運用---------------------------------------------------------------------8(五)談判模式的得失分析---------------------------------------------------------------8(六)談判的理論---------------------------------------------------------------------------9(七)談判理論的發展-------------------------------------------------------------------10三、遊戲理論---------------------------------------------------------------------------------111.賽局理論----------------------------------------------------------------------------122.博奕理論----------------------------------------------------------------------------163.分配理論----------------------------------------------------------------------------184.利益交換理論---------------------------------------------------------------------185.角色扮演理論---------------------------------------------------------------------19四、預期效用理論---------------------------------------------------------------------------19五、期待價值理論---------------------------------------------------------------------------20六、期待效用理論---------------------------------------------------------------------------21七、希望理論---------------------------------------------------------------------------------21八、談判理論的比較------------------------------------------------------------------------21九、結論---------------------------------------------------------------------------------------23參考文獻---------------------------------------------------------------------------------------241一、前言採購商品與人討價還價、在家中和父母或兄姐溝通、騎機車違規向警察求情等等,生活中每天都要面對談判。談判是人們行為的一種方式,並不只發生在政治圈或商場上,或許你是為自己談判,也可能是代表某機構,談判也不限在桌上兩端正襟危坐的你來我往,其實在日常生活中,往往我們也一直扮演著談判者的角色而不自知。談判是解決衝突、維持關係或建立合作架構的一種方式,一種技巧,是一種思考過程,也是一種決策模式。當社會愈趨複雜,人們愈需透過與他人合作的方式,才能滿足其所欲達成之目標時,談判就愈顯得重要。雖然有許多不同的方法,都可以用來代替談判達到相同的效果,甚至它們比談判更合適,在某些情境下,決策當然可以由一方單獨決定,而另一方毫無選擇地接受,在這種單方向的決策模式中,只要接受的一方認同決策的權力,那麼根本就沒有談判存在的餘地。一旦這種關係存在,決策將會不經談判而完成,但如果接受決策者,對決策不滿甚至怨恨時,他們會利用機會替自己討回公道,以尋求心理的平衡;另一種決策的方式是共同參與,這種決策模式通常牽涉到或多或少的進度表,使用這種方式需要所有參與單位的共識,然而很多時候,個人利害關係及對於問題的解決方法有所不同,則共同參與這種決策型式並非皆可行(張國忠,民89)。有目標的談判才是會成功的談判,談判的目的在尋求對方的合作,以達成目標。因此是否進入談判的程序,取決於個人和對手之間的關係是否有助於目標的達成;然而,當一方覺得有需要談判時,另一方卻可能認為自己可以獨立解決問題,如此談判一樣不會發生。談判發生有三要件:即一個無法忍受的僵局,單靠一己之力無法解決此一僵局及談判是解決問題的途徑,由於此三要件雙方的認知並非相同,所以縱有衝突發生,也不必然會有談判,因此創造一談判環境就變得十分重要了。有效率的談判取決於對談判的深入瞭解,如果對於談判的內涵與外延不能真正掌握,那麼要追求談判的目的就如徒步旅行一樣,漫長而充滿太多的風險,唯有掌握了談判之輪(TheWheelofNegotiation)【如圖1】並善加運用,才能收事半功倍穩操勝券。2二、談判的理論與淵源談判的英文是negotiation,這是拉丁語的neg(不)加上otio(平靜)所形成的造語,意思是「把不平靜的事擺平」,這就是談判的原義(廖孟秋,民84)。基督教的聖經裡,有一段故事敘述當年希伯來幫助埃及人建造金字塔的故事,也就是後來有名的「出埃及記」,這一個故事,可以分成三段來敘述:【第一段】-獅子大開口約在四千年前,希作來人所居住的地方連續幾年發生旱災,許多男人大舉擁到隔紅海的鄰邦埃及尋找工作,以便養活留在家鄉的家人,埃及人就請希伯來人幫他們建金字塔。埃及人在開始的時候,還相當禮遇這些希伯來人,但是日子一久就慢慢地虐待他們,工作時間拉長,給的錢減少,甚至於鞭他們;於是族長摩西就去謁見埃及國王-法老王,摩西不說:「請把工作時間減少,請加薪」,他是短短地說:「法老王,我們不幹了,我們要回去。」這一招成為談判技巧的典範,圖1談判之輪(TheWheelofNegotiation)資料來源:蕭振寰,談判的理論與實務:中美著作權系列談判個案分析,國立政治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民80年。3後人稱之為「獅子大開口」。談判要講究時間,最好能在很短的時間內收效。希伯來人被虐待的事實,法老王應該有所聽聞,他也可以去調查,所以摩西跳了好幾個程序,直接說:「不幹了」。談判也要握有籌碼,如果沒有籌碼,等於是以空手赤拳去面對帶槍的對手,這一點摩西當然很清楚,他的籌碼很簡單,但是也很有力,那就是:「法老王急著要完成這一座金字塔,而且希伯來人的技術比埃及人高超。」【第二段】-不理不睬可是法老王也不是省油的燈,他回應摩西的方法更簡單:直瞪摩西,不講半句話。這也是談判技巧中極重要的一招,雖然為了避免談判破裂,盡量不要去用,但遇到無理取鬧的對方或者一時驚慌失措時,即可以採用此招。法老王不是驚慌失措,他之所以會從容不迫,乃是他的籌碼更豐裕。他心想:「你們老家還在鬧旱災,你們幾年前過海所搭乘的船隻也都已腐朽不堪,更何況我已以重兵包圍你們,走?怎麼走?事實擺在眼前,我法老王還用得著回話嗎?」摩西看情況不對,只好飲恨而退。【第三段】-引進強者介入摩西不是這樣就退縮了,他向上帝禱告,祈求上帝降禍於埃及人,後來上帝托夢給摩西:在希伯來人的住戶門上塗羊血,以便與埃及人住家有所分別。」於是埃及人的第一次災難發生了。第一次的災難叫做青蛙災,成千成萬的青蛙,不知從那裡來的,一隻一隻跳進埃及人的家,然後死在那裡,臭氣薰天。不久又發生了第二次災難,蒼蠅大量飛進埃及人的家裡;青蛙死了,當然會招來蒼蠅聞臭而聚,這對於埃及人是一大騷擾,讓他們痛苦不堪,可是法老王並沒有因為這兩次災難而屈服於上帝。然而第三次的災難,促使法老王不得不投降,那就是:「只要是埃及人的長子一定要死。」包括獨生子在內,長子都突然會無疾而終,法老王終於下令提供埃及的船隻給希伯來人渡過紅海回老家去。就在希伯來人大舉走向海邊,準備搭船返國時,突然傳來消息,法老王的獨生子也死了,法老王怨恨希伯來人的上帝連他的獨生子都不肯放過,決定收回成命,派大軍追來,要阻止他們上船。這個時候,奇蹟發生了,紅海的水竟然向左右兩邊退去,中間出現一條大道通往希伯來,希伯來人匆匆通過這一條大道回去了。等到追兵趕到大道中途,海水又回來,淹沒了大軍,這就是聖經上有名的「出埃及記」。宗教的事,不容人們去懷疑,但是記取這一個「引進強者介入」的方法,4就已經夠用了。(一)談判的定義談判是一套結合不同立場,並轉化為單一、一致的共同決策之過程,這一套過程,係適用於無任何既定規則可解決衝突,或是僅「一致決定」為其唯一規則的情境,而且是運用各種方法,就雙方爭論的事項,在共同利益上實現或交換並達成協議。另外一項談判的定義是:「參與社會或人際衝突之雙方,在互動過程中,互相讓步妥協以達成協議而解決社會衝突的過程。而談判也是兩個以上的人協議如何分配稀有資源的決策過程,在此定義之下談判有三個主要要件:判斷、相互依賴及合作(Thompson,1999)。決策過程中存在了談判的雙方或更多相關的人,這意味著談判先天上便有相互依賴的特質,也就是說,在談判中一方必定受另一方的影響,談判並不是權力的競賽或慾望的競爭,而是涉及了邏輯與理性,其過程就像在一張繃緊了的網中,運用情報及權力來左右的行為。談判不是打仗,它是解決衝突、維持關係或建立合作架構的一種方式,是一種技巧,也是一種思考方式。(二)談判的本質談判在本質上是一種利益的交換、創造及妥協的過程,雙方共同努力解決彼此的問題。積極面是彼此創造最大的總體利益,消極面是彼此讓步以解決爭端。談判是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團體或個人,針對商品、勞務或各種標的物,彼此同意合作,以促成交易的過程;因此談判可以說是一種交易,是一種人類為滿足各自需要而進行的交易,談判的基本動機是自利,人們會參與談判,是因為對方能提供獎勵或對人們施與懲罰,有時因為彼此的誤解才導致談判,但也可能是對於雙方十分了解對方的需要,才利用談判來達成彼此的目的。當任何慾望需要被滿足的時候皆可以觸發談判,或產生衝突與紛爭時,人們希望改變雙方的關係以達成某種合作協議時,談判已必然會發生。縱然談判強調滿足彼此所需,但由於雙方資源不等,談判者並非一定處於相等地位,因此談判可說是一種施與受、合作與衝突及互惠,但不平等的行為(鄧東濱,1995)。每一回合談判所採行的立場,都是一種策略,而此策略取決於雙方對於籌碼和利益之估計而定,故談判中所能得到的結果,不僅僅憑藉著靜態的已知條件或籌碼,同時也依據其動態的談判
本文标题:谈判的理论基础(DOC 29页)(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0298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