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监理 > 人民版-必修三-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教案
1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专题概要:本专题主要介绍了中国古代灿烂辉煌的科技和文化的发展状况及地位。中国古代科技进步,领先世界:其中数学、农学、医学、建筑、天文历法等方面都在世界上占有一席之地;尤其是中国古代科技的四大发明——造纸术、火药、指南针、印刷术更是对世界文明的发展和进步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英国著名的科技史学者李约瑟称赞道:中国在公元3世纪到13世纪之间保持着一个西方所望尘莫及的科学知识水平,中国的发明和发现往往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特别在15世纪之前更是如此。但16世纪以后,中国科技发展却越来越滞后,很多学者认为:没落的专制制度可能是直接导致其没落的原因。中国古代的文化丰富多彩、成就辉煌。古代艺术种类繁多,名家辈出,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从传统音乐、舞蹈、戏曲、曲艺、杂技,到书法、篆刻、绘画、雕刻,艺术门类齐全,而且这些艺术门类既各自独立发展又相互借鉴、融合、吸收,不断创造出新的艺术形式在今天依然有强大的生命活力。古代文学则体裁丰富、内涵深厚、风格新异。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领域,都造出了灿烂的精品。如:先秦的《诗经》、诸子散文、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它们先后相继,又一脉相承,各领风骚数百年,构成中国文学的壮丽画卷。对中国乃至世界影响深远。一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课标要求】:概述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认识中国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学习要求】:1.知道四大发明是中国古代具有代表性的科技成就,了解四大发明的主要史实,以四大发明为例说明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①掌握中国古代科技进步的基础知识,了解其发展演变的过程。②了解纸、指南针、火药和印刷术的发明史,分析其给人类社会发展带来的积极作用。③对比中国四大发明在中国和西方发挥的作用,思考其不同的原因,并从中分析中国古代科技在16世纪后逐渐滞后的原因。④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利用图书馆、博物馆、互联网等资源,发展学生收集和处理资料信息和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交流合作的能力。⑤训练学生注重考古等文物资料的运用,从而培养和训练学生的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科学价值观、科学的方法。2、过程与方法:①学生课前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图书馆、互联网等资源,分组收集、整理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相关材料,并在课堂上相互交流,从而对中国古代科技的成就形成初步的认识。②结合学生收集整理的资料,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思考: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原因、地位、发挥的积极作用和后来滞后的原因。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了解和认识到中华民族的伟大智慧和对世界做出的巨大贡献。弘扬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激发对祖国历史与科技文化的自豪感,逐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操。树立为祖国现代化建设、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②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崇尚科学的精神,坚定科学的思想。2【重点难点】:重点:(1)古代科技发展主要成就(2)培养学生学习科学技术的兴趣和积极主动参与的意识难点:(1)分析科技发展的原因(2)认识科技发展的双重性作用问题(如核技术、克隆技术等正负两方面的作用)【教学过程】一、造纸术:1、书写材料的演变:①秦汉时期:竹木简牍和丝织品②西汉;可能发明书写用纸:③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发明新的书写材料——蔡侯纸④魏晋南北朝时期:纸的质量和产量提高,纸取代简牍成为主要的书写材料2、外传:造纸术后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3、影响:①在古代“四大发明”中,纸的发明影响最为久远,对文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积极作用也最为显著。②纸在社会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使得信息的记录、传播和继承,都有了革命性的进步。二、指南针和方向测定技术1.方向测定技术的进步:①战国:“司南”②北宋:a、军事学著作《武经总要》中,提到一种指南鱼。它用薄铁叶裁成,用地磁场磁化法使它带有磁性,然后让指南鱼浮于水面,就可以指向南方。b、北宋学者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了用磁石摩擦钢针制作指南针的技术。③南宋:《事林广记》中,还介绍了当时民间流行的指南装置——木刻的指南鱼和指南龟。④清代:罗盘2.指南针的传播:指南针在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由海路传人阿拉伯,然后再传人欧洲。3、影响:指南针发明和应用,对于军事实践和经济生活有着重要作用,尤其是对航海事业发展意义特别重大。它促进远洋航行,对地理大发现起了推动作用(为明代航海家郑和远航东非等地提供了条件;为哥伦布发现美洲的航行和麦哲伦的环球航行,提供了技术保证。)三、火药的发明和使用:1.火药的发明历程:涉及因素:(1)实践经验:①炼丹制药;②冶金实践:人们在冶金实践中已经广泛使用木炭。(2)知识积累:①春秋战国时期,制作火药的原料硫磺、硝石已经为人们所熟知。②《神农本草经》中,硫磺、硝石都被列为重要的药材,对炭、硫、硝三种物质性能的认识③东晋葛洪的《抱朴子·仙药》中已提到“火药”2.火药的应用(1)唐末至宋初的战争中,已经开始使用火药箭。(2)北宋时除了火药箭外,还发明了火炮、火球、火蒺藜;《武经总要》记录了当时多种火药配方。(3)明朝时创造了早期的自动爆炸的地雷、水雷和定时炸弹,这些火药武器在当时都是世界上最先进的。3、外传:14世纪初,火药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4、影响:①火药传入欧洲,推动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使骑士阶层开始衰落,②促进了欧洲采3矿业和金属制造业的发展.四、印刷术的进步1.印刷术的进步:(1)隋唐:雕版印刷术的发明1900年在敦煌发现的《金刚经》卷子,证明我国在唐朝时已掌握了雕版印刷技术。《金刚经》卷子是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有明确刊印日期的印刷品。(2)活字印刷术的发明①发明:北宋平民毕升创造了活字印刷技术,实现了印刷史上的一大革命。②作用:节省了雕版的费用,提高了印刷效率,以经济、方便的形式推进了文化的传播。(3)活字印刷术的改进:①元代王祯成功创制木活字,又发明了转轮排字盘;②明代中期,铜活字在江苏无锡、苏州、南京等地得到较多应用。2、外传:①13世纪中期活字印刷传到朝鲜,以后又从西域传到欧洲。②14世纪末,欧洲出现木版雕印的印刷品。1450年前后,德国出现了受中国活字印刷术影响而制成的金属活字,用以印刷书籍。3、影响:印刷术传到欧洲后,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促进了人们思想解放和社会的进步,为欧洲走出黑暗的中世纪准备了条件。正如马克思所说的,“火药、指南针和印刷术的发明这些都是资产阶级发展的必要前提。”※思考与交流:1、古代科技发展的原因是什么?政治:中央集权制度为科技稳定的发展提供了条件。经济:中国古代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这为科技的进步提供了经济基础。政策:政府出于巩固统治的需要对科技也给予一定的关注。教育:中国古代教育的发展,为科技的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中国古代科学家探索精神是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重要因素。2、中国古代科学思想的特点及影响特点一:儒家注重以社会人文问题作为论说的主题,对于自然的探求和技术的总结没有给予充分的重视。特点二:讲究天人合一,尊重自然,重视完善人和自然的关系。特点三:比较重视总结实践经验,而轻视理论概括和抽象。影响:使中国在传统技术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但不利于近代科学的产生和发展。3、十五世纪后半期以来中国未能产生近代科学的原因。⑴封建自然经济限制了生产力的发展,不能为科技提供发展的推动力;⑵封建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压制手工业发展,不利于科技成果的产生、推广、应用;⑶实行文化专制主义,八股取士、文字狱使知识分子脱离生产实际,不利于自然科学的研究和发展;⑷实行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中西方正常文化交流,是中国失去吸收外来先进科技文化的条件;⑸中国古代的科技发展比较重视总结实践经验,而轻视理论概括和抽象,不利于近代科学的产生和发展。【小结】1、主要科技成就4发明过程影响造纸术①西汉:发明植物纤维纸;②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是书写材料的一次革命,有利于信息的记录、储存、传播和继承,促进世界文明和文化的发展。指南针①战国:发明“司南”(四大发明中历史最为久远)②北宋:广泛应用于航海为哥伦布发现美洲的航行和麦哲伦的环球航行(新航路开辟),提供了技术保证火药①唐朝:有火药配方的记录;②唐末至宋:开始用于军事成为欧洲资产阶级战胜封建势力的重要武器。印刷术①雕版印刷术:唐代的《金刚经》是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有明确刊印日期的印刷品;②活字印刷术:北宋平民毕升发明。促进了文化的传播,推动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2、明清时期科技衰落的原因①政治:高度强化的君主专制制度,科技人员地位低下。②经济: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推行重农抑商政策。③文化:推行极端皇权和文化专制政策,传统儒家思想和八股取士禁锢了人们的头脑。④外交:推行闭关锁国的政策。⑤科技思想:科技体系结构不合理,科技长期处于经验层次,重视实用技术,轻视理论提升。⑥统治阶级从根本上对科技不予重视,重政轻技、重道轻器。【作业】练习册【2010年各地高考】1.(2010年高考全国Ⅰ卷文综13题)欧阳修上疏说:“京城近有雕印文集二十卷,名为《宋文》者,多是当今议论时政之言……详其语言,不可流布,而雕印之人,不知事体,窃恐流布渐广,传之虏中,大于朝廷不便……(请)今后如有不经官司详令,妄行雕印文集,并不得货卖。”这反映了A.宋代活字印刷开始普及B.书籍出版业受到政府的有效管理C.北宋与契丹间关系紧张D.文化传播方式变化影响政府管理【解析】D题中多次出现“雕印”一词,说明当时雕版印刷术比较普及,由此可排除A项;再由题中信息主要涉及宋人“议论时政之言”,并不足以说明当时北宋与契丹的关系,C项亦可排除。B项有较强的迷惑性,但由“今后如有不经官司详令,妄行雕印文集,并不得货卖”可知当时宋朝政府并未对书籍出版业进行有效的管理;而由“大于朝廷不便”的信息,可知如当时“议论时政之言”广为流传的话,则对宋朝政府的统治会带来不利影响。故D项为正确答案。2.(2010年高考全国Ⅱ卷文综15题)宋人邢昺上疏称:“臣少时业儒,观学徒能具经疏者百不一二,盖传写不给,今(雕)板大备,士庶家皆有之,斯乃儒者逢时之幸也。”这说明A.藏书成为人们追求的时尚B.儒者地位迅速提高C.技术进步推动了文化发展D.儒学得到广泛传播【解析】C解答此题,注意题中关键词“今(雕)板……之幸也”,说明,是由于雕版印刷术的发明,推动了儒学的发展。故C正确。5二中国的古代艺术【课标要求】:概述汉字、绘画起源、演变的过程,了解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了解京剧等剧种产生和发展的历程,说明其艺术成就。【学习要求】:2.概述汉字和绘画的起源和演变的过程;知道王羲之、颜真卿、柳公权、宋四家的主要书法成就,知道中国绘画史上的山水画、人物画、花鸟画;了解中国书法和绘画的基本特征。3.了解京剧产生和发展的历程,说明其艺术成就。【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①通过学习了解我国古代丰富多彩的艺术门类和种类,了解古代中国历史悠久的文化艺术。了解和掌握中国古代文化艺术发展的基本脉络。②概括汉字书法、绘画起源、演变的过程,了解中国书画、音乐、舞蹈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初步理解书、画、舞、乐的功能和意义。③了解京剧等剧种产生和发展的历程,说明其艺术成就。④以文字、画面等有关声像资料,使学生得到有关古代中国文化艺术的基础知识,同时,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2、过程与方法:①学生了解古代艺术形式的同时,积极主动的参与,体验、体会古代艺术的精神实质和丰富的内涵。相互之间要加强交流合作,取长补短。②教师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把视觉媒体、听觉媒体、视听媒体以及综合媒体结合起来展示古代中国的精美艺术,增强教学的直观性,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的艺术鉴赏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通过本课学习,了解我国古代多姿多彩的艺术,提高欣赏美,发现美,鉴赏美的能力。丰富人生观,价值观。②通过对古代艺术的学习,观察,体验,或欣赏艺术精品,潜移默化,提高自身修养。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激发对祖国文化的自豪感,逐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重点难点】:重点
本文标题:人民版-必修三-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02995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