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家庭农场可行性研究报告
家庭农场可行性研究报告一、建设内容:建设内容包括50~300亩空地。二、准备开设的项目有:1、特色绿色餐饮2、家庭农场,菜地认领,家禽名义认养,优质绿色年货基地3、果树认领、采摘体验4、烧烤,露营,户外,拓展,CS野战5、休闲,农家体验,自驾游,住宿三、原因:都市压力,“城市压力病”被忽视。中国社会自改革开放以来,经过近30年的高速发展,社会的方方面面都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但有一个方面的变化长期以来却被人们忽视了,这就是人的生存方式的变化。漫长的农耕社会,新中国成立后长期的“大锅饭”体制,使国人养成了以淡定和慢节奏为主调的生存方式。随着社会的迅速转型,现代化、全球化、市场经济、竞争等已成为社会的主题词。在这些主题词背后释放出的是一股股强大无比的压力,这些压力一方面在推动社会的前进,同时不知不觉中把人们压得喘不过气来。当中尤以社会精英为甚。自己买种子种菜成为当下一种时尚的生活方式。在与不安全食品的周旋和鏖战中,人们已经疲惫不堪,索性回归到最原始的生存状态,自种自食,自养自用,当起快乐的“自给族”。目前都市农夫是当下的一种时尚的生活方式,可以缓解都市快节奏所带来的压抑。粮食安全和粮食价格问题弄得人心惶惶,回归原始,感受自然,自给自足是当下很多家庭的想要的。七、产品销售费用预测:1、请人制定地块完整规划图300元7、道路建设成本:共需铺100米的大道,每铺十米500元,共需5000元;基础设施维护、人工、水电维护成本:每100平方米需10元每月,每月共需660元成本费用总计:300+40+10000+300+1000+400+5000+660+5000=22640元九、不可行因素分析1、闹事者、眼红者和政府吃喝拿要2、附近的目标人权过少,远处武汉和孝感又太远3、种植和养殖风险4、人工成本一、我们家庭农场竞争力是什么?1、农家乐,体验真正的田园乐趣;2、独有原生态特色养殖食品;3、真正的趣味、真正的健康娱乐;4、真正的生活享受;5、让网络与生活将幸福最完美结合;二、农庄的优势与人群开发1、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生活需求、趣味需求的同时;还可有助于对社会良性发展取到莫大的作用。我们将通过全方位的营销建设,来达到“经营”与“对社会发展”的双重建设。让消费者来农场得到的不只是田园的乐趣,更多的是通过田园生活给他们的幸福生活带来帮助。好处1、有助于对幸福家庭的建设;(家庭群体)好处2、加深情侣、朋友之间的爱情与友情;(朋友、情侣)好处3、更好的去实现生意场上的社交;(总裁,商务应酬)好处4、交友,找到人生挚爱;(情侣、交友)好处5、对企业团体进行拉动;(企业)——最终目的:将所有的人变成我们的客户,我们企业发展的基石,我们产品的消费者。三、农场的组成:(1)、农园种植·大棚种瓜果蔬菜、种花草(是经营策略的切入点)这是营销的主体,正是通过此来对消费者进行最好的拉动。将种瓜果蔬菜、种花草,种出趣味、乐趣、新鲜的花样,让消费者为这乐此不疲,而且更愿意长期参与,为重要的策略规划。(种菜技术、种花草技术)·将地块与美丽的装饰进行联系:消费者可以菜与花草进行配合种植,可以将地块的形状按照自己的要求进行切割布置,将菜种出美感来;(最美田园排行榜)·将种菜与销售交易进行结合:将种好的多余菜,拿到市场进行交易,从中获得另样的乐趣。(经营最成功排行榜)·将种菜按照家庭、朋友、企业、总裁、交友、情侣,进行评比(排行榜)——给予种植技术、菜花草种、园艺技术、肥料、服务管理、工具、网络等进行全面支持;(2)、鱼塘垂钓:·钓鱼是很多人感兴趣的娱乐方式之一,本身农庄内就有一条荒废的沟渠,清理后既干净环境,还增加了重要的休闲场地。四、农场销售对象1、城市白领2政府公务员3、私营业主五、销售策略:1、我们把目标市场定在整个武汉市区,主要消费对象是武汉的所有市民和居民,而外地游客主要是在来武汉探亲访友或者旅游时出现,靠本地宣传来提高来访量。我们应当采取以下策略进行销售:2、确定目标市场并划分主要的区域。3、细分市场,根据每块市场的特点和不同节令特点,区分营销、宣传受众的不同需求,采用不同的方法、相应的宣传策略,进行宣传和营销。4、在价格方面,提高价格虽然能提高利润,但也可能因此减少客流,我们可以在稳定价格的基础上,采用提高入园人数来提高收入,同时在景区中还有各个可以促进消费、提高收益的消费点,达到市场覆盖最大化和收益的最大化。六、销售办法1、一期用地22亩,我们将按每10㎡小块土地4000元转让给用户进行种植体验。转让年限30年2、建立网站将体验区中的植物通过网络发送到投资者的邮箱中,将网络销售变成现实。3、通过报刊广播广告等媒体宣传内部营销口碑营销等关系营销。4、选择校园广播、宣传栏、公交站牌广告等方式,打开消费者市场。3.合理规划家庭农场和做好整体布局在经营家庭农场主体下,兼顾发展休闲农场。以强化以居住度假为核心的多元功能表达,强调以农产品与文化相融合的特色主题营造,形成整体生态优化的乡村环境氛围为指导思想。按以下原则进行规划:(1)自然性原则要求农场的规划设计要尽量保留自然特色,充分利用原有的资源和地形地貌,尊重地方人文文化,结合当地土特产的开发,因地制宜的进行规划,减少基础性投资。而不应大兴土木,若无绝对必要就不改变原貌或增加建筑物。(2)生态性原则要求全面贯彻生态思想,注意保护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发展生态农业,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生产绿色食品,并控制和防治农业环境污染,促进生态良性循环。(3)乡土文化展示原则要求充分挖掘农业文化和民俗文化的内涵,以文化来支撑旅游脉络,要与广博的乡村饮食文化相结合,与厚重的乡土文化相结合,以提升农场旅游产品的文化品位。(4)兼顾季节因素原则要求发展休闲农场必须根据当地的季节规律和农业资源推出特色主题旅游,这样避免了旅游景点一年四季一个样,同时也保证了重游率。(5)注重体验原则要求农场必须考虑人们的广泛参与性,规划开发出更多的休闲娱乐项目,体验乡间乐趣,吸引更多游客来进行旅游体验,给游客创造值得回忆的体验。家庭农场的建设要求囊括以下主要功能:(1)生产观光功能。主要是进行各种经济作物的生产和开展各种农业观光的活动。例如展示果品、花卉、蔬菜、茶叶等的栽培技术和生产过程,同时开放让游客摘果、拔菜、赏花、采茶等。(2)农事体验功能。依据农业生产而开发的一些简单轻松的农业劳作活动和民俗活动,为游客提供诸如水稻种植、果蔬采摘、养蜂酿蜜、田园织耕、药圃采药等体验功能,让游客体验具有趣味性的农事活动,满足人们的猎奇心。(3)娱乐休闲功能。农庄为游客提供运动健身、娱乐休憩、修身养性的场所及相关服务。例如透出乡间宁静淡泊生活的河畔下棋、潭边垂钓、竹溪品茗等活动;满足游客渔业旅游乐趣的泛舟、采莲、踏浪等活动。此外还可以提供各类健身器材、游乐设施等。(4)度假功能。主要指的是农场为游客提供各种餐饮和住宿服务,让游客吃在农家、住在农家。(5)科普教育功能。农庄向游人传递农业和当地民俗知识。游客可以了解各种作物、劳作工具及使用方法,了解到无公害蔬菜的好处、怎样辨别水果或蔬菜是否用了催熟剂、怎样清洗才能减少维生素的流失、如何搭配才有营养等生活常识。此外,还可以具有品尝、购物、疗养或综合等功能。在规划和布局时遵循以下三大原则:一是建成规模较大或特大,绝大多数上地连片,有独立而明显的边界的家庭农场;二是建成内部自成体系的水利和道路设施,规模大时还要建设通电和通讯设施,从而与外界进行良好衔接。三是兴建有鲜明的个性特征住宿、饲养、加工等设施[3]。在规划和布局时要充分利用当地地形,水体和植物,科学合理进行整体设计。1地形上:农场若具备良好的地形条件,地形设计应本着尊重原始地形的原则,充分挖掘原有地形优势,并尽量做到土方的平衡。若农场原始地貌为耕地或荒地,竖向上没有起伏变化,可以通过曲折的道路、合理放置的果树林、苗圃地来形成空间上的开合,以弥补竖向地形上的平淡。2水体上:如果农场中有天然的面积足够大的湖泊资源,可以开展游船赛舟等水上活动项目;若农场具备点状水体,可以结合传统农业中的灌溉工具,设置一些反映农业文化特色的景观小品,如灌溉用的水车、打水用的水井等,增加文化趣味;还可以利用天然的河流、小溪等线状水体开展赏景垂钓等各类水上活动。3植物:主要包括绿化植物和经济作物。在对园区植物风格的把握上,绿化植物的配置应本着广泛采用乡土植物的原则,注重适地适树,强调多样性与稳定性;经济作物是指用于观光、采摘、体验功能而种植的各类经济林果、花卉、蔬菜等。要考虑到作物本身的观赏性,进行合理布置。此外还要考虑季节的交替、轮作的品种,不要出现一种作物成熟收获后,土地闲置的情况。总的来说,要在田园景观基质上,进行园林植物景观建设以丰富景观层次和季相变化,力求终年常绿、季相变化,争取达到四时有不谢之花,八节有长春之景的境界。在规划和布局时要考虑农场硬件设施的建设。人们旅游活动的开展必然会涉及到道路、停车场、餐厅、宾馆等服务设施的建设和指示牌、垃圾箱等环境景观的设计,这些设施规划可以参照一般风景园林的景观设计标准,结合实际,设计要求与环境共生,体现生态和自然原理。它们的风格、尺度、轮廓、色彩等都要与农场的草木、河湖、山体等自然环境结合得贴切、完美。例如景区内道路应根据自然地势设计;农庄建筑最好采用乡村民居的形式;餐饮设施可以是与环境相协调的野外型、家庭旅馆型,或将餐饮与观光温室结合的温室餐厅;住宿设施如渔家客栈、农家旅店应安置在相对安静的区域,有怡人的景致,与娱乐区有一定距离;可以建立生态停车场,例如可在车场地表铺设生态植草砖,以大型树木作为绿化骨干,采用植物搭起隔离带,可以解决酷暑季节旅游车辆的遮荫和净化汽车尾气的问题;标牌的设置位置要方便游者寻找,尺度和材料必须和周围的建筑及环境相适应等等。4.拟定合理的产品策略和营销策略1.树立“农游合一、销售绿色”的经营理念。增强参与性和知识趣味性以便吸引更多的游客。比如亲手收获绿色农产品,亲自喂养活泼可爱的小动物,亲自垂钓现做成菜等,挖掘特色,打造精品,增强参与性和知识趣味性,增加农场旅游的吸引力。同时要注重“销售绿色”。2.生态旅游和文化旅游紧密结合以满足人民越来越远离原生态的自然环境而越来越渴望亲近自然的诉求。3.要针对实际情况,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培训,以规范的服务来引导和促进农场旅游发展;要认真挖掘和总结地方风土人情及农场的文化,并加强对农场从业人员这方面培训,使农场活动与农场的民俗风情和乡土文化实现有机结合,提高农场的文化品位和服务档次。4.搞好配套设施建设,营造良好旅游大环境。从交通入手,提高农庄的通达性,推出周末和节假日旅游专线,为市民出游提供方便;从宣传教育入手,形成全社会支持、全民参与、政府重视的社会环境;从服务条件入手,创建高质量、高品位、高档次的服务环境;从整体入手,加强治安和卫生管理,提高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营造山美水美人更美的农场旅游大环境。1.继续重视口碑营销。要求农场经营者运用各种有效手段,引发顾客对该休闲农场产品的品质服务及农场形象的谈论和交流,并激励顾客自发地向其周边人群介绍和推荐的旅游市场营销方式。口碑营销从员工做起。为使员工向游客提供满意的服务,农场就必须首先把员工当作自己的顾客,搞好内部营销,使员工掌握必要的服务知识与技能;要对员工进行口碑传播培训,使之掌握口碑营销技巧;要注重收集口碑传播信息资料,整理成册并不断更新,使员工有信息可传播,有标准可参照;要培养和留住优秀员工。2.要选择适当的体验营销策略。要求农场以服务为重心,以产品为素材,在营销推广的过程中,塑造感官体验以及思维认同,以此吸引消费者的消费行为。3.大力发展多种营销渠道。在不放弃传统营销方式的基础上,应积极拓展网络分销渠道。农场要针对网民喜好,调整现有产品形态,利用网络特性,低成本打造旅游品牌,提高知名度。4.提供高品质、有特色的旅游产品,并进行产品整合营销。5.重视农场形象宣传,形成品牌营销,要视形象为生命,建立完备的农庄旅游售后服务体系。农场根据自身的自然和人文条件,设计农场风格,开设活动项目,从环境的布置,到人员的语言服饰,都应突出农
本文标题:家庭农场可行性研究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030009 .html